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要懂得欣赏自己创造的美,也要以包容的方式欣赏他人创造的美,使自己的美与他人的美相结合,才能实现大和谐的理想美。大同之美,实质上是一种将不同的美结合起来达到的平衡。坚持个体美与追求大和谐美并不矛盾,即“各美之美”与“美与共”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保证。资深学者费孝通先生指出,要认清中国文化的整个历史,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自知之明,要有自信,要有文化转型的独立能力和文化选择的独立地位。先发现自己的美,然后发现和欣赏别人的美,然后欣赏和赞美对方,最后达到一致性和整合性。这就是费先生主张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出处: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命题作文中,要把握主旋律围绕着去写。辅以名人名言或者现实故事做论证,范文如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覆盖了经济繁荣,公正平等,自由的权利,诚信的品质等各方面通往美好社会的观念指导,而我想着重探讨的,是国家层面的“文明”和人与人之间的在“友善”。友善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根基和体现。善则文明,不善则落后,这种情形在当今时代已是易于感知,或许从古到今都如此。从周代孔子的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到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兼爱,非攻”和王阳明心学中“致良知”,中华几千年精神是核心价值观中友善的滥觞,流传至今,与现代国家文明密切相关。但是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则散发着愚昧无知,落后得令人咋舌的味道。成都有人在烂尾楼的楼顶上欲轻生,霎时几千人涌来将附近街道转得水泄不通,可怕是的他们看热闹,不分轻重的欣赏这“生活大戏”。冰心曾在给葛洛写的信中说道:“爱在左,情在右,在心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条长径缀得花香弥漫,让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让人与人之间友善之花开满世界,美美与共,构成大同的文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