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面纱》——怨憎有什么伟大(上篇) 《面纱》在1925年与读者见面,那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也正是毛姆创作的爆发期。 作品同样属于现实主义,尽管毛姆在前言中表示:“我想这是我写过的唯一一部以故事情节而不是人物形象为契机发展的小说……然而在这个故事里,我选择让人物来适应逐渐发展的情节……”叙事的确不再突出人物形象,不再以菲哥或是斯爷式的人生缀述作为始终,而是截取了众人集聚香港时的人生片段以此来表达观点,但书中对个人性格、往事的交代亦不吝惜笔墨,因此上细节也足够回味,人物也并不漂浮,语言更是意蕴悠远,所以不存在人物形象弱于情节的问题,因此我把主角定义为凯姐。 从凯姐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由充满怨怼到沉静伟大的过程。 那就必须先来探讨怨怼。 怨怼固然不值得夸耀,但正直、勇敢、乐观、勤奋也同样没什么特殊——单一的性格从人身上被抽离出来就会凸显出其被阳光照到的一面,但人性绝非如此简单,它复杂到倾我们一生也未必能寻获正解的地步,学习历史可知,造就伟大的并非性格本身,而是迅疾而又缓慢的时间。 凯姐的怨怼在于父亲的隐形,母亲的刻薄,妹妹的笨鸟先飞,丈夫的无聊以及偷情时欢愉的短暂,偷情后丈夫的狠绝所共同构成的生活的乏味。她最终与老父亲和解。 凯父的怨怼在于妻子的虚荣,女儿的无视,但他不说,埋在心里。他最终获得长期向往的新生活。 凯母的怨怼在于挑潜力股时的走眼,以及婚后丈夫的不上进导致自己不能同真正的贵妇比肩。她至死不悟。 唐少的怨怼在于妻子的年老色衰,正经工作的繁琐单调,日渐肥胖的肚腩以及情人关于爱的更多索求。他毫无改变。 瓦哥的怨怼在于自己已经努力做到对这个世界的有益无害,可依旧没有获得众人的高度尊重,甚至一生挚爱也要拿绿帽来羞辱自己。他也至死不悟。主要人物里,少有怨怼的只有修道院长和沃爷,上帝不允许前者怨怼,历练帮助后者找到豁达。 院长出身高贵,具有王室血统,但从十几岁立志献身上帝起就抛弃身份地位和家财,不再关注俗务。 沃爷是一个异类,他娶了落魄的满族格格,只因辛亥革命中曾为其家人提供庇护而被纠缠不放干脆坦然接受,却被白人同胞视为耻辱。他嘲弄殖民地、嘲弄官员甚至嘲弄瘟疫,他看待事物目光敏锐,评述问题一针见血,却不会做出让人难堪的举动。他安闲度日不想往后,但充实幸福怡然自得。只有他给予了凯姐平等的友谊。 他们活在同一个时代的同一个故事中,可你会发现,他们显然不是活在同一个世界里。 是什么使人们产生隔阂,又是什么让我们无法上前一步打破壁垒,是那青烟翠雾罩轻盈的面纱吗,抑或每个人无可避免地以自我为中心? 不顾实际以次充好坚持大宴宾客的母亲,巧言令色自私自利滑不留手的情人,安静理性不卑不亢专于本职的丈夫,置身于他们之中,凯姐似乎是最傻的存在。 对母亲言听计从,对情人百依百顺,对不喜欢的丈夫也得低头妥协。 但事实并非如此,凯姐也有心,她渴望舒适和热闹是因为从小就被教养——由男人提供食宿和体面是理所应当,她沉醉于唐少的怀抱是因为本来就想找一个这么样的,她讨厌丈夫不是因为对自己稀里糊涂做出闪婚决定的不满,而是在两年的婚姻生活中意识到双方的三观不合。 这当然不是为凯姐的缺陷和错误开脱,以自我为中心,必然对过往和当下心生怨怼,谁也不能免俗。 凯姐执念不深,故能出离怨怼,瓦哥一意孤行,因而无法回头。这里还要讲一个反映凯姐自私的细节:“第二天,那个智障孩子又到凯蒂跟前,轻碰凯蒂的手。凯蒂壮壮胆,用手轻轻抚摸那个光亮、巨大的脑壳,勉强挤出一丝微笑。但那傻孩子突然反常离开了凯蒂,她似乎对凯蒂失去了兴趣,那天一整天和接下来的几天,她都无视凯蒂。凯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试着用微笑和手势引诱她,但她把头一扭,假装没看见凯蒂。” 即使照看孤儿,凯姐也将有灵气的孩子与智障儿区别对待,但那孩子即便再蠢,也有感觉,也能够感觉到敌意和嫌恶,并通过本能破除虚伪。 这让我联想到以前读过的一本小说,名字记不得了,大概内容就是女人本有着一个律师男友,但她因家庭事务突然缺钱,于是秘密地通过广告找上一个性冷淡却必须为家族繁衍后代的富二代独苗,为其代孕生下一个智障女婴,签合同拿钱的时候上门服务的却是自己的律师男友,可成为母亲后的她无法承受母女分离之苦,时不时前去探望,那孩子即使愚弱却仍能感受到充满母爱的拥抱。 这绝对是一本严肃文学,而非通俗的言情类型,但名字我一时半会儿实在想不起来,聪明的你可以给我留言提醒。又让我联想到马里奥·普佐的《教父Ⅲ》中安提娜·阿奎坦内深爱着患有自闭症的女儿,即使女儿活在另一个世界也喜欢抱着“安慰机”——一个内有软装的箱子入睡。说这些题外话不为别的,仅仅是强调一下发自内心的真情的可贵。 未完待续…… (感谢热爱阅读的你,感谢善良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