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定理论自信,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不仅在于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更在于它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已经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所证明。
2、坚定制度自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而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等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
3、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深厚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坚定道路自信,夯实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底气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一个国家发展选择的道路行不行,要看这个道路能不能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扩展资料:
疫情是一次磨砺,也是对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的强烈激发。在这场大考中,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只有坚定道路自信,才能够夯实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底气;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才能够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只有坚定制度自信,才能够形成全国一盘棋;
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够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迈向民族复兴的征程不可能一路坦途,但只要坚定“四个自信”、发扬斗争精神,我们一定可以闯过一个个新的娄山关、腊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