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法型教学论文这是一种介绍具体教学方法和经验的论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会摸索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应该说,任何一个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都会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当这种方法和经验相对成熟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总结和提炼把它写成教学论文。这种论文的标题,通常是用《……的尝试》(做法、应用、实践、探索),或者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句子。比如:《鼓励学生走生活作文之路的尝试》《“自学——质疑——释疑”的阅读教学的应用》《用经典范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等。方法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1.阐述运用方法的依据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任何一种新颖方法的运用,不可能凭空捏造,总会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两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是指当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理论背景是指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方法介绍之前,应该把它扼要地写清楚。写清楚背景,有助于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如果这种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较冷僻,还有必要对概念作些诠释, 以便让读者一读开头就能明白。2.介绍方法的实施过程这是教学论文的重点部分,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有逻辑顺序,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在介绍时,小标题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词语,也不要用表示结果的话来代替操作,要尽量用操作性的语言,直接写明怎么做。比“如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三篇时文美文”,如果换成“用时文美文陶冶学生情操”,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绍过程时,最好用小标题,分条列项。如果操作步骤较多,在小标题下还可以再分几个方面来说。总之,方法的介绍要有层次性,力求让读者读起来方便。3.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教学论文,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对显性的效果,能够用数据说明的,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可举例说明,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陈述效果时,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比如“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兴趣”。用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4.陈述应注意的若干事项某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本来以为某个环节很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或者本来以为学生很感兴趣,可实际上兴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实施时,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而这些,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可能不会注意。总之,某种方法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要特别注意些什么,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读者走弯路。这部分可简单些。对于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最喜欢看的就是方法型的教师教学论文,因为它最实用,学了马上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最容易写的也是方法型教学论文,因为它来自自己的实践,都是自己曾经做过的和想过的,写起来比较顺手。如何使方法型教学论文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如何使介绍的方法更有普遍的指导性,这是写作方法型教学论文的关键所在。
写作思路:可以写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教学活动要多样化,具有科研性;教学形式要带有更多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意识、进行实践活动方法,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等等
正文: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s the rapid replacement of the old and new thing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things. As far as higher education is concerned, it also needs to constantly update and add new contents. College teaching content is also closely following the pulse of the times, is a microco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knowledge, so it has a certain frontier of the times.
教学内容要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新旧事物的快速更替,新事物不断涌现。就高等教育而言,同样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增添新的内容。高校教学内容也是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是现代知识发展的一个缩影,因而具有一定的时代前沿性。
Teach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diversified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riente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or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mployment preparation. Only by combining teaching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changing the single teaching 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ing teaching activities have a certain scientific research nature, can the teaching quality be improved.
教学活动要多样化,具有科研性,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进行科研和就业准备的。只有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改变高校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科研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The teaching form should be more practical, emphas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an open process. It is a process of mutual cooperation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the unity of cognition and practice, and the mutual promo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t is also a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教学形式要带有更多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过程是开放的过程,是课内与课外相互配合,认识和实践相互统一,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的过程,是教学、研究和实践一体化整体推进的过程。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only impart systemat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skills and skills, 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ransform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carrying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engaging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技能与技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意识、进行实践活动方法,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
教育类论文的写法:
教研论文不像科学研究论文那么严格,它是一个范围比较广的概念,它大体包括以下六类:1、教学改革与实验的论文;2、教学理论介绍;3、教材分析;4、教案与教学实录;5、教学心得体会与经验介绍;6、习题分析。
其中第1类属于报告;写第2类文章目前对我们教师来说要求比较高;主要是第5类文章;第6类则是比上述几类层次更低一些的文字材料;但以上6类只要写得有理有据,我们都统称为教研论文,论文的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结论要明确。另外教学论文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专论、随笔、杂谈、反思、案例、学术报告、科技论文等多种类型。有时一篇好的教案,一篇好的课堂实录,也是一篇教学论文。
理论的水准高,教学研究不能老是在同一个水准上徘徊,而要把认识事物的着眼点逐步提高。深并不是一定要高深莫测,而是指研究问题研究的深刻,只有分析透彻,深有见解的文章,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脱颖而出。
确定了题目,并有了充足的素材和论据,也不要急于动笔,可以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先拟写论文的详细提纲,提纲是帮助作者整理思路,指引你如何取舍文章的内容,是将要写成的文章的骨架,它是起着疏通材料、安排材料形成文章基本结构的作用。
一、教学论文的撰写 教学论文是对教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和描述教学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说,教学论文既是教育工作者探讨问题,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教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撰写教学论文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学思想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的推广,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1.题目不够合适。表现为:题目过大,表述不明确或不清楚缺乏新意等。 2.观点不够明确。表现为:观点不鲜明,观点表述不清楚,没有自己的观点等。 3.论证不够充分。表现为:论据不明确,论据不足,论据与论点不符、论证不符合逻辑。 4.思路不够清晰。表现为:重点不突出,思路混乱,思路不符合逻辑等。 产生问题的原因: 1.赶时髦 这是从选题上说的,选题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这不只是对教学论文的写作而言,对其他文章来说,也是一样的。新颖独特的选题,往往是成功的一半,这话是有道理的。也许正因为如此,教学论文写作中选题一窝蜂的现象相当突出。前一阶段流行创新教育,许多老师写的都是“教师角色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目前又开始对“教学的有效性”、“预设与生成” 等方面进行研究。我们教师所写教学论文能走在教科研的前沿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于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不要往这方面去挤,重要的是自己的实践,要根据自己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和进行改革的亲身实践,总结出有个性的经验,设计有特点的教学方案。我们可选择一个符合自己特长的题目,切口要尽量小一点,对它作些深入的系统的研究,才有可能写出有一定价值的论文。朱永新教授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路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用教育理论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 2.无新意 一篇文章有没有价值,全在一个“新”字,教学论文也是如此。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如果没有新意,即使观点非常正确,材料绝对真实,语句相当流畅,也不算是一篇优秀论文。新意主要包括这样四点: 一是观点新,是不是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深刻的,有现实性的观点。 二是方法新,是不是介绍了一种新颖独特的,操作性强的,并让人借鉴的教学方法。 三是材料新,是不是从你自己的实践中选取了真实而典型的材料来验证某一种新观点或新方法。 四是角度新,是不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论述问题。 一篇教学论文不可能在以上四个方面都是新的,但至少要有一、二点是新的,如果一点新的地方也没有,那绝对不是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为此我们写文章时,首先要扪心自问:我的论文哪一点是有新意的,如果自己也觉得没有新的地方,那还不如趁早放弃。 要想写出有新意的教学论文,首先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那个领域,看看人家对此已经有了什么研究,研究到了什么程度,而从来不看别人教学论文,喜欢闭门造车的人,就像做生意不了解行情做不好生意的人一样,是不可能写出有新意的教学论文的。写教学论文必须同时兼顾这样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实践意义,即在教学实践中有积极的作用;二是研究意义,即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没有新的突破。如果只有一方面的意义,那么也肯定不能成为一篇好的教学论文。 3.欠实在 我们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应侧重于实践性和应用性。所谓实践性,是指它必须来自实践,服务于实践;所谓应用性,是指别人看了你的论文可能把里面的一些具体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或者可以借鉴。因此,评价一篇教学论文,非常强调可操作性。如有一位老师就对评价做了这样探讨,在考卷上添上三横,第一横是知识点的成绩,第二横写学生阶段学习态度,第三横写学生阶段学习能力进步情况,最终他写了一些操作很强、很有价值论文。 4.缺自我 撰写教学论文,也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以提高文章的品位和深刻性。只有实践过程,没有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文章,严格地说,还不能算教学论文。但是,运用理论,并不等于大量抄袭。把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也并不等于生硬地套上一些理论帽子。 教学论文的可贵之处在于一个实,在于有自我,有个性。实就是从实践出发,把它上升到理论后,再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有自我、有个性就是应该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实践为文章的主体。别人的理论再多,即使都是当代最先进的,也还是别人的。 5.不缜密有些教学论文,有新意,内容实在,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粗读觉得不错,可细细再读一读,发现语言上的毛病不少,或表达不当,或语句不畅。这种文章,有位编审做个这样比喻:就像一个姑娘,远看,身材苗条,楚楚动人,可走近仔细一看,脸上五官不正,雀斑甚多。 二写什么1、把问题变成论文2、把做法变成论文3、把想法变成论文4、把课题研究变成论文三怎么写(一)、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学术性 教学论文一定要具有学术性,这一点是作品之所以称作学术论文的最起码的条件。没有学术性,也就失去了学术论文的资格。而学术论文与一般的议论文不一样,它应致力于探讨学术领域中的具有共性的学术现象。 2.科学性 由于理论总是发展的,所以论文的科学性必然是相对的。因此这里的科学性除了指论点在更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学现象的本质及其关系外,主要指论证符合逻辑,表达能让别人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3.独创性 论文的独创性也是相对的,比如所提问题在教育教学领域有一定的新颖性。虽然是别人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从新的角度提出了给人的启发的结论,能够用自己周密的分析,澄清人们对某一问题的混乱看法,用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提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策略或思路。 4.实用性 实用性即为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或理论对别人的教育实践有意义。表现为:直接可以应用、改造后可以应用、有指导作用、有启迪作用。 5.可读性 文章要写得说理明白、语言通顺、行文流畅、文字精炼、文风活泼、实实在在,最好还能做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二)、教育教学论文的基本要素 教学论文也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应做到: 1、要有一个鲜明深刻而有创意的论点 论点是论文的根本与灵魂,它既是出发点又是终结点,在论文中起到“纲”和“帅”的作用。要写好教学论文首先就要有好的论点:第一,论点要正确;第二,论点要集中。即要抓住事物的要害和关键,尽量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明确地表达出来;第三,论点要鲜明。即要求论点本身清楚、明确、毫不吞吞吐吐,更不能模棱两可;第四,论点要深刻。即要求论点不肤浅,不是一般地表面地反映问题,只谈点做法和体会,而是要揭示出事物的实质和内在规律;第五,论点要新颖。要提出别人未提出过的见解和观点,给人以启迪,特别是教育教学论文,没有创新就没有价值。 2、要有充足准确而富有支持性的论据 论据在论文中起着基础作用。教育教学论文中常用的论据主要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事实性论据。包括两类:一类是现实中的事实,一类是历史上的事实。 第二种:经典论据,是指引用经典论述以及重要言论来充当论据。 第三种:原理论据,就是把学过的教育原理或一般的道理和规律拿过来当做证明论点的论据。 第四种:科学数字论据,就是通过科学实验、观察记录、统计分析等得到的数字作为论据。 第五种:格言、谚语等论据,运用人们在生活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富有哲理、广为人知的论据易于被人所接受。 3、要进行严密科学而又充分的论证 论证的关键就是说清楚论点正确的道理。我们小学教师在论证时往往出现“说不清其中的道理”的错误,具体表现为四种情况: 一是无理,即指作者仅能解释论点的表面意思,而说不清其中内含的机制与原理。 二是理浅,即指道理讲得浅显,浮在表面,深入不下去。 三是理短,即对论点有明确的认识,也能说出一两方面的理由,但说不完全。 四是理乱,即指文章中虽然讲了不少道理,但一会儿说这个道理,一会儿又说那个道理,比较混乱。 因此我们在写教育教学论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理清论证的思路。 其次:要运用好推理和证明这两种具体的方法。 再次:选择合适的论证表达形式。 (三)、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 论文写作一般有这样六个步骤: 准备---选题---构思---写初稿---修改---打印。 准备,主要是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的途径是:①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②调查研究,收集有关的论据;③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④ 收集自己平时教育教学中好的经验、典型事例,同时还要将材料的采集与整理“合二为一”来进行边搜集材料,边对材料进行整理。 选题,常言道:“题好一半文”。找一个合适的题目是关系到论文成败的关键,只要有了好的选题,整个论文的写作就等于有了一个可望成功的出发点。所以,选题这一步是非要走好不可。选题的最好考虑是: ①符合目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②选择自己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题目; ③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 ④选择自己有充分的资料的题目; ⑤选择一些有争鸣的题目,写出自己有独特的见解。 在撰写争鸣型论文时,要注意考虑与之争鸣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有代表性,是否有一定的影响。若有,就可以撰写。 构思。论文构思,即解决布局和结构问题,虽然它因课题不同而不同,同时也因人而异。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⒈并列式:就是围绕着论文的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进行论证,从而使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全面的透彻的了解和认识。 ⒉递进式:就是采取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办法,最终把问题论述得明明白白。 ⒊螺旋式:就是相互交错,螺旋上升的办法,把问题叙述清楚。 ⒋立体式:就是并列式论证中的某一方面采用递进式论证,或者递进式论证中的某一层次又采用并列式论证,是一种并列中有递进,递进中有并列的论证方式,这种论证的好处是:并列中的递进,使问题更加深入,而递进中的并列,又可使论证全面展开,从而达到充分论证的效果。 写初稿。一般要“一气呵成”,写作有个灵感,有这个灵感时,才能顺着思路去写,如果断断续续写文章根本写不下去。为此写初稿,要尽量把基本框架写完。修改。初稿完成之后,正常需要反复修改,不断进行充实,使之完善。修改的方式很多,主要是自己修改或请语言锤炼比较好的老师帮忙修改。修改主要看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有力?结构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清楚。(四)、论文格式:1.论文标题 2.署名 3.摘要 4.关键词 5.文献标识码 6.绪论 7.本论 8.结论 9.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常用论文类型及要求1、经验总结:积极开展教育经验总结,并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意义的富于创新思想的较高层次的总结论文,是教师总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1)、好的教育经验总结论文的标准:①创造性;②现实性;③效益性;④稳定性;⑤可操作性。2)、教育经验总结论文的基本写作要求:从教育经验总结的内容来看,主要应针对要总结的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回答清楚“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就是要回答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何意义。“是什么”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具体要求。“怎么做”就是要回答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方法,经验,规律,它是总结的重点部分,也是难点所在。要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大量实例,找出其经验,发现其规律,提炼出要总结的思想观点。②把提炼出的要总结的思想观点再升华一步,凝聚成若干以正面表述形式出现的小标题,从而构成总结的重点部分的框架和基本内容。③高质量的经验总结总是善于用事实说话。3)、经验型教育科研论文的类型及写作方法①纪实型的方法。即选取教学中比较精彩的一堂课,一个片断,或者转化后进生的有效做法,组织某项教育活动的做法,进行实录,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②举例型的方法。即通过一个实例,介绍某种做法,阐述某种观点。③归纳型的方法。即对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归纳总结,概括出几条或几个方面,以揭示规律,得出结论。④探索型的方法。即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介绍有关的经验,对问题进行新的探索。在教育经验总结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选题方面要做到题目小,角度巧;②立意方面要做到观点新颖,探讨深刻;③要用自己带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述,使文章内容有新意,但在总结介绍或下结论时,要有分寸,不要用不恰当的形容词;④选材方面要严选择,活运用;⑤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借鉴,但要有自己的思考,分析,⑥论文标题一般用《……的基本经验》《……的几点体会》《……的几点做法》《……的初步探索》《我是怎样……的》等格式。也可以此为副标题,另冠以能概括全部经验的突出主要经验的正标题。2、教学设计3、案例评析(课例):一个课例应该由以下四方面要素构成。1、主题与背景主题与背景是课例的第一要素。因为课堂教学是复杂的,通常的听课评课往往对一节课从各个角度提出各种改进意见。课例研究并不追求通过一节课试图解决很多个问题,而是追求通过一个课例认识一个小的研究问题——这就是研究的主题,“小”才有可能“深”。研究的主题最好从课例的题目就能看出、或者开门见山地交代,这样别人可以直接地知道这个课例探讨什么方面的问题,而不要读了洋洋洒洒几千字还不知课例想解决什么问题。主题从哪里来、为何选择这个主题研究?这就需要交代该课例产生的背景。例如,背景中可以交代主题是来自教学中常见的困惑、来自教学中常见的困扰难点、来自课改中的核心理念的践行等。背景的交代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整个课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帮助读者理解课例中改进课堂教学的背景和条件等。2、情境与描述课例的载体是学科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情境的描述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不等同于把大篇的课堂实录直接摆进课例报告里。课例的描述不能杜撰,它来源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及其改进教学的研究过程,但其情节可以经适当的调整与改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现讨论的焦点问起。各个课堂情境的选择要环绕课例研究的主题,有时为了凸显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甚至对片段中的语言也可做适当剪裁(如用省略号略去一些无关的话语、删去一些口头禅等)。除了使用第一手的直接的实录描述,也可以用作者讲述的方法对实录片段进行第二手的描写,包括作者本人当时的想法、感觉等都可以写入课例。围绕主题的情境描述要追求准确、精简、引人入胜。3、问题与讨论课例反映的是教学改进的过程,因此在课例描述中必然包含着提出的问题,以及由问题引发的后续讨论。因为课例反映的是教学研究“背后”的故事,交代产生这个课例的过程中的问题线索,使读者知道研究教学进展过程的来龙去脉,否则读者只是感觉到描述了一节“好课”,却不知产生这个“好课”的过程是怎样的。对读者来说,把研究授课的问题及其讨论梳理出来、展现过程,可能更具启发价值。课例描述中提出的问题有的可能在后续讨论中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但都可以呈现出来。甚至写作者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思维的后续问题或两难问题,留下一个今后可以继续研究和讨论的空间。对于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加以筛选和梳理,最好问题的线索能够环环相扣,这样对读者更具吸引力,而且可以引发深入思考和讨论。那种没有问题的课例描述,或者说只是一节“好课”的展示,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在这里所倡导的。4、诠释与研究对课例本身加以解读,赋予它更高一层的普遍意义,就需要对课例作出诠释、增加一些研究的成分,这是课例的另一要素。不过这种诠释应该是归纳型的、内容紧紧扣在描述的课堂教学和讨论过程上,不宜夸大和跳得太高,否则极易沦为空谈,使得课例前面是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后面是一般理论的泛泛而谈。很多经验性论文就是这样的类型。对课例的诠释实际上就是交代对于课例研究中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和处理的、包括课堂教学为何如此改进等的原因,也就是要讲出课堂教学“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的理由,使读者明白这“背后的故事”。诠释可以选择多个角度解读、尽可能回归教学的基本层面而不要脱离课堂教学。对课例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一节课的改进和研究过程,究竟获得了哪些理性的认识或者初步结论,需要一些概括和提炼。这些“研究成分”使得课例不仅仅是对研究一节课的描述,而且对老师们在日后课堂教学中考虑一类课的改进有启发。4、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的基本方式 教育即生活。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生活,因此,从内容上看,教育叙事通常包含三种基本方式,即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 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即教师将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 教学叙事不只是将课堂教学进行录像。课堂教学实录不能表现教师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后得到的教学改进策略。所以,教育叙事通常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的反思插入到相关教学环节的描述中用当时我想,现在想起来/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的考虑。 生活叙事 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处于社会生活中。所以教师的叙事除了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叙述,涉及教师管理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体现为/德育叙事!管理叙事等,故统称为生活叙事。 自传叙事 自传叙事主要以自传的形式来表述生活事件及思考从中可以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老师们以这种说话的方式学会自我反思,并经由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而获得某种自我意识。 教育叙事的特点 具体而言,教育叙事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真实性、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是自己经历的教育事件,是真实的教育故事,而不是设计的事件。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 人物性、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叙述者将自己放到故事中,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和体验,对事件中的某个角色(学生等)作出较为科学与合理的行为和心理假想,从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饱满!更真实。 情节性、教育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 可读性、阅读者可以从叙事报告的故事情节中感知教学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解释报告中的问题解决方式。这种影像化的故事情节提供给阅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教育者而言,这种感受对教学观念、方法的改进影响会更具体、更深入,因为我们知道,具体经验对于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感悟性、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共享性、教育叙事研究与相结合,恰是一种天赋的完美结合。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化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空间。因此,教师写自己的教育叙事并结合发表交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四要素 根据前面对教育叙事的描述,笔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教育思想 叙事研究首先就要体现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教师具有怎样的理念,秉持怎样的信仰,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做法。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信条会引导着教师在言行举止中事事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学生将怎样看、怎样想,从而选择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表现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先进与否!教育思想系统与否!教育认识独特与否。 教学主题 有了问题,学生就会产生心理困境,有心理困境才有学习动机。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动机取决于问题情境。显然,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情境的建构都必须孕育在某个环境中,针对教学而言,就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主题。因此,教育叙事研究中,明确教学主题是必须的。 教学情节 教育叙事报告既区别于抽象的理论研究,又不同于缺乏理论总结与提升的经验实践。它最明显的特征是包含反思的理论提升,同时具有典型的!真实的故事情节。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阅读者才能从叙事报告中看到教学影像,从而获得教学启示。因此,对教学事件的描述,尤其是对那些教学矛盾集中的那些事件进行细致描述(包含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当时的感悟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显得非常关键。 教学反思如前所述,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叙述,不是课堂教学实录,它的文体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它的内容则包含教师在教学过后的思考。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过程,教师才会在经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才能不断重新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中,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辅导学生6、专题研究(调查、实验)报告7、教学反思(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对于任何形式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连续和周密的思考。”——杜威。 “教学反思”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学后记”,主要是写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教后的得与失。(二)、怎样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表达采用的是叙事方式,它要求对于情境做出灵活过细的处置,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而且,在表达这种认识的叙事中“教师即反思者”,要求尊重主观性,以第一人称的文体来叙述。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 1、捕捉题材。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反思的素材就有很多。主要从两大方面来思考: (1)成功的喜悦。我们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 学生学习的成功中捕捉教学随笔的题材;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2)失败的教训。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不一定是完美的,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吸取教训,进行改进和提高。 (3)对比的差异。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的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作为教师,听课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听到的多数是优质课,在听课过程中,通过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对比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 此外,还可以对照自己的教学,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写“教学反思”的题材。 2、锤炼题材。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尚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 (1)注重积累相关的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2)认真解读他人反思成果。一般报刊杂志上都有一些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教学反思,可以细细地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总结提炼得出自己观点的,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受到很大启发,感觉豁然开朗。 (三)、写教学反思的要求 l、立意要新。也就是你所写的教学心得体会,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而且让别人看后也觉 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 2、案例要真。在叙事时,事例一定要真实,而且一定要把事实讲明白,使读者看后既懂, 又能学会用。 3、小中见大。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出发,能体现出一般规律。注意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点上来,反映较深刻的问题和道理。使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看共性。 4、结构多样。教学反思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的目的,再列举实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最后归纳小结教学的心得体会。 “我的教育故事”也属于一种教学反思型的案例,从结构分析来看,一般包含以下五个基本的元素:1、“背景”(事情的起因);2、“主题”(反映什么问题);3、“细节”(交代特定的内容);4、“结果”(交代实施的即时效果);5、“评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5、贵在坚持。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
274 浏览 3 回答
238 浏览 4 回答
91 浏览 3 回答
114 浏览 4 回答
108 浏览 4 回答
88 浏览 2 回答
238 浏览 2 回答
155 浏览 3 回答
296 浏览 3 回答
336 浏览 2 回答
89 浏览 1 回答
101 浏览 2 回答
312 浏览 2 回答
124 浏览 5 回答
249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