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更加一体化。 2、人类已经登陆火星。 3、汽车已经普遍不用石油了。 4、晶片已经植入我们的身体,用于控制机器。 5、春节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6、艾滋病和癌症可以治愈。 7、人类预期寿命达到100岁以上。 8、人工智慧通过图灵测试。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2003神五载人升入太空, 1983年研制银河一号 计算机, 1965年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适存教授,旋翼动力学国际顶级专家,旋翼动力学界有唯一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理论——王适存涡流理论。他的名字在国际旋翼动力学界如雷贯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高歌教授,发明了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设计和研究工作,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现已用于我国多种军用航空发动机,是我国 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你是哪个呀,111班的吧,怎么可以这样呢?自己查不得啊,太懒了吧,这可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啊。 没人会回答你的,自己慢慢找去吧。别想不劳而获了,还是自己找,比较可靠。
科技工作这个范畴比较大呢! 科研主要是在搞研究,成果就是理论性的东西 科技就太不好说了,技术之类的都可以说是科技? 科技成果指产品
1)科隆 2)航天 神六 3) 超导 4)计算机的银河2号
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 员费俊龙、聂海胜自主出舱。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 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2、 青藏铁路全线铺通 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者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在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雪域高原上,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 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任务,这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壮举。装载着大批援藏物资的列车10月15日陆续抵达 拉萨。 3、我国首款64位高效能通用CPU晶片问世 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龙芯2号,其单精度峰值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20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10亿次,最高频率为500MHz,功耗为3瓦至5瓦, 远远低于国外同类晶片,其标准测试程式的实测效能是1.3GHz的威盛处理器的2倍至3倍 。资讯产业部、科技部、中科院和江苏省合作,建立“中科梦龙”龙芯产业化基地,一条以龙芯产业化为目标的高科技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4、 中国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 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登上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 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按照计划,冰盖科考队将在最高点建立科学观测站,开展气候环境监测,进行冰雷达测厚、高精度GPS定位和综合气 象观测。我国科考队成功登上冰盖最高点,是人类南极考察历史上的一次壮举,表明我国南极事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5、 全球记载种类最多的《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 与世界上同类著作相比,126卷册的《中国植物志》收载植物种类和所含卷册最多,总体编研水平高,是我国近百年来第一部最全面、最系统的全国植物志。《中 国植物志》是关于中国维管束植物(包括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它记载了中国3万多种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共 5000多万字,9000多幅图版。 6、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 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利用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巧妙地对吸附于金属表面的钴酞菁分子进行“单分子手术”,成功实现了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这是 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并利用局域的化学反应来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从而实现重要的物理效应,为单分子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个 极为重要的新方法,揭示了单分子科学研究的广阔前景。《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的论文,并在同期的“透视”栏目中对该成果进行了评价。 7、 我国测定珠峰新“身高”8844.43米 国家测绘局宣布了2005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获得的新资料: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高程测量精度±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0 米。这组资料是迄今为止国内乃至国际上历次珠峰高程测量中最为详尽、精确的资料。与1975年所测得的珠峰高度相比,最新公布的珠峰高度降低了约3.7 米。此次精确测定珠峰高程的活动,反映了我国测量珠峰高程的技术水平和权威性,对于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测绘科技水平、促进地球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8、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深入地下5158米 经过近4年努力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胜利竣工,在江苏省东海县毛北村成功深入地下5158米,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这标志着我国“入地”计 划获得重大突破。这也是当前正在实施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20多个专案中最深的科学钻井。 9、 能在血管中通行的“药物分子运输车”研制成功 中科院上海矽酸盐研究所研制的“奈米药物分子运输车”,直径只有200奈米,装载的药物在沿途不会泄漏,直到引导到了某一个特定的疾病靶点、在人们需要的 时候才释放出来,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完成用“运输车”装载消炎、止痛、抗癌药物的装载控制释放和定向传输的实验。这项成果发表在《美国 化学学会会志》和德国《应用化学》上。 10、最高解析度“中国 数字人男1号”诞生 南方医科大学构建完成的“中国数字人男1号”,高效数码相机画素达2200万,影象解析度为4040×5880,是目前世界上0.2毫米虚拟人切削中分辨 率最高的资料集。此外,按60兆一帧释放,该资料集的资料量超过540千兆,为世界之最。“数字人”在医学、航天、航空、影视制作乃至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 泛的应用价值。 另外: 1.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06 年9月26日,由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的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进行的首日物理放电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获得了电流大于200千 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这标志著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执行。 2.奈米量子结构可控性实验和理论研究新进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组围绕奈米电子器件的基础问题,在奈米结构的探索、组装规律和单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已产生国际影响。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并逐步形成了系统性的工作。 3.绘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线分布图,发现宇宙线分布是各向异性的和宇宙线的运动规律 在 《科学》杂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据在我国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线观测站的“西藏大气簇射探测器阵列”所获得的、积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亿观测事例 的实验资料的系统分析,中国和日本两国物理学家合作发表了有关高能宇宙线各向异性以及宇宙线等离子体与星际间气体物质和恒星共同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最新 结果,这些实验观测的前沿进展被审稿人誉为宇宙线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4.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开发及工业性试验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由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开发”工业性试验专案取 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日处理甲醇50吨的工业化试验装置上实现了近100%甲醇转化率,乙烯选择性40.1%,丙烯选择性39.0%,低碳烯烃(乙烯、丙 烯、丁烯)选择性达90%以上的结果。试验装置的成功运转,对我国综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烃原料的多样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5.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 龙 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效能最高的通用处理器,也是祖国大陆地区第一个采用90奈米设计技术的处理器。中科院计算机所研制的龙芯2E 处理器最高主频达到1.0GHz,实测效能超过1.5GHz奔腾IV处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效能、高安全性等特点,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龙芯 2E处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围内。“十一五”期间,龙芯处理器将为推进我国资讯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6.水体污染的镭射诱导荧光非接触监测技术装备系统 水 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我国江河湖库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体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 研究所采用镭射诱导荧光监测技术实现水体污染遥测,系统集光学遥感技术、光谱学、分析化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利用镭射诱导荧光光谱法,实现对 水体多组成份有机物的线上遥测,发展和提高了我国水体污染线上遥测的技术水平。 7.我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 2006 年11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网路版线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组关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 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并且提示β2-肾上腺素受体有可能成为研发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药物的新靶点。 8.我国抗糖尿病新药研究取得开创性进展 中 科院上海药物所科学家2006年在非肽类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007年元月第一周发表在国际权威科 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路版上。美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在向媒体的书面新闻释出中指出,这类口服有效的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有可能成为糖尿 病、肥胖症和其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新型疗法。 9.揭示果蝇记忆奥秘,探索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中 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组关于果蝇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蝇的脑中并不存在一个通用的记忆中心,而是不同感觉记忆储藏在不同的区域里,并且像人类能记住 影象的高度、大小、颜色等不同引数一样,果蝇的影象记忆也有对应的不同引数。通过对果蝇记忆基因的研究,可进一步运用到小白鼠、哺乳动物甚至人类身上,从 而解决人类失眠、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 10.饮用水质安全风险的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 为 及时评价水质状况及应对突发事件,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出适合末端水质监控的生物线上监测与预警技术,建立并完善生 物毒性测试方法,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适用于水质评估的技术体系。研究中开发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共产生发明专利22项,发表论文61篇,
英文是: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解释: rapid 英[ˈræpɪd] 美[ˈræpɪd] adj. 快速的; [摄] 感光快的; 险峻的; n. 急流; 高速交通工具,高速交通网; [例句]This signals a rapid change of mind by the government. 这标志著 *** 思想的急剧转变。 development 英[dɪˈveləpmənt] 美[dɪˈvɛləpmənt] n. 发展,进化; 被发展的状态; 新生事物,新产品; 开发区; [例句]Education is central to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教育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英[ˈsaiəns ænd tekˈnɔlədʒi] 美[ˈsaɪəns ənd tɛkˈnɑlədʒi] [词典] 科技; 科学技术; [医] 科学与技术; [例句]In the wake of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 has bee more capable of conquering nature.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三峡水利枢纽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