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们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希望孩子获得的是什么呢?
是学习更多字,领会更多的道理,还是增进亲密感,又或是在孩子的心灵里中下阅读的种子?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希冀,要使得绘本阅读对孩子产生更多的良性影响,启发孩子的主动思考无疑是关键。
近期登上《小学数学教师》杂志封面的上海赫德双语学校雷皓老师,是全课程教育研究中心数学项目组的成员,他创造性地把数学绘本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乐在其中。在雷皓老师看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孩子观察细节、进行延展性学习,是父母们陪伴孩子进行绘本阅读的关键三招。
提出开放性问题
绘本教学是一种始生的教学实践,数学读写课程以数学绘本为载体,融故事、操作、写绘、戏剧于一体,旨在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增长孩子的数学经验,发展孩子的数学思维。在数学绘本的探究之路上,雷老师有不少自己的心得体会,替代、拓展、阅读便他总结出的数学绘本三类用法。
在某次上海赫德数学绘本课堂中,雷老师便取出了《女巫的神奇罐》一书,课堂气氛开始变得轻松起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村子,由于多日炎热无雨,庄稼都枯萎了,村里的村民们都很苦恼。”雷老师一上课就开始讲起了故事,二十多双小眼睛齐刷刷注视着雷老师手上的绘本。
雷老师接着讲:“大家向村里最年长的智者求助,智者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也发生过一次这样的事情,当时是住在恶魔洞穴里的老女巫用她的神奇罐子救了大家。那个神奇罐子能够变出许多东西来!”
这下子,赫德孩子们的好奇心全都被调动了起来。本来嘛,孩子们天生喜欢听故事,用故事来开启数学课堂真的是妙哉!
“当两个小女巫打开包袱时,大家发现里面原来是两个形状奇怪的罐子。”雷老师故作神秘地说。
孩子们这时已经完全沉浸在故事里了。“孩子们,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两个罐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鼓励孩子观察细节
小朋友们马上开始七嘴八舌起来。有的说:颜色的不同。有的说:小人的姿势不同。一个孩子甚至跑上台来,用自己的身体边摆姿势边解释。这时,小恩像发现了新大陆似地说:“雷老师,这个好像是加号!”
“哦,原来罐子的神奇之处已经画在上面了,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雷老师抛出问题,但是把寻找答案的机会留给孩子们,而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快速学习和掌握,早早地告诉他们所谓的规律。
从随便猜开始
孩子们的注意力还停留在神奇的罐子上,这时雷老师的第二个问题来了:“刚刚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这两个罐子的颜色,还有小人的姿势不一样。那么它们的作用到底一样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小女巫将一个苹果放入绿罐子里,你们猜会出来几个苹果?”
每个孩子依次表达着自己的想法:1个、2个、100个、1000个……各种答案都有。
雷老师只是静静地听着,然后慢悠悠地说:“无论刚刚大家猜几个,那都只是我们自己的猜测对不对?如果想知道猜得对不对,要怎么办呢?”
小如把手举地高高地说:“看看下一页!”小如的回答让大家笑作一团。雷老师说:“大家不要笑,她说的很对呢!我们需要去验证一下。”
引导孩子发现规律
雷老师说:“这回小女巫将两个苹果放进绿罐子,也将两个苹果放进蓝罐子,你们猜分别会出来几个苹果?”这回,孩子们的意见比较统一了,“绿罐子出来三个,蓝罐子可能出来三个或者四个。”
雷老师问:两种答案,那怎么办?孩子们笑着说:“验证一下!”雷老师说:“那我们再来猜一次。但是注意,这回要仔细观察上两次的变化过程,然后再猜。
“第一次,我们放进一个苹果,出来了两个,第二次,我们放进了两个苹果,结果出来了三个。那么第三次,小女巫将三个苹果放进绿罐子里,你们猜,会出来几个苹果?”“会出来四个!因为有规律!”“什么规律呢?”“你看,进去一个,出来两个,进去两个出来三个,进去三个肯定出来四个。”“你说的很好!谁能把他的发现讲得更简单一点呢?”
小沫站起来:“这个绿罐子的规律就是进去之后,出来就会多一点。”
“多一点是多几个呢?”
小沫说:“一个!”
雷老师:“说得好!所以,你们的意思也就是出来的总比进去的......”
小朋友异口同声答:“多一个!”
验证规律的本质
紧接着,雷老师说:“我们再仔细观察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蓝罐子的奥秘?放进去一个苹果,出来两个;放进去两个苹果,出来四个,那么放进去三个呢?”
小朋友说:“六个!”
小轩说:“蓝罐子每次出来都是一双一双的。”
雷老师问:“你的一双是指什么呢?”
小轩答:“你看,放进去一个,出来就多一个;放进去两个,出来就多两个。”
雷老师接着说:“所以放进去三个,出来就比原来多…”
小朋友一起回答:“三个!”
“没错,如果用简短的话概括,蓝罐子的奥秘就是:放进去几个,出来就多一个几。”
蓝色罐子的规律其实就是简单的倍数关系,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加法以外的运算关系,虽然孩子无法用“一倍、一半”这样的专用名词描述,但他们用“多一个几”来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去一个几,就出来两个几。这不正是倍数关系的本质吗!
进行延展性学习
绘本故事的结尾意味深长:小女巫变出堆积如山的食物,其实并不能完全解决村民的问题,反而会带来新的隐患,而老女巫只是引来一场大雨就解决了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不知不觉中,一节数学课就在绘本故事中接近了尾声。但是雷老师似乎并没有要结束的意思,而是又给孩子们最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果你有机会自己设计一个神奇的罐子,你会怎么设计呢?”原来数学还能以写绘的形式进行!
因为赫德学校全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以孩子为中心,以孩子的认知发展为中心,重新审视和设计了教学。快来看看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神奇罐子,你能猜出这些罐子的规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