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有人说现在是最坏的时代,但从来没有人说过二战是一个好的时代。如果说二战是先走进一片黑暗,《钢琴家》《美丽人生》则带你走过这片黑暗,迎接黎明充满希望,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则带你迷失在黑暗里,将美好的东西撕裂。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以一个纳粹家庭的天真孩童的视角来讲述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选取两个孩童之间的纯洁友谊,将残酷最大化,让人不敢再去看第二遍。
在电影的第29秒处出现了约翰贝杰曼说过的一句话:“在生命的黑暗滋生蔓延之前,用以丈量孩提时代的是我们的所听所闻所见。”
与其他战争片不一样,整部电影没有令人心惊肉跳的情节、没有炮火连天的战场、没有遍地尸体的画面,展现给观众的是蓝蓝的天空、美丽的母亲、幸福的家庭,以及孩童之间纯洁的友谊,这部电影拥有讲述孩童美好时代的所有要素。
而事实上,它又有着一部残酷历史影片所具备的细节:浓烟滚滚在上空、士兵的呵斥声、狼狗的叫声。
影片从孩童的视角来看待这场悲剧,一切事情仿佛都映在他那深蓝色的瞳孔中。姐姐在被家庭教师洗脑性地灌输法西斯思想后逐渐沦落的悲剧,母亲无法接受这一切日日流泪,使故事的悲剧性气氛逐渐呈现。
大铁门内紧握的双手、大铁门外散落一地的睡衣、滂沱的大雨,似乎在与时间赛跑的士兵牵着狼狗狂奔而来,终是晚来一步,即使身为军官的父亲也难逃悲剧,让自己的孩子迷失在黑森林沦为陪葬品。
而小布鲁诺和施穆尔的悲剧,大概在故事的开头就已注定,稚嫩的眼神中总是藏着焦虑,周围所有的隐瞒帮他们屏蔽了丑陋,让他们只看到彼此之间的真诚与美好,甚至在踏进深渊的最后一刻,仍以为自己在洗澡。
时代终会过去,但有人永远留在了那个时代,永远留在了那片黑暗里,即使什么都没有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