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水库每年要进行调水调沙工作改善了河口生态,增加了湿地面积。
调水调沙是在现代化技术条件下,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里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从而减少库区和河床的淤积,增大主槽的行洪能力。
小浪底工程是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处在控制黄河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也是唯一能够担负下游防洪、防凌、兼顾工农业供水、发电的综合水利枢纽,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小浪底水库区为峡谷河段,有利于保持较大的长期有效库容,可以长期发挥调水调沙、兴利除害的效益,防洪运用比较可靠,不仅可以拦蓄特大洪水,还可以根据下游防洪需要适当控制中小型洪水。这是其它工程措施所不能比拟的。
小浪底水库拦调泥沙,能够减缓黄河下游河道淤积,还可以通过人造洪峰、调水调沙等运用方式,长期发挥较大的减淤作用,与其它减淤措施相比,在减淤效果、减淤单位投资、影响人口等方面,小浪底工程都明显比三门峡水利工程优胜。
小浪底水利枢纽在保证下游防洪、满足下游减淤的前提下,还可以调节径流,为下游工农业用水增加可利用的水源,发电调峰可以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综合各方面因素,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中最佳方案。
湿地是地球的肾脏,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要素。上世纪黄河的多次断流,造成了黄河入海口湿地萎缩。通过9次调水调沙,不仅保障了黄河在新世纪不断流,并将大量的泥沙送入大海,而且,黄河入海口近几年生态系统不断改观。
2009年湿地核心区水面面积增加5.22万亩,入海口水面面积增加4.37万亩,地下水水位抬高0.15米。同时植物繁茂,众多两栖动物和鸟类回归,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景观。
在调水调沙工作中,黄委广大干部职工面临着局部滩地被淹没导致一些人不理解等巨大的压力,但他们坚持追求科学真理的信念,坚定治好黄河的决心。黄委在每次调水调沙中都组织上万名水文、勘测、管理等专家、技术人员以及干部职工沿途把守,团结奋斗,精心实施,探索规律。
这正是黄委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有关治黄方针,实事求是开展治黄并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生动体现。
扩展资料:
调水调沙是在前人治黄的基础上,第一次完整地利用众多水库基础设施和现代技术手段的生产运行,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不能消极无为,必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行为能力。它给我们的启示有几点:
治理黄河,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黄河的主要矛盾是洪泛,而造成洪泛的主要问题是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因而造成黄河“多来多排多淤”、“善淤善徙”。
黄委实施的调水调沙,则是抓住了治黄重在防洪的主要矛盾,更深入一层抓住了防洪在于解决泥沙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调水调沙,将库区淤沙和河床淤沙冲入下游,输送入海,既保证了堤防不决口、洪水不泛滥,又减少了主槽河床的淤积,减轻了数百年来“悬河”的逼人态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调水调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