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_static/assets/images/user_logo/e59cc07bbd52dd43e1f8e8e33437ed07f7e4bbd0.jpg)
弘扬生态文明创建森林城市征文优秀篇
人们要有个保护环境的意志的开始,要付出行动的决心的过程,要拥有一个美好、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的结束。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弘扬生态文明创建森林城市征文的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森林,是大地的绿衣。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常州把绿色作为发展主色调,全面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作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常州市在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全力破解要素制约,持续推进城乡绿化,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鱼米之乡“平原造林”之路,由此,愈发宜居宜业、宜游宜商。
尤其是市*、市政府2014年发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令以来,市民齐参与、共圆梦,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江苏省常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已完成40项指标达标建设,规划实施全部到位。其中,3年造林15万亩,平均每年占市域面积0.76%。
坚持生态建设一盘棋、城乡绿化一体化,形成“森林进城、生态文化进万家”建设格局。全市集中力量,重点组织实施森林生态屏障、城乡绿色家园、生态景观廊道、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绿城建设等“六大工程”,充分拓展生态空间。市*书记阎立、市长费高云任“创森”工作指挥部双指挥长,实行“一月一督查、两月一例会、三月一点评”督查推进机制。市财政设立“创森”专项资金,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70亿元。目前,常州市域森林覆盖率从34.9%提升到37.2%,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达13.8平方米。
绿地、林地、湿地三地同建,经济、生态、景观三效益兼顾。3年来,常州市完成环湖健康绿道建设1万亩,实施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低产林改造4万亩,新建、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3.3万亩,建设绿色通道、水岸生态廊道2.5万亩。完成9个中心镇的城镇森林建设,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230个,生态绿城建设实现增绿4万亩、连网590公里。江苏天目湖国家森林公园正式授牌,长荡湖湿地公园、天目湖湿地公园分别获准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42.1万亩市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
林水相依、长廊吐翠。沿长江、太湖、滆湖、长荡湖、钱资湖周边,建起100米宽的生态防护景观林;溧阳南山北山、金坛茅山及太湖岸线保护区内,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天然次生林郁郁葱葱;茅东林场、龙潭林场、瓦屋山林场、小黄山等地,抚育改造20万亩,有效维护了森林健康;高铁高速、环城高架和城市主要道路两侧,提升建设为生态景观廊道;西太湖、曹山慢城等地绿量和人气持续增长……
青山有情化金银。全市去年林业总产值达387亿元,花卉苗木产业呈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复合型花木产业基地。夏溪花木市场制定全国“花木价格指数”,年交易额170亿元。横林镇作为国内最大的强化木地板生产和出口基地,占全国地板出口量65%以上。第八届中国花博会、首届中国家庭花卉园艺展览会、中国(夏溪)花木节等成功举办,溧阳茶叶节、天目湖旅游节、茅山道教文化艺术节等影响日益广泛,全市森林旅游产值突破280亿元。
大绿贮城乡。全市“创森”工作支持率和满意度目前均超过95%。从市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到个人踊跃认养树木;从乡镇盘活闲置地块绿化,到社会资本投资造林;从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行,到市、区成立森林警察机构;从“八大花展”全年绽放,到古树名木保护率100%;从国际爱鸟周、森林文化月集中宣传,到“创森有我、绿色健行”、文明社区天天乐等活动……全市上下以实际行动,凝聚“创森”共识,建设生态文明。
从市区出发,沿着205国道驶出城市的南大门,可分别到达芜湖、南陵两县。过去,因为城市扩张、开发建设的无序,出城的道路两侧的脏乱差、土地裸露现象明显。最近几年,经过道路改建、周边整治和绿化建设,不仅路变阔了,环境也变了样——道路两侧裸露的土地全部穿上了“绿衣”。这些挺拔的行道树,成了每天迎送往来人流的一道靓丽风景,而穿插在其间的一个个景观层次丰富的生态组团绿地,则更好地装扮了城市的容颜,让人感慨城市生态变化的日新月异。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绿化品质的提升是绕不开的话题。我们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中央对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肯定和重视。省第九次党*会确立经济、文化和生态“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目标。2012年9月,省委启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决定开展森林城镇创建等绿化提升活动。
在我省各城市中,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高,但土地、森林等资源总量较小,生态支撑能力相对不足。面对这一市情,我市树立起生态立市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林业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入开展“森林增长工程”和“城乡大绿化”建设,积极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氛围。
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 “绿染”江城大地
近年来,我市对照省下达的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目标任务,把森林增长工程纳入到对各县、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地都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部门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层级负责工作机制。各级林业部门普遍实行了领导包片,中层干部包乡(镇),工程技术人员包山头、地块的工作机制,既包任务,又包质量,使我市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真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以荒山造林、退耕还林、森林长廊、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等林业生态工程为重点,以强化森林管理为保障,通过植树造林、吸引社会资本办林业、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森林火灾防控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创新林业科技、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建设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
面对造林空间日益趋紧,全省任务调减的形势,市政府坚定决心,自我加压,坚持力度不降、任务不减、目标不变。为高质量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我市在全省率先相继完成了《森林长廊绿化规划》、《全市域绿化空间控制规划》,并经市规委会批准“固化”操作,有序按规划、按标准实施。
为调动各类主体参与森林增长工程的积极性,我市在省财政专项奖补的基础上,对森林增长工程设立专项资金8000万元,用于专项补助,并按照10/亩安排工作经费。此外,我市还提出“不栽无主树”“树随地走、谁栽谁有”“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用市场化思路、产业化办法,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造林大户及社会各界人士承包造林。各县区成立土地流转工作组,采用政府征用、企业租用、农业结构调整等多种模式,解决森林增长与城乡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之间的矛盾。
实施“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是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市坚持将“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作为森林增长工程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三线”补绿扩带、不断促进“三边”增量提质,努力打造精品绿化提升风景线、生态文明景观带,全力助推生态芜湖建设。
此外,我市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并举,实行兴林富民,把经济林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花木基地、森林生态旅游、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作为森林城市建设和引导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以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生态改善。
截至2015年底,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60亿元大关,苗木花卉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木材加工产业、特色林业种植产业等亮点纷呈。规范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坚持依法治林,提升森林安全保障能力。全市已完成新一轮森林资源“一类清查”、“二类调查”和湿地调查工作,实行严格的林地定额管理,有效开展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行动。建立起专业森林消防队伍9支,队员226人,半专业队伍55支,队员610人。新建214km集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通道、森林防火消防水池为一体的综合防火体系,修建定点焚烧池210个。建立了60个市级美国白蛾监测点、40个市级食叶害虫监测点、48个松褐天牛监测点和2个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试验区,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成灾率控制在2.8‰,防治率达92.3%。
绿化提升行动 “添彩”美丽芜湖
“十二五”期间,市*、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高位推动,高瞻远瞩,规划建绿,凡土必绿,应绿尽绿,各级各部门大力协同,积极推进“八大工程”、“三项创建”和“三线三边”绿化提升等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全市完成造林57.8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森林城镇24个,森林村庄177个,新建森林长廊示范段365.7公里,森林覆盖率由14.8%提高到18.8%,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了根基。
为纵深推进森林增长工程,我市创新推进城乡绿化转型升级,着力“将森林引向城市、引向城镇”,大力组织开展城市生态绿地建设和森林长廊示范段质量提升两大工程。
通过引森林入城,我市深入推进谋划组团式、开敞型、现代化大城市空间的绿化发展模式,拓宽绿色发展空间,发挥森林增长工程的“溢出效应”。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规划建设有纵深感、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绿地,着力打造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大绿量、大色块的高品质城市生态园。
目前完成城市生态绿地3000余亩,打造了鸠江区长江大桥北岸两侧地块、弋江区三环路与利民东路西南侧地块、镜湖区芜申运河荆西段大环境绿化等生态绿地23块,总面积2633亩。今年全市将继续开建生态绿地30处,面积约2734亩,实现森林进城入区,有力提升了城区绿化品质,为城市镶嵌一颗颗夺目的“绿色翡翠”。
通过打造城乡绿网,我市全面开展森林长廊示范段质量提升工程,以“增加绿量,丰富季相和层次,提升品位”为重点,坚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提质升档,彰显特色,对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及江河沿线和快速通道两侧林带进行拓宽改造和完善提升,实现“让通道成林、让景观成廊”,形成贯通城乡,展示美丽芜湖新形象的“绿飘带”。
目前完成森林长廊示范段质量提升工程1.5万亩,全市已高标准建成了京福高铁无为县段、省道无六路两侧各100米宽的森林长廊,芜宣高速、芜雁高速、合巢芜高速和芜马高速芜湖段两侧各50米宽的森林长廊示范段。2016年新建林带建设面积5138亩,补植林带株数20万株,一条条愈加浓密的城市绿网正在加密编织之中。
城市融入大自然,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这是我市的真实写照。“以前想要赏花拍照,要等到花展,或者去周边农村”,市民沈佳是个爱花的人,让她高兴的是,在全市绿化提升的大背景下,小区内、街道边、公园里的绿植、鲜花越来越多。“每天上班路上,几步一景,几百米一园,随处都可以赏景。”她说。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开启绿化“升级”新征程
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我市在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核心指标上有一定差距,其中,我市森林面积161975.04hm2,自然湿地面积61096.41hm2,自然湿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0.20%,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8.53%,距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仍有6.47个百分点的差距。繁昌县、南陵县的森林覆盖率超过35%,分别为45.15%、39.06%,无为县为26.57%,芜湖县、镜湖区、鸠江区、弋江区和三山区的森林覆盖率均不足22%。至2015年底,我市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38.48%、各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未达到40%。南陵县和无为县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9.64m2和10.04m2,未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指标。
市林业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森林增长工程,常规造林空间已很有限,而且受土地资源制约,林业发展空间已不多,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我市必须把寻找造林空间的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坚持‘全市域、全社会、全口径’的理念,统筹城乡,‘山水田路村城游四旁’八路并进,让更多的森林进城、环村、上路、沿水,进一步改善芜湖城乡人居环境,提高生态承载力,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城市宜居度。”
为此,我市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目标,在分析我市本底资源、生态建设现状、指标差距、绿化潜力等基础上,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论述了我市城市森林建设方向,从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城市森林产业体系、城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和城市森林支撑体系四方面着手,在全市范围内构建健康稳定、覆盖城乡、造福市民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将我市建设成为长三角西南部的生态屏障和皖江生态明珠。建设期限为2016年-2025年,分为近期、中期、远期。
根据全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特征和资源利用的分异性,以及森林城市建设与发展对绿色空间的拓展性、趋同存异等要求,提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为“一核携四星、一廊串多点、三网连三区”。其中,“一核”,指以中心城区为城市森林体系建设的核心区域。“四星”,指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和无为县的城市建成区。“一廊”,为沿长江形成的皖江绿色生态廊道。“多点”,指市域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保护片区、风景名胜区、苗木基地、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等,“三网”,指以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和农田林网所构成的森林网络体系。“三区”,指中部沿江城市森林提质区、东西部平原水网建设区和南部丘陵水源涵养保护区。
据了解,我市将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因地制宜,以地带性植被为基调,以乡土树种为主体,适当引进适于本地区生长的外来植物,结合树种特性因地制宜地营造林,实现造林树种乡土化、林分结构层次化、林种搭配合理化,形成稳定、高效的近自然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通过道路绿化、水系绿化、乡村绿化、退耕还林、四旁造林等全面带动郊区和广大农村的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之间有机协调,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建设成果惠民普适化。
重视森林生态文化的基础建设,弘扬和宣传绿色文明、森林生态文化,让绿色文明、生态文化内涵融入城市森林建设的全过程。注重突出亮点、特色,打造精品,建设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森林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树立品牌形象。
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不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积极推动林业产业发展,逐步带动百姓创收致富,让城市森林最大限度地为广大群众提供绿色福祉。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努力争取各级财政,吸引企业和个人投资,支持城市生态建设,发挥市场经济带动森林城市建设稳步发展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森林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到2018年共造林2.7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68%。到2025年实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18%,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33%、人均公园绿地稳定维持在16m2,逐步在市域范围内构建起结构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城市森林产业体系、繁荣的城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和健全的城市森林支撑体系,形成景观优美、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记者从市创森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这是离芜湖人不远的绿色未来。
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城区和郊区各类森林板块与道路、水系、农田等区域营建的森林生态廊道连接,形成片、带、网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系统,服务于城市居民身心健康,且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授牌的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涵盖5大类41项内容,其中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且分布均匀,2/3以上县区的森林覆盖率应达到35%以上。我国森林城市建设从2004年起步,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是国家林业局为适应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推进城乡生态建设的一种实践创新,旨在围绕“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切实做好“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截至2016年,我国已成功举办了13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工作会议)”,并授予118座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荣誉称号。
工作 总结 (Job Summary/Work Summary),以 年终总结 、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2022年度林业工作总结,更多林业工作总结可点击“ 2022总结 ”查看。
2022年度林业工作总结1
一年多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了领导和同事很大的帮助与关怀。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改进工作做法,努力提高我的政治修养,自觉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当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个业务部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的工作 经验 是做好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功。我站主要负责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为此,我平时积极学习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林地和野生动植物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 规章制度 ,努力用正确的理论、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工作实践。
一、面山绿化整治检查
面山绿化整治工程是一项为民造福的工程。不仅有利于当前环境的改善,水土的保持,更能为子孙后代谋福利。隆阳区在三月份组织了本区面山绿化工程的整治工作,
本人参加了以__为组长的工作检查小组,对金鸡乡、河图镇的面山绿化工作进行了检查。
二、参加办公室组织的夏季造林工作小组
夏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造林季节,所以局领导决定成 立夏 季造林工作小组到各个乡镇去蹲点工作。促使夏季造林工作能按质按量的完成。本人到隆阳区蒲缥镇参与了他们的夏季造林工作。工作中身体力行,到每个造林小班查看造林情况。
三、参加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的前期规划
石漠化综合治理是岩溶山区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再参加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的前期规划时,跟随办公室工作人员到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规划区进行小班规划。并参与了后期的数据的录入。
四、参与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20__ 年规划
为了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前期规划,局领导决定成立工作小组到各个乡镇去参与到他们的工作中。本人到西邑乡参加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前期规划。
五、参与了森林抚育项目的规划
森林抚育是指从森林发生至森林主伐利用前一个龄级,所实施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和调整林木关系,旨在实现森林速生、优质、丰产的经营 措施 。根据抚育措施作用于林木生长环境和作用于林木本身的不同,森林抚育可分为幼林抚育(林地抚育)和抚育采伐(林木抚育)两大类。幼林抚育是直接作用于环境,间接影响林木的森林经营措施,如锄草、松土、施肥、灌溉、排水和改良土壤等措施。这些抚育措施的特点,一是调整林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抚育多集中在郁闭以前进行;二是抚育对提高苗木成活率和成林关系重大,需要经济投入。我参与了森林抚育项目的培训会议,学到了关于森林抚育的知识,并到瓦窑镇配合林业站进行森林抚育项目的前期规划。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主要是学习各种经验,了解资源站的工作流程和业务。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提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兢兢业业,努力做到更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2022年度林业工作总结2
20__年即将结束,一年来在委领导及同志们的帮忙指导下,透过自己的努力,在思想上、业务工作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学习任务,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思想、工作状况汇报如下:
一、强政治思想及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效率
20__ 年,我自觉提高学习用心性,用心参加乡党委、政府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内部管理,增强职工工作用心性,杜绝纪律松散,工作职责心不强等现象,促使职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行业精神和“站兴我荣,站衰我耻”的高尚情操,杜绝行业不正之风,做到人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以高度的职责感和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
二、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科技水平
我乡群众 文化 素质低,对各种林木的管理较差,甚至不进行管理,针对这一状况,我站适时举办科技培训,利用党员干部会、群众会、团员青年、妇女干部培训会等机会和方式将各种经济、生态林木的适用栽培技术传授给林农,使林农对科学管理有了新的认识,一年来共举办科技培训45期3800人次,出 黑板报 5期。
三、退耕还林工作
对已造林地的管护,根据《云南省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管理办法》,结合我乡实际,将林地管护纳入村规民约,指导退耕户按技术要求对已种林木进行抚育管理,入村到户广泛宣传退耕还林政策,把政策宣传到位,让政策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让退耕农户理解理解,使退耕林地的抚育管护成为农户的自觉行为。
由于群众科技意识低,管理水平不高, 种植 季节不合等诸多原因,致使种植的竹子成活率低,为实现退耕还林工作“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的目标,我站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进行及时补植补造,至今年9月份,共补种杉木8万株,喜树2万株,冬瓜树8千株。
综上所述,一年来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业务素质得到了必须的提高。明年我将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为我区的科技工作跨越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2年度林业工作总结3
今年以来,__镇林业站按照区林业建设总体目标要求和工作部署, 创新思维 ,紧紧围绕全镇工作重心,以建设生态旅游镇为总抓手,立足本职,服从服务大局,扎实工作,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力以赴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面对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我镇时刻绷紧防火弦,根据全镇森林分布特点和防火形势要求,强化各种措施,确保防火安全。
防火期内设立了3处防火值班点,两处瞭望哨,实行全天候值班备勤,遇有火情,及时发现,迅速出击,确保打早、打小、打了;完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了棉被,床褥,枕头,床垫,餐具等,改善防火值班食宿条件;对灭火机具和扑火器材及时进行维修、更新,备足油料,确保防火需要和扑火效能;与__ 林场及相关单位强化协作,联防联动,初步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方位大防火工作格局。
狠抓扑火队伍建设,及时定期召开护林员会议,根据季节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的安排护林防火工作,防火期内所有护林员和扑火队员全部到岗到位,保持通讯畅通,严阵以待,同时积极参加市区举办的防火知识和实战演练培训,并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受到表彰,进一步提高了扑火技能;强化宣传,防火期内通过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张贴 标语 等各种形式,营造了浓厚的防火氛围。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镇防火形势总体稳定,火警火情次数明显减少,防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突出做好道路绿化工作
精心组织植树活动。邀请领导来我镇进行植树绿化,圆满完成__沿线林带补植工作,__ 段林带补植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共栽植柳树、杨树、火炬_万余株,完成义务植树__ 万株,通过浇水、扶正、整修树盘等管理措施,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得到显著提高,道路景观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大力开展荒山绿化活动
入春以来,我镇根据任务要求,抢抓机遇,积极调配苗木,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在__ 两个小班地片栽植树木,完成春季造林___余亩;进入汛期,我镇抓住墒情良好, 雨水 充足的有利时机,早准备、早发动,早安排,组织专业队实施工程造林,共完成荒山造林____ 亩,水系绿化____ 余亩。
四、经济林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以发展有机农业、建设生态旅游镇为突破,重点突出园区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各果树专业合作社参加__等各地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进一步提高了我镇果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宽了销售 渠道 ,增加了果农的经济收入。
五、大力开展林业行政执法和服务工作
查处林木案件,维护林木秩序,积极帮助办理林业采伐手续,坚决杜绝毁坏森林资源现象发生;积极为__ 等农业发展公司和合作社提供咨询,搞好服务,促进了外来农林发展公司健康发展;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流转山林面积____ 余亩。
六、其他工作
协助__ 等村完成苗圃基地建设;积极做好林木资源调查外业工作,抽调一名同志协助各类林业资源调查及资料整理录入工作;针对__ 肆虐成灾的严峻形势,我镇高度重视,摸清危害地片,强化责任意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治,实施喷药防治,有效遏制了__ 的蔓延,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2年度林业工作总结4
时光飞逝,时间匆匆,一年过去了,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使我在我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这一年我得到了一些丰富的工作经验与知识,也看到了自身的一些缺点与不足。为下一年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本年一年以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我服从单位的工作安排,遵守单位纪律,维护单位信誉,工作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认真钻研业务,尊敬领导,配合领导做好单位的各项工作,一直加强对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使自己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认识到保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团结同事,事事都能抢着干,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时刻与党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勤奋刻苦,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政治笔记,从不放松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在办公室里,从不迟到和早退,能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
二、工作方面
20__年年底和20__ 年年初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河北林果业考察组的考察活动,视察了河北各个县和北京的林果业的发展情况,10天左右时间内对他们的造林模式和栽培管理方面的先进技术我们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1月份和2月份本人在单位,按领导的安排完成了有些科研项目的编写工作,积极参加了院里举行的林果业培训和其他活动。
2月28日跟周所长一块到库尔勒去完成了金银花项目的部分工作。
3月28日到4月5日,5月28日到6月2日,7月7日到7月15日这个期间主要参加完成了乌苏古尔图“三荒”造林建设工程项目。
4月13日到5月27日,6月5日到7月6日,在昌吉沃尔曼公司参加了《大沙枣采穗圃建设及良种推广》项目和《nsi—415保水剂区域试验》项目,这期间主要负责了嫁接大沙枣和嫁接后的管理,大沙枣扦插等等工作,还承担了引进课题和红柳课题的除草和浇水等等工作。
8月1日到8月10日在科技厅参加了继续 教育 。
8月16日到8月29日这个期间内在南疆参加了大沙枣资源调查工作。
8月31日一直到现在在中国林科院学习。
三、学习和其他方面
林业工作对知识的需求量非常大,作为新世纪的林业工作者,仅靠自身这点知识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因此,我在中国林科院积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并将一些比较好的工作理念、 方法 ,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和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并总结出一些更好的工作方法。同时,我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补充,如电脑和 英语学习 等等。
每个人都有不足,我也一样,因此下年一定努力做到: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提高自己工作水平和综合实力。
科研工作是一项不断创新的工作,总结只是对前面工作的一个句号,今后的工作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够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上有所突破,争取机会,创造出一定成绩。
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林业工作者。以上是我今年的工作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查漏补缺,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林业事业中,争取的更大的进步。
2022年度林业工作总结5
春风林场首要以人工林为主,树种首要为油松,所占比例达95%以上。人工造林首要分两个时代,第一个时代为60-70年月年夜规模人工造林时代,这个时代造林年夜部门已成林,第二个时代从2000年起头到此刻,因为受登时、气侯、情形等方面影响,第二个时代所造林存在成活率低、成林坚苦现象。造成这种现象除自然身非凡,很年夜水平上由酬报身分造成,总结近年来的造林成败,试探出可供石门地域造林的几点经验,供巨匠参考。
一、造林时刻要“早”。
一是造林的各项筹备工作要早,搜罗施工方案的编写、人员培训、苗木的落实等。二是造林起头要早,近年来,虽然应用必然的手艺,可以全年造林,但从经验上看,春季造林下场。初春苗木还未萌动,土壤墒情好,有利于苗木和土壤的连系,缩短苗木的恢复期,削减北方春旱对苗木造成的影响。要抓紧时刻,土壤一解冻就起头造林,而且先阳坡后阴坡,解冻一块营造一块,操作最短时刻,把苗木造好。
二、苗木储蓄要“足”。
造林用林场自育苗一是可以解决苗木顺应性问题;二是可以解决外调因取苗、运输、假植等多道工序对苗木造成的损伤;三是按照气侯、土壤解冻状况可以实时开展造林工作。
林场按照本场造林使命量及社会市场需要,积极成长适合当地及周边地域造林所需苗木,除知足林场造林所需外,还能为周边地域供给必然数目的苗木。此外,在造林过程中,要注重苗木的分级工作,针对分歧工程、分歧登时类型,使用分歧的苗木。对灌木高、密度年夜的造林地块,使用60㎝以上年夜苗,可以避免苗木过度蔽荫造成的苗木衰亡;土壤薄、远山地域,为了削减运输成本,可以使用30-50㎝的苗木。
三、整地质量要“精”。
近年来各场造林年夜多采用随整随栽的体例,随整随栽可以节约时刻,节约投资,但土壤熟化水平差、穴面保墒能力差,影响了苗木成活。提前一年整地,错开了春季劳力严重的时代,整地成本也可以相对地降底。在整地时,要按照分歧的登时前提、造林树种、工程要求,采纳分歧的整处所法和规格,在前提许可的情形下,尽量年夜穴整地,双株栽植,整地深度必需在30㎝以上,以利于栽植时苗木根系的伸展。穴面要做到里低外高,操作蓄水保墒。穴面内的石块、根系要捡清洁,要表土回坑,心土作埂。穴埂必然要筑够高度和厚度,而且拍实,以防被雨水冲垮。
四、合用手艺和经验要“用”。
去年林业局组织的调研组对此前我场的营林工程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造成苗木发展不良或衰亡的首要原因是苗木窝根现象严重,埋土深度不够,埋土未能分层结壮、营养袋苗没有脱袋等。今年我场在总结以往造林基本上,完成了800亩通道荒山造林工程,去年2000亩退耕还林补植工作,现苗木成活率达98%以上,且长势精采。造林工作流程一是取苗,在造林前的1-2天苗圃地浇透水,在造林的当天早上,按照使命量挖取苗木,当天掏出的苗木当天用完;第二挖坑,挖坑深度必需超出苗木根系长度的10㎝以上;第三容器苗脱袋,避免将苗木根系上的土球弄碎;第四修根,对主根太长的根系要进行剪除,以免造成窝根;第五醮根,用配制好的保水剂、生根粉容液浸泡苗木根系;第六分层埋土结壮,埋土深度要高于原土痕2-3㎝;第七穴面清算,将穴面清算成里低外高外形,如穴面四周有石块,可以将石块平铺于苗木四周,以起到防止水分蒸发和鼠兔风险的浸染。
五、后期打点要“严”。
三分造林,七分打点。前几年的营林普遍存在重造轻管现象,存在着投资到位了造林也就竣事了的思惟,直接的功效是只有成活没有保留。今年林场针对分歧的造林地块采纳__ ,对造林地四周村庄少、牛羊少的地块,由辖区管护员兼职管护,林场给以恰当津贴;造林地四周牛羊多的地块,场里招聘专门人员进行专职管护。对鼠兔风险,采纳下套、喷洒防啃剂的体例进行防治。
此外还要增强对幼苗的抚育打点,松土、除草、割灌是抚育的和要内容,出格是近年来的造林地块灌木的密度都斗劲年夜,若是割灌不实时往往造成苗木过度蔽荫而衰亡。
六、奖罚必然要“严”。
成立奖罚轨制是杜绝弄虚作假、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确保造林成功的有用手段。在今年的营林工作中,林场与分管场长、手艺员、施工员层层签定了责任状,把工程质量、造林成活率与劳动酬报直接挂钩,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林场按投资的0.5%给以奖励;反之,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扣除投资0.5%作为赏罚,经由过程轨制简竖立,职工责任心年夜年夜地提高了,造林质量也获得极年夜的改善。
2022年度林业工作总结5篇相关 文章 :
★ 2022年工作总结(精选10篇)
★ 2022年度工作总结(个人范文)
★ 2022年终个人工作总结10篇
★ 2022年年终工作总结10篇大全
★ 2022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大全(17篇)
★ 2022年终个人工作总结简短五篇
★ 2022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十篇
★ 2022年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篇精选
★ 2022年终总结报告5篇
★ 2022年度工作总结精选10篇
151 浏览 4 回答
256 浏览 4 回答
255 浏览 3 回答
144 浏览 4 回答
230 浏览 2 回答
128 浏览 2 回答
115 浏览 2 回答
173 浏览 3 回答
106 浏览 2 回答
314 浏览 5 回答
304 浏览 2 回答
171 浏览 4 回答
355 浏览 2 回答
334 浏览 5 回答
85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