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又名小反刍兽伪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特别是山羊和绵羊,野生动物偶尔感染,未见有人感染该病的报道,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A类疾病,同时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幼年动物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超急性病例可能无病变,仅出现发烧及死亡。2014年6月4-9日在广西、贵州、山西三地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病死率是特别高的,所以针对小反刍兽疫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注射药物预防是预防小反刍兽疫最有效的措施。1、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1)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为4-5天,最长21天。自然发病仅见于山羊和绵羊。(2)山羊发病严重,绵羊也偶有严重病例发生。一些康复山羊的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急性型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天。感染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3)在发热的前4天,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及其乳头、舌头等处。(4)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呼吸异常。发病率高达 100%,在严重暴发时,死亡率为100%,在轻度发生时,死亡率不超过50%。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为我国划定的一类疾病。2、小反刍兽疫病理变化:患畜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皱胃常出现病变,而瘤胃、网胃、瓣胃很少出现病变,病变部常出现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创面红色、出血。肠可见糜烂或出血,尤其在结肠直肠结合处呈特征性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淋巴结肿大,脾有坏死性病变。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3、小反刍兽疫的一些预防措施:(1)针对本地区养殖特点、交易市场和屠宰场牲畜来源等情况,全面开展小反刍兽疫排查。同时,做好人员流动管理和消毒,防止人为传播疫情。要迅速开展小反刍兽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的学习培训,全面掌握其流行病学特点及监测诊断技术,强化技术支持。对羊出现临床异常和异常大量死亡,要及时诊断。对近期从新疆调入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兽及其产品的,各地要明确专人进行监测和追溯调查。(2)针对疫区没发病的羊群紧急接种疫苗,发病的采用血清抗体,能够直接中和羊小反刍兽疫病毒。新采购的羊进群后使用羊全清大群做紧急预防,净化体内小反刍兽疫病毒,防治外地的羊带毒。适用时机:新抓进圈羊,及时注射羊全清,净化体内病毒,保护率达98%。推荐理由:使用羊同源精致血清抗体能够中体体内的小反刍兽疫病毒,提高几天免疫力,可以做紧急预防及紧急治疗。推荐方案:4、天行健动物药业针对小反刍兽疫推荐治疗方案:(1)羊舍周围用碘制剂消毒药每天消毒两次。(2)发病前中期使用羊全清每瓶200斤体重配合刀豆素,绿健先锋做紧急治疗,一天一次使用2天。(3)发病中后期的使用羊全清每瓶200斤体重配合刀豆素,绿健先锋做紧急治疗,一天一次连续使用3天,针对怀孕的母羊按照治疗量每天分两次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