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建立税务会计学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以多环节征税、多层次调节经济为标志的现行税制,使税务机关正常征管与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密切相关。我国目前税法体系中的24个税种,几乎覆盖了企业会计核算的所有环节,对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来说,税收会计核算的工作量约占会计工作总量的1/3.从税收征管的角度看,企业税收会计核算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各税种应纳税额计缴的准确性,也制约着税收征管效率。因为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税收会计核算差错率高,税务机关势必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申报资料分析和现场稽查。从企业内部管理的层面分析,频繁的计税失误,不仅要补缴应纳的税款,还要承担滞纳金及罚款,增加了企业经营资金的意外支出。进一步完善税收会计核算,是加强税收征管和企业会计管理的双重课题。 (一)现状及问题。1.税收征管与会计核算管理不同步。新税制的实施,难以适应《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原来规定的核算内容。尤其是目前价内税与价外税的并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角色的互换,使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复杂化。新税制实施之初,增值税作为价外税的会计处理首次施行。相当一部分企业会计人员对期初存货处理、含税收入还原、视同销售行为的计税等会计处理方法不熟悉,企业税收会计核算一度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由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负增值”及低申报问题的大量出现,税收政策又作了相应的改变,国税机关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更加慎重,适当缩小了一般纳税人的认定范围,迫使企业不断改变税收会计核算方式。加之税务人员对稽查后调账辅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列支出项目、确定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后,没有考虑到企业会计核算的繁杂工作量,只补税罚款了事。一部分企业税收会计核算呈现无序状态。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后,原来税法规定的内容难以满足新的经济情况。如旧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所得税的退还财务制度规定冲减退还当年的应交所得税等,税法却对此没有规定。2.缺乏统一规范的核算文本。现行的会计制度是先于税制改革制定的,对税收会计核算要求只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而相继颁布的新税种,又只是各个税种相互独立地列明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人员难以从统一的文本中系统了解和掌握税收会计核算方法。在税款计缴过程中,难免顾此失彼。如工业企业在材料购进环节,既要确定购进环节的增值税及原材料成本,又要对应征消费税的产品计算出税法规定的外购环节允许扣除的消费税。由于消费税不是对所有企业普遍征收的税种,经常造成计税失误。虽然掌握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人员的最起码要求,但要求企业所有的会计人员都精通税法,显然也是不可能的。3.税务机关对会计核算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目前会计人员的管理方式是统一由各级财政部门培训、发证及考核。税务机关对会计核算工作缺乏硬性监督。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7条规定了“企业未按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但对已建立账簿而核算混乱的,仍无法作出规范性的处罚。更何况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主要遵循的是财政部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其解释权不在税务机关。只通过一般性的税法宣传和公示公告,无法使企业会计人员系统掌握税收会计核算方法。而税务机关办班培训又受收费标准和纳税人的承担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这客观上影响了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税收会计核算技能的提高。4.缺乏独立行使税收执法权。税收,对国家来说,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纳税人来说,是必须承担的经济成本。税务机关能否独立行使税收执法权,无论对政府还是对纳税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级地方政府作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行为主体,直接参与经济生活,往往对税收的征收管理进行直接干预,使税务机关的执法活动偏离法治轨道,也影响到纳税人的经济利益。(二)对策思路。1.税收政策的变动应充分考虑到税收会计核算变更可能带来的后果。新的增值税实施以后,税收与成本收入直接分别核算,计税方式更加科学。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后,在认定审查期间停销或停购待票(增值税专用发票),致使企业经营间歇性中断;也有的企业为减少税收负担而采用虚假的税收会计核算方法。这些都应该在今后的税种设计和征管工作中充分予以重视。2.应建立统一的税收会计核算规范和设立注册税务师协会。建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税收会计核算方法的相对稳定。在此基础上,将各税种所涉及的税收会计核算方法,统一汇编成权威和规范的文本,作为会计教学与培训的必备教材或操作指导用书,并及时补充和完善。健全的组织形式是保证企业税务会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必要条件。就我国现状来看,要设立企业税务会计,还必须建立注册税务会计师协会,定期组织税务会计资格考试,保证企业税务会计具有一定水准的执业素质;并对税务会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完善税收规定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另外,还应制定约束企业税务会计行为的条例或规定,以减少企业税务会计不合法行为的发生。3.税务机关应重点加强稽查后的调账管理。在征管工作中,税务机关应根据税前列支项目调整和稽查补退税款所发生的企业应纳税额变化,将调账指导与监督工作纳入征管程序。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新税种凡涉及会计核算方式改变的,应同步开发出与之配套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针对当前税收会计核算比较混乱的情况,税法制定权威部门应制定出相应的约束范围和处罚措施,使税收会计核算工作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4.建立税务会计需加强人才方面的培养。如果说税务会计的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那么税务会计的业务素质则是税务会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核心和保证。税务会计作为融会计、税务、法律知识及其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一体的高智能活动主体,首先需要社会为其提供充足的业务培训机会:(1)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与“税务会计”相关的课程,培养具有较深会计理论、税收理论及法律理论功底的专业人才。(2)税务机关应给企业税务会计常年提供咨询服务和培训的机会,以使企业税务会计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规定和征管制度。(3)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选拔符合税务机关和企业要求人员担任税务会计,并为其提供培训、调研机会,保证税务会计质量的不断提高。5.建立税务会计需加强法治建设。随着税务会计的诞生,企业会计可能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在合法或不违法的情况下为企业制定出最佳的纳税方案上。这便对企业管理及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企业用制度的形式规定税务会计必须遵循的准则,规定企业的其他管理人员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强行要求税务会计作出违法行为,从而为企业税务会计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另一方面实现税收的法治化,其核心在于制约税务机关权力,将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权的运作纳入法律设定的轨道中。这不仅可以防止税务机关可能出现的权力腐败,而且可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因税务机关的滥用权力和越权行事而遭受损害。只有将税务机关的权力纳入法制规则的有效制约之中,税收的法治化才能得以实现。税收法治化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建立我国现代税收会计学科的灵魂和方向。
简论企业内部控制中会计电算化对其的影响性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简论企业内部控制中会计电算化对其的影响性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近年来,随着快加电算化运用的广泛,会计管理产生较大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研究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特征,有助于在新的环境下建立和完善新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1.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工作中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概念性简称。其特点是运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了过去人工算账、记账、报账,以及会计分析处理的复杂工作。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会计预测、会计决策。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意义在于,极大的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发挥监督管理功能,避免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造假作弊现象。
2.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为了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保护会计资料的正确、合法而制定的管理政策恶化实施程序。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大体上可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控制合法经营。保证企业生产遵纪守法;二是确保资产安全。全面严格的控制保证企业资产利益最大化;三是确保运行高效。规范生产流程和方法,实现科学高效生产;四是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科学严密的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安全真实可靠。
二、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1.手工环境下的会计内部控制方式难以适应会计电算化新形势
在电算化会计中,会计部门的人员组成由原来的财务、会计结构转变为财务、会计、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管理员组成,会计岗位由单一的会计工作人员发展成包括会计工作人员和会计电算化人员。会计人员和电算化人员,职责不明、权限不清。手工会计下的内部控制,企业采取相互牵制相互记录考核的办法,来确保会计工作的正确和安全性。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记账工作都又计算机需要系统来完成,简化了流程,对原有制度产生了影响。
2.会计信息的安全与保密问题面临新挑战
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安全性要求更高。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会计和财务管理方式,计算机和网络的数据安全脆弱性,新的问题如、病毒、计算机故障、软件缺陷等都会给会计信息的保密和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数据的载体由原来的纸质媒介转变成各种硬盘、程序的磁质媒介上来。磁质媒介容易受到损坏而丢失数据。计算机的网络特性也给会计信息的安全带来隐患,财务软件需要通过网络进行的功能有远程报账、审计、网上银行等,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数据的传递和使用都会产生一些漏洞,从而产生伪造信息、假冒身份、非法获取数据等问题。
三、基于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措施
1.会计部门管理控制
职责分工首先要将会计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分离。用户部门是指产生和收集原始数据的部门如出纳,保持两者执行保管和记录的分离,以及在会计电算化部门的内部职责分离。严格操作流程,包括制定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务专用计算机;设置操作权限制度,操作人员身份密码控制;数据的存储工作和处理工作相分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保护。网络安全的控制包括:数据加密,访问限制,证书认证。
2.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内部审计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强化内部监督的重要制度。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担负起对会计业务的检验监督工作,对企业所使用的财务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检测,发现并及时地上报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是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企业在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设置内部审计人员的同时,因为可定期借用第三方的外部会计机构对企业做出专项审计,外部机构的介入可以有效地发现企业内部运营的漏洞和差错,做出补救措施。
3.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发展控制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一般需要较多的投资,对企业的整体管理目标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发展必须要上报公司,由公司作出统筹指导。此外,不论是购买还是自行开发软件,都需要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标准和规范,是会计电算化系统更加合理、可靠、完善。系统的更改禁止会计人员私自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转换时,首先是旧系统的数据结算汇总存储,人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的可靠性检测和与原系统的数据兼容性检测,避免因系统更改带来的数据混乱丢失。
4.培养新型会计人才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会计从业人员还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的新要求。老一辈的会计人员不熟悉计算机网络知识,接触起来有隔阂;新一代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没有实践操作经验,难以胜任会计工作的复杂严谨。因此,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符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的需求。这类人既熟悉传统的会计知识,可以完成企业财务工作,又熟悉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熟练操作现代财务软件,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
四、总结
及时的发现和研究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在会计电算化新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借助电算化系统的快捷高效,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论文写作技巧
1、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2、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会计与审计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管理活动中应客观需要产生、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历史是凝固在现实,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会计与审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未来是现在的发展,从现实和未来来看,会计与审计是一个以提供活动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并且不断地完善着。会计电算化是与电脑结合的,是用电脑做账 摘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审计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就会计电算化的实行使得审计的方法、审计的内容、审计的线索等的改变,谈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影响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及会计软件的开发和推广,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正在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到目前为止,我国有70%左右的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但这个飞跃也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依笔者之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方面:一、 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由于会计实行电算化,使得会计系统内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会计核算的环境、会计凭证的形式、会计工作的组织等。手工会计系统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不能有效地降低电算化会计系统特有的风险,因此内部控制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重要。如果一个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发生了重大事故或舞弊行为,往往会使企业的整个业务陷入瘫痪,即使重新恢复建立,也需付出不小的代价,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建立严格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贮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会使手工会计系统中的某些职责分离,相互牵制的控制失效,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系统处理与存贮的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必须考虑电算的特点,针对其固有的风险,建立新的内部控制,这些内部控制除包括管理控制、操作控制、系统开发控制、安全性控制外,内部控制的程序化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何识别、研究、审查和评价这些新的内部控制,尤其是程序化的内部控制,是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的又一个新问题。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内部控制变化了,审计人员必然研究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掌握其审查方法。对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弱点,审计人员要能评估其影响,并向被审单位提出改进的建议。二、 审计方法的改变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的特点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和方法的改变,虽然人工的各种审计方法仍很重要,但计算化辅助审计已是必不可少的审计方法。因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如仍以手工进行审计,工作强度大,大量的时间会耗费在对数据的审核、计算和汇总上,工作质量和效率者不高,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所以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不可缺少的方法。所谓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审计主体以计算机为工具,结合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对审计对象进行数据检查、测试、处理等,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的一种技术方法。在会计电算化下,信息处理的电算化和信息存贮的电磁化,如果没有打印出的纸质帐表文件,磁性介质上的会计资料是肉眼所不能误别的,审计人员只能利用计算机对它进行审。在审查过程中,既要对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又要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计算机系统功能的审查,必须运行计算机,让计算机执行各种操作和处理,即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另一方面,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是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可事先在被审计的计算机系统中嵌入审计程序,这些程序可以执行审计跟踪文件,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会计事项及其操作处理的有关信息,以便日后审计人员追查,这些程序还可以执行一些特殊的审计功能,比如,通过审计程序的运行,可利用计算机进行大量繁琐而细致的审核工作,否则靠人工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三、 审计线索的改变在手工会计下,原始凭证开始,到最终提供的会计报表,都必须按财务通则、会计准则、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等进行操作,提供的会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并且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相应的审计方法。 在会计电算化下,使审计线索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将会中断甚至消失。传统的账薄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记录消失了,代之的是存有会计资料的磁盘,这些磁性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在的,肉眼不能识别。传统的查帐方法对会计电算化的会计个体已不完全适应。为了能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个体,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需求,要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例如,对于帐簿记录的改动,要留下修改前的记录,不能只留下修改后的余额。 四、 审计的内容变化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监督、鉴证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审计内容却发生了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由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实践证明,当一个系统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再对它进行修改,比在系统设计、开发阶段困难得多,并且花费很大。因此,笔者认为,除要对投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后审计外,还应提倡在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应有审计人员参与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例如审查系统的功能能否满足用户核算和管理的要求,系统的数据流程、处理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制度、法规和财经的要求,系统是否建立了恰当的程序控制,系统是否保留了充分的审计线索等。并且审计人员还参应与系统的调试、验收,尽可能及时地在系统投用前发现系统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五、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审计线索、内部控制、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的改变,决定了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了。一个审计人员,即使其对会计业务了如指掌,对审计业务十分精通,但如果不懂得计算机,因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进行审计;不懂得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和风险而不能审查其内部控制;不懂得使用计算机而无法对计算机进行审查或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因此,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审计的理论和实务知识,而且还要掌握计算机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了许多问题、新要求,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掌握现代化管理科学,精通计算机技术,以适应电算化审计这一崭新的历史任务。
你是学习要选专业吗,如果全日制的选第一个好点,如果是函授的没什么区别都可以
二、会计舞弊的治理(一)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判断一份财务报告是否虚假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信息的披露是否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要求相符,是否真实、完整。我国的《会计法》、《公司法》,各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证券监管办法等法律和规范性条例,基本形成了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较旧法有重大突破的是,新法中对法律责任规定得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加大了治理力度,显示了国家对“制止会计造假,提高会计质量”下了大决心。这样做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进一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才不会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二)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我国目前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各个监督部门所遵循的法律法规的不同,造成了监督不合理不到位。国家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应该单独设立或者指定其中一个部门监督企业会计舞弊问题,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多头监管,多个上级。只由一个部门监管,可以增强其专业性,使得监管更加有力。(三)强化社会审计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验证,以确保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此,应增强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道德水平,遵守技术规范,优化执业环境,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使注册会计师能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从而提高公开市场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四)制订(修订)较完善的会计准则财政部新制订或修订了38个会计准则,新准则从以下几方面使企业进行利润调节受到限制:第一,存货管理办法变革。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第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针对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明确,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第三,债务重组方法变革。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人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按照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每股收益水平。(五)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源头上杜绝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1.要加速建立和完善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上市公司经营者的使命,真正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2.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职责,并互相有效制衡。3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同时要通过外部审计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公司的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核实评价,并披露相关信息。通过自查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堵塞漏洞,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参考文献:[1]裘理瑾,李若山.痛定恩痛—— 对“琼民源”事件的一些思考[J].财务与会计,1999,(5).[2]篡好东.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会计研究。2002.(8).[3]谢朝斌.股份公司会计舞弊及其制度防范[1].会计研究,2000,(5)[4]叶雪芳.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6,(2).[5]郑朝晖.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分析及侦查研究[1].审计研究,2001。(6).[6]曹立.论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识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2).[7]张永宏,韩连民。王哲.监管与防范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理性恩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3).[8]秦江萍。段兴民.中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机比较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7).[9]耿建新,蒋力,陈英得.对2004年台湾会计舞弊案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5,(4).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发展,它是会计学、电脑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及经济计量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结合后产生的综合性学科。
其实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即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本文通过以下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对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规范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工作方法影响。
前 言。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 这个巨大飞跃也给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
(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要探讨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影响就必须先搞明白会计电算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即什么是会计电算化?ERP是什么样的软件?网络会计又是怎么回事?
只有搞清楚这些概念我们才能明白我国会计电算化得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使我们搞清楚我们的会计电算化处于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以及将来将会进行如何改革。科学联系实际才能称之为科学,否则我们将无从对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影响进行探讨,即使进行了探讨也无法将其应用于实际。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主要是应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26 浏览 4 回答
91 浏览 3 回答
231 浏览 2 回答
161 浏览 3 回答
90 浏览 2 回答
186 浏览 3 回答
309 浏览 2 回答
313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2 回答
80 浏览 2 回答
245 浏览 2 回答
345 浏览 3 回答
300 浏览 6 回答
245 浏览 2 回答
233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