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让人更摸不着头脑 ——国内德国文学研究领域专家眼中的赫塔·米勒 诺贝尔文学奖又一次跟我们开了玩笑。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获奖,让所有德国文学研究者跌破眼镜,而对于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赫塔·米勒显然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的第一时间,记者拨通了杜新华、蔡鸿军、张佩芬等国内德国文学研究领域专家的电话,得到的几乎都是“这个人实在太冷门了”,“不了解”、“没听说过”这样的回答。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吴洪接起电话就笑,他告诉记者,国内应该没有正式引进过这个女作家的长篇小说和诗歌,也没有其作品收入过德语中短篇小说集,就连介绍当代世界文学前沿作品的《外国文艺》杂志也不曾介绍过赫塔·米勒这个人和她的作品。“很显然,她还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吴洪说。 获奖不可思议 近几年来,因为剑走偏锋,诺贝尔文学奖受到的质疑之声频传。几年前就传出过评委卡努·安隆德因对耶利内克获奖表示不满而辞职。然而仅仅相隔一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又宣布诺贝尔奖授予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紧跟其后的莱辛、帕慕克、勒·克莱齐奥,全世界在一惊一乍中渐渐习惯了诺贝尔送出的“大礼”。 “赫塔·米勒获奖?有些不可思议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学》德语文学编辑杜新华在电话那头表示对这个结果稍感意外。对德国当代文学素有研究的她,声称赫塔·米勒和我们比较“隔”。据她回忆,《世界文学》曾在2003年第5期发表过赫塔·米勒的一个小短篇《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由于米勒出生在罗马尼亚,小说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底层工人的生活经历。她说:“米勒的作品给我最深的印象在于非常诗意的语言。她的文字不属于晦涩难懂的一类,而是非常有韵味。”正是这种特别的文字吸引了杜新华的注意,并首次在中国发表了赫塔·米勒的作品。 译介少之又少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德语文学研究员张佩芬介绍,1992年的时候,德国的歌德学院曾经在中国举办过一个德国文学翻译征文的比赛,当时选用的作品正是来自赫塔·米勒。米勒的文字看似不难译,要想准确地传达她文字中的韵味,却是件非常难的事情,很能考验翻译的功力。杜新华还告诉记者,赫塔·米勒曾摘得德国克莱斯特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等几个文学奖项,她今年新写的长篇小说《呼吸钟摆》还入选了即将在法兰克福书展期间公布的“德国图书奖”候选名单;但在中国,除了鲜见的几篇短文,对这个女作家的了解和译介实在是少之又少。 近几年来,瑞典皇家科学院似乎有意要和人们的预期背道而驰。由于诺贝尔文学奖是惟一不事先公布候选者名单的一个奖项,名单的秘而不宣导致每年在揭晓之前坊间的猜测只能跟着博彩公司的风向标走。然而,结果往往和预测无关,大热门反而成了最不可能获奖的人。比如,传说中最有可能获奖的以色列作家奥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等,在被诺贝尔文学奖“暗算”了几年后,人们都学聪明了。所以,今年早些时候,就有很多人放弃了猜测:因为不按游戏规则出牌,那就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游戏规则。 一场博弈游戏 公平地说,赫塔·米勒获此殊荣,与其说是一次庄严的仪式,不如说是一场华丽的游戏,人们总是以为老K以上的角色才能称王,但在这类牌局里,一个普通的“J”往往可以成为赢家。所有这些结果都取决于某种内在的游戏规则。正如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那样,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并非以“纯文学”为衡量标准的奖项。吴洪形容它“除了文学性以外,更像一个政治立场、性别、国家之间的平衡和博弈”。 更为诡秘的是,文学奖的得主并未都是文学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类也未必是文学——哪怕是最广义的文学。这早有先例可循,195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以其哲学著作获奖,1953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以历史著作摘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定要继续习惯托住自己的眼镜,退一万步说,即使非吃惊不可,我们也要习惯于吃惊。 本报记者 陈熙涵 相关链接赫塔·米勒的主要作品 1982年短篇小说《低地》 1987年长篇小说《赤足的二月》 1992年长篇小说《那时狐狸就是猎人》 1994年长篇小说《心兽》 2009年长篇小说《呼吸钟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