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年仅 39岁的巴毅获得“老舍文学奖”,成为重庆作协有史以来首次获此殊荣的作家。与此同时,他经营的重庆奥康药业、长风医药两个公司事业蒸蒸日上,资产达到上亿元。巴毅说:“重庆使我找到了文人和商人的最佳结合点。”这正是记者探寻他鲜为人知的创业故事的意义所在。初尝写作甜头巴毅出生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巴楼村,姊妹 4人,他排行老大,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几乎同巴楼村的所有乡亲一样,巴家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尽管很穷,父亲巴云殿不忍心让儿子辍学,让儿子从小学一直读到了高中。1980年冬天的一天,巴毅回家路过村子里的打米作坊时,作坊内电线失火了,村民们用水扑火,无济于事。一回家探亲的军人正好路过此地投入了灭火战斗。他首先切断电源,很快就将大火扑灭了。这件事让年轻的巴毅热血沸腾,他将此次见闻写成了一篇作文,寄到《阜阳报》。不久,巴毅的第一篇“豆腐块”发表,巴因之得到2元钱稿费。写稿子可以赚钱,这让吃不饱饭的巴毅感到振奋。他开始拼命写作,读书,向广播站投稿。但巴毅的数学成绩很差,他复读了3年,才如愿以偿考上了湖北大学, 1989年毕业之后分配到太和县司法局,成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当掉眼镜换面包1989年3月,最疼爱巴毅的祖母病逝。巴毅痛哭着责怪父亲为什么不早些告诉他,父亲沉默良久说:“告诉你有什么用,你有钱给她看病吗?”巴毅无言以对。三天后,巴毅不辞而别,发誓要挣到了钱才回家,凭着读《红岩》时对重庆的粗浅了解,他踏上了郑州开往重庆的火车。到重庆后钱用光了,工作还没着落。没有办法,出门只有逃票,每到买票时他就称“坐错了车”。为避开房东老板,巴毅3天闭门不出,到第4天实在饿得不行了,跑到楼下一家小商店,半天才向老板表达清楚用眼镜换东西吃的意思,涨得满面通红。老板是个善良人,他换给了巴毅两个面包,3袋方便面。巴毅在骨子里仍然是个文人,即使在最潦倒的时候,他依然坚持写作,用文章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写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如《遥远的祖母》等乡愁类的作品。但挣钱糊口是现实而且急迫的事,他在这种十分矛盾的心理中寻找支点。一个月后,巴毅终于在广州白云山制药重庆办事处找到了当推销员的工作,白天跑业务,晚上写文章,结识了重庆的一批文人。空着口袋请作家吃饭一次,著名作家黄济人在解放碑冠生园售书,巴见到仰慕已久的作家,顺口邀请黄吃饭,没想到黄真的同意了。巴毅口袋里没钱,硬着头皮去买单,向服务员提出以自己的眼镜和身份证做抵押,服务员不同意,找到经理,这位经理听说黄济人的大名,自己掏钱替巴解了围。巴无地自容。当晚,难以入眠的巴毅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叫《我请黄济人吃饭》,在重庆所有媒体发表,黄才知道这件事。巴因之与黄成为好朋友,后来进入作家协会,成为重庆第一个非重庆籍户口的作协会员。以文章促销做生意作为知识分子的巴毅终于在商海沉浮中找到一条发挥自己优势的“捷径”,他与他的客户接触不是以业务员的身份,而是以文学青年的身份,这样就少了一些功利色彩,更容易与人真诚地沟通。在客户面前,他不是先谈生意,而是了解这个人的创业经历,寻找这个人的“闪光点”,看有没有可能将他(她)的经历写成文章。几年前,巴毅到四川乐山谈业务,了解到水电部门要进一大批药品,但对方根本就没有从白云山进药的打算。巴毅找到这个负责人后和他“吹了一天”,谈文学,谈人生,只字未提业务的事。离开后不久,巴毅把这个负责人的坎坷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当代党员》杂志上,反响强烈。后来该部门向巴毅订购了 18万元的药品,那是他们一年的采购计划。就是这种“文章”促销的方式,使巴毅不仅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还赢得了很多朋友,生意越做越顺。 1999年,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巴毅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开始独立创业。七年时间打动一名客户作为文人的巴毅有时也掺杂着世俗商人的复杂个性。巴毅对手下业务员与客户的交往的要求是,在不丧失自己人格的前提下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定要与客户建立起真正的私人感情,这样的生意才能长久。1994年,巴毅就与重庆某医院的一位药剂科主任打过交道。但这位主任多次谢绝用他推销的药品,到后来甚至不让他进她的办公室,但巴毅不死心。后来,这位主任得了子宫癌,巴毅仍然经常去病房看望她。这位主任被巴毅7年来的执著深深感动,在病床上与他签了订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