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其中包括房屋,道路,铁路,桥涵等各个工程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土木工程建设事业也日趋繁荣。全国各地高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截止到2012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8万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1万公里,在工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工程建设所导致的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保证工程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文是土木工程师应时时铭记的重任。 关键词:土木工程 建设 成就 问题 责任 前言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失去了很多同胞,新闻记者拍摄的一幅幅感人的画面能够让我们在无情的天灾面前感受到一丝丝温暖,但是作为土木工程师,我们必须从专业角度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大量危房图片中可以看到地震中大多数居民楼完全损坏,从断裂的梁柱中可以看出钢筋配置的数量无法满足抗震要求,有些钢筋甚至已经严重的锈蚀,以及使用的建筑材料无法达到规定的抗震要求。此外,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青藏公路,由于当时机械化程度相对落后,且在如此严苛的自然条件下修建公路在全世界尚属首例,无工程经验可以借鉴,该公路修建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工程问题。比如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多年冻土地区的冻胀融沉的情况,在道路附近就地取土导致出现大面积的融湖,同时工程对当地藏羚羊的迁徙以及脆弱的生态植被的破坏也是无法避免的。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土木工程师肩负着一个国家建设的巨大责任,同时对社会环境,文化,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美国工程师专业发展委员会伦理准则的第一条就要求工程师“利用其知识和技能促进人类福利”,其基本准则的第一条又规定“工程师应当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见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我们肩负着对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责任。 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程师的职业责任,指工程师以对社会和工程有益,并不损害自身的社会形象的方式来使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也可表述为“义务—责任”。另一方面是伤害行为责任,即将过错或过失归咎于他人或外部环境而自己不愿意或拒绝承担相应的职责,可表述为“过失—责任”。本文结合土木工程实际,从风险意识,环境意识和人文意识以及对工程事故正确处理态度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土木工程师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