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矿强度和粒级组成影响因素分析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烧结矿强度和粒级组成影响因素分析刘福泉 王树立 顾爱军(宣钢炼铁厂)摘 要:本文结合宣钢炼铁厂及相关单位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影响烧结矿强度和粒度组成的因素和对策。关键词:烧结矿 强度 粒度组成1 前言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是烧结矿质量的重要内容,没有合格的强度和适宜的粒级组成,就很难谈得上烧结矿的质量,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对高炉冶炼有着明显的影响,根据日本、前苏联、首钢、本钢的生产统计,烧结矿-5mm粒级每增加1%,将影响高炉焦比0.5%,影响高炉产量0.5-1.0%。 根据一些专家研究成果表明,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既有碱度和矿物组成,SiO、MgO和AlO等化学成分方面的影响,又有配碳量和FeO含量,热返矿粒度和返223矿量、熔剂和燃料粒度、配矿及反应性的影响,还有料层厚度、抽风负压和冷却速度等工艺操作参数方面的影响。2 宣钢炼铁厂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与同类型企业比较表1烧结矿粒级组成 %碱度 2厂家 烧结机面积m FeO% 强度% 倍 +40 40-25 25-16 16-10 10-5 -5柳钢 50 1.70 6.03 20.85 27.51 39.41 12.21 69.5湘钢 50 2.0 6.70 4.46 14.24 17.96 28.63 28.56 6.07三明 24×5 8.5 10.72 15.19 4 8.17 22.47 3.45 67.61唐钢 60×3 5.6 20.3 56.30 13.70 4.1 78.30济钢 36×2 8.03 24.62 52.53 10.34 4.66 85.81 太钢一烧 90 9.54 27.69 28.92 18.61 13.01 12.51 4.06 69.87 太钢二烧 90 9.39 22.50 18.81 11.64 14.47 25.00 9.33 73.058台累 1.90 7.48 13.59 21.78 23.09 17.63 17.68 5.21 77.08 武钢烧结厂 入炉粒级 8.69 12.65 50.42 25.81 2.43 首钢二烧 78 1.91 9.12 13.36 21.70 38.23 23.29 3.42 87.37 宣钢一烧 86×2 2.30 9.32 7.98 17.95 28.51 28.68 13.13 3.75 78.60 宣钢二烧 64×2 2.30 9.28 6.53 15.97 27.15 30.93 15.87 3.55 78.20 宣钢三烧 36×4 2.30 7.47 20.71 25.52 22.56 16.81 6.93 80.6 宣钢四烧 36×2 24.09 33.22 20.81 12.48 6.85 2.54 81.2说明由于各烧结厂家测定烧结矿强度、粒级的地点、采样方法不统一,数据可比性不强。从表中数据看出,一烧和二烧CH1(即二烧装车烧结矿)烧结矿粒级相当,优于武钢水平;二烧CH7烧结矿、一、二烧落地矿烧结矿中小粒级含量较大,处于后列;三、四烧由于是步进式烧结机,实际烧结时间长,中小粒级少,颗粒大。3 宣钢炼铁厂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1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3.1碱度和矿物组成对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的影响。碱度和矿物组成是影响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的主要因素,在相同工艺操作条件下,不同的碱度和矿物组成,就有不同的强度及粒级组成。试验结果表明烧结矿强度与其矿物组成直接相关,不同矿物组成的瞬时强度指标列于表2。由表2可知,为了提高烧结矿强度,我们希望得到较多的铁酸钙的矿物相,不希望得到较多的枪晶石和玻璃相的矿物相,由于高碱度烧结矿的矿物相以铁酸钙为主,自熔性烧结矿的矿物相以橄榄石为主,因此高碱度烧结矿明显优于自熔性烧结矿。铁酸钙不仅强度高,而且较铁橄榄石还原性明显优良,因此,烧结矿要坚持生产高碱度的方向不动摇。涞钢和太钢不同碱度烧结矿的矿物组成见表3、4;我厂2005年1-3月一、二烧烧结矿的矿物组成见表5。邯钢不同碱度时烧结矿的粒度组成见表6。2不同矿物组成的瞬时强度指标(Kg/mm) 表2铁酸钙 磁铁矿 赤铁矿 钙铁橄榄石 铁橄榄石 铁酸二钙 枪晶石 玻璃相 CaO.FeO FeO FeO CaO.FeOSiO 2FeSiO 2CaO.FeO 3CaO.2SiO.CaF SiO结晶 233423 2。22322237.0 36.9 26.7 23.3 20.26 14.2 7.77 5.18涞钢不同碱度烧结矿的矿物组成 表3CaO.Fe2O3 CaO/ SiO2 Fe3O4 Fe2O3 2CaO. SiO2 玻璃相 未矿化熔剂 (SFCA)1.35 10-12 50-55 7-10 3 20-25 1-21.60 15 50 7-10 6-8 15-17 2-3 1.80 25 45 7-10 6-8 10-12 1-22.10 35 40 5-7 5-7 7-8 3-5太钢不同碱度烧结矿的矿物组成 表4CaO.Fe2O3 2CaO. 。CaO/ SiO2 Fe3O4 Fe2O3 玻璃相 未矿化熔剂 (SFCA) SiO2 1.31 10-15 50-55 7-10 3-5 20 未见 1.78 35-40 30-35 10-15 10 3-5 小于3 1.96 40 25-30 15 10 2-3 3-52.15 45 30 7-10 10-15 1-2 3-52005年1-3月宣钢炼铁厂一、二烧烧结矿的矿物组成测定 表5CaO/ CaO.Fe2O3 2CaO. 。 Fe3O4 Fe2O3 玻璃相 未矿化熔剂 SiO2 (SFCA) SiO2一烧 2.30 22 55 9 6 8 未见2.10 21 56 7 7 9 未见 二烧 2.10 19 56 8 7 10 未见2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邯钢不同碱度时烧结矿的粒度组成 表6碱度 +20 20-10 10-5 -5 -10合计1.65 36.90 32.40 26.70 3.90 30.601.69 39.60 20.80 32.90 6.70 39.601.72 36.00 32.70 27.60 3.70 31.301.75 49.80 26.80 19.00 5.80 24.801.79 40.54 24.80 27.90 5.90 33.801.80 32.20 37.10 27.10 3.70 30.801.83 38.40 32.40 25.30 3.90 29.201.85 36.37 36.10 23.40 4.20 27.601.87 40.80 32.90 23.00 3.30 26.301.88 37.60 38.00 20.80 3.60 24.401.90 39.90 35.30 22.30 2.50 24.801.95 33.00 29.70 27.80 3.50 31.30北科大的研究结论:碱度和矿物组成是影响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的基本因素。宣钢炼铁厂烧结矿属高碱度烧结矿,但仍属于高温型烧结矿,一、二烧烧结矿矿物组成中与太钢比铁酸钙含量低15,20%,玻璃相高5-6%,硅酸二钙达到7%左右,铁酸钙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FeO和配碳的影响烧结矿FeO含量与混合料配碳直接相关,配碳高者,属高温型烧结,含FeO高。对自熔性烧结矿而言,它的矿物组成主要是磁铁矿、铁橄榄石和钙铁橄榄石,FeO呈固熔状态存在,烧结矿的强度随FeO增加而升高,成品矿强度及粒级组成得到改善,但还原性和软熔性能明显变差。对高碱度烧结矿而言,它的主要矿物为赤铁矿和铁酸钙,铁酸钙中的铁主要以Fe2O3形式存在,FeO含量仅占1%,因此强度和FeO不直接相关,一般随FeO升高(配C增加)造成Fe2O3分解,使矿物Fe3O4增加,铁酸钙含量降低,从而成品矿的强度下降,同时高温型烧结得到的往往不是针状铁酸钙,而是柱壮甚至块状铁酸钙,这种成品矿在冷却过程中会出现大量裂纹,造成粒度碎化和还原强度降低。配碳高,FeO含量升高,会造成高碱度烧结矿强度低和粒度细化。宣钢炼铁厂烧结矿属于高碱度、中钛、高镁、高温型烧结矿,烧结矿强度和粒度组成相当程度上依赖于FeO含量和液相数量,同时由于熔剂当中钙灰等总体粒度偏粗,影响烧结矿矿化和液相质量的改善,影响烧结矿强度和粒级水平。目前条件下,应继续保持FeO在,,,,,控制水平。同时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熔剂质量,创造条件降低FeO含量。3.3 SiO2含量的影响SiO2是烧结过程形成粘结相的主要元素,其含量高低对烧结矿强度和性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烧结矿SiO2含量在8%以上,由于正硅酸钙在冷却过程中相变,体积膨胀,会造成严重自然粉化,降低烧结矿强度。烧结矿SiO2含量在5%以下,一些厂家烧结矿强度降低。低SiO2条件下获得高强度烧结矿技术是目前各厂家研究的课题之一。济钢SiO2、FeO与转鼓指数的变化见表7。我厂一3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烧2003年低硅烧结试验显示烧结矿SiO2降低至4.6%时,强度也有所降低(见表8)。济钢SiO、FeO与转鼓指数的变化 表7 2碱度 倍 2.10 1.98 1.91 1.82 1.83TFe % 51.73 53.49 54.28 55.26 56.26SiO% 7.28 6.85 6.20 6.18 5.80 2FeO % 11.66 13.33 7.34 6.54 6.71转鼓 % 85.94 87.17 86.52 85.39 83.80宣钢炼铁厂一烧2003年低硅烧结试验相关指标 表8烧结系数 品位 碱度 含粉 转鼓强度 FeO SiO2 项目 (t/m2.h) (%) (倍) 率(%) (%) (%) (%) 基准期 1.53 55.56 2.0 4.97 75.03 8.91 5.31 第一阶段 1.55 56.57 2.01 4.42 74.8 9.01 4.96 第二阶段 1.59 57.08 2.00 4.43 75.65 8.85 4.89 第三阶段 1.57 57.67 2.03 4.21 75.97 9.27 4.61 第四阶段 1.52 57.36 2.00 4.57 73.87 9.10 4.65 3.4MgO和Al2O3的影响MgO和Al2O3是影响烧结矿强度和粒度组成的重要因素,MgO有利于改善烧结矿的热稳定性,提高烧结矿的还原强度,在高炉内一定的MgO含量有利于改善炉渣流动性和提高脱硫能力。但由于MgO熔点高达2799?,在烧结过程中,部分固熔于磁铁矿形成镁磁铁矿,MgO含量高后,会降低烧结矿中铁酸钙含量,从而不利于烧结矿的冷强度,提高MgO含量会降低烧结矿冷强度。Al2O3是烧结矿化学成分不可缺少的成分,因为一定的铝硅比(Al2O3/ SiO2)=0.1-0.4是烧结过程形成铁酸钙的必要条件。因此烧结矿成分不能没有Al2O3,但含量高了有害无益。Al2O3熔点为2042?,在烧结过程中除了生成复合铁酸盐外,不能单独熔化,烧结矿的合理含量应低于1.8%,高了会降低烧结矿的冷强度,还会恶化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指数。我厂一、二烧烧结矿MgO控制在2.8-3.0%较国内厂家(一般在,,,,)处于较高水平,造成燃耗偏高,对烧结矿强度有一定影响。3.5料层厚度的影响低C、厚料层、低FeO高还原性是烧结工艺追求的方向,而厚料层是基础。八钢不同料层高度时烧结矿的粒度组成变化见表9。八钢不同料层高度时烧结矿的粒度组成 表9料层高度mm +40 40-25 25-16 16-10 10-5 平均粒级430 12.45 14.05 17.25 23.02 33.23 19.81480 14.56 12.25 20.66 21.91 30.61 20.64580 16.80 11.96 23.73 20.30 27.20 21.834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目前宣钢炼铁厂一烧料层控制最高料层,600mm,二烧料层一般控制在600-650mm,不能长时间保持700 mm料层烧结。3.6热返矿粒度和返矿量的影响热返矿粒度和返矿量增大后,引起混合料水分波动和成球率下降,从而烧结矿强度下降,粒度变小。宣钢炼铁热返矿粒度和返矿量目前也是造成烧结区烧结矿FeO、强度粒级波动、产量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车间应继续高度重视冷、热筛筛板的管理,控制好更换周期,控制适宜热返矿粒度和返矿量。3.7熔剂、燃料粒度影响熔剂和燃料粒度过粗,会造成其在混合料中分布不均匀。造成强度和结块不均匀,熔剂粒度-3mm应达到90%。否则造成烧结矿白点,冷却过程中吸水,造成自然粉化。目前,宣钢炼铁按熔剂粒度-3mm达到,,%,钙灰粒度-5mm达到87%考核,熔剂粒度较粗,白点较严重,影响强度、粒级及成分指标。故应继续加强对钙、镁灰粒级及质量的考核,以改善生石灰粒级。燃料粒度过粗,布料偏析加重,且造成燃烧带过宽,阻力增大,产量下降;燃料粒度过细会造成燃烧速度过快,燃烧带高温停留时间短,降低烧结矿强度和成品率。宣钢炼铁厂相关单位应做好燃料破碎,控制适宜燃料粒度,减少过粉碎。酒钢混合料粒级及燃料偏析 表10位置 -3mm 3-5 mm 5-8 mm 8-10 mm +10 mm C固 %上层 13.44 5.51 48.02 30.40 2.64 4.08中层 10.53 4.26 42.11 39.85 3.26 3.30下层 5.25 2.78 40.74 48.15 3.09 1.873.8配矿和反应性的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铁矿粉的同化性是粉矿造块赖以形成的基础,没有铁矿粉与CaO的同化,就不可能产生液相,矿粉也就不可能成块。烧结配矿时,要充分考虑矿粉的同化性能,使烧结过程具有适当的热水平。如果配矿不恰当,就可能造成烧结过程对某种铁矿粉温度显得偏高,使其过分同化,液相变得稀薄,形成薄壁大孔结构,而另一种铁矿粉温度显得偏低,尚不能同化,难以形成液相,以上两种情况均会造成烧结矿强度明显降低,影响产质量指标。目前我公司尚未有矿物同化性、反应性试验和资料。3.9总管负压和冷却速度的影响总管负压和冷却速度是烧结过程状态参数,总管负压过高和冷却速度过快会影响烧结矿强度和粒级水平。宣钢炼铁一、二烧总管负压和冷却速度主要受原料结构及烧结透气性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一、二烧在组织提高环冷机冷却效果攻关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烧结矿冷却速度提高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4 改善宣钢炼铁烧结矿强度和粒级组成的几点看法5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相关生产单位应将进一步烧结矿强度和粒级指标作为首控质量指标加以控制。,)一定的原料结构、一定的工艺条件、一定的操作控制水平,对应相对稳定的烧结矿强度和粒级组成。车间在生产组织中应重点加强热返矿数量及粒级控制,加强混合料混匀制粒控制,加强漏风治理,提高烧结料层;控制好烧结终点,杜绝机尾出现生料;控制好燃料和熔剂适宜粒级;保持FeO稳定。3)进一步摸索我厂原料条件下,烧结矿适宜的SiO、碱度、MgO、AlO水平。 2236¥5.9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烧结矿强度和粒级组成影响因素分析烧结矿强度和粒级组成影响因素分析2008年全国炼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烧结矿强度和粒级组成影响因素分析刘福泉 王树立 顾爱军(宣钢炼铁厂)摘 要:本文结合宣钢炼铁厂及相关单位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影响烧结矿强度和粒度组成的因素和对策。关键词:烧结矿 强度 粒度组成1 前言第 1 页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是烧结矿质量的重要内容,没有合格的强度和适宜的粒级组成,就很难谈得上烧结矿的质量,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对高炉冶炼有着明显的影响,根据日本、前苏联、首钢、本钢的生产统计,烧结矿-5mm粒级每增加1%,将影响高炉焦比0.5%,影响高炉产量0.5-1.0%。 根据一些专家研究成果表明,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既有碱度和矿物组成,SiO、MgO和AlO等化学成分方面的影响,又有配碳量和FeO含量,热返矿粒度和返223矿量、熔剂和燃料粒度、配矿及反应性的影响,还有料层厚度、抽风负压和冷却速度等工艺操作参数方面的影响
靠近能源区啊,上市时
《影响烧结矿强度的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响烧结矿强度的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第一篇:影响烧结矿强度的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烧结矿强度攻关组烧结强度攻关分析一、影响烧结矿强度的因素分析1、烧结矿中FeO含量:过高直接还原增加,过低强度不好;碳高时容易还原生成FeO,形成强度很好但还原性很差的铁橄榄石和钙铁橄榄石,因此生产时既要保证有一定的还原性,又要保证机械强度。2、烧结矿化学成份:MgO、Al2O3的影响。3、烧结混合料混匀程度:圆筒混合机中的三种运动状态——翻动、滚动、滑动,其中滑动对混料是没有效果的,需要控制;混合后碳粒的存在形式有三种——被矿粉包裹在中心形成的颗粒、与矿粉一起包裹在核表面形成的颗粒、单独存在的颗粒,因此要防止烧结矿强度攻关组状,具有一定的强度但发脆,此种物质还原性很差。该物质生成温度高,需配碳也多,也起烧结燃烧带变宽,阻力增大,影响烧结机台时产量提高。同时由于生成温度高,因而燃料消耗也多,据日本试验和生产的经验数据统计,烧结矿FeO 增减1%,影响固体燃料消耗增减2~5kg/t。对高炉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根据生产统计数据和经验数据表明,FeO 波动1%,影响高炉焦比1~1.5%,影响产1~1.5%。因此在保证烧结矿强度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烧结矿FeO。现在我国重点厂烧结矿FeO在10%左右,有个别厂达到7%。三、攻关措施1)、提高熔剂和燃料质量,对保供焦粉筛加强检查,焦粉量进行控制,保证粒度,这是保证烧好烧透的基础。2)、稳定混合料固定碳,及时调整碳。3)、控制返矿平衡,减小混合料水碳波动,建立制度,加强考核。4)、提高配料准确性:进行配料计算培训,加强配料指导;加强计量检查,采用跑盘检验并记录;加强矿和焦粉水份的检测(根据天气变化)。5)、稳定烧结矿碱度在1.6~1.8间。6)、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基础上,降低FeO含量,控制合理的FeO在8~12间。7)、分析研究烧结矿自然粉化的原因。8)、进一步加强打水制粒,改进烧结工艺。第二篇:烧结矿强度下降原因及改进措施烧结矿转鼓强度下降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王素涛 赵 成 王 斌 邱学先(宣钢炼铁厂)摘 要入烧精粉率降低、富矿粉增加引起烧结过程变化,使烧结矿转鼓强度降低,为改善强度,在生产中采取优化参数控制,改善混匀制粒,提高料层厚度、压料、稳定机速控制,改善燃料粒度组成等措施,使烧结矿质量指标趋于稳定。关键词 转鼓强度 下降原因 改进措施 前 言宣钢西铁区目前有4台36m2步进式烧结机,从2006年到2008年9月,烧结矿转鼓强度一直保持在80%以上。从2008年10月,入烧原料结构由大比例精粉率烧结向全富矿粉烧结过渡,造成烧结矿强度降低,尤其在10月下旬转鼓强度一度降至76%左右,烧结矿粒级组成变差,含粉率升高,小于10mm的粒级含量由15%增至17%以上,给高炉冶炼带来很大影响。为保证高炉稳定顺行,我厂在烧结生产中对引起烧结矿转鼓强度下降的原因作了全面分析,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烧结矿强度逐步恢复稳定在79%以上。和矿物组成,SiO2、MgO和Al2O3等化学成分的影响,又有配碳量和FeO含量、热返矿粒度和返矿量、熔剂和燃料粒度、配矿及反应性的影响,还有料层厚度、抽风负压等工艺操作参数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实际烧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认为2008年10月份以来的转鼓强度降低主要是配矿结构变化、碱度、燃料粒度和部分工艺参数控制的影响所致,从表1的入烧结构情况看,10—12月较1—9月精粉率降低了21.04%,外粉率增加了15.84%,各种杂料组成的混匀料配比增加了4.98%。从表2可知:10—12月烧结矿的碱度较1—9月降低了0.13倍,而碱度对烧结矿的强度影响很大,因此,首先从入烧结构变化引起的烧结参数控制上做文章,改进配矿和工艺参数控制。2 转鼓强度变化前后指标对比根据以往行业研究成果可知,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碱度表1 1—9月份与10—12月份入烧结构对比(%)时间 1-9月 10-12月 比较 精粉 33.07 12.03-21.04 外粉 24.04 39.88 +15.84返矿 16.68 17.51 +0.83混匀料 8.73 13.71 +4.98钙灰 10.02 8.27-1.75镁灰 2.98 3.71 +0.73燃料 4.48 4.89 +0.41表2 1—9月份与10—12月份主要技术指标对比(%)时间 1-9月 10-12月 比较 SiO2 6.24 6.25 +0.01 Tfe 51.87 52.12 +0.25FeO 10.36 10.71 +0.35MgO 3.20 3.23 +0.03R2 2.25 2.12-0.13强度 81.12 79.32-1.80含粉 5.34 5.77 +0.435~10mm 15.17 16.29 +1.12 3 转鼓强度下降的原因及采取颗粒间的点接触粘结,用手即可掰开、强度极差;成品矿5-10mm粒级也明显增加,造成热返矿粒度和返矿量增大,引起混合料水分波动和成球率下降,造成烧结矿强度恶性循环,最终烧结矿强度由80—81%降低到76%。11月初,在总入烧外粉比例保持保持不变(40%)的基础上,把FMG粉配比降至10%,同时增加8%烧结性能较好的扬迪粉和7%的60印粉。入烧结构调整后,烧结状况改善,烧结矿强度逐步回升。入烧结构变化前后对比见表3 的措施3.1入烧结构的变化为降低烧结矿成本,从2008年10月13日起宣钢西铁区烧结生产开始配加FMG粉,由于这种外粉在我公司首次用于烧结,在没有使用经验的情况下,最初的入烧比例却达到了20%左右,导致水份、配碳、料层厚度等烧结参数均调整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烧结状况逐步恶化,烧结断面结构疏松,大部分为原生矿物表3 入烧结构变化对比表(%)时 间 外粉比例增加前 外粉比例增加后调整后 半自熔 16.05 11.20 9.68 外粉 22.05 18.18 23.25外蒙粉 11.66 0 8.63(扬迪)返矿 19.35 21.05 18.43混匀料 13.42 14.24 15.11FMG粉 0 20.38 9.12钙灰 9.70 6.73 7.91镁灰 3.41 3.53 3.24燃料 4.36 4.69 4.63 3.2 工艺操作的影响 3.2.1 料层控制不当从2008年10月中旬起西铁区烧结生产在公司限产保价的措施下实施2#机单机生产,由于2#机烧结进风管路和点火器内壁磨损严重、烧嘴变形,制约着料层厚度的提高,料层厚度一直控制在600mm。外粉比例增加后,随着骨架料的大幅度增加,料层透气性过好,更加突出了烧结蓄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对此,采取增加料层厚度至680 mm,同时采取压料与松料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降低料层透气性、且适当降低机速延长烧结时间的方法,有效保证了烧结温度,促进液相生成量。3.2.2 燃料粒度组成的影响在烧结过程中,固体燃料<3mm的粒度合格率、粒度组成对烧结矿转鼓强度都有较大影响。燃料粒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烧结过程的进行,燃料粒度应与混合料中铁料粒度相适宜。在大比例增配外粉、降低精粉率后,混合料粒度变粗,同时外粉中大比例的FMG粉在低温条件下液相流动性较差,在烧结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而在原有燃料粒度合格率﹥75%的条件下,产生高温的时间较短,不能提供物料熔融所需的热量,因此使成品率和烧结矿转鼓强度下降。通过分析采取适当放宽燃料粒度,燃料的合格率由75%以上下调到65—70%;另外勤检查四辊辊皮磨损情况,合理控制﹥3mm 和﹤0.5mm的燃料量, 每天测一至两次粒度,发现不合格时及时督促整改。燃料粒度均匀,保证燃料沿料层高度均匀分布,改善料层中气流分布;燃料粒度适当放宽,有利于加快垂直烧结速度。3.3 碱度的影响10月下旬,由于入炉酸料减少,要求烧结矿R2由2.15倍下调至2.0倍,钙灰配加量从9.5%下降到5.7%,烧结料料温随之下降了近20℃,同时影响混合料成球;另一方面,碱度的降低不利于强度和还原性均最好的铁酸钙矿物相的生成,直接造成烧结矿强度降低。为了保证烧结矿质量,根据不同阶段的入烧结构,将碱度逐步由2.0倍调整为2.05——2.10倍。3.4 燃料质量的影响从2008年9月份起,在入烧焦粉中配入了部分库存次质煤粉,圆盘分析显示燃料灰分高达20%,固定碳仅为71%左右,且质量波动较大,造成烧结矿中FeO波动。另外,进入冬季生产后,气温较低造成燃料下料不畅,粘仓时有发生,下料量不准。针对这一影响因素,停配劣质煤粉,进行全焦粉烧结,同时加强工艺巡点检,增加入烧燃料的分析频次,及时发现并处理因燃料问题造成的燃料质量波动,保证其配加量的准确性。3.5 添加剂的影响在低成本要求下,2008年10月11日停配烧结添加剂,烧结状况表现出:垂直烧结速度降低,烧结终点滞后,烧结总管废气温度降低3-5℃,负压升高0.2-0.4Kpa,固体燃料比升高0.32%,转鼓强度降低约0.2%。结 语影响烧结矿转鼓强度的因素是很多的,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2008年10月份宣钢西铁区烧结矿转鼓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高比例使用烧结性能较差的外粉、烧结矿碱度的降低、工艺操作调整不到位、燃料质量波动等。通过采取合理优化原料结构,改进入烧原料和燃料粒级,提高烧结料层、严格控制烧结矿的亚铁等操作上的改进,烧结矿转鼓强度逐步稳定在79%以上。参考文献 孙丽明等.不同焦粉粒度对烧结过程影响的探讨.烧结球团.2000,25(2):20第三篇:影响速冻水饺冻裂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影响速冻水饺冻裂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亦发生变化。近年来,速冻水饺行业作为“朝阳行业”得到很快的发展,但是一些企业还存在着水饺冻裂率高,生产成本难以控制等因素,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本文就影响速冻水饺冻裂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水饺裂口形状对生产工艺可能存在的缺陷作一简单分析,希望能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和业内人士共同探讨。造成速冻水饺冻裂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1.我们都知道,水在0℃以下结冰,体积膨胀9%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会对周围束缚它的水饺皮产生一个巨大的压力,当水饺皮不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时,将会产生破裂;2.水饺皮内的水分流失也会造成表面干裂。因此,要想控制速冻水饺的冻裂问题,关键是要控制水饺中的水分: 1.如果将水饺中的水分以细小颗粒状态均匀分布在面皮中,单位体积水分结冰体积膨胀较小,对水饺皮表面造成的压力也较小;2.如果水饺皮表面的水分在冻结和物流过程中不流失或者流失较少,就可以避免由于表面水分流失所造成的表面干裂;根据以上原因,并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得出影响产品冻裂率的几个因素: 1.面粉的选择。作为速冻水饺专用的面粉,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灰分低。灰分主要是面粉加工精度的反映,其主要构成成分是纤维素,在和面过程中,纤维素在面筋网络中形成节点,破坏了面筋网络的强度;并且由于纤维素吸水较快且较多,在面筋网络中形成水分聚集点,导致水饺冻结过程中破裂率提高。2)蛋白质质量好。一些厂家片面追求面筋数量而忽视了蛋白质质量的优劣也是影响水饺冻裂率的一个因素。蛋白质形成面筋后,应该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弹性,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水饺冻结过程中减轻由于水分结冰体积膨胀造成的对表皮的压力。2.添加剂的选择。没有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因此正确认识和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对降低水饺冻裂率也有一定的帮助。应用在速冻水饺中的添加剂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能够完善面筋网络形成:面筋网络完善有利于增强水饺皮自身的强度,抵抗由于水分结冰体积膨胀所造成的压力;2)提高面皮保水性:利用保水性较好的添加剂可以降低表面水分在加工、物流过程中的水分散失,避免由于表面水分流失所造成的表面干裂; 3)较好的亲水性:较好的亲水性可以使面皮中的水分以细小颗粒状态均匀分布在面皮中,降低水分在冻结时对面皮的压力; 3.加工工艺的确定。完善的加工工艺有助于改善速冻水饺的冻裂状况。1)和面加水量:过多的水分虽然有利于面筋网络形成,但是容易造成水分聚集,不利于冻结过程中冻裂率的降低;加水量少则会使面皮表面较干,不利于水饺皮内水分的保持。2)和面时间:若和面时间短,面筋网络形成不完善,水分吸收不均匀、不充分,则无法抵抗由于结冰时体积膨胀所造成的压力;和面时间过长,则已经形成的面筋网络又被机械破坏,降低面皮强度。3)水饺馅的选择:水饺馅的品种也会对冻裂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脂肪在冻结时体积缩小,脂肪含量较高的品种冻裂率相对较低;蔬菜中水分含量较高并且难于彻底脱去,因此蔬菜馅水饺冻裂率相对会较高。4)冷冻温度的选择:隧道前段冷冻温度过低会造成水饺进入后温差太大而导致表面迅速冻结变硬,内部冻结时体积变化表皮不能提供更多的退让空间而出现裂纹。5)风速、风量、风向的确定:风速、风量过大,会使水饺皮表面的水分干燥升华,使表皮破裂;过小,则不能提供速冻所需要的冷量,不利于控制水饺中冰结晶的生成和成长。风向不合理,可能导致在隧道中某个局部或水饺某个部位出现较多冻裂。4.包装形式的选择:带托盘包装的水饺中,托盘和水饺接触处有一空间,在速冻过程中,该空间内部空气流通较慢,热交换较少,导致该处冻结速率较慢,影响了水饺的冻结。5.其他原因:如水饺制皮机表面粗糙,对水饺皮表面有较大破坏;馅中含水量过大;皮馅比不合理等原因也会对水饺的冻裂率有一定影响。如何根据水饺皮的裂口形状来判断生产过程中工艺缺陷:水饺皮裂口大致有以下几种形状,根据裂口形状分析工艺缺陷有助于生产厂家控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1.大裂口:可能是由于水饺馅中含水量较高或者初始冷冻温度过低造成的; 2.小裂纹:水饺表皮含水量过低或隧道中风速、风量不合理; 3.底部裂口:可能是冻结过程中,盛放水饺的托盘底部有水造成的; 4.单侧裂口:可能是隧道中单侧风量过大造成的;5.隧道中某特定位置裂口较多:可能是该位置风道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通过以上分析,生产厂家可以根据裂口状况调整生产工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也希望本文观点可以给生产厂家带来启发,为速冻食品行业发展尽自己微薄之力。第四篇: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摘要:介绍了空气品质的概念,分析 了室内空气品质的 影响 因素及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国内外 研究近况;阐述了作者对我国室内空气品质 问题 的看法。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 通风 病态建筑综合症 空气污染 1前言近二十年来,生活在 现代 建筑物内的人们呈现出某些较为严重的病态反应,这一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于是,病态建筑(Sick Building和病态建筑综合症(SBS, Sick Building Syndrome的概念出现了。同时,也出现许多空调综合症(如眼睛发红、流鼻涕、嗓子疼、头痛、发困等)。从而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降低了工作效率,病休及医疗费用上升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因此,室内空气品质(IAQ)间题已成为当前建筑环境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讨论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措施。2空气品质的概念最初关于室内空气品质定义是指一系列污染物的浓度指标。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发现这种定义已不能完全涵盖室内空气品质的 内容。在89室内空气品质讨论会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P.O.Fanger教授提出:所谓品质就是反映满足人们要求的程度,如人们满意,就是高品质;不满意就是低品质。英国的CIBSE(Charted Instituteof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s)认为:如果室内少于50%的人能够觉察到任何气味,少于20%的人感觉不舒服,少于10%的人感觉豁膜刺激,并且少于5%的人在不足2%的时间内感到烦躁,那么此时的室内空气品质是可以接受的。这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将室内空气品质完全变成了人们的主观感受。在ASHRAE标准62一1989R中,提出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和感受到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acceptable perceived in-door air gualitg)的概念。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定义为:空调房中的绝大多数人对空气没有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浓度。感受到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定义为:空调房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它是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有些气体如co,氛等,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但无刺激,故仅仅用感受到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是不够的。3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起因引起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原因一般有两类:一是暖通空调(HVAC)系统设计或运行不当;二是各类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的作用。第一类原因一般包括:①通风和气流组织问题,如新风不足,室内气流组织不好等;②热舒适间题,当室内未达到希望的温湿度时,人们就会对室内空气品质抱怨。第二类原因包括:①室外大气的恶化(由新风人口或门窗等进人的污染物);②交叉污染,由于设计时各房间的压力分布不当而导致地下停车场、打印室、吸烟区、餐厅等散发的污染物流人建筑的其它区域;③室内污染,如室内办公设备、家具、装演、人员等产生的污染物;④微生物污染,常由空调凝水或漏水造成的。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室内的各种物理参数,如温湿度、气体污染物的浓度等客观因素对室内空气品质产生影响(尽管人们还没有完全明白其是如何产生影响及究竟产生多大影响);同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对外界的反应敏感程度、性别等主观因素差异也会造成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同反应。3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3.1建筑因素3.1.1室内污染源普遍认为室内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以下4个方面:①建筑围护结构及其表层材料;②室内环境状况;③室内人员数量及其活动情况;④暖通设备及系统。对于建筑结构表层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散发机理、散发 规律、定量 计算 及抑制和测量 方法 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不是很完善。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人将有利于控制室内的空气污染。3.1.2室外环境的影响室外环境与室内是有联系的,室外的污染必定影响室内。室外在没有 工业 污染的条件下主要受 交通 车辆散发的VOC气体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室内还是室外,总是离地面越高VOC的含量越低。一般认为建筑物的一层受到室外的影响较大。同时发现室内的一系列污染源所造成的VOC总是高于室外,如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室内平均VOC浓度为304.3一1679.9 mg/m3,而室外则为22一643·2 mg/m3。3.2非建筑因素3.2.1新风问题由于设计或运行不当引起的新风问题包括新风量及新风清洁度两个方面。新风量是空调设计中有关室内空气品质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在空调 发展 不同阶段,相应的通风标准也不同。传统的观念认为,新风是为了清除人所产生的生物污染,所以房间的最小新风量的确定仅由每人的最小新风量指标确定。然而,随着 科技 的发展,发现现代建筑中的装演材料、家具、某些办公用品及通风空调系统本身就是污染源,并且其气味远远超过人所产生的。因此,在ASHRAE标准62一1989R中,认为用以确定新风量的污染物来自人员和室内气体污染源两个方面,所以房间的最小新风量应由每人最小新风指标和每平方面积所需最小新风指标一起确定。另外,在空调运行中,随着室内负荷及换气效率的变化,为了减少能耗,室内的送风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为了满足人们的舒适健康而确定的新风量不应该发生太大的变化。ASHRAE标准62一1989R中有关变风量控制的内容明确指出,在整个变风量运行中,新风量要始终保持在设计新风量的90%以上。新风清洁程度近来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源于室外环境的逐步恶化,空气污染严重,新风质量下降。因此有关新风处理的讨论也不断出现,新风三级过滤设想也就应运而生。所谓新风三级过滤就是将传统新风机组中只含粗效过滤器的状况,变为除含粗效过滤器外,还含有中效甚至高效过滤器的设计模式。这种设计最大的优点是极大降低由新风带人室内的尘菌浓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系统部件的寿命。不过室内空气品质除涉及到室外污染物外,更多的是受室内的微生物污染和气态污染的影响。因此,新风三级过滤对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解决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新风过滤器是否应考虑其它室外污染物的过滤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3.2.2污染物的 影响 非建筑因素的污染物来源也较多,包括了固体颗粒、微生物和有害气体。因一般微生物多依附于固体颗粒或液体传播,所以把污染物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污染物。颗粒污染物依据其颗粒大小,分别会感染人体呼吸道和肺部。气态污染物的种类更多,除CO,C02,NH3和氧等人们熟知的外,还有有机化合物(挥发性)。一般认为这些污染物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较大的影响,甚至致癌。不过调查显示,即使人们抱怨很频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某种污染物单独超标。这一结果的最好解释是由于多种而不是单一污染物的影响而导致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抱怨,同时也使人们对现有污染物浓度指标的 科学 性和全面性提出怀疑。4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措施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筑设计与施工特别是表层材料的选用如何完善,二是保证足够的新风量和加强新风与回风的过滤,三是切实保证空调系统的正确设计和严格的运行管理与维护。4.1国外已提出一些规定细则要求在房屋建造和取材时必须选用坚固耐久而不散发有害物质的材料,不得采用热带木材,围护结构和材料必须防水隔潮。对通风空调提出如下规定:(1)建筑必须很好保温,并保证良好的气密性;(2)设计时必须考虑南向开窗以获得能量;(3)避免冷表面,不渗风;(4)尽可能在北向取人新风;(5)外部污染决定新风入口位臵;(6)适当的换气量和回风量,空气直送到人;(7)应有再分配人室内的可能性,特别是夜间送到卧室;(8)必须避免在风道中滋生微生物并且有清扫的可能;(9)使用户易于明了如何实现和保持清洁通风。此外也有一些专家提出健康建筑应该达到的目标为:(1)最小的悬浮微粒和生物污染;(2)控制室内相对湿度水平;(3)最小的渗风量;(4)减少VOC的挥发;(5)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6)为居住者提供对通风的控制。这些规定是相当严格的,要达到就要求各项技术具有高水平和各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4.2关于新风量在许多有关室内空气品质调查结论都提到新风量供应不足。有的在空调系统的改造中加大了新风量,这 自然 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前面已经提到在ASHRAE新标准中新风量要求按人体和稀释室内污染所需来确定。问题 是新风往往受到空调系统污染而质量变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增大新风量也难以改变室内空气品质。另外,由于送入的空气中混有相当比例的回风,而一般过滤器难以清除回风中所含有的低浓度VOC气体和细菌等,从这一角度看,减少回风和加大新风量甚至采用全新风系统,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5几点看法综上所述,国外对室内空气品质问题是十分重视和十分认真对待的。下面结合国内的一些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1)我国对室内空气品质的 研究 刚刚起步,有的同行已经发表一些成果,开展了一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来说关注和宣传程度是不够的。(2)建筑和暖通人员需要转变观念,建立新意识,在设计一开始就要慎重选材,考虑建筑因素污染,建立卫生空调观点,改变对空气的单一热湿处理,加人生物化学处理,积极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在设计中考虑送风实效,采用缩短送风凤管和通风效率高、新风接近人的气流组织形式。(3)最好是组织人力进行现场实测,监测空调系统对空气的污染状况,监测室内建筑材料和器具设备放散的有害物质及其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要争取有关专业的配合,还要争取环保部门、卫生保健部门的支持。(4)建议对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中的有关章节进行必要修改、增删。(5)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非常重要,系统内部必须定期清理,避免污染送风气流。对此应制定严格管理和运行法规,并严格执行。参考 文献 1沈晋明,等.室内空气品质的新定义与新风直接人室的实验测试暖通空调,1995,(6).2沈晋明,室内污染物与空气品质评价.通风除尘.1995,(4).3李先庭,等.室内空气品质研究与进展.暖通空调.2000,(3).4 BescomB.Indoor air quality in school.5 Beary David W.Indoor airquality and HVAC system.Liewis pub.1993.6赵荣义.关于热“舒适”的讨论.暖通空调.2000,(3).7马仁民.国外非 工业 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研究动态.暖通空调.1999,(2).8第五篇
啊,上市时间啊,上市板块啊等
87 浏览 2 回答
190 浏览 7 回答
103 浏览 2 回答
265 浏览 4 回答
297 浏览 2 回答
264 浏览 4 回答
299 浏览 4 回答
340 浏览 4 回答
127 浏览 2 回答
273 浏览 2 回答
162 浏览 4 回答
222 浏览 2 回答
301 浏览 2 回答
351 浏览 2 回答
260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