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本文从后工业经济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入手,对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由此提出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性建议。
所谓的后工业经济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首都经济经历了多年的产业结构大调整,产业从“二、三、一”结构转到了“三、二、一”结构,增长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北京产业结构的变化现已具有“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特征,初步呈现出科技主导型和服务主导型的经济特征。
北京市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北京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变化,第一产业随着北京市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从农村型向城市型演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崭露雏形。第三产业始终以强劲的增长势头迅猛发展,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比例逐年缩小,同时第二产业下降的速度明显放缓,并有上升的迹象。
(一)北京市呈现后工业化经济的特征分析
从北京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看,实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地位向第三产业为主导地位转变过程。从北京市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看,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并且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与产值结构相一致。这种现象表明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是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同时,这也表现出步入后工业化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特征,从北京市2001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折换到美元单位达到3060美金,依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至9000美元之间,标志着该地区进入工业快速发展阶段,也是进入后工业化的前一阶段。
(二)第三产业是首都经济中的重中之重
北京市第三产业位于三次产业发展的首位,产业比重达到67.7%。服务业已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充分就业、提升生活品质的主导行业,在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工业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首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北京工业,尽管生产资源少,污染严重,比重逐年下降,但由于是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外贸出口的重要领域,解决城乡居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因此,仍需要保有一定的量。目前,北京工业通过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实施以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聚合成一批具有首都特点和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群,建成了定位明确、布局合理、符合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并正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更强、传统产业更优、都市工业更发达的适合首都特点的工业经济新格局。
(四) 农业是首都经济的基础
尽管北京市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发展,但农业仍是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产业基础。其农产品生产功能虽已经弱化,但生活、社会和生态功能则有了较大提高,农业已由过去的以种植业为主,转为现在的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在向优质、高效方向快速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和观光旅游正成为新的农业增长点,农村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主要空间,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籽种农业、观光农业、出口农业等七大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正在形成。
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变动概述
首都经济经历了多年的产业结构大调整,产业从“二、三、一”结构,转到了“三、二、一”结构,移出高消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确立了现代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北京市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5.2:71.1:23.7变为1994年的6.9:46.1:47,再变为2001年的3.3:36.2:60.5,到2005年的为1.4:30.9:67.7,也即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最终超过第二产业比重。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6814.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7亿元,下降1%;第二产业增加值2100.5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4616.3亿元,增长11.2%。
从演变过程来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明显加快。自1991年开始,北京市的第二产业占国内GDP的比重就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下降,而第三产业则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
到了1999年出现了一个转变,就是该年度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49.6%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的48.4%。目前北京市的格局可以说是转为第三产业为主体,第二产业共同推动的局面。到了199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大于第二产业的47.6%。但是,在2003年,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48.4%,低于第二产业的50.1%,可见,目前北京市的产业结构现状是不稳定的。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变动并向高级化发展表明:首都经济结构正趋于健康协调,正在向与首都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大都市型产业结构迈进。
(二)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布局不合理,受资源和能源约束不断强化。三次产业都存在布局不够集中,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不仅造成资源的低质低效利用和沉重的环境负担,而且还面临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的制约。此外,空间上的分散布局也不利于产业链网的形成,使得这些开发区不能很好地发挥产业聚集功能。
2.产业结构不符合城市性质的要求,对环境产生压力。北京市的汽车业、石油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等高度积聚的重型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相对偏低,仍在与首都城市政治文化中心建设争夺水源、土地等有限资源和空间环境,对首都的资源和环境产生很大的压力。
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问题突出,对经济的贡献会下降。第三产业市场化、产业化明显不足,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部分比重过高,企业规模偏小,缺少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和优势产业群,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未来对经济的贡献度会不断下降。
4.各产业产品结构超稳态,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差。北京市各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刚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作用十分微弱,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不强。一些长线产业几年来生产能力没有明显缩小,落后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不能向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部门转移。
5.产业构成落后,中低技术繁衍。北京市工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加工工业水平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着生产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现象;传统产业比重很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不足;代表高技术档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更新改造速度过慢,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竞争能力差,而以中低技术为基础的乡镇企业发展过快;工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协作程度低,许多企业没有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传统局面,此外,一些企业生产批量过小,产品成本过高。
6.劳动密集型行业与知识、智力密集型行业不协调。北京市的科学、教育事业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科研人员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数量居全国之首。这种丰富的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表现为知识智力密集型行业比重低,劳动密集型行业比重大,没有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工业技术结构体系。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建议
(一)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
根据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及基本特征,以及到2010年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至2010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服从和服务于北京的城市性质和功能要求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第一产业稳定增长,继续合理调整内部结构,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的态势,产值比重降到2%左右;
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振兴现代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提高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增加“五少两高”(能耗少、水耗少、物耗少、占地少、污染少和附加值高、技术密集程度高)工业比重,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加值占工业50%,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维持不变或略微增加,达到35%左右;相应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较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63%左右,内部结构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等新兴现代行业,推进运输邮电、零售贸易等传统服务业向现代化高层次发展。
(二)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1.重视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研与产业相结合。加强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融合,把技术开发作为投资的重点,加大研究开发投资。通过税额优惠等政策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从事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计划,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促进科研与产业结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北京市拥有全国最密集的高素质人才和智力资源,应充分拓宽渠道,构建平台,有效利用自身的资源。
2.结合首都资源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及其所占重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不仅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部门,而且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程度和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标志。
北京市服务产业具有绝对优势。首都地位是一种特定的资源,为北京市的服务业发展带来了巨大而特定的市场需求,成为北京市发展服务产业的重要动力。北京市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包括邮电建设、文化体育建设、卫生医疗保健设施等,发挥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3.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构想,把握产业链的高端。在现代制造业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汽车和装备制造等重要行业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目前的世界经济强国来看,它们无一例外具有尖端的技术,主导着现代制造业产品的生产,美国的钢铁、汽车、软件,日本的电子、汽车、数码产品,德国的精密机械等几乎垄断着世界市场。
做大都市工业经济的总量。全面推进都市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使产业布局相对集中,加大企业资产兼并与重组力度,力争把同行业中小企业归拢到一起集中管理,或以专业孵化器的形式为小企业提供成长条件,通过信息、设备、人才、研发能力等公共性资源的共享,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各产业层级,产生集聚效应。
4.注重与京津塘和环渤海地区产业链的衔接,形成优势互补。京津冀都市圈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搞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都市圈的区位特点、资源条件和各自的产业基础,为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北京市都市工业的发展将有利于京津冀区域的产业分工的合理与协作发展、沿海与内地产业协调发展、主导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 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第2篇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与政策选择综述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将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收支测算应包括“九五”最后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规划期间。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 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 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14.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 亿元, 比1999年预算增长10.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十五”时期的预算。收入测算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和处理。(1)费改税。尽管“十五”期间费改税将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决不了国家可支配财力增加的问题,因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确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变。费改税的意义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而是治“乱”,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3 )财政体制。1994年新财税体制运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机制本身保证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4)经济增长。 据当前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们按照7 %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计委物价预测中的3%的价格方案考虑,“十五”的gdp现价增长速度为10%。几项因素中,我们认为直接影响“十五”期间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主要是经济增长,因此收入测算中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参数。据此,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915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财力1400 多亿元。支出的考虑主要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是否需要继续扩张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从经济周期的调控运行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需要保持相应的连贯性,不可也不应该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势如何发展,财政支出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会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等)的增加,扩大内需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压力,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各种社会成本等,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另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0 年估计能够继续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很重要的在于一些临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十五”时期将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2.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3.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经济的宏观税负(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12.4%。 而从整个政府分配活动看,把预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动赖以维持的资金来源考虑在内,经济维持整个政府运转的负担估计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 从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的税负并不算低。“十五”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减少经济中不规范的政府分配活动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必然将加重整个经济的负担水平;如果仅仅把预算外、制度外转化为预算内进行管理,又不得不维持这部分资金原有的支出格局,并不能增加财政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缓解财政当前的收入困难。4.1998年和1999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行增加国债发行、扩张政府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目前看,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继续实行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仍然难以避免。普遍的看法认为,我国经济需要比较长的结构调整时间。根据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分析,在这个期间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4.5 %左右,这个速度显然是我国社会现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财政政策面临着技术扩张的压力。5.造成财政政策自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基础薄弱,财政可调控财力严重短缺。初步测算,考虑物价因素,如保证法定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五”时期仅支农、科教文卫支出、价格补偿等因素即可占去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0%左右。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大量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粮食收购等资金需要,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可调控财力极为有限,“十五”时期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中央财政无疑将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6.在我国财政调控经济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体现为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增加,但财政赤字的扩大和国债规模的增加,也相应增大了财政的风险。很显然,不论从财政赤字还是国债角度看,联系到我国脆弱的财政基础,财政风险都不是一个让人可以放心的问题。还有学者认为:对“十五”时期我国国债规模的预测主要基于“九五”时期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与199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紧密相关。“十五”时期各主要指标预测是:gdp计划增长7%,各年分别为106480亿元、117130亿元、128840亿元、141720亿元和155900亿元;中央财政收支保持1999年增幅不变,利率以应到期国债实际利率计算,各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1810亿元、1990亿元、2190亿元、2410亿元和2650亿元,合计将达11000亿元,超过“九五”时期一倍左右。 根据“十五”时期的中央财政赤字和内债、外债的还本付息情况,各年国债发行额将为:4100亿元、3800亿元、3800亿元、3500亿元和3500亿元, 累计近19000亿元,比“九五”时期新增3800亿元。依此计算,“十五”时期的不含利息支出和包括利息支出的中央财政赤字率,以及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率仍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如果依此指标,我国“十五”期间仍存在一定的发债空间。再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势。1.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受到需求制约。我国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动的冲击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对投放扩大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储蓄率较高而消费率较低的亚洲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按人口比重计算却不低于其它国家,问题在于农村消费水平太低,影响了整个居民的消费率。从现在到“十五”期间,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失衡从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基本上依赖于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2.经济增长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国有经济的制度变革和战略调整将较大幅度推进,这会带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同时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使竞争机制更趋于合理和有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程,加上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估计“十五”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领域将是消费品工业部门。3.产业结构调整将迈出较大步伐。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明显加深,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升级非常缓慢。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五”期间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4.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加入wto, 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将是农业、重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而大多数消费品工业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对外竞争能力。即使中国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纪初期也必然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 在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条件方面都会迈出较大的步伐,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商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大跨国公司进入的冲击,面对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去迎接新的国际挑战,扩大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因此,“十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既可以进一步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又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希望对你有帮助2007~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摘要:2007年和2008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2003年开始的快速增长期,但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和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增长势头略有放缓。按照IMF的最新预测,2007年和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为5.2%和4.8%。同时,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扩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此外,世界贸易增长高位趋缓、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保持高位,美国货币政策已经从适度偏紧向中性偏松调整,全球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关键词:世界经济 2007年经济预测 经济形势分析一 世界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受美国经济减速和次级债问题的波及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回落态势。但从整体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期。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世界经济在摆脱新经济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后,即将连续5年保持4%(按PPP方法核算,下同)以上的增速,世界经济发展正处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没有过的高增长时期。根据IMF 2007年10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的最新预测,2007年和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为5.2%和4.8%,继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区域差异扩大,根据IMF的秋季预测,2007年和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2.5%和2.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分别为8.1%和7.4%,分别比春季报告上调了0.6个和0.3个百分点,是世界经济增长上调的主要原因。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增长预测被大幅下调,2007年和2008年经济增长率都将为1.9%,比春季报告分别下调0.3个和0.9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在“金砖四国”,以及转轨国家乃至中东、拉美等部分国家经济大幅增长的带动下,日益拉大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步伐。2007年和2008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分别从8.8%和8.4%上调为9.8%和8.8%。中东欧、中东、西半球,包括中、印、俄等国的经济增长预测都不同程度上调。伴随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度提高。受住房市场降温影响,美国经济增长于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明显减缓。2007年第一、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按年率计算分别为0.6%和3.8%。第二季度经济增长虽然高于预期,但主要受益于私人国内投资和出口增长,而个人消费支出的贡献大幅下降,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最大隐忧。抵押贷款危机开始波及整个金融市场。住房投资下降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同时将可能影响相关就业需求,并影响到居民信贷和消费,如果这样,就会影响实体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会扩大。虽然房地产市场很快复苏希望不大,但房价跌幅有限,表明供求未完全失衡,还不至于发生崩溃。同时,高能源价格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力逐渐减弱,通胀压力温和。目前,美联储调控政策重心已转向金融市场,只要调控得当,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态势。虽然次级债风险也波及欧盟、日本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但经济增长没有受到美国经济增长减慢的严重影响。与过去经济增长主要由出口带动不同,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投资和私人消费。同时,欧元区就业持续改善,失业率降低,通货膨胀率连续数月维持在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下。2007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速度出乎意料地明显放慢,环比仅增长0.3%,远低于第一季度的0.7%,是自2005年初以来的最低增速,预示欧元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已经达到波峰。2007年和2008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5%和2.1%,德、法、意等主要国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以来,得益于较为旺盛的地区及国内需求,日本经济增长出人意料。10多年来致使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的通缩压力正得到缓解。但仍是日本经济恢复的一个风险。2007年以来,经济增长减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私人消费减弱,由于出口增加,企业收益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设备投资需求依然旺盛,加之由于个人收入在缓慢增加,个人消费也处于良好状态,经济形势仍基本稳定。2007年和2008年日本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0%和1.7%。虽然次级债危机爆发增大了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但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平稳较快发展仍是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首先,支撑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性条件没有变化。从2003年起的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源于支撑增长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潜力。经济全球化使传统制造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扩散,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发达国家已度过了产业转移初期出现的产业空心化艰难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航天和航空等高附加值产业和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双赢”的局面。其次,货币政策已经从适度偏紧调整为中性偏松。各国的宏观调控手段日趋成熟,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加灵活和务实,能够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而积极进行调整,有益于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2008年8月份以来,为了解决次级债带来的流动性匮乏问题,稳定金融市场,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等迅速向市场注了大量的流动性,美国还将贴现率和联邦基准利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美国的货币政策是全球货币政策的风向标,美国降息虽不意味着其他国家也会马上跟随美国降息,但全球的加息周期行将结束,全球货币政策开始从适度偏紧调整为中性或中性偏松,这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再次,次级债危机的爆发使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加大,但不会严重危及世界经济。据估计次级贷款总值约7500亿~12000亿美元,通过抵押担保证券(MBS)、担保债务凭证(CDO)等方式,大部分次级贷款被证券化,并被美、欧、日等国的基金和银行所持有,风险在全球范围内被分散。按照目前的次贷违约情况,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估计贷款损失约为500亿~1000亿美元,穆迪估计损失为1130亿美元。当然,次级债危机的影响会从金融部门向实体部门扩散,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也会影响美国消费增长,并导致次级债问题有恶化的可能。二 世界贸易增长高位趋缓2006年全球货物贸易额达到11.9万亿美元,几乎比2002年增长了一倍。世界贸易增长持续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使得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传统制造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贸增长持续超出预期,有力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扩大了贸易需求。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内需持续扩大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根本性基础动力。近年来世界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特别是美日欧,以及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国际贸易增长注入了活力。2007年以来,尽管总体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预期,但是发达经济体增长逐渐放慢,会使一些国家需求增长趋缓,预计这一趋势在2008年还将延续。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美国以美元计价的货物进口额增长率为10.7%,继续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2007年以来,美国进口增长明显放缓,上半年仅增长4.3%,7、8月份分别增长4.8%和2.4%。欧元区2007年第一、二季度进口分别增长5.4%和4.1%,7月份增长11.7%,也比2006年13.4%的增长明显放慢。按照IMF的预测,2007年和2008年世界贸易将分别增长6.3%和6.9%,比春季预测分别下调了0.9个和0.8个百分点,增幅远低于2006年世界贸易9.3%的增长。三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保持高位在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持续较快的带动下,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对原材料和能源等初级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国际市场商品价格2002年开始从谷底回升以来呈持续上扬走势。近年来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提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量或供应增长慢于需求增长。美国经济迅速增长使住房市场兴旺,导致对建材等基础材料需求增长。亚洲、特别是中国2003年以来对煤炭、有色金属和石化产品需求也有较大增加,对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涨也有一定支持。其次,受罢工、生产事故以及政治局势等一些临时性突发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引起市场对供应减少或中断的担心,价格因而屡呈激涨并不断保持在高位徘徊。第三,原料或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支持了半成品、成品或下游产品价格的提高。第四,美元汇价走软,导致以美元计算的商品价格有所上浮。2007年以来,除8月之外,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呈逐月上涨态势。按照世界银行数据,2007年9月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比8月上涨6.0%,同比上升19.2%,比2006年12月上涨18.0%。其中,非能源产品价格比8月上涨0.2%,同比上升12.0%;能源产品价格比8月上涨8.6%,同比上升22.5%。同时,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轮番结构性上涨的态势更为明显。2006年之前一些上涨幅度较大的产品价格走势相对平稳,而部分食品、饮料、金属矿产品和能源价格涨势较猛。农产品当中,鱼肉、橄榄油和糖价下跌,而小麦、玉米、大麦、大豆、棕榈油、椰子油、羊毛等主要农产品截至9月末比上年底的价格涨幅都在30%~70%以上,咖啡、橡胶等产品同期价格涨幅接近20%。值得注意的是,大米、部分油类、猪肉、鱼类、糖、饮料、木材、棉花、皮革等价格仍然处在相对低位。金属矿产品价格整体上已处在高位,其中铅、锡、铀等价格大幅上涨,而前期价格已较高的铜、铁矿石涨幅平稳,铝、锌、镍等价格下降。近年来能源价格是涨幅最大的,特别是原油。1~9月,原油、煤炭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4.1%和41.2%,而天然气价格下跌2.4%。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上涨,连续创出新的历史高位。截止到10月16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高冲至每桶87.97美元,为22年来的最高价(见图1)。中东局势紧张、供应吃紧、需求预期走高以及美元贬值等多重因素是油价持续创出新高的支撑力量。
136 浏览 5 回答
345 浏览 4 回答
172 浏览 3 回答
345 浏览 2 回答
159 浏览 2 回答
275 浏览 2 回答
232 浏览 3 回答
131 浏览 1 回答
287 浏览 3 回答
218 浏览 2 回答
261 浏览 3 回答
328 浏览 2 回答
166 浏览 2 回答
316 浏览 2 回答
220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