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4年2月,学校建有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甲骨文信息处理、中美智能信息处理)、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基地(汉字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政府宗教问题研究基地、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化学节能材料开发与应用)、河南省硅材料·光伏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光伏并网发电)、安阳市医药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阳市数字化甲骨文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2014年5月,学校获批“先进机器人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该工程实验室同时被列入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共建工程研发创新平台项目计划。 2011年至2014年2月,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5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34项,国家社科基金14项,教育部项目17项,有115项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出版学术著作126部,发表学术论文2672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1471篇。 创刊于1980年的《殷都学刊》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刊,1984年获准向全国发行,1985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向海外公开发行,1989年获得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2012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名栏建设工程。 2014年3月,“201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结果揭晓,学校“基于量热仪桶间传热趋势预测的传热量校正算法的研究”和“基于SMS短信的智能无线监控平台系统”两项成果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截止2014年2月,馆藏图书202万册。 据图书馆网站介绍显示,图书馆拥有文献总量177.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31.78万册,报刊合订本5.65万册,电子图书40.37万册),14个数据库,每年订购报刊1500余种。馆藏图书中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甲骨文献集成》、《古今图书集成》,民国时期的《申报》,自建馆开始收藏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河南日报》、《红旗》、《求是》等。电子资源有《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金报兴图年鉴资源库》和《中国知网》系列全文数据库,以及《方正Apabi电子图书资源库》、《中国数字图书馆电子书库》、《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和部分共享资源,磁盘阵列存储容量7.8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