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在课题中能起到的作用有:
第一、在阅读医学书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统计学方面的名词概念。了解统计学的知识,有助于正确理解文章的涵义;
第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要做登记工作,要填写各种报表,只有懂得了原始登记与统计结果的密切关系,并掌握收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才能自觉地、认真地把登记工作做好,积累有科学价值的资料;
第三、参加科研工作时,从开始设计到数据整理分析与统计结果的表达,每一步骤都需要统计学知识;
第四、制订计划、检查工作、总结经验,都离不开统计数字。尤其在撰写科研论文时,有了统计学知识,才能使数据与观点密切结合,作出正确的结论。
扩展资料:
医学统计学内容包括:
①统计研究设计。
我们制订调查计划或实验设计时,除专业问题外,还必须从医学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使调查或实验结果能够科学地回答所研究的问题。一个好的设计可以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更多的较可靠的资料。
②总体指标的估计
医学研究中实际观测或调查的部分个体称为样本,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人们除用均数、率等统计指标对调查或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来估计总体中相应的统计指标,即参数估计。
③假设检验。
就是依据资料性质和所需解决的问题,先建立适当的假设,然后采用适当的检验方法,根据样本是否支持所作的假设,来决定对假设的接受或拒绝。
④联系、分类、鉴别与鉴测等研究。
在疾病的防治工作中,经常要探讨各种现象数量间的联系,寻找与某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要进行多种检查结果的综合评定、探讨疾病的分型分类:计量诊断,选择治疗方案;要对某些疾病进行预测预报、流行病学监督,对药品制造、临床化验工作等作质量控制,以及医学人口学研究等。医学统计学,特别是其中的多变量分析,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医学统计学(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