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2002年-2005年共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省部级和横向合同项目近200项,经费达4000多万元,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占62.1%。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7项,专利(授权)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200多篇。 具体成果如下:1、乙烯生产过程基于神经网络的软测量和智能控制技术,2002年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001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钱锋等);2、大型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过程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200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钱锋等);3、双塔脱丙烷和丙烯精馏装置先进控制与优化操作,200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钱锋等);4、重整反应器软测量及优化系统,200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顾幸生等);5、裂解炉先进控制技术开发,200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钱锋等);6、大规模分布并行智能处理的理论和方法,200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帅典勋等);7、函数逼近理论及其在系统控制与生产过程监控中的应用,200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步奖(顾幸生等);8、PTA装置对二甲苯氧化反应过程建模和优化操作,2004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4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钱锋等);9、PTA装置结晶过程优化操作技术研究开发,2004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钱锋等);10、三井工艺PX氧化反应过程模型化与操作优化,200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钱锋等);11、乙烯精馏装置软测量和智能控制技术,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钱锋等); 乙烯装置中裂解炉的智能控制方法,2004年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一等奖(钱锋等);12、非纤聚酯生产装置软测量技术和先进控制管理软件开发》,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张素贞等)13、基于windows平台一级、二级VB、VFP等级上机考试软件系统,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高玻等)14、高可信度 软件系统的形式化设计和分析,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虞慧群等);15、模式识别若干关键理论问题和机器嗅觉方法研究,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高大启等);16、常减压装置流程模拟和优化操作技术研究开发,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钱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