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3000字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抒写新的诗篇,先来制定一份职业规划吧。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3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业和职业可以说是每个人必经的两个阶段,不同的只是在这两方面的成就大小,在我们的学业生涯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考虑职业的导向作用,在学生阶段就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和理想,对于以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生来说更要认清这一点,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学习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的规划最后都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工作来实现,而就业便是有一个工作来检验,实现自我。以下提供了一篇大学生论文。
一、学业是职业的基础
人的许多本领和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在学习积累中逐渐形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前提,能力由知识转变,为了有一个更好的职业之路我们现在应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知识,我们是高职生,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应一线生产需求的,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职业性很强的高职教育来说,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在,上面的三业中,学业是第一位。在学业中许多学到的东西可以为我们的职业服务,可以为我们的就业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
新学业论认为,学业是按照学校学制规定、修业年限、具体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有系统、有组织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是促进身心结构健全、智慧才能开发、品行人格完善的过程。
从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学业包括学德、学智、学体、学美、学劳的全部过程;学业包括学业成绩、学业行为、学业特长和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过程。“十年寒窗苦”,就是为了完成学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确定一个适合的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简单来说是指人们对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它应该建立在个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兴趣和职业激情的基础上,只有三个圆重叠的部分,才可确立为自己的职业理想。
有人说,现在找工作赚钱就行,尤其是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谈职业理想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长远而又切实的职业理想,在实际生活中,现实往往与理想发生矛盾。很多人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标准选到合适的职业,于是有的人索性不就业,坐等理想职业的出现;有的人随便谋个有收入的职业混日子;也有的人对与自己的职业理想不相符的工作怨天尤人,无所作为。这些现象发生的`根源,皆在于择业者没有能正确认识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其实,在大学生毕业后的头两年,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到现实与自己职业理想的落差非常大,这段时期被我们称做“职业探索期”。在这段时间里,职业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非常正常。我们应该用这段时间积累经验,同时通过增加对自己兴趣、能力等各方面的认识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积极寻找机会,从而为自己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而我们高职生也应对确定合适的职业理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一,要认真地分析一下自己的职业理想定得是不是脱离实际、过高;自己的职业素质符合不符合你所选择的职业要求。职业理想虽然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理想职业必须以个人能力为依据,超越客观条件去追求自己的所谓理想,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在选择之前一定正确估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职业定位。
第二,我们把职场分为“天堂团队”、“人间团队”、“地狱团队”,很多人以为不能进入“天堂团队”,就是不理想的。实际上,很多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从“人间团队”,甚至“地狱团队”走出来的。因为当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候,往往反而可以使一个人的多方面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第三,要懂得职业理想不等于理想职业。一般认为当个人的能力、职业理想与职业岗位最佳结合时,即达到三者的有机统一时,这个职业才是你的理想职业。只要你的职业理想符合社会需要,而自己又确实具备从事那种职业的职业素质,并且愿意不断地付出努力,迟早会有一天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理想职业却带有很大的幻想成分。
第四,如果你所选择的职业岗位已无空缺,而你又需要立即就业,那就先降低一点自己的要求。因为如果没有工作,即意味着没有实现职业理想的可能。而就业以后,可以在主观的作用下向自己的职业理想靠近,例如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一定的调整。确定合适的职业理想一定要综合考虑,不能盲目。
三、在就业中体现自身价值
有了一定理论知识和职业理想,就要积极就业,在就业中体现自身价值。
就业就是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应在职业理想的指引下,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能力,尽自己的努力,搞好自己的工作。不过在就业中我们还应注意几点,对于个人来说,主观的因素更为重要,现在的许多学生,最善长的是考试,因此当面对工作、面对社会时,尤其当客观因素让找工作如此难时,我们宁愿逃避,选择自己所擅长的考试,如果能考一辈子,或许真可能选择这样的道路,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一部分研究型人才,他们是自愿选择这样的道路。要表现出自己价值,还应该把心态放正,敢于去闯、去尝试,然后才是方法。
对于我们来说,企业雇佣你,是因为你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或许你现在创造的价值不多,但是你能够迅速成长,有可塑造的潜力,因此在找工作之前,肯定要思考自己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首先,是硬指标。譬如实实在在的技术就是绝对的硬指标,因此我们高职生,如果成绩到位,实践、实习认真做了,技术学好了就绝对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般来说,英语、计算机也算硬指标中之列。对于文科学生,貌似也有些证可以支撑,不过就弱了许多。接下来,是软指标,这类的指标很难体现,即便遇上很优秀的面试官,也不能保证将“对企业最合适的人才”尽收囊下,毕竟面试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因此大学生需要在的时候主动展示。
相信我们搞好学业职业就业的关系,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很好完成我们的学业,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大学生就业难题日益加剧。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以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需的竞争力和适应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大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技巧,以致不能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应有的作用。对此,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建设对学生、学校及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对学生而言。高校学生正处于从职业生涯探索阶段向确立阶段转换的时期,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职业生涯探索,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并完成具体的职业规划和准备工作。
(2)对学校而言。职业生涯教育有助于高校树立自己的品牌,提高学校竞争能力。
(3)对社会而言。建立健全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减少社会人力资本的浪费;有利于控制人才在市场上的高流动性及流动的无序性。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全程化系统教育与阶段化重点教育相结合。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应该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不能仅针对应届毕业生,而是应该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大学全程,分阶段、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大致可分为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和毕业教育等三个阶段。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要传授大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具体应用所学知识规划与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教育应在学生的学习实践、校内实训和社会实践中进行,并在实践实训中得到检验与修正。
(三)群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群体教学辅导主要起到传授理论知识的作用,具体到每个学生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时,则更需要有针对性的个体辅导。由于职业生涯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群体教育既有共性的问题,又有个体的差异。
(四)全员化与专业化相结合。职业生涯教育全员化,是指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及家庭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职业生涯教育既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项专业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有专业化的专家队伍来建设与实施。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建设的具体内容
在坚持上述基本建设原则的基础上,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课程建设。高校职业生涯理论课程的开展,应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地进行。
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对一年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为将来制订职业目标打下基础。
2、对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励志教育,锻炼和提高个人素养,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3、第三阶段。对四年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与求职技能培养,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各种专项指导,引导毕业生及时转变角色适应社会。
(二)搭建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实践实训的平台。高校应该重点培养大学生满足社会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等。学生应该在学校的支持下,有意识地参加各种实践实训活动(包括社会实践、单位实习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自己适应工作和社会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生涯教育应本着人性化、个性化教育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学生参与实践实训搭建平台。
(三)积极开展大学生体验式生涯教育。体验式生涯教育是指教育对象亲身介入实践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教育模式。传统式就业指导大都把教学与实践割裂开来,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展体验式生涯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注重体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学习、观察反省与总结领会。
(四)积极开展针对性职业生涯教育。积极开展针对性职业生涯教育,可以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i。积极开展职业咨询活动。具体到每个大学生时需要有个性化的咨询辅导。2。积极组织相关的职业训练。职业训练可以采取组织社会实践、访问校友等形式进行。3。积极实行学生导师制度。在新生进校时就开始实行学生导师制度,导师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五)建设专业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要建设专业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首先,必须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应该被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明确规定职业生涯教育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并根据全程化系统教育与阶段化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循序渐进、针对性强的完整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必须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机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应依托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或教务处,积极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教研室,具体负责全程职业生涯教育教学工作,其中包括制订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教学管理及职业资源库建设等。同时,要按照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要求加强业务培训,积极推进职业咨询师认证工作,不断提高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成克坚.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7).
[2]程肇基,赓萍蓉,陈发云.大学生体验式生涯辅导及其实施举例[J].青年探索,2004,(6).
[3]李兵宽,刘启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当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摘要】
本研究将基于对职业生涯规划内涵,利用德国首创的目标导向项目管理理论(ZOPP)的问题-优势-目标分析方法,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结合政策层面、高校层面、师资层面现有的优势,围绕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进行项目识别。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导向项目管理、项目识别
1、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和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概述
职业生涯教育最早发源于欧美国家,我国古代基本上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中华民国建立后,这一理念才逐渐从欧美国家深入到内地。关于职业生涯的概念,目前,学界的观点各有不同。大多数职业心理学家较为认同美国生涯理论专家Super的观点:职业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它统合了个人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涯的角色,由此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它也是人生自青春期至退休所有有报酬或无报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业之外还包括与工作有关的各种角色。
职业生涯规划则是一个连续不断做准备、做决定、做评估的过程,通过对自我、机会、限制、选择与结果的了解,确立与职业生活有关的目标。并根据个人在工作、教育与发展方面具备的经验,规划出具体的履行步骤。
国家教育部早在2007年12月就颁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为各高校进一步规范职业指导课的开设,把握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明确职业指导课应实现的教学目标作了详细的要求,是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2、基于ZOPP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项目识别
2.1ZOPP及其问题-优势-目标分析简介
ZOPP是德语Ziel Orientierte Pro-jekt Planung的缩写,即目标导向项目规划。ZOPP始创于德国,是德国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之核心。它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项目(以及其他项目),在其调查、分析、诊断、项目设计、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监测与评估和项目管理,提出的一套理论体系、一套操作工具和一套工作技术。其应用程序为:问题分析—优势分析—目标分析—项目规划—项目选优排序—项目实施规划—项目实施。其中,问题-优势-目标分析正是整套方法最为重要的三个步骤。
问题是现存条件与人们的欲望之间的差异,要达到预期目标遇到的一个障碍就构成了一个问题。“树”的关系是描述问题间因果关系的最佳模式。运用“树”的关系以核心问题为出发点,寻找造成核心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核心问题产生的结果,建立问题“树”。
优势与劣势就如同硬币的两个面,是相对的,又是每个问题都存在的。充分开展调查、分析,利用问题的固有优势,规避其劣势,将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问题的快速解决。
目标是对未来的描述,是未来打算实现的、解决问题后将达到的未来状态,是未来的方向。目标的确定离不开问题的存在,问题为目标的确定打下基础。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将问题翻改为相应的目标,就产生了“目标树”。
2.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问题-优势-目标分析
2.2.1问题树构建
如前所述,近年来,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和教育部统一部署下,鉴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色和内容需要,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手段开展。笔者基于校基金课题——“A校M E学院本科生全程、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设计研究”,利用问题矩阵分析法,分析得出在国内大部分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的34个问题中,最主要问题是: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2.2.2优势分析
目前,各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有诸多优势: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正处于繁荣与发展期;国家教育部《教学要求》的颁布;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经验及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由相对稳定的高校辅导员和相关学科专职教师构成的师资优势;社会网络资源、专业培训机构、测评系统等;以及大学生自身优势等。
2.2.3目标树构建
结合问题树进行问题和目标的转换,将问题“树”翻改成目标“树”。课题组研究表明,如要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34个问题,达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实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总体目标,就必须开展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
开展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重点在于突出其全程性和全面性。全程性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这既是由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所决定,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全面性旨在针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适应、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等全方位的教育。设计全程、全面的生涯规划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的意义在于:它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高效开展的需要;通过全程、全面的生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避免盲目就业;通过全程、全面的生涯教育可以降低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成本,增强大学生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通过全程、全面的生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全程、全面的生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对生活需求和工作需求进行恰当的调整。
在完成目标“树”逻辑关系分析后,将目标“树”中相似或相近的目标归类,就可建立目标“群”,一个目标“群”也就是一个项目:
项目群A:树立正确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项目
项目群B:明确课程定位项目
项目群C:课程内容模块化及教学方案设计项目
项目群D:本科生全程、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教师专业化建设项目
3、结论及建议
分析表明:要达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实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总体目标,就必须从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明确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模块化及教学方案设计、指导教师专业化建设等四个项目入手,开展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鉴于此,笔者将在后续研究中将秉承这一思路,也建议志在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的各地高校结合自身特色,沿着上述四个项目的方向不断实践下去,帮助大学生通过科学的生涯规划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并在职场上实现人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