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的心态,俄罗斯当代作家佩列文在1999年出版的《“百事”一代》小说中写道:“不能说俄罗斯人背叛了自己先前的观点,因为先前观点所指明的大方向随着苏联解体不复存在了,在智慧的掩盖下没留下任何细小的尘埃。四周体现的是另一种风景和另一种色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涌现出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别样文学”思潮,这和俄苏当时的文学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也意味着俄罗斯注入了新鲜的文学元素,这种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译者对俄罗斯文学的翻译。
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艺术对于中国来说已失去了指导性价值,即不是这个时代主旋律的反面教材,只是作为一份生动的历史遗产仅供参考。我们只能通过这十几年对俄罗斯文学的深入学术研究才能知道它对我们的价值。我国最近十多年来经历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历程,因而苏联解体以来反思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主流文学在中国已经不再是一种指导思想的文化资源。随着苏联意识形态解体与俄罗斯遭到西方国家的孤立,此时中国对这一时期的苏俄文学不再那么热衷,也没有渴望获得这方面知识的愿望,普通读者不再追踪当代俄国文坛讯息,思维模式在发生变化。中国20世纪末兴起的俄国“白银时代”文学热,比欧美晚10年以上,比俄罗斯要晚5年。在20世纪末世界上一些主要的文化大国普遍对俄国“白银时代”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这一热潮现在还持续着。俄国“白银时代”有超越民族知识的普世精神、反高度物质消费的消费精神等特点,所以好多国家的有文化、有知识的读者转向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这表明在中国和俄罗斯具有一定阅读水准的知识性读者群正在形成。伴随着中国广大读者对当代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兴起白银时代思潮,中俄文学关系的重大成果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出版、倪蕊琴主编的《论中苏文学的发展进程》一书,这部著作采用了将系列论文编辑成书的方式。这说明在俄苏文学研究方面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具有一定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