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是习作的一种形式,它表达个体对生活的观察、体会与感悟。
小学阶段教学日记是非常必要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从这个要求中,我们可以发现不拘形式自由表达的日记,最有利于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同时,新课程标准在习作的数量上也作了细致的规定,除了每学年十四篇习作外,要求学生的练笔达到一万字,这个量化要求也就落实到平时的日记教学中了。
那么日记到底应该怎么教呢?我想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下面我就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谈谈自己是怎样指导孩子写日记的。
一、起步要早
日记的起步是写话,在学生学完拼音后就可进行。学生利用拼音和少许会写的汉字,写上一两句完整的话,这就是日记的雏形。这种日记有必要写吗?我认为很有必要。孩子虽然年纪小,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对自然对生活充满好奇,他们的眼睛更善于发现,而日记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在这里展现他们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这种日记我称为“一日一句话”,在写话的阶段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细致地指导帮助孩子,先引导孩子说说今天最想写什么,比如最高兴的事,在孩子说的过程中引导他说完整,说通顺,说好以后再下笔写。写的过程叫孩子怎么说就怎么写,即“我手写我口”,遇到不会写的字或拼音,要耐心帮助孩子,教他养成查书的习惯,着对刚学过的语文知识也是一个很好的巩固。写完后让孩子读一读,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写“一日一句话”的热情,作为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日记本布置一下,如配上插图。我孩子一年级的日记本上,到处是花花绿绿、妙趣横生的插图:一树鲜艳的海棠花,一缸游动的小蝌蚪,妈妈和女儿正在转呼啦圈……这些图画有的是女儿的涂鸦之作,有的则是我们共同完成。在布置日记本的过程中,培养的是孩子的审美情操,培养的是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正是这样一种爱,才使她(他)更乐于去观察生活,描绘生活。所以作为老师,我经常鼓励学生给日记配插图,这对于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很有帮助。
二、拓宽题材
日记来源于生活,每个孩子的生活都是丰富多采的,那么孩子们的日记是否都如同生活本身那样呢?事实上并不是。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发现,有些孩子的日记千篇一律,今天到这家吃饭,明天到那家做客,吃饱喝足以后总是以“今天真高兴”来结束一天的生活。这样的日记不可谓不真实,但他对生活的表现角度太单一,范围太狭窄。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帮助孩子发掘广泛的题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是写好日记的关键。尤其在低年级阶段要以观察为主要活动,多写观察日记,进行生活的积累。观察的途径有两个:“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家长要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和孩子一起欣赏春天的第一朵鲜花,聆听夏天的第一声蝉鸣,检起秋天的第一片落叶,品味冬天的第一场雪,四季更替使大自然变幻莫测、神奇美丽,作为家长的你要带着一颗虔诚的童心和孩子一起去体验、去观察。观察的另一个途径是“请进来”,根据孩子的爱好,在家里适当养一些动植物,对于培养孩子进行连续性观察有很大益处。在我孩子的几本厚厚的日记本里,就有很多篇是连续性的观察日记,如“可爱的小蝌蚪”系列,从小蝌蚪像小黑豆一样,一直写到小蝌蚪长出四条腿,尾巴没有了,变成小青蛙。还有小灰兔系列,文鸟系列等等,在饲养这些“请进来”的小动物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孩子进行细致观察,也培养孩子热爱动物,与动物平等相处的美好情感。观察日记只是日记的一种题材,到中高年级,还应鼓励孩子多写体验日记,感悟日记,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多读书看报,关心时事,有感而发,这不仅是丰富日记内容的需要,更是适应并促进孩子发展的需要。
三、分层评价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日记的水平差异也越加明显,这时教师对于日记的.分层评价非常重要。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这也是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对于教师来说,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既是个性化教学的表现,也是爱孩子的表现。日记的目的是表达,通过教师的评价,鼓励不善写作的学生乐于表达,引导乐于表达的学生善于表达,我想这就达到习作的目的了。基于这个原则,我在批改日记的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水平给予分层评价,对水平较差的学生要求语句基本通顺,能围绕一个内容写,抄写工整就可以了;对水平中等的学生,除了以上的要求,提出高一层次的标准,即多用积累的语句,多仿写,提高语言的艺术性;而对于写得最好的一部分学生,则鼓励他们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只要学生达到要求,我都给予五星的奖励,并批上鼓励性的语言。实践证明,这种分层评价,对于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有显而易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