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摘要模板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下是我收集的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摘要,欢迎查看!
以土木工程为主的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的主要贡献者。从2003年至2012年,全国建筑安全形势在总体上呈现好转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究其主要原因是建筑业安全文化的缺乏。安全文化,自上个世纪80年代被提出来以来,被证实是解决人因失误最有效的办法和手段。本文对安全文化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建立了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模型,将安全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人、组织及环境,人的层面包括安全行为、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安全知识;组织层面包括安全信念、管理者的承诺、员工的参与、沟通交流、安全政策、规则和指导方针、安全培训;环境层面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法律、技术、项目环境和利益相关者。根据此模型针对施工单位工人、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设计调查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安全文化调查。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提取主要的影响因子并计算其得分,根据此结果对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进行分析,发现:
1)施工单位的安全文化整体水平不高,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安全意识还不错,但还有待提高。施工单位内的安全管理水平一般,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对施工单位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管理人员和工人对自己工作的认识均不够清晰,并且工程项目上存在很多影响安全的因素,需要加以重视;
2)监理单位的安全文化整体水平较好,监理的安全意识较好,监理单位也很注重内部安全管理,履行自己的安全监督职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理人员需要提高他们的专业/安全知识,同时,对业主与施工单位的负面影响应多加注意,因为这是影响安全监理的一个严重障碍。
针对调查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建议:
1)施工单位应健全项目安全管理组织,加强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交流,加强对管理人员及工人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及安全知识;
2)监理单位应提高监理人员的安全管理业务素质,以增强监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本文从承包商角度,对国际大型土木承包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针对国际大型土木工程的特点,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数学模型,同时力图尽可能考虑风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深刻描述客观事物。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供承包商在对投标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时参考,对在工程咨询中介机构中工作的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对国际大型土木工程的投标程序、投标定价的模式以及投标理论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国际大型土木工程承包项目投标风险的总体结构、特性、测度指标和影响因素,提出工程投标风险评估是由选标风险评估、成本预测风险评估、投标工期风险评估、施工方案风险评估四部分组成。
第三章,针对承包单位面对选标的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了基于改进的AHP方法的选标风险评估模型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工程风险评估模型。
第四章,引入描述成本估算准确性的指标----成本估价风险的概念,分析了影响成本估价风险的影响因素;为准确地评价成本估算风险,对影响成本估价风险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的求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的工程费用估算模型;建立了因素相关和独立条件下基于MAT LAB/SIMULINK的成本风险仿真模型,通过案例研究,对比了两个模型的仿真效果;研究了成本风险的`敏感度问题。
第五章,对项目施工工期和费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考虑施工工期风险与费用估计风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线形的多加性随机网络(GERT)模型,用于工期风险的估计预测;对多加性随机网络的工期-费用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六章,采用网络层次分析ANP(Analytic Network Process)方法来评价施工方案风险,结果表明是否考虑风险因素相关,往往会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第七章,对全文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随着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重视。本文系统地开展土木工程结构性能监测系统和损伤识别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建立一种可用于测试结构动态响应以及监测交通流的新型水泥基压电传感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动态响应统计特征的结构损伤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从而发展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与方法。
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水泥基压电传感器,实验检测了传感器的频率独立性、线性度等基本性能,并使用标定程序确定了传感器的测量范围、灵敏度、线性度、滞回度和灵敏度界限等使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水泥基压电传感器具有很好的频率独立性和高度的输入输出线性关系,适用于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的性能监测。
(2)建立了包括水泥基压电传感器、专门开发的小型电荷放大器、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和监测软件的水泥基压电传感系统,并将其应用到短柱和框架结构的动态响应测试以及交通流的监测等方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水泥基压电传感系统不仅可以准确地测试结构或构件的动态应力响应,还可以准确地监测交通流(包括人流和车流),并可以通过计算水泥基压电传感器的脉冲响应幅值来区分交通流中车辆的种类。
(3)在结构随机振动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结构动态响应的统计特征与结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以结构动态位移响应方差作为结构损伤识别的损伤指标,分析了使用该损伤指标可以部分消除测试误差的原理。数值模拟了一三跨连续梁在白噪声激励下的动态响应,观察了在不同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下结构动态位移响应方差的变化,从而评估了选择结构动态位移响应方差作为损伤指标的可行性。
(4)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动态响应统计特征的结构损伤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人工神经网络结构中,以结构动态响应方差和协方差的变化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数值模拟了一三跨连续梁的损伤识别过程,其中包含单损伤和多损伤两种损伤工况,每种损伤工况中又分为损伤位置识别和损伤程度识别。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可以准确识别出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结构动态响应统计特征的结构损伤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5)采用所提出的基于结构动态响应统计特征的结构损伤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一组两端固结的模型梁进行了结构损伤识别的模型实验。模型梁由铝合金型材制作,模拟带翼缘的薄壁箱梁。在实验中,分别采用单损伤工况和多损伤工况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可以基本准确地识别出结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结构动态响应统计特征的结构损伤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