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比特币(英语:Bitcoin),是一种全球通用的共识主动性加密电子货币[5][6][7][8]。比特币比特币用户端程式中常见的标识比特币用户端程式中常见的标识使用地 全球通胀率 有限发行(按照等比数列,发行速度每4年减半,直到2140年,总量接近2100万)单位 1 比特币(Bitcoins,BTC)102 比特分(Bitcent,cBTC)103 毫比特(Milli-Bitcoins,mBTC)106 微比特(Micro-Bitcoins,μBTC)108 聪(satoshi)[1]符号 BTC、XBT[2]、BitcoinSign.svg、[3][4]比特币也是一种对等网路支付系统和虚拟计价工具[9],被一些人称为数位货币,最早在2009年由化名的开发者中本聪以开源软体形式推出。由於其采用密码技术来控制货币的生产和转移,因此比特币也被认为是一种加密电子货币(英语:Cryptocurrency)(Cryptocurrency)[10][11]。在一般情况下,首字大写的「Bitcoin」是指其所使用的科技和网路,而首字小写的「bitcoin」才是指货币本身[12]。比特币是经由一种称为「挖矿」的过程产生,参与者透过处理交易验证和记录来获取作为手续费的比特币,或取得新产出的比特币[13]。使用者利用个人电脑、行动装置或网路上的电子钱包软体来交易比特币。比特币可经由挖矿取得,也可用来交换货物、服务,以及其他货币[14]。概念更多资料:比特币协议作为记账系统,比特币不由中央发行机构发行新钱、维护交易,这些工作由网络合作完成,由数字加密算法保证交易安全。交易记录以被全体网络计算机收录维护。在每笔交易前,钱币的有效性都必须经过检验确认。作为记账单位,比特币的最小单位是 0.00000001 比特币,称为1“聪”。如有必要,也可以修改协议将其分割为更小的单位,以保证其流通方便。 最终流通中的比特币将总是略低于2100万个(假定其他参数不变)。区块链区块链(Blockchain)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该概念在中本聪的白皮书中提出,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称为“区块”,block)。新增的数据块总能链接到上一个区块,即整条区块链的尾部。比特币对等网络将所有的交易历史都储存在“区块链”(blockchain)中,所以区块链可以看作记录着比特币交易的账本。区块链是一群分散的用户端节点,并由所有参与者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是对所有比特币交易历史的记录[15]。中本聪预计,当数据量增大之后,用户端希望这些数据并不全部储存自己的节点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采用引入散列函数机制。这样用户端将能够自动剔除掉那些自己永远用不到的部分,比方说极为早期的一些比特币交易记录。中本聪创造了比特币系统的第一个区块,即「创世区块」,并附有一句“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而这句是当天泰晤士报当天的头版文章标题。确认一项交易的过程,是由解决一系列计算难题的工作量证明机制来实现的。工作量证明机制要求电脑的计算能力为某个有限值的情况下,需要运算一定的时间才能解决,这就使得攻击者无法重写交易历史,除非他能够拥有比其比特币对等网络系统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从而能以更快地速度产生区块链。工作量证明机制的难度由系统自动调节,所以新区块的生成平均需时10分钟。整个比特币P2P对等网络的节点都会自动检测交易和区块的有效性,并忽略任何违背规则的交易和区块,比如那些产生错误数量的区块,或多次发送同一份额比特币的交易行为。参与处理区块的用户端可以得到一定量新发行的比特币,以及相关的交易手续费。为了得到这些新产生的比特币,参与处理区块的用户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计算力(为此社会有专业挖矿机替代电脑等其他低配的网络设配),这个过程非常类似于挖矿,因此中本聪将数据处理者命名为“矿工”,将数据处理活动称之为“挖矿”。这些新产生出来的比特币可以报偿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者,他们的计算工作为比特币对等网络的正常运作提供了保障。通过挖矿,比特币系统也向全球经济注入了革命性货币。有鉴于此,其他类似竞争币都是用了相同的理念去处理端间交易数据,只是在工作量证明机制上进行调整,如采用权益证明(Prove of Service)和Script算法等。钱包“比特币钱包”使用户可以检查、储存、花费其持有的比特币,其形式多种多样,功能可繁可简, 它可以是遵守比特币协议运行的各种工具,如电脑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网站服务、专用设备,也可以只是存储着比特币私钥的介质,如一张纸、一段暗号、一张U盘、一个文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