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这个特别的奖项时,以为是外国人设立的,“向好奇心致敬,有趣而严肃”这种口号看起来不像是中国人能提出来的。
中国人骨子里就缺少幽默感,缺少游戏人生的态度,根正苗红的科研人员做事一板一眼,往往看不起这些看似无厘头的课题。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活得太谨慎不是好事,这样的民族,人民脸上很难能看到发自内心的微笑,人们生活不易有幸福感,很明显,中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度。
菠萝科学奖在中国绝对有存在的必要性,这个奖的设立填补了国人性格中幽默,讽刺的那一块,讽刺是源于生命本能的反抗,意识到世事滑稽才知道讽刺,表达自己的观点。
标准的制定本身是悖论,谁也没有规定说主旋律的科学是正道,反其道而行的就是歪道。以前科学界的奖项都是高大上,可望不可即的,普通百姓根本不会看,一切远离了生活,远离了人的研究都是空中楼阁。
中国人性格里缺乏幽默精神,还缺少创新精神。我们总是关注历史,拍影视剧利用的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结晶,缺乏想象力去想象未来世界,表现科幻主题。菠萝科学奖“向好奇心致敬”的口号就鼓励了人们保持好奇,保持想象,这对提高创新能力有一定作用。
菠萝科学奖的存在不算是离经叛道,要知道影视界有金扫帚奖评出年度最差影片,最差角色演员,得奖者需要强大的接受能力,接受差评,敢于自黑。而菠萝科学奖严格来说还是规规矩矩,因为得奖的科研成果必须要在特定的期刊发表,期刊发表论文要求是严肃,严谨的,这奖项不算是放飞自我,再怎么说也只能算是戴着镣铐起舞。
沧海一声笑,但是严肃的中国人性格内敛,很少能够这样笑看人生,菠萝科学奖就是要打开一扇大门,让国人知道,原来严肃的科研也可以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