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教育最早来自于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报告,后来出现在美国大学以及 K-12的报告和文件中。相比于 STEM 教育的起源,创客教育则不同。创客一词由来已久, 创客群体也非常庞大。只不过近年来随着开源硬件、三维打印机、互联网等技术的成熟,创客门槛的大幅降低,创客运动才在社会范围得到长足发展。而后, 创客运动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希望借此培养更多具备创客意识的学生,提升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因此, 创客教育先由社会文化引起,后来引介到教育体系并受到重视。
但两者在实践中都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创客教育不仅仅是让学校拥有创客空间, 更是通过它激发学生的创客意识, 鼓励学生创建自己的家庭创客空间。这些创客空间可以与社区创客空间、创业孵化中心等通过网络空间进行联动, 形成整个创客教育的有序链条与创客文化的良好生态。
STEM 教育强调跨学科, 强调不同学科的整合。创客教育的核心是创造,它会涉及不同的学科知识,但其本身不强调学科。也正因为传统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分科教育的弊端, 学科阻隔不利于探索真实情境的问题, 才出现了 STEM。因此, 跨学科是 STEM教学的核心要义。
创客教育过程往往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而且好的创客作品背后也一定有跨学科知识的支撑。例如,设计一个远程控制门锁,就需要用到简单的科学、数学、技术和工程学知识。如果这个控制装置要美观大方,可能还要用到工艺美术相关的知识。因此,跨学科对创客教育来说是根据需要的选择,而产品的创造性才是它的核心。
STEM 教育和创客教育都倾向于指向真实情境问题的解决。大多数情况下, STEM 教育的问题多来自教师的设定和引导,即便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常在共同讨论的专题内。STEM 教学过程往往会提供综合的复杂情境问题, 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不同侧面的学习。但创客教育中的问题更倾向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创客教育是帮助学生将想法变成现实,而非让所有学生探索相同的问题。
创客教育强调学生要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作品或产品。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们可以借助开源硬件的多种模块功能进行组装和改造, 也可以借助三维打印机制造自己需要的零部件或特殊外形, 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与其他创客交流互动,进行产品设计。STEM 教育虽然注重实践, 关注动手实验, 但不强调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作品或产品。
STEM 与创客教育都关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都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进行学习。不同的是, STEM 除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外, 更强调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多元思维。创客教育更看重学生独立的创造思维的培养, 学生需要有自己的创意,并努力实现。
在 STEM 教学中, 教师角色更多的是教学设计者、活动组织者、知识讲授者和学习引导者等。教师角色多元,且需要不同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引导学生完成某个具体项目。学生则是积极的参与者, 独立参与整个项目,或是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学习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在创客教育中, 学生更倾向于独立创造者的角色,他们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借助有效的手段加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虽然也会和其他成员合作,但是为了实现不同的创意,教师则扮演着支持者的角色,不会过多干预学生的想法,不需要预设太多具体的问题以及讲授固定的知识体系。
[1]杨晓哲,任友群. 数字化时代的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J]. 开放教育研究,2015,05: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