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骨折或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医生往往会非常注意他们的饮食。
患者会被告知补充能量,适当饮食。那么为什么这么强调吃呢?真的有人以食物为重吗?
其实没那么简单,因为人经常伤到骨头就吃不好。但这是为什么呢?
1.和正常人相比有什么区别?
尤其是骨折后,身体对能量的需求与正常人有很大不同。
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消耗量非常高。
与没有骨折的人相比,骨折患者往往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因为创伤后应激反应增加,会刺激身体分泌大量激素。
当然,这些激素并不都是坏事,也有积极的一面,可以帮助身体增加分解代谢,使局部组织快速愈合,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而正是因为这些作用,才会出现蛋白质和脂肪的过度消耗,在这样的条件下,体重会慢慢下降。
临床上我们称之为负担平衡,其实是蛋白质流失的一种表现。这种损失不一定是排泄出来的,也可能是身体消耗掉的。
特别是对于一些开放性骨折或外伤较大的患者,消耗会特别明显。
2.对能量的需求增加。
可以说身体愈合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量和蛋白质,可以提供伤口自我修复的需要。
许多关于骨折愈合的研究发现,骨折修复时需要大量的胶原和蛋白聚糖。
所以要及时补充能量,增加这些物质,对骨折愈合非常有利。
因此,如果患者未能及时补充此类物质,将导致骨折愈合延迟,甚至出现骨不连的症状,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3.食欲不振。
虽然身体需要很多能量,消耗很多,但是很多人骨折后不喜欢吃东西。
因为骨折后,很多医生都劝病人刹车,就是不要走路。甚至很多下肢或脊柱骨折的患者都需要长期卧床。这种情况下胃肠道蠕动缓慢,导致食欲不振。
同时消化吸收功能也下降,会出现营养失调。
总之身体需要的能量越来越多,得到的能量却越来越少。
很多骨折患者都会陷入两难境地。他们应该怎么吃?
大家都知道要吃好,注意多样性,但是具体怎么办呢?
其实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多样全面。
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基本概括了所有的饮食原则。
再简化一点,其实还是要坚持四多三少。
四更:主食、蔬菜、水果、奶制品一定要多。
三少:少油,少肉,少油炸食品。
2.对于主食来说,碳水化合物可以达到总热量的55%-60%,当然多一点可以达到70%,没问题。
3.如果可能的话,摄入蛋白质也很重要。而蛋白质应该占所有食物的12%-15%。
4.鼓励患者多吃水果和蔬菜,因为增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和伤口愈合。
5.最好不要忽视早餐,即使是在活动和运动的过程中,也要适当补充能量,吃饭也可以考虑。
做到了以上几点,几乎是标准的饮食原则。
虽然骨折恢复时间很长,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饮食问题。身体能量多了,伤口才能快速恢复。
总结一下。
对于骨折或内固定的患者来说,热量和蛋白质的需求很大。
一方面患者吃的少,另一方面患者用的多,所以很容易造成营养缺乏。
对于一些轻微创伤的患者来说,应激反应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小。在这种情况下,早期口服喂养应在没有静脉营养的情况下进行。
也可以选择一些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但一定要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
但对于部分多发性骨折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尤其是开放性骨折患者,更要注意营养。
静脉营养应在早期或出现并发症时及时给予。
只有在大量营养的支持下,才能保证蛋白质的平衡,有利于伤口愈合。
所以重疾患者一定不能抗拒静脉营养,这是救命之物。
总之,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尤其是能口服的,还要适当考虑患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做一些调整。
吃好,喝好,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