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研究教师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报酬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当前教师薪酬结构的合理或不合理之处,从而改进薪酬组成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以更有利于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更好地体现老师的价值,激励教师“多劳多得”,从而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校的教育水平。。
一、教师工资
是指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劳动回报及补偿。现阶段我国教师工资制度实行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因此工资的构成主要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以及津贴补贴。
1、绩效工资
绩效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成绩和成果。对教师而言,绩效是指教师在思想政治水平、职业道德、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表现和成果。绩效工资属于工资中的可变工资部分,这种工资方式旨在激励教师“多劳多得”,从而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校的教育水平。
2、工资满意度
工资满意度则是指劳动者个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个体的工作预期目标达成并得到相应报酬时心理上的满足感。工资满意度包含对工资水平、工资提升、福利、工资结构和工资管理在内的五个维度上的满意程度。
二、我国教师工资制度研究
1、关于我国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方向的研究:
为教师工资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高校工资制度的整体发展设计思路。(1)在制度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方面,既要依据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进行设计,又要考虑影响制度的内外部因素。(2)借鉴国外学校所实行的工资制度的特点、局限、发展趋势,为我国工资制度的制定和改革提供建议。(3)针对我国教师的工资制度设计提出总的设计方案。
2、对岗位津贴制度实践效果进行研究;
当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该制度的公平性问题,即教师与其他行业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距体现了该制度的失衡;二是该制度的考核问题,即岗位职责不清、考核体系不完善。
3、对绩效工资制的研究;
(1)改革的理由,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教师效能是提高学生学习和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二是传统的单一工资制并不能明显促进教师教学效能;三是绩效工资制有利于吸引优秀毕业生以及挽留优秀的教师。
(2)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后的效果评估;特别是学生成绩在采用此制度前后的对比;
(3)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上。建议构建既有“保健因素”又有“激励因素”的绩效考核体系。发现绩效工资制有双刃剑的效应,如果绩效工资太低则不足以发挥激励效应,而如果绩效工资太高的话,会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在教师和高校之间建立心理契约。
综上所述,调查的目的,简单地概括,就是通过调查了解掌握现有的教师工资制度“是什么”,再通过分析研究寻找它将来“应该怎么样”?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