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在中国流行的主要"洋节日":1、"文革"前就有的:圣诞节、感恩节、开斋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等。2、改革开放后新引入的: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二、关于文化的交融和独立作为节日文化,属于文化范畴,讨论节日问题,应从文化的概念来谈。"洋节"是西方文化。要不要洋节,是要不要西方文化的问题。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从来是具有世界性、多民族性的。我们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也都是众多文化的融合体。东汉,我们从"西天"引入了佛教,使魏晋时期的哲学(玄学)也融进了悲观出世,因果报应的色彩,从而丰富了我们的哲学思想。在唐代我们完成了儒道佛的三教合一,才有了大唐盛世。元末明初,我们引入了基督教,现代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技术随传教士引入我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现代科技。清初,康熙大帝以非常远见的眼光允准天主教在北京建立教堂,并为之亲题"万有真源"大匾。这时期,我们引进了更多的西方先进文化,从而出现了康乾盛世。笔者认为,文化是一个“化”的过程。文化需要丰富和发展,这是人的需要,也是文化自身进步的需要。不关注人的需要,还谈什么以人为本?对洋节日的态度,表现为对人需求的态度,对文化发展的态度。三、国学是什么,我们的民族文化衰落,是西方文化入侵造成的吗?一位坚持抵制洋节观点的新浪网友在笔者博克下跟贴说:"圣诞节乃耶酥诞生的节日,西方人要过圣诞节,因为他们都信基督教!而中国,大多数人连基督教是什么都不知道,就盲目的跟随外国人过什么圣诞!他们只知道圣诞爷爷,不知道这个节日的意义。中国人自古都是信儒教和佛教(我甚至觉得毛泽东思想也是一种信仰),而我们现在不顾给中国人留下千年教义的孔子,不顾让中国得到解放的毛主席,而去为一个不知道是谁的人过生日!不可笑吗?吗!!!盲目跟随,会被老外笑话的!不要自作多情啦!可怜无知的中国人"这是抵制洋节论的典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