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对不起LZ了。。。居然刚刚对冬之旅有点兴趣找了篇资料来看。这资料就用上了。。。 舒伯特.费朗茨.彼得( Schubert , Franz Peter , 1797 —1828) ,奥地利作曲家,生于维也纳,8 岁时即从父学习小提琴,从兄伊格纳兹学习钢琴。11 岁时(1808) 被吸收为维也纳帝国圣堂唱诗班歌手和帝国学校的学生,后成为圣堂乐队队长,并常担任指挥。14 岁时创作了第1 首歌曲《哈加的悲歌》。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上,舒伯特是一位承先启后的艺术家。一方面,他继承了莫扎特、贝多芬的德奥古典主义音乐传统;一方面,他又以对传统的创新和发展,给后来的作曲家开辟了新的天地,而被称为第一位浪漫主义音乐家。舒伯特一生虽短,创作领域却很宽,涉及了交响乐、室内乐、钢琴、歌剧以及宗教音乐等,特别是他的艺术歌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别开生面,充分显示了舒伯特音乐所独具的风格。 作为浪漫乐派奠基人的舒伯特,虽然仅比贝多芬晚逝世1 年,但可以说,他和贝多芬属于两个时代。当他走向生活时,那股振荡欧洲、影响贝多芬世界观和创作的法国大革命风潮已经烟消云散,封建王朝在整个欧洲大陆复辟。当年曾鼓舞过德奥人民“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由于革命中的流血和暴力,由于拿破仑的入侵,已经黯然失色,再也无法吸引舒伯特这一代青年人。他不“理性”,转而崇尚“幻想”。一种新的艺术思潮———浪漫主义开始风行于德奥,出现在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中。它不仅是创作上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而更重要的是,它是这个文艺流派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反映。贝多芬作品中那些社会性、伦理性的重大题材和那英雄主义的气概,在舒伯特的创作中悄然逝去。 他偏重于普通人的生活圈子,着意抒发“自我”的情感和幻想。他曾为大量的当代著名诗作谱曲,这些诗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同时,舒伯特还在歌曲中时而借用那些牧羊人、流浪的磨工、被死神逼迫的少女来抒情,时而把花鸟鱼虫拟人化,这些都反映出了他个人内心世界中变化万端的思绪。他以大量歌曲,或衷心赞美自然和春天,如: 《高山顶上》、《听,听,云雀》;或热情歌颂艺术和爱情,如: 《致音乐》、《爱的使者》、《小夜曲》;或虔诚祈祷上帝和天国,如:《受苦人》、《圣母颂》,用这些美好的事物来构筑他的理想王国,以期得到现实所不能给予的幸福和安慰。他像其他浪漫主义艺术家一样地讴歌“幻想”,宣称“你是人类的至宝,你是取之不尽的源泉”;他常庆幸自己在“尽可能地用我的想象力来装饰这个现实”。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和《美丽的磨坊女》,都是根据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缪勒的同名诗歌而创作的,可称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代表作。据友人回忆, 《冬之旅》这首长诗强烈地振动了作曲家的心灵,他倾全力写成了由24 首歌曲连贯起来组成的声乐套曲。可以说,这是一组叙事的抒情音乐诗,一部音乐配成的戏剧。舒伯特着意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塑造了缪勒诗中那个寂寞、孤独、对现实不满、追求渺茫的理想王国又终不可得的苦闷灵魂。他离开熟悉的城市和那已嫁给财主的负心情人,走在那一望无际的冬日旷野,望着朔风中的风信旗和冰封的河面,听着风雪声和邮车的叮铃声,避开林中的恶狗和不祥的乌鸦,触景生情,感慨万分。他深感到人世间的冷漠和凄凉,自己在这里得不到同情和怜悯,永远是个陌生人、流浪者。他要避开浮华尘世,在飘忽的旅途中寻找内心的安宁。当最终一切摆脱痛苦命运的企图都失败之后,他强打精神,诅咒世界,追随一个孤苦的行乞老艺人而去了。可以说,这是舒伯特内心的披露,它深刻地反映了作曲家这个阶层和同时代人的思想情绪。舒伯特努力挖掘缪勒优美诗句中的韵律和音调,使套曲蕴含了无限的诗意。他遵循浪漫派“打破各种文艺门类界限”的主张,使音乐里有戏剧、歌唱中有诗文;他还破除了古典派的一些严格规范,根据诗的内容、韵律,在旋律、和声、调性布局及曲式上都有所创造,特别是提高了钢琴伴奏部分的表现力,使之不再仅仅外在地模拟形象和音响,而是生动地刻画由自然环境烘托出来的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使歌词、旋律、伴奏融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作曲家这些对传统的突破和发展,不仅体现在《冬之旅》这类声乐套曲中,而且也普遍运用在他的其他大量歌曲创作中。舒伯特艺术歌曲那不同寻常的新颖音响,在当时就曾遭到社会上保守派人士的非议。 《晚安》是套曲《冬之旅》的第1 首歌。钢琴以忧愁、带有沉重叹息的下行音调和稳定的行进节奏开始,立刻就预示出整个套曲的基本色调,描绘出刚启程的旅人的阴郁心情。 在第2 首《风信旗》中,钢琴伴奏一方面塑造出变幻无常的风信旗飞舞飘扬的情景,一方面以快速的音型,衬托出失恋的旅人那异常激动和忿怨的情绪。 《菩提树》(第5 首) 是套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安逸、温和的旋律,用E 的同主音大小调的明暗色彩,对比出主人公美好的过去和凄凉的现在。 舒伯特的旋律和民歌有不可分隔的联系,他曾大量改编过德奥各民族(其中包括奥地利、德国、匈牙利、捷克等民族) 的民歌,前期作品《野玫瑰》、《鳟鱼》都像民歌一样简洁、明晰、动人。当时,德奥浪漫主义艺术家搜集整理本民族的童话、传说和歌曲,是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拿破仑战争中激发出来的民族自尊心所致,一方面也由于他们觉得现实太丑恶,不如沉迷于那些远离现实的天真、奇妙的童话和传说中。 《菩提树》的旋律带有亲切、朴素的奥地利民歌风格,在舒伯特死后,这首歌在德奥人民中间广泛传唱,后人甚至以为它真是一首民歌。 到第9 首《鬼火》一曲时,旅人激动的情绪逐渐平息。他感到“人间欢乐,人间痛苦却像鬼火难捉摸”,他要像河水终将流入大海一样,把自己的痛苦埋葬。这种沉重的思索,被伴以缓慢、深沉但仍然起伏的音调。 第11 首《春梦》的诗文中包含了3 种意境:梦中———有着鲜花、小鸟、欢乐和幸福;惊醒———一切美好的事物幻灭,只有黑暗寒冷,昏鸦喧闹;继续“痴人说梦”———幻想冬天开出绿叶,爱情重新降临。作曲家用3 个不同的音乐形象描绘这不同的画面:第1 段是活泼而欢悦的曲调,前奏中钢琴模仿鸟鸣,到梦中则转入平稳的伴奏;第2 段,和弦突然地显现,并在e - d - g - a 的4 个小调上接连转换,配合那冷酷的朗诵调,宣告幻想的破灭;而第3 段的节拍由6/ 8 变2/ 4 ,旋律柔和却带着那固有的忧郁色彩。3 个似乎是孤立的段落,通过巧妙地利用调性的转变和统一(A - a - A) ,保持了3 段体结构的完整。 第14 首《白发》中,旅人终于得出悲观、宿命的结论;人生是痛苦的忍受,他盼着“解脱”时刻的到来。音调悲泣,是一种夸张的朗诵声调。 第20 首《路标》和第21 首《旅店》,显示出旅人最终想去的归宿是坟墓。舒伯特自己从踏上人生旅途之始,就一直在寻求出路和结论。但是,正像他1820 年写的一首诗所感叹的那样:“人们在一片漆黑里撞来撞去,一路寻找目标,但是一切都是徒劳的,总是找不到真理。”因此,歌曲中旅人悲切痛苦的结论反映了作曲家失望以致绝望的心声,这也正是缪勒的诗作之所以引起舒伯特强烈共鸣的原因。无奈,那唯一能解除痛苦的企图也不能实现,坟墓这个“旅店”并不接受旅人,他只好再次鼓起“勇气”,继续走上漫长无涯的人生旅途。 第22 首《勇气》的速度相当快,但调性随着每个乐句在变。(g - G- g - G??) ,歌曲终止在G大调上,而钢琴的尾声却以g 小调结束。这种处理手法,对“勇气”带有一种讽刺的意味。 《老艺人》是套曲的结尾,旅人在“受尽人间痛苦而无动于衷”的行乞老艺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和“前途”,8 音琴盒的单调音响自始至终,它伴随的旋律既像老艺人的吟唱,又像是诗人和作曲家内心的呻吟,以此结束了整部套曲。以上选曲中提及的艺术特点,也贯穿在这首套曲的其他歌曲之中。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鲜明特点,他的旋律的优美,如歌和音乐严密的逻辑性,又明显地渗透在他的交响乐、钢琴曲和其他形式的作品中。 《冬之旅》是舒伯特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部声乐套曲,它鲜明地表现了作曲家独特的艺术气质,也清楚地说明了舒伯特信奉的“浪漫主义”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从他早期的歌曲《魔王》、《鳟鱼》、《死神与少女》到最后的《地神》、《幻想》等,尽管他在主观上企图回避现实,但这些作品毕竟还是反映了现实。舒伯特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只是因为他开创了浪漫派音乐的先河,同时还因为他所独创的浪漫主义音乐艺术,表达了当时普通人们的社会与生活理想。舒伯特和他的艺术歌曲,代表性地开创了体现在音乐上的浪漫主义这一派别。而且,带钢琴伴奏的歌曲这种传统的音乐体裁,被舒伯特提到了十分完美的艺术高度。他的许多著名的艺术歌曲,如《鳟鱼》、《魔王》、《流浪者》、《菩提树》、《春梦》、《地神》等,之所以流传至今还脍炙人口,完全是由于他所塑造的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而深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舒伯特为确立诗词形象,运用那朴素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变化、巧妙的调性色彩的对比,以及钢琴诗意般恰如其分的配合而创作的大量歌曲,至今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艺术精品。他的歌曲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一种新的艺术境界,是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