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反映和认识地理教育过程的体现。研究者通过对地理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对地理教育问题的解决,发现或发展地理教育的原理和规律。地理教育研究方法的变化,包括研究者思想方法的变化和研究中使用的具体方法的变化,是地理教育研究取得纵深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开展地理教育研究离不开一定的研究方法,但细细梳理,好像还没有一幅明晰的地理教育研究方法谱系图。这说明方法论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地理教育研究方法按其来源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归纳而来,来自对实际地理教育教学经验的归纳总结;另一类来自演绎,由教育类研究方法、地理科学类研究方法演绎而来。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近年来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量化、内涵式发展的趋势。结合近期阅读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体会,谈谈对地理教育研究方法的两点认识。 第一,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应体现学科性。地理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地理事象的空间位置、过程相互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不同过程和现象如何在各区域和地点间相互作用,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而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地理教育研究需要研究者深入地理科学内部,通过时空尺度的透镜观察世界,以学习者为中心,探究学习者地理认知的特点,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途径、规律。因此,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具有地理学科的特色和烙印。 第二,地理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应体现科学性。无论是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还是实验法,其运用的步骤都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以问卷调查法来说,其调查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依据什么理论将核心概念演绎为哪几个维度?每个维度怎么设置调查问题,问卷生成后怎样检测其信度和效度?这些环节需要科学准确地把握。近年来,来自自然科学的量化实证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地理教育研究中,实验的方法运用较为广泛,从实验的目的、设计、过程到实验结果,各个环节紧密相扣,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实验的对象是学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教育实验的过程和复杂程度往往超过自然科学实验。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综合性,集中体现在它需要哲学方法、科学方法和艺术方法的综合运用。 ——选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年第7期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