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学区房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思维与优质教育资源“僧多粥少”现实下的产物,这种产物的存在反映了基础教育主管部门在一个地区教育资源投入不均,也反应了当代父母对子女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但是可悲的是,这种不均和渴求多年来一直在增长,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学区房对于孩子教育的作用,其实是被夸大的,仿佛这是让孩子获得好起点的唯一通道,但其实学区房也就能进个差不多的小学而已,从小学毕业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还是一个很长的链路,孩子要在这个链路中一直保持中上游,才能达到“上个好大学”的结果,可以说有一半的孩子,在各个学段就被挤出了。
现在,很多家长通过购买学区房来为孩子争取到一个进入好学校的机会。这一直是城市中产父母的心中之痛。不买,担心孩子上不了名校,输在起跑线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愧对孩子,在亲友同事面前脸上无光;买学区房房价高昂,多年积蓄,倾囊而出,往往还条件落后,居住不便,除了学区,几无任何好处。
每一次上好学校,都需要一次竞争,每一次进入好学校,都固化了优势。购买学区房的目的,正是为了上好学校。好学校与坏学校的差别,源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不均等,与此同时,义务教育又是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于是,想进好学校,家长就只能购买学区房,把孩子的户口迁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