崔荣国
2010年世界稀土氧化物产量12.3万t,同比下降6.8%。世界稀土矿产品消费量12.0万t,较上年减少约1万t,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世界稀土主要消费国为中国、日本、美国等。
一、储量和资源
已知含稀土的矿物约有200余种,但已开采利用的仅10种左右,其中轻稀土矿物主要有氟碳铈矿、独居石、铈铌钙钛矿;重稀土矿物主要有:磷钇矿、褐钇铌矿、钛铀矿等。除中国外,独联体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地都有较丰富的稀土资源。自2002年开始,由于中国和巴西公布的稀土资源数据与以往有较大的变动,致使美国地调局估计的全球稀土储量由10000万t调整为8800万t,2010年由于中国稀土储量的增长又将全球稀土储量调整为11000万t,2011年与上年持平(表1)。世界稀土资源丰富,可长期满足世界的需求。
表1 2011年世界稀土储量单位:万t(REO)
全球稀土金属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匀而且勘查程度总体不高。美国和世界的稀土资源主要为铈矿与独居石矿。世界上大部分经济可采的铈矿集中在中国和美国;独居石矿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巴西、斯里兰卡和泰国(表2)。稀土资源还包括磷灰石、富钍独居石、异性石、次生独居石、铈铌钙钛矿、含吸附离子稀土的粘土矿和磷钇矿等。稀土的资源潜力巨大,在未来足以满足全球需求。
表2 2011年世界独居石储量单位:t(Y2O3)
二、生产
1960年以前,巴西、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都曾在稀土原料生产上各领风骚,到60年代中期美国才在稀土生产上居主导地位。从80年代起中国逐渐进入国际稀土市场,1986年以后中国在稀土的生产中一直保持了绝对领先地位。目前世界上主要进行开采、选矿生产的国家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巴西、马来西亚等。而法国在高纯单一稀土的生产上,日本在稀土深加工产品的生产上均居世界领先地位。2010年,世界稀土氧化物矿山产量为12.3万t,同比下降6.8%(表3)。
表3 世界稀土氧化物产量单位:t
中国稀土生产企业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四川等8个省(区),矿产品年产能为12万t。冶炼加工处理能力近20万t/a。生产能力超过世界总需求量。因此,未来10~15年国家原则上不再批建新的稀土冶炼项目,重点是加强稀土新材料开发及应用研究。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芒廷帕斯的稀土分离厂于2007年恢复了生产,2010年继续生产。矿山企业继续销售库存的氟碳铈精矿、其他稀土中间产品及精加工产品。
三、用途和消费
目前稀土的消费领域主要有:催化(石油化工、汽车尾气净化),冶金,玻璃陶瓷,永磁体、荧光粉、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等新材料。主要的消费国和地区有中国、美国、西欧、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汽车、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移动式电子装置需求的增长,使得稀土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尾气催化剂、永磁体和充电电池中的应用持续增加。2010年世界稀土氧化物总消费量为12万t,低于上年(表4)。
表4 美国、中国、世界稀土消费量单位:t(REO)
中国自1998年起稀土消费量就已超过美国一直居于世界第一位。2010年中国稀土消费量为8.7万t,同比增长19.2%(表4)。
日本是世界上稀土研究开发水平最高的国家,其稀土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永磁体、荧光粉、镍氢电池、抛光粉和防紫外线辐射玻璃等高新技术产业上,2010年稀土消费量约为3万t。按视消费量统计,2010年美国视消费量为11000t,略有下降,居世界第三。欧洲稀土年消费量约10000t,主要消费领域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和玻璃抛光粉等。
四、贸易和市场
世界稀土贸易主要在稀土资源较丰富的国家和经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
中国自1998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稀土出口国的特殊地位,不仅是世界第一稀土出口大国,也是高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国。在世界稀土市场上,中国是唯一能够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中国稀土产品出口主要流向日本、美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和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一方面从中国、法国、印度等国家进口稀土产品,另一方面向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稀土产品。2010年美国稀土产品进口量为16200t,同比增长8%,美国稀土金属和化合物进口源主要为中国、法国和日本等;出口量为8090t,同比增长8%。
2010年美国国内市场价格变化较大。罗地亚公司稀土氧化物出厂价格与2009年相比,2010年价格起伏明显(表5)。
表5 罗地亚公司稀土氧化物出厂价价格单位:美元/kg
续表
五、展望
近年来稀土产品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中国2010年稀土的消费量虽然有所增长,但产量仍然过多,今后几年全球对于稀土的需求将以平均每年3~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预计2015年将达到17万t左右。届时,全世界稀土的产值将达20亿美元。需求增长强势的行业有汽车、电子、风力发电、玻璃与陶瓷,以及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相关的行业。
主要参考文献
[1]James B.Hedrick.Rare Earth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2
[2]James B.Hedrick.Rare Earths.U.S.GeologicalSurvey,MineralsYearbook,2004~2010
[3]中国稀土学会年鉴,2006.稀土学会编委会
[4]津滨,杨明生.近年我国稀土产业状况及展望.稀土信息,No.2,2010
[5]思远.2010年美国稀土产业状况.稀土信息,No.3,2011
[6]商显刚.2006年稀土行业分析报告.
[7]天信投资公司.中国稀土行业近期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