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伦理学经历了恢复、发展和繁荣的历史进程, 其成就表现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三大杰出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价值体系得以形成并获得初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成熟, 伦理思想史学从粗放走向精湛, 应用伦理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发展局面。借助公民道德建设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东风, 伦理学研究队伍发展壮大, 新思想新学说不断涌现,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应用研究相得益彰, 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规范体系,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形成了中国伦理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格局。伦理学原理研究已经突破了单一化模式的局限, 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迈进, 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流伦理学研究和非主流伦理学研究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发展态势, 伦理学在向生活回归、向世界开放和向传统扎根诸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唐凯麟著的《伦理学》, 王海明著的《新伦理学》等在学科创新和学术创新方面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伦理学基础理论的专题研究也呈现出空前繁盛的景象, 一大批学术专著竞相问世, 令人目不暇接。比较有独特创建的有万俊人著的《寻求普世伦理》, 高兆明、李萍著的《伦理秩序论》, 陈根法的《德性论》, 还有一批优秀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论文, 如廖小平的《伦理的代际之维》, 魏长领的《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等。应用伦理学的研究一如大河奔流, 气象万千, 网络伦理学、信息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环境伦理学、旅游伦理学、休闲伦理学、城市伦理学、建筑伦理学、工程伦理学、人口伦理学、生育伦理学等一大批新兴学科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竞相问世, 大大开拓了伦理学研究的空间或范围, 为伦理学学科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