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性的山羊胡,小黑圆眼镜,简洁得体的着装,人称他是不乏“明星气质”的设计师
如今,70岁的他,眼神依旧如同二三十岁:激情锐利、充满智慧。
也许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过他的设计,遍布在各大商超的货架上。
迄今拿过600多项国际设计大奖,自称 “自己的设计不是贵,是超级贵” ,却依然深受人们喜爱。
▲logo设计作品
他的设计观,东西交融,雅俗共赏,堪称中国文化的传承人。
他说,不是我对中国文化理解有多深,是我知道怎样把它表达出来。
他就是陈幼坚,平面设计界的教父级人物,公认的全球十大著名设计师之一。
(王澍、贝聿铭、马岩松等大师均位列此“全球十大”榜单)
▲陈幼坚(Alan Chan)
01
设计“教父”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成功的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除了可口可乐,我们从小嗑到大的洽洽瓜子、至今也很爱喝的 维他奶 。
还有 李锦记、蓝月亮、尖叫 等,它们的logo标识均出自他手。
看得出都是年代感十足的经典之作。
▲农夫山泉尖叫系列
有人可能不知道,与诸多设计大师不同。
事实上, 设计教父陈幼坚并非科班出身的设计师, 也没有过系统的设计专业学习经历。
除了受到父亲对他的艺术启蒙, 其余经验全部来自于自己的亲身实践。
▲儿时与父亲的合照
20岁开始去外国人开的广告公司做助理学徒,边干边学奋斗了10年。
本想着继续干下去,但由于当时行业内的“免费比稿”风气盛行,让陈幼坚非常厌倦。
1980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年轻时候的陈幼坚
1986年,起初创业的达尔讯广告公司,正式更名为 “陈幼坚广告设计公司” 。
1996年,陈幼坚设计公司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评选为 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设计公司。
▲上海外滩美术馆logo设计
▲国家大剧院logo设计
真的很难用一个词概括陈幼坚的作品,因为他的设计遍布全球各个领域。
如果非要举出一个最著名的,那就不得不提到他的“SEIKO书法钟”。
把精妙繁复的中国文化与工艺,用现代设计技巧重新铺排,创造了一个 具有中国书法精髓的时钟。
▲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
乍一看似乎平平无奇,等它的指针一“动”起来 ,你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分针与汉字楷书点画符号的交叉, 正好组成完整的中文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与其说这是个时钟,
不如说是写在圆形宣纸上的书法作品,
因为我在写书法或者在欣赏书法作品的时候
同样有一种时间静止的错觉,
这也是我的灵感来源之一。”
——陈幼坚
02
拿过600多项国际设计大奖
原来生活中那么多眼熟的设计,都是陈幼坚大师的设计。
其实他的设计和艺术远不止此,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还有哪些经典的优秀作品。
▲部分海报作品
唱片封面设计
80年代的时候,陈幼坚为很多当红巨星都设计过唱片封面,其中有罗文、梅艳芳、张国荣、罗大佑等等。
▲罗文《射雕英雄传》封面
▲梅艳芳《飞跃舞台》封面
▲罗大佑《爱人同志》封面
其中和哥哥张国荣合作得最久,从出道到89年告别演唱会, 陈幼坚一直张国荣的御用设计师,包揽了他所有唱片的封面设计兼美术指导。
▲陈幼坚与哥哥的合照
1983年 《张国荣的一片痴…》
1984年 《Leslie》
1987年《Summer Romance'87》
1988年 《Virgin Snow》
1989年 《Salute》
1989年 《Final Encounter》
这张封面中的“FINAL”特效,放到现在做根本不是问题,当时却是陈幼坚用木头纯手工搭建出来的!
为什么说他的设计“贵”,起源就是80年代,唱片行业的报价他最高,几乎是行业标杆。
即便这样,找他的人依旧络绎不绝。这大概就是实力吧~
海报设计
他的海报设计也是一绝!
▲海报展现场照片
2002年, 为北京申奥设计的招贴画。
五环颜色环绕着天坛,体现了运动的感觉,又有北京的特色。
2001年 设计的名古屋学校讲座海报。
中间圆圈的红色文字是关于展出的主题地点相关信息,也 恰恰是这个圆圈,让它和周围的文字形成共生。
左上是「名」,中间上面小十字线加上圆圈就是「古」字,右下和圆圈的组合是「屋」字,合起来就是名古屋。
下面这个是给一字体设计公司 设计的杂志封面 ,很有趣。
“左”字是用很多右字拼出来的,而“右”字又是由很多左字拼出来的。
并且版式上也有对比,图一是横向,图二是竖向。
1990年陈幼坚 个展「东情西韵」的海报。
海报主体是一个汉字“东”,代表East,海报颠倒后上方的英文字母“W”,代表West(西)。
利用纸的边缘,作为竖线,海报的左上部似乎是隐藏的陈字偏旁“阝”。
▲ "East Meets West" 展览
2002年再次办此展的时候,换了一种表现方式,表达的含义还是不变。
1997年 公司宣传海报。
用汉字“一”和用毛笔摆出来的阿拉伯数字“1”结合起来,形成汉字“十”。强调从“十”分出来的“一”。
意指陈幼坚设计公司是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
1998年 “设计与生活展览”海报 。
表达了深圳和香港是兄弟,像筷子一样缺一不可,用两只筷子代表深圳和香港两地密切的关系。
纪念好朋友田中一光设计的海报。
主体由田中一光里的“一”和英文名中的“I”组合而成。
陈幼坚和田中一光是很好的朋友,包括他去日本开个展也由田中一光引荐。田中一光逝世后,陈幼坚为了纪念他,设计了下面这张海报。
品牌视觉&产品设计
说起他的经典作品,还得提到“茶”。他做过不少关于茶的设计。
竹叶青 四川成都绿茶品牌
2008年起,陈幼坚为竹叶青品牌,做了一系列沿用至今的 品牌视觉和店面空间设计 。
此品牌标识灵感,来源于每一根竹叶青泡在茶杯中的形态。
根根竖起,犹如茶在水中舞蹈,是竹叶青绿茶独有的特色。
在论道的包装盒上,选用了玻璃材质作为包装的长封条,打开方式如中国古代时期的珍贵宝物,精致大气。
▲竹叶青高端茶系列“论道”
▲最新的竹叶青茶包装
路易威登LV茶道 硬箱
陈幼坚设计过一款“茶之道”硬箱。
用价值百万的全球限量品,将中国茶文化和LV经典的品牌文化“旅行”做了结合。
灵感来源于中国的“茶”字,整个陈列的结构就是根据“茶”字演变而来。
在旅途中,打开它就能体现品茶的实用功能,而关起来则是一个经典细腻、韵致典雅的装饰艺术品。
还有一些其他的设计,也相当出彩。
SEIBU 品牌标识
1983年 Canton Disco俱乐部标识
03
堪称中国文化的传承人
熟悉陈幼坚设计的人都知道,作品里有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表现出东西合璧的唯美。
他将自己的这种设计表达风格归纳为:东西文化交融的 “东情西韵” 。
▲工作室的logo正是手中“四喜娃娃”的造型
将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手段二者配合得恰到好处,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
这在当时为整个中国设计行业的审美树立了风向标,不少人称他,是“一本活的设计界教科书”。
▲《当下 Now》腕表
审美和文化, 是他看来做设计很重要的两个条件, 审美决定视觉风格,而文化决定了作品是否有内涵。
▲陈幼坚的摄影作品
他的设计“贵”,却很多人愿意买单。这无疑是商业和设计合作的最佳典范。
他说过,只做打动人的设计。
要用心来做,发自内心的东西自然最容易感动人。
设计不是迎合品牌客户的想法,而是真正了解消费市场,才能去印证作品的真实。
当然,生活与商业也可以应用在艺术设计中。
▲Whampoa Club的窗柩设计
▲陈幼坚 “我的日记”展
对于大家疯狂跟风的所谓潮流设计。
他认为, 创意、概念是最重要的;了解市场、懂文化,是最基本的。
我们在"当下"做设计,卖给"当下" 社会 圈,但是“当下的潮流”只是一个工具。例如字体的表达、颜色的表达、纸张的表达、外形的表达。
而概念就不一样了,它不一定只是当下的。
好设计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被淘汰。
▲澳门顶级私人会所“红伶”
▲陈幼坚设计的S chair
如今已经70岁的陈幼坚,像个“老顽童”一样,依旧活跃在众多设计领域,时不时的搞个联名。
▲陈幼坚跨界设计口红
生活中他还培养了很多小爱好,比如逛旧货市场、看画展、玩摄影。
简直活成了所有人都羡慕的“老年生活”!
从业50年,他用自己的独特天分,在设计界为中国赢得众多美誉。
这么多年,从设计往艺术领域延展,发展艺术也许是陈幼坚对钟爱设计的升华。
看似一种随心而为,其实是他的坚持。
回顾自己的设计、艺术生涯时,陈幼坚说自己每一天都没有停过,跑到这个阶段,很有使命感,一直没放弃。
▲杂志封面上的他
“从第一天20多岁出来打工到现在,
可以有今天,我非常感恩”。
“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寻找,
不断增加自己的能量,从外表到内心。
剩下的时间,我应该利用我有生的时间,
将我学来的东西进行分享。”
——陈幼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