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读书。 读书是讲究缘分和阶段的,过早无共鸣,晚了很遗憾,恰当的阶段遇到恰当的书,才是缘分。这种缘分不应坐等,而要带着目的功利的主动追求。我曾区分过书的类型,大部分类型的书籍对我已经“无用”,并不是说它不好,比如儿童寓言、散文、小说,只是不是我这个阶段喜欢的而已,它们在我成长阶段助力很多。根据阶段,兴趣,实用性,生活或工作需求找到适合的书籍文章,目的明确的去读,每每有收获就对了。 有点可惜,大部分人在盲目读书,跟风,休闲,装逼,附庸风雅,甚至不会读书。虽然开卷有益,读多了反而浪费时间,慢慢积累不少书呆子的傻气,对自我提升,生活质量,人生选择并无助益。好有一比,读书如洗脑,读坏书如脏水洗脑,如此熏陶久了,入芝兰之室也不觉香了。我要强调的是,为什么读,到底读什么,读完是否有真收获?这些做不到,不如不读。 那么,如何恰当阶段读恰当书,并且会读书?以个人阶段的意义、价值判断即可。小学如果认为讲故事,那就看故事书;中学想表达,就研究写作外加大量阅读;大学搞研究可以关注学术;工作后有任务,可以关注宣传或公文。读书只有会与不会,大家都能读,却不一定会。会读书,能读出门道,读出收获,效率高,不会读的如同嚼蜡,因为根本没兴趣,不知为什么读,更不知怎么读,遑论收获。 于是,分享聊天记录一则。这个发问的朋友爱读书,思维缜密,乐于思考,根据他情况,我建议深读。他只是个例,不代表大多数,意思是大多数不适合这类读书法,想写小说的去读小说就行,爱写散文的去研究散文,或自媒体文的技巧等,跟下面无关。下面所讲,只是对深度表达(思考)的读书爱好者的闲聊,主旨是重视底层思维,建立知识框架,培养良好习惯,摸清行业套路,这种假大空的理论建议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读书,仅此而已。问题:我这个阶段(阅读积累阶段)的重心在哪?什么样的文章可以尝试着去写? 积累,多读经典文章,遣词造句也行,整体构思也行,理论逻辑也行,肯定没坏处,然后模仿。可以模仿语句,可以模仿结构,也可以模仿逻辑,从模仿文章,到模仿书,把书或电影总结成一两千字的文字,这很厉害。落脚点一定要总结出点东西,所以要想,要写。比如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我十年前听同学说过一遍,念念不忘;又如我们分析 那篇驴得水 作者知识丰富,立意比较高,会结合;再如 青春 真正的青春是心态的年轻 这篇散文影响了很多人,很经典;还有 变形记 天马行空的想象。老人与海 开头,故事,思索的深度;你关注的哲学,里面是逻辑的美。 问题:还有一点,就是关于写作状态的问题,我稍微有点不舒服,便弃之不顾,这是个什么情况,能一味地归咎于懒吗? 写作状态不好说,我们不是职业,也没人监督,看个人心情。我一直想探索更快记录的方法,比如看某本书,看某文,突然有想法,理论上应该记录下来,事实基本不会,过会儿就忘。尤其即兴演讲,事后感觉很厉害,可是当时没记录。语音记录转换设想过,没试过,因为后来慢慢发现,真正有用的是底层思维,迸发的灵感是美丽的花朵。那些记录对发展有好处,但阶段跨越后,对未来来说,当年那些就幼稚了。所以它是阶段的产物,价值也是阶段性的。问题是现在找不到未来的主线,这个工作还得搞,跨越之后才会换新玩法 按我过来人的认知,大学就该多阅读,只需扩大知识面就行,尤其我们文科,一旦切入科研,再看散文,小说,发现太浅。形式虽然好,却很没效率。你看了不少书,说实话,肯定没看过大量文献,论文,所以你们的状态类似掌握大量的材料,没有主线哩。只有理论扎实,对行业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沿有了足够认识,再回头看各种小文,书本,才驾轻就熟。 所以回学校后,要每天看三篇你关注方向的专业论文,如果能看十篇更好,看一天也行,比如某某疗法,看摘要,看目录,看理论,具体分析可以不细看,只需心中有数就行,主要看就这个问题,作者什么视角切入,主要聊了哪些问题。以 某某疗法 为原点,把各种文章从哪些视角,切入点,理论,方法论,创新结合……方方面面做个大致思路。你会发现,关于某某疗法,有的解读历史,有的关注应用,有的交叉结合,有的在医学探讨,有的在教育讨论……有的建立模型,反正林林总总。 这时候慢慢清晰,原来这个问题最近几年学界在这些方面做了探讨,某某年份以探讨理论为主,或许后几年又探讨应用哩,各种切入点都有。有些或许你很赞同,有些或许不满意,有些情况或方向你感觉还没发掘,有些新结合新情况新手段新理论还可以探讨,这时候你就上道了。这是硕士看文献的基本功,是个苦差事,不看文献,自己瞎想,会浪费大量时间,也没方向感。辛苦研究半年,发现十年前早就研究过了,多不值。 可以学研究方法,摘要里面把论文主要思路都说明白了,行文可以不用仔细看,只看大略就行,知道提出什么问题,用了什么理论,如何分析,方法论提了啥。比较讨巧的办法是看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这种论文全面,文献一般比较全,行文缓慢,比较透彻,反而更容易懂各种论文都会引用大量其它文献,可以按图索骥,可以观察学术严谨性的表现。不是自己瞎说,有。前人总结的理论、经验、数据支撑,有理有据才有说服力。如果开始这样学习,获得学术思维,才算睁眼看世界,会发现另一片天地,虽然大量的垃圾,各种核心期刊的文章还是好的。 权威期刊比如人大复印资料,关于心理学的有专门的,刊物级别有A刊,B刊,C刊,北大核心期刊,这些核心期刊先看,一般来说,985 211 高效学报基本都是双核心。大量垃圾刊物的文章瞟一眼就行,大专家的文章可以专门搜索,某个学者的文章也可以全部搜来看。研究生在垃圾期刊的文章略读就行。 问题:关于相关理论书籍呢?比如针对精神分析,免不了弗洛伊德的著作,是否遵循先看文献了解,进而研读作品分析? 理论书籍有专著,有编著,有通读本,有大杂烩,有教材,也有名人的原著,经典文本。专著一般是系统的,类似博士论文的,里面文献、引用规范,论述透彻。看题目就知道切入点,理论肯定不少,问题是分析过程和各种资料数据有些无聊,翻翻思路就行,本科用不着精读啃读。很多专著是博士论文拓展后出版的,编著是学术小组几个老师或加上研究生每人写几章凑出来的,学术带头人统筹。 所以,你有几个方向可选:一、就自己喜欢的话题、方向选经典著作研读;找大家专家的专著来读;好团队的编著。二、以喜欢的人物为切入点,了解他生平,著作,与他相关的研究。三、以个人兴趣出发,找个具体方向,看论文文献,按图索骥,慢慢回归专著,最后回归经典文本。经过这种训练,思维有个框架,再看各种现实,各种资讯,会有思维工具和理论模型,相当于思维生产力生产率提高了,表达也会足够骚气,然后可以选择各种表达方式,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