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的资源优势很充分:森林木材,煤炭,钢铁,石油,金银矿,等等,都很丰富.2)东北平原地势广阔平坦,交通发展便利,河道也多,以之运输物资和人员,应有优势.3)历史上由于其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历来受统治者的重视,资金投入足,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多.4)日伪时期,日本不惜血本的殖民建设,使之具有了工业规模.但苏联红军的侵入东北,又使之被劫掠几乎一空.可东北工业生产的传统却没有被劫掠走,东北同胞在日伪的残暴铁蹄之下,还是发展了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优秀品格,为新社会的工业重建成为可能.5)建国后,苏联援建项目,根据地缘政治的目的,重工业仍首选东北(因其原有的工业基础,交通的近捷,文化的互渗,地理的接壤,统治阶层的个人感情.....)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遍不算抄袭!2:【直接复制他人资料的某大段,但是加上引号,并在后面加引用标注[1]这样的东西】也不算抄袭!但是会影响你论文的抄袭率! 如果你论文30%的内容与别人的重合,就算做抄袭,所以找来的资料要整合整合,改成自己的文字,写论文肯定会查很多资料,也会借鉴别人的,关键是要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照抄照搬肯定不行。论文抄袭处罚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抄袭、剽窃行为。 1. 与他人已完成的论文(包括已公开发表和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的结构、基本论点和内容基本相同,文字一致率达到60%以上者; 2. 与他人已完成的论文中的重要段落的论点和内容基本相同(包括引文在内),文字一致率达到70%以上者; 3. 与他人已完成的论文中的一段连续的文句(300字以上)的文字基本相同,一致率达到80%以上,并未加注释,此项行为达2处以上者; 4. 与他人已完成的论文中的一段连续的文句(100字以上)的文字基本相同,一致率达到90%以上,并未加注释,此项行为达3处以上者。 三、注释只有在引证名言、他人的独特观点和实际资料时才能使用,不得整段引证他人的论证分析文字。否则,以抄袭、剽窃论处。 四、学生毕业论文抄袭、剽窃、套用他人成果和请人代笔等行为的认定机构为院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五、学生毕业论文属于抄袭、剽窃、套用他人成果和请人代笔的,一经发现,取消论文成绩,并责成其重新写作,合格后予以答辩,核定成绩。论文的内容如果50%以上是其他文章中的内容(且未注明引用)则算抄袭,现在的论文检测就是以此为标准的。如果您写的内容70%是自己的,并在所用使用别人文章的地方进行引用说明就没问题。借鉴他人的论文框架不算抄袭,但如果观点结构、以及论据大面积相似就很可怕了。现在在论文评审过程中对论文把关不严,应该说能写出来就能通过。但各高校已经引进了论文抽查制度,如果在将来一不小心抽到了你的论文发现是抄袭,按规定将取消你的学位资格,所以论文还是有必要好好写的。论文怎么修改抄袭率?第一步:初稿一般重复率会比较高(除非你是自己一字一句写的大神),可以采用万方、papertest去检测,然后逐句修改。这个系统是逐句检测的,也就是说你抄的任何一句话都会被检测出来。这种检测算法比较严格,从程序的角度分析这种算法比较简单。因而网上卖的都很便宜,我测的是3万字,感觉还是物美价廉的。(注意:1 这个库不包含你上一届研究生师兄的大论文,修改一定注意. 2 个人建议如果学校是用万方检测,就不要去检测维普之类的 先把论文电子版复制一份,保存一份。看检测结果,其中一份复制的备份论文,把检测出重复的部分能删了先删了,把不能删的,15字以内改一改,最好是加减字符,不要改顺序,改顺序没太大用,参考文献删掉一部分,不能删的话,先改下,英文文献可以15个字符换一个词。把修改过的上交,重新过系统检查。保存的原论文稍做改动上交纸质版。那个系统很麻烦的,很多没看过没应用过的文献都能给你加上,可见中国人抄袭的功夫,都是互相抄,但是为了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和表述的准确性,不要随意改动,上交的纸质版,一定要斟酌,一般检查完就不会再过检测系统了,所以纸质版的不用担心。第二步:经过修改后,重复率大幅下降了。这时你可以用知网查了,知网查重系统是逐段检测的,比较智能。检测后再做局部修改就基本上大功告成了,我最后在网上用知网查是4%,简单修改后,在学校查是1.5%。注意:记住,最忌讳的是为了查重,把论文语句改得语句不通、毫无逻辑,这样是逃不过老师的,哈哈,大家加油!关于知网相关抽查规定:有规定的,可以进行第一次修改,修改之后通过就可以答辩,如果第二次不通过就算结业,在之后4个月内还要交论文或者设计的。这个是在抄袭30%的基础上的。 如果抄袭50%以上的话,直接结业 在之后4个月内还要交论文或者设计的。1.被认定为抄袭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总字数比例在30%至50%(含50%)之间的,需经本人修改。修改后经过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参加学院答辩。再次检测后仍不合格的,按结业处理。须在3 个月后提交改写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合格后再参加答辩。2.被认定为抄袭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且与他人已有论文、著作重复总字数比例超过50%的,直接按结业处理。须在4 个月后提交改写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合格后再参加答辩。知网系统计算标准详细说明:1.看了一下这个系统的介绍,有个疑问,这套系统对于文字复制鉴别还是不错的,但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呢,比如数据,图表,能检出来吗?检不出来的话不还是没什么用吗?学术不端的各种行为中,文字复制是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目前本检测系统对文字复制的检测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于图表、公式、数据的抄袭和篡改等行为的检测,目前正在研发当中,且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欢迎各位继续关注本检测系统的进展并多提批评性及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2.按照这个系统39%以下的都是显示黄色,那么是否意味着在可容忍的限度内呢?最近看到对上海大学某教师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被撤消的消息,原因是其发表的两篇论文有抄袭行为,分别占到25%和30%. 请明示超过多少算是警戒线?百分比只是描述检测文献中重合文字所占的比例大小程度,并不是指该文献的抄袭严重程度。只能这么说,百分比越大,重合字数越多,存在抄袭的可能性越大。是否属于抄袭及抄袭的严重程度需由专家审查后决定。 3.如何防止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成为个人报复的平台?这也是我们在认真考虑的事情,目前这套检测系统还只是在机构一级用户使用。我们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流程。同时,在技术上,我们也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最大可能的防止恶意行为,包括一系列严格的身份认证,日志记录等。 4.最小检测单位是句子,那么在每句话里改动一两个字就检测不出来了么?我们对句子也有相应的处理,有一个句子相似性的算法。并不是句子完全一样才判断为相同。句子有句子级的相似算法,段落有段落级的相似算法,计算一篇文献,一段话是否与其他文献文字相似,是在此基础上综合得出的。 5.如果是从相关书籍上摘下来的原话,但是此话已经被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也抄了进去,也就是说前面的文章也从相关书籍上摘了相同的话,但是我的论文中标注的这段话来自相关的书籍,这个算不算学术抄袭?检测系统不下结论,是不是抄袭最后还有人工审查这一关,所以,如果是您描述的这种情况,专家会有相应判断。我们的系统只是提供各种线索和依据,让人能够快速掌握检测文献的信息。6.知网检测系统的权威性?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并不下结论,即检测系统并不对检测文献定性,只是将检测文献中与其他已发表文献中的雷同部分陈列出来,列出客观事实,而这篇检测文献是否属于学术不端,需专家做最后的审查确认。
一、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 科研任务:科研 科研和写作 “开拓,研究完成,发表” 二、科技论文的发表可以促进学术交流;三、科技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有利于科学积累;四、科技论文的发表是发现人才的重要渠道,是考核科技工作者业务成绩的重要依据。
你是不是巴中中学的哦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左右,60年代占20%左右。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1)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加强了干预;(2)为应付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其中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5)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争。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的资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亚财团,控制了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而南部的得克萨斯州由于战时石油开采和军事工业的扩建也形成了得克萨斯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在50年代就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财团,其实力仅次于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得克萨斯财团的实力虽然差一些,但是它经常和其他财团结盟与东北部的老财团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展开对抗。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兴起,对美国的政治也产生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历届政府的大权主要由东北部的财团操纵,但是这种政治局面在战后开始发生变化,西部和南部的财团逐渐在政治上与东北部的财团展开竞争。美国的政治权力不再由“多雪地带”的东北部独占,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开始分享政治权力。再次,现代跨国公司在美国兴起。跨国公司在20世纪上半期就已出现,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早期的跨国公司还是以局部地区为重点,其经济实力和业务经营的多样化也没有达到现代跨国公司的地步。战后,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获得空前的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飞速发展的原因是:(1)美国在战后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地位,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美国的垄断企业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扩张,充分地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通过直接投资,以投资代替出口,扩大并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绝对份额,从而赢得高额利润。(2)美国政府对待企业特别是对待大公司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经历了三次企业兼并的浪潮。第一次兼并浪潮发生于 19、20世纪之交,主要为同一产业部门的大企业吞并小企业。第二次兼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从控制生产开始,到控制原料的供应和加工,直至最终控制销售市场。第三次兼并浪潮就发生在二战后,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点为混合合并,即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互不联系的企业进行合并和吞并,从而形成混合联合公司。这样的混合联合公司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以争夺美国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世界市场为导向,为世界市场设计商品,根据全球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不同分布情况,同时在几个国家生产,并把自己的金融和销售战略瞄准世界市场。由此,通过战后混合兼并的美国大公司纷纷成为现代跨国公司。它们拥有巨额的资本、广泛的经营范围,并且其业务经营强调“全球战略”,因此可以获取庞大的利润。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先的主业是制造汽车,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公司除了制造汽车,还制造飞机发动机、洲际导弹、潜艇、宇宙飞船和家用电器等,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60年代合并了120个不同的工商企业,并将业务扩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也扩大到面包和食品、人造纤维和纺织、建筑、旅游、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和部门,当然电话和通讯业依然是该公司的主业。最后,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美国没有出现过1929~1933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但是曾经经历过5次经济衰退(或者可以说发生过5次一般的经济危机)。战后美国经历的第一次经济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间工业生产下降了8.3%,失业率达5%。第二次经济衰退从1953年8月延续至1954年8月,工业生产的幅度下降 9.1%,失业率达6.2%。第三次经济衰退从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时间虽比较短,但是程度却比较严重,工业生产骤然下降13.5%,失业率高达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四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6%,失业率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五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1%,失业率达7%以上。从上述一系列数字可见,虽然战后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循环,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一次,但是经济危机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这次持续的时间最短。另一方面,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危机都实行了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手段,即运用赤字财政,通过膨胀通货,刺激总需求,从而抑制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避免大量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同时控制失业率的急剧攀升,稳定社会秩序。当然,美国政府的这些国家干预的办法,在解决危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债大增,通货膨胀有增无减,以至于积重难返,对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阿波罗登月计划”1959年,美国提出了“奔月”的设想,即“阿波罗登月计划”。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阿波罗”计划。在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飞出了地球的43天之后,美国总统肯尼迪正式宣布:“美国要在10年内,把一个美国人送上月球,并使他重新返回地面。”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计划”。阿波罗计划主要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水星计划”,即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以测试人在太空中的活动能力。这项计划很快就成功了。1963年5月15日“水星1号”载人发射,飞行了34小时,绕地球21圈,宣告“水星计划”结束。第二步,是“双子星座计划”。这个计划有二个目的,一是测试人在太空中长时间停留可能引起的生理问题,一是将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中对接,从而奠定登月技术的基础。该项计划实施得也比较顺利。1965年,“双子星座3号”飞船做了变轨实验;同年,“双子星座7号”和“双子星座6号”做了太空会合实验,双子星座号在太空中飞行了14天,宇航员的身体安然无恙。第三步,是“土星计划”,即制造能将载人飞船送出地球进入月球轨道的大动力火箭,最终完成登月计划。1965年4月,在冯.布朗领导下,研制出了“土星5号”火箭,它总长85米,竖起来有30层楼那么高,其第一级推力达3 500吨。“土星5号”是“阿波罗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它的出现标志着在运载火箭技术方面,美国已经超过了苏联。“阿波罗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阿波罗飞船由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三部分组成。指令舱是飞船的核心部分,而且最终由它将宇航员送回地球;服务舱主要装燃料和宇航员的生活资料,包括氧气、食物和水;登月舱在登月时与母舱分离,宇航员由此登月。在美国宇航局组织下,动员了2万多家厂商,12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所,400多万人参加,开发项目1 300多个,共耗资250亿美元,历时9年,整个系统共使用300多万个零部件。1967年,因火箭发射台起火,3名宇航员死亡。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969年7月21日4时17分40秒,“阿波罗”在月面上“静海”西南部安全降落。阿姆斯特朗率先走出登月舱,一步一步走下了阶梯,在月球上留下了我们地球人的第一个脚印,他兴奋地说:“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讲只是一小步,而对整个人类却是一次飞跃。”奥尔德林紧跟其后也踏上了月球,他们在月球上微弱的引力下一跳一跳地走动,“这是一个荒凉冷寂的世界,没有生命,没有一些绿色,故乡地球像一个明亮的圆盘悬托在月球上林立的高山丛中。”他们俩将一块特制的金属牌竖立在月球地面上,并默念:“公元1969年7月,来自行星地球上的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我们为和平而来。”金属牌下放置了5位遇难宇航员的金质像章。他们在月球上逗留两个半小时,并将月球的电视照片送回地球,安放了3种科学实验仪器,采集了约五十千克月球上的石块和土壤标本。按计划,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两人驾驶“登月舱”离开了月球,与在空中等候的柯林斯驾驶的“哥伦比亚号”指令舱会合,并开始返回地球。24日,指令舱重新进入大气层,安全降落在太平洋上,“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了。自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之后,美国又相继进行了6次登月飞行(阿波罗12号、13号、14号、15号、16号和17号),除了13号外,其他都获得了成功。前后共有12名宇航员在月球上作了较久的停留(总计302小时),利用“月球车”进行较远的探索,并搜集了365.9千克月球岩石和土壤标本。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执行了该计划中最后一次飞行。此后,人类又向着新目标迈进。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面临的经济难题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此时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处于转折时期。由于越南战争耗资巨大,加上长期赤字财政的后果开始显露,美国的国际收支恶化,通货膨胀不断加重,美元危机由此出现。1971年,美国出现了自19世纪末以来的第一次外贸逆差,由于美国国际收支赤字的不断上升,不少国家的政府将大量的美元资产兑换成黄金,西方金融市场的投机商们乘机兴风作浪,抛出美元,购进黄金和正在升值的西德马克。1971年8月,为应付西方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西德马克所引起的美元危机,防止美国黄金储备的严重枯竭,挽救对外收支的困难局面,以及为对付国内的通货膨胀,美国尼克松政府宣布暂停按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规定的以每盎司黄金换35美元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并且对工业产品的进口征收10%的附加税,这等于使作为外汇的美元贬值。当年12月,通过华盛顿货币协定,美元正式贬值7.8%,美国官方维持的黄金比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每盎司38美元。1973年1月,新的美元危机再度爆发。2月2日美国再度宣布美元贬值10%,3月西欧各国对美国实行浮动汇率。至此,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宣告瓦解。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削减石油输出量,造成油价飞涨,形成所谓的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价格便宜的石油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一旦油价大幅度上涨,就立即打乱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节奏,乃至引发经济危机。由石油危机所引发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接着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加拿大也先后被卷入。从1973年开始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具有一系列明显的特征。首先,与战后曾经出现过的危机或经济衰退相比,在这次危机中西方各国的生产下降幅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8.1%,其中美国的汽车工业下降最甚,下降幅度达到32%。其次,股市跌幅大,企业破产严重。在危机发生一年之后的1974年12月,美国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比危机前的最高点下跌近一半。英国的股市下跌更为严重,比危机前的最高点下跌了72%,甚至超过了30年代大危机的幅度。第三,这次危机所造成的失业人数创战后最高纪录。危机最严重的1975年,西方发达国家的每月平均失业总人数达1 448万人,特别引人注意的是,1975年美国的失业率高达9.2%。第四,危机造成了绝大部分西方国家出现巨额国际收支逆差,并且使国际贸易状况恶化。由于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西方国家除联邦德国外,都因为石油付款大增而产生国际收支逆差,逆差的总额共达392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保持国际收支顺差的日本,也出现了52亿美元的逆差。与此同时,世界贸易的总额在1975年减少了6%。然而,这次由石油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除了有上述几方面的特征外,还有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这次危机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较长时间的“滞胀”。所谓“滞胀”,是指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现象。一方面,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60年代的一半,尤其是在危机之后,经济回升极其缓慢,出现长时期的萧条而迟迟不进入繁荣。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却与萧条共存。本来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通货膨胀应该是刺激经济增长、治愈萧条和衰退的“良方”,然而到了70年代这一“良方”失灵了。在危机期间,西方各国的通货膨胀率大大提高,其中英国为最,达到24%。危机过后各发达国家的通胀率依然居高不下,美国的通胀率甚至还不断上升,1979年消费物价上涨年率达到13.2%。即使通胀率比较低的德国,消费物价的上升指数也达到5.1%。由于70年代的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幅度大,由于担心引起更为严重的通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难继续使用国家干预刺激经济的手段,由此也就更难走出经济萧条。70年代的“滞胀”使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固定资本投资不振,生产停滞严重。这一切又造成了失业率居高不下。1975年危机过去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仍在1 700万人以上。在西欧,失业的人口甚至还不断增加,1975年西欧失业人口为520万,而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710万人。大量的失业加剧了西方社会的不稳定。里根的“经济复兴计划”及其实施在1980年11月美国的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里根以压倒多数获胜,当选为美国第40任总统。1981年2月5日晚,里根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国情演讲中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该计划长达300页,其主要内容为:压缩联邦开支,大幅度降低个人和企业的税率,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所设置的各种规章条例,制订稳定货币的政策等。很明显,这项计划的理论基础来自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学说。该计划的推出标志着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即从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性膨胀政策向自由放任性紧缩政策转变。从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始,美国历届政府都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实行大政府、高税收、多规章、大开支的政府干预经济政策。里根上台后,美国政府开始根据他的“经济复兴计划”,运用与凯恩斯主义不同的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理论,实行小政府、低税收、少规章、小开支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里根强调,只有通过减税,放松管制,才能提高自由企业在自由市场中的经济性,才能以此来打破美国经济的停滞局面,恢复美国经济的增长能力。总之,里根政府“经济复兴计划”的基本原则就是:减税、减规、减开支和节制通货流量。这些来自于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的经济复兴原则被人们称为“里根经济学”。根据“里根经济学”所制订的“经济复兴计划”,里根政府把1982年度预算砍去414亿美元,1986年度砍去958亿美元。砍去预算后,被削减的项目涉及范围很广,从失业补助金到铁路、邮政的津贴等,不一而足。但是里根政府并没有削减国防开支。为了与苏联争霸,里根政府甚至增加了军费,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制订和推行“星球大战计划”。在大砍预算的同时,里根政府推出减税和加速设备折旧以及减少行政规章等方案,1981年7月,里根的减税方案在国会通过,联邦政府税收在1982年度就将减少539亿美元,而到1985年度就将减少1 000亿美元以上。作为政府放松管制、减少规章限制的第一步,里根政府解除了对石油价格的管制。里根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并未如里根所认为的那样能够迅速解决美国的经济衰退。在里根上台后的第一二年,美国的经济依然在衰退之中而没有回升,财政赤字仍然十分严重,尤其是失业率高达9.8%,创战后最高纪录。然而,转机还是出现了。1983年美国的经济开始大幅度回升,当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6.2%,1984年达7%。虽然1985年美国经济增长水平又降了下来,只有3%,但是直到1989年里根将要离任时,美国的经济增长没有停止。在1989年1月的经济报告中,里根宣称:“今天,世界仿佛再生。那些怀疑美国人民决心和经济复苏能力的人们不再怀疑了。历史潮流向我们走来,而一些怀疑论者曾认为这种潮流远离了西方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事业自由的理想,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通过减少税收和减少官僚政府的干预,我们调动了普通美国人的创造力,预示了一个空前的和平繁荣时期的到来。”虽然里根政府运用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经济政策促使美国经济走出“滞胀”而出现巨大的回升,但是,里根政府却没有能够削减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由于赤字居高不下,政府不得不大举借债,美国国债的总额由此而飚升。里根曾严厉地批评过他的前任政府实行高赤字,并认为这样做是“为了目前暂时的方便,而把我们的未来以及我们子女的未来抵押出去”。可是,里根没有料到,因为减税和不断地扩大军费开支,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增加最大的,恰恰是在他的执政年代。卡特政府时期的美国国债为9 000多亿美元,可是到里根政府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的国债已突破了2万亿美元。这是对“里根经济学”的一个讽刺,也给里根后的美国经济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尽管如此,就解决美国经济的“滞胀”而言,“里根经济学”还是有其正面作用的。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及其原因20世纪进入90年代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即世界经济的网络化、数字化以及以此为推动力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的网络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是微观层面的含义,这就是全世界的公司企业不论大小都从90年代起走向充分利用因特网发展业务,加强联系,扩大市场。网络经济逐渐形成规模。自从便捷的浏览器在电脑上得到广泛运用之后,因特网便对世界市场经济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因特网不仅把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买卖关系更为有效、更为广泛、更为快速地联系起来,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特网能在很大程度上把世界各地的公司企业相互联系起来。这种崭新的企业与客户、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某种具有超级效率的现代电子化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的这种因高新科技发展而发生的变化,必然促使更多的、甚至所有的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公司企业尽快地上网,成为电子网络世界市场中的一员。由因特网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网络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无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网络经济不仅提高公司企业的效率,而且加强了世界市场的深层次整合,建立起更加广泛的世界市场的竞争机制。世界经济网络化的第二个层面的含义在宏观层面上,这就是世界经济在资本流动、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送、原料提供、管理和组织等方面越来越相互依赖而构成网络。在这个世界经济的网络中,信贷资本的筹集、发放和使用日益集中化,世界金融市场对全球性生产的影响日益增大;知识结构与专家系统的作用即今天我们经常谈论的知识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强;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者阶层日益发展。世界经济这一层面的网络化把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也加速了生产、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即生产转移至成本最低的地区,企业的各部分业务活动迁移到世界各地的许多生产基地上,而对企业的协调则集中到全球的国际性大都市,这些大都市正在发展成极其专门化的服务中心。世界经济在宏观层面上如此网络化的发展,为全球的经济增长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在世界经济不断网络化的同时,世界经济数字化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世界经济的数字化就是目前已很为世界各国政界、科技界、经济界所关注的“数字地球”对世界经济的直接影响。“数字地球”实际上是人类认识地球的新阶段。通过功能强大的电脑网络、完整高效的卫星遥感技术、超高能量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在新的世纪里,人类能够融汇全球的各种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兼容从宇宙空间和地球深部测得的地球生物、化学、物理等数据,建立起新的巨型地理信息系统,在现实的地球之外再建造一个“数字地球”。在“数字地球”的建立过程中,世界经济就会不断地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并且为“数字地球”计划而推动。比如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就是得益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在新的世纪里美国将通过“数字地球”继续占领信息产业的制高点,推动经济不断发展。随着“数字地球”的建成,世界经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化经济,因为有了“数字地球”,任何的经济决策、经济行为都将与联网电脑屏幕上的世界各地三维形象和各种数据相关联,世界经济的发展将因此而更为科学、更为快速、更为有效。世界经济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市场的整合因此不断加深,世界经济的发展空间也不断地扩大,这一切对处于世界经济核心地区的美国与欧盟的影响巨大。美国的“新经济”与欧洲联盟的欧元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环境中产生的。到2000年3月,一个新的纪录在美国经济史上产生,这就是美国经济连续107个月保持增长。美国经济在20世纪最后10年内的持续增长为美国政府最终平衡财政预算,解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难以解决的巨额财政赤字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也为普通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据统计,1997~1998年,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的年收入增长了3.5%,达到了38 885美元的历史最高点。虽然美国黑人中等收入家庭没有在同期增加年收入,依然为25 400美元,但是拉丁裔美国家庭的年收入却有很大的增长,即从1997年的27 043美元增长至1998年的28 330美元,增幅达4.8%。此外,美国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年收入低于16 530美元的有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也因为美国经济连续几年的增长而有所减少,这些家庭占全部美国家庭的比例从1997年的13.3%下降到1998年的12.7%。尽管如此,美国的贫富悬殊却依然存在。根据美国统计局最新的权威调查报告,虽然美国经济增长力度很大,但是美国国内的收入不平等却没有改观。统计数字表明,在美国社会顶层的20%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8.9%,而到1998年,即在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7个年头之后,这一数字也增长到49.2%。然而居于美国社会底层的20%的蓝领工人则似乎没有从经济增长中得到好处,因为他们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没有改变,依然为3.6%。实际上,上述的数字在相当程度上表明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在拉大。
1、 重要意义 科技写作是写作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科学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写作,科技写作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有科学技术的文字记载以来就存在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的剧增,科技写作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不但有相当数量的专门研究它的论文、专著问世,而且还在大学里有了一席之地。科学技术研究创新的成就,只有通过论文之类的信息载体为媒介公开发表,方能得到社会承认成为生产力,造福于人类并留传后世。 在欧美一些大学,对理工科的学生除了讲授专心方面的知识以外,还用20~30学时的时间讲授科技报告的整理与撰写方面的知识,有的大学还设置了攻读科技写作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社会上还出现了以写作为职业的科技作家和科技记者。 在我国目前全国在大专院校就读的大学生、研究生有数百万,他们结业前都要以论文的形式总结出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目前全国科技人员已经超过850万其中有近百万的科技工作者, 工矿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数更多,他们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任务严格地说,只有以论文的形式把成果发表出来,才能算最后的完成。近年来有的大学已将科技写作列为选修课(如中国科技大学、东北工业大学等)还有一些大学开设了讲座。一些研究单位、工厂、学(协)会,相继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讲习班、报告会。科技写作有一定的要求,如何写好大有学问,科技写作讲座旨在为缺乏写作经验的大学生、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技术工人提供参考,以便起到入门向导的作用,科技写作的讲授受到了广大学生、科技工作者的热烈欢迎,不具备良好的科技写作知识的人们希望“补上必要的一课”。科技写作是科技工作的一部分,科技写作能力是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它贯穿于科技工作的始终。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技术设计、技术革新的过程中,需要撰写大量文字材料。就一项研究工作来说,在确立课题之初要撰写综合评述或者开题报告;在立题之后要填写计划任务书; 在研究过程中要做实验记录,并定期撰写进度报告;在取得阶段成果和最后完成时要撰写总结或科学论文;在成果鉴定时要写鉴定证书的草稿;在申报发明时要写发明申报书;在申请专利时要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成果转让时要签订科技协作合同等等。其他技术性工作也要撰写大量的技术文件。1982年据统计,世界上每年大约有400~500万篇论文发表,有100万件以上的专利说明书公布,有17.5万种科技图书出版。其它科技文件多得不可胜数。这些科技作品是科技工作的记录和总结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显然,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科技写作能力。在当代科技工作者已成一支庞大的写作队伍,他们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传世之作。 当前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不少科技工作者缺乏写作能力,写出的文章毛病很多,诸如令人难以卒读。这些毛病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在一次科技写作讲习班的讨论会上一位工程师说:“在专业方面我们是大学毕业,在写作方面我们仅仅是中学水平。”这种说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现状。我国现行的理工、农医类大学的教学内容中没有科技写作课。虽然学生在中学时学过语文进行过作文练习,但是它代替不了科技写作课,科技写作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中学时期的语文课和作文练习无法完成的任务。 当前,科技工作者处在激烈竞争状态中,同一项研究课题,世界上可能有许多人都在进行,谁最先研究成功,并以相应的形式公诸于世,谁就占有优先权、专利权、发明权。有人作过统计,目前科技工作者,从取得研究成果到写成文章,约需5个月的时间,如果能在搞出成果之后,很快就写出文章,岂不是等于把取得成果的时间提前了吗?可见,擅长科技写作也是有利的。 科技写作能力是广大科技人员组成合理的智能结构,卓有成效地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科技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即智能),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含口头和平共处书面)和组织管理能力。 科技写作是一门文理(工)结合的边缘学科,对于科技人员来说,科技写作能力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最基础的能力。科学技术表达手段则是“文章”。科技成果如果不能最后写成文章公布于众,那么一切见解和观点,一切创造与发明,都不过是科学家、科技人员头脑的一些思维活动罢了,别人无法知道。而将科研成果写成文章那就不仅要有书面表达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掌握观察、分析、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具备较深厚的专业基础。 目前我国文理分家理工分校专业分得过细,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智能结构不够合理,有的学生不说写科技论文,就连阅读科技书籍做卡片摘录,写读笔记都有困难。不少在科研、生产、教学岗位上肩负重任的中年专业技术干部,确实有专长,在事业上有成就,由于未受过科技写作的专门训练,却写不好科研报告和论文,有的编写专业教材,文理不通逻辑混乱。卢嘉锡: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科学工作者。钱学森: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本事,能用普通的语言向人民(包括领导)讲解你的专业知识。作为现代科技人员如果只懂专业,而在科技写作上没有过硬的本领,那就一定会束缚他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发展也会受到限制。科技写作是总结、交流、传播、普及科技成果的必要手段,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媒介。 科学和技术是有区别的,科学主要指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属于知识形态,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泛指各种工艺操作方法,技术装备和生产技能等,最终成为物质形态是直接的生产力。其公式是:科学—技术—生产。科学技术为生产者所掌握,直接进入生产过程,并且制造出产品来,这时才成为社会的生产力,而向社会传播、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科技写作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科技人员要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并不是事事都有从头开始,而是在接受别人思想的基础上起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继承性和延续性,任何科学家、发明家的每一项成就都必定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都是以当时科学技术已经达到的水平为基础的。事实上科学史上许多重大发现,发明和创造无不是从吸收现有的研究成果,即从学术交流中开始的,科技写作正是维系这种继承性和延续的纽带。科技写作源于科学技术活动和生产实践,同时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科学技术活动和生产实践,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技写作在科研上起着保留资料,交流信息。参加国家行业和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以及以文会友和快速反映及确认科研成果的作用,也是对自我科研能力进行的一种综合性训练。因此,科技写作在教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2、 发表的目的(1)写作目的: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他们的科学研究、技术革新的任务,严格地说只有以论文的形式把成果发表出来才能算最后的完成。撰写论文首先要确立一个指导思想,一般学年毕业论文是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开始学习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某一专门学术问题的方法,锻炼撰写论文以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能力。通过论文也可考查已掌握的知识面的深度、广度和写作表达能力等等。但写作论文主要目的不在于此一篇论文,不可能反映出已掌握的全部知识,也不能仅限于反映出能否字通句顺地表达思想的能力。明确了主要目的,就可以由此解决一系列问题,知道在什么地方下功夫。不必企图在一篇论文中塞进自己的全部知识,不要以为塞得越多越好,不要想借此炫耀自己知识渊博,应该着重考虑的是如何针对自己选定的论文主题,在此范围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动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中能有助于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材料进行分析和论证。学习正确地提出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明确主要目的,就不必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初学者这样做,往往容易逻列众所周知的已有知识,写得大而空,不能切实地提出和解决一点新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重要的,如果能动用已有知识,并扩大加深对有关材料的掌握,往深处钻研和挖掘,能够提出一点新的见解,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表明自己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初步具有了独立解决专门问题的能力,那么也就达到了写作论文的主要目的。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那么今后也就能以此方法和能力去解决其他专业问题,所以学习方法和锻炼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老师是指点科学研究,写作论文的方法,而不是告诉有关这个问题的全部材料,知识和论点。老师不可能对所有研究的专题都作过研究,都已有完善解决问题的结论;要老师包办代替并不能培养和锻炼自己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老师应该在学生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由于老师比较熟悉这一专业的难题的来龙去脉和关键所在,知道可以从那些方面去找材料,那些材料是重要的、必读的、该如何发现问题,该从那些线索入手,找到突破口,该针对那些焦点去深入钻研思索,所以应着重在这方面给予指导。自己选课题,找材料,区分材料重要与不重要,寻找突破口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老师给予具体指导,发现不正确之处,不周到、不细密之处,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克服缺点的正确途径。自己先试着做一遍,然后帮助他认识到不足之处,并帮助他掌握到克服和改正的方法,这样的指导能对同学有切实的功效,使他能牢固地领会和掌握,不易忘却,不经过自己实践,轻易告诉他全部方法和观点,给他的印象往往是很浮浅的,他并不一定能有切实的领会,并不一定能牢固地掌握住。写作的目的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它在议论和说明中所摆的事实所引用的事例,论证等就是材料;这些材料是用来说明道理,表现主题的。(2)发表的目的:①总结科技成果撰写科技论文是一项科技研究课题,取得成果的最后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科技论文是科技工作者从事发明创造的直接经验和体会的提炼和概括,集中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科技信息资源中有着重要的价值。科学研究包括三个阶段,提出问题,调查(或实验)研究;通过论文和其他形式(如口头报告)发表研究成果。不论是科学研究或技术革新,在任务完成后,需要从实践中取得,经筛选过的材料,加以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提出论点写成论文总结科技成果,还可以从中发现论据之不足需继续补做工作,并可以明确进一步研究方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②扩大学术交流,撰写论文不仅有记录和交流科技信息的作用,对研究工作的其他环节也起着推动作用,进行理论研究(如数学公式的证明)写作论文的过程就是研究过程。传播、推广科技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有各种不同形式如召开学术报告会,举办科技讲座,举办科技成果展览会以及期刊上发表论文等。科技论文的发表形式主要有两种:1)公开发表交流论文,有的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或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有的在国内发行的期刊上发表或在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2)内部发表交流的论文,在内部交流的论文,在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或小范围的部门学术会议上交流;把科技成果写成论文公开发表影响与收效更为显著,它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可以传至后代,推广到各地区。③增加科技积累,科学与技术有其继承性前人的成果,为后人的创造发明和发现准备了条件。利用文字图表记载下来的论文是科学技术积累的主要方法。它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丰富人类的科技宝库,为同时代人和后代人继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作出贡献。④提高研究能力,考核业务水平,科技工作者通过论文的写作,可提高研究工作的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研究方法,同时学习并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写作能力。科技论文发表多少(数量)和它对社会效益的贡献大小(质量)是评价科技工作者业务水平,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是取得学位和评定职称和升级的重要依据,又是发现人才的渠道之一。例如:大学生研究生毕业申请学位,要撰写学位论文,以总结某一专业的学习、研究成果,通过答辩授予相应的学位。
81 浏览 3 回答
164 浏览 3 回答
86 浏览 6 回答
343 浏览 4 回答
213 浏览 4 回答
325 浏览 5 回答
304 浏览 3 回答
200 浏览 3 回答
225 浏览 1 回答
268 浏览 2 回答
85 浏览 2 回答
97 浏览 2 回答
186 浏览 6 回答
288 浏览 2 回答
91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