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高保真音响杂志社官网

发布时间:

高保真音响杂志社官网

书报刊就有买

可以上官方网站,订阅全年有折扣。浏览过近期样刊,和十年前的感觉差别不大,可见已经过了热火朝天的发展年代,相对很小众了。高保真音响是从无线电月刊分离出来的,定位就是发烧友。

高保真音响杂志官网

高保真音响杂志订阅那你需要的是在手机上或PC上搜索下杂志云,到这里订阅。

可以上官方网站,订阅全年有折扣。浏览过近期样刊,和十年前的感觉差别不大,可见已经过了热火朝天的发展年代,相对很小众了。高保真音响是从无线电月刊分离出来的,定位就是发烧友。

高保真音响杂志停刊

永不消失的模拟音响——从留声机到LP唱盘自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到1982年索尼/飞利浦公布CD格式后LP唱盘/唱片的逐步停产,在音响世界不过100多年的历史中,模拟唱盘的存在足以傲视其它任何一种影音讯号源。回首留声机到LP的发展历史,揭开模拟时代的神秘面纱,通过本文,希望能够引领读者进入到模拟音响的世界中去。在iPod、MP3之类数字播放机充斥于我们面前之际,领略一下模拟音响独具的魅力吧!玛丽有只小羊羔“玛丽有只小羊羔,雪球儿似一身毛……”这是出自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Edison)之口的一句儿歌。1877年,法国人克罗斯(Charles Cros)邀请爱迪生为他研制一种能自动记录电报信息的装置。在机器试制完毕后,爱迪生取出一张锡箔,将它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让唱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另一头与受话机相连。然后他摇动着曲柄,对着受话机唱起了“玛丽有只小羊羔……”的“经典”唱段。当这一切完成后,爱迪生又将唱针放回原处,再次摇动曲柄,接着机器里就还原出了同一句句子。此后不久,这种被爱迪生称为Phonograph(声音记录者,希腊文)的机器正式诞生。当时的它们只是被用来记录话音,并非我们今天所谓的“音响”。而这一点,爱迪生也是在10年后才领悟到的。Gramophne的诞生由于Phonograph必须在圆筒上以纵向刻有螺旋状的音槽,因此有着复制困难的致命缺点,录音效果也不尽理想。真要说它的好处,大概就只剩下可录可播的双重功效了。于是,早期就有人通过改良Phonograph来制成简易型Dictaphone录音机。音乐家巴尔托克在东欧各地采集民谣时就背过它,布拉姆斯也曾利用这种圆筒录音机录制过“匈牙利舞曲”。1885年,贝尔兄弟与同事丁特(Charles Tainter)将锡箔圆筒改成了涂上蜡的纸筒,据此申请了Graphophone的专利,并在两年后成立了American Graphophone Campany(美国留声机公司)。1887年可以说是留声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转折点。除了AGC的创立外,爱迪生再一次发现了Phonograph的价值(在此之前,他潜心于灯泡的研究),于是Edison Phonograph Company(爱迪生留声机公司)诞生,它一直维持到1894年破产为止。此外,德国人贝林纳(Emil Berliner)进行了在涂蜡的镀锌圆盘上录放声音的试验,并且为他发明的机器命名 Gramophon。由于Gramophon具有实用性与易于复制的特点,并且采用了与日后LP唱盘极为接近的圆板录音片,因此也有人认为他才是留声机的发明者。而到了第二年,留声机才真正实现了商品化。HMV的来历1890年,投币式自动点唱机在美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只需要投入0.25美元,就能通过一条插在耳朵上的管子来收听到喜剧、笑话、吹口哨与铜管乐。1894年,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Columbia Phonograph Co.)制造出一种以弹簧驱动的家用留声机,售价才40美元,这为留声机进入家庭创造了契机。与此同时,歌王卡罗素(1902年)和俄国男低音夏里亚宾(1903年)相继参与了唱片的录音,不仅打开了唱片市场的需求,也带动了留声机的销售。当时采用爱迪生Phonograph的有美国哥伦比亚公司与法国百代公司;贝林纳的圆盘唱片Gamophon后来成为了Victor(胜利,通常又可以取译音“维克多”),不久又改用英国画家巴劳德(Francis Barraud)所画的油画“它主人的声音(His Master''''s Voice)”来作为标志并更名为HMV。HMV其实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EMI(科艺百代)、DG(德国留声机公司)、RCA(美国无线电公司)等唱片公司的始祖。HMV和小狗的标记今天还出现在日本JVC的产品中。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将当时的德国胜利公司更名为DG,日本胜利公司则只在国内使用Victor的品牌和标志,于海外市场改称JVC(Japan Victor Company)。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本地的二手市场,卖家习惯称JVC为“狗头牌”的缘故。1925年Victor把贝尔实验室所发明、内部装有Exponential Hom的留声机以Victorla商标发售,其最高档的型号Victorla 30日后更为收藏家们所抢购。这下,家庭主妇们应该高兴了,因为再也不必看到客厅中摆着一支沾满大灰尘的喇叭了。开创电气录音时代1906年,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发明了电子管,使得电讯号的放大成为可能。包括贝尔实验室在内,许多人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声音可以变成电流信号,利用电子管的电子增幅作用来转动录音机,将信号刻录到唱片中。相对于之前,必须对着大喇叭进行演奏或吼叫的机械录音(Acoustic),这无疑又是一个重大突破。1920年的11月11日,英国人杰斯特(Guest)和梅利曼(Merriman)将伦敦西敏寺举行停战纪念日典礼的实况透过电话线传输,记录在了附近高楼上的圆盘中,这是最早的电气录音实验。1925年,英、美两家哥伦比亚公司采用了贝尔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进行商用电气录音。这一年由此被称为“电气录音元年”,与1948年LP唱片问世和1957年立体声唱片问世同属于模拟音响时代的里程碑之一。当时的唱片称为SP(即Standard Play),采用虫胶加干柏油粉的材料,转速每分钟78转,一面只能录3~5分钟的音乐。不过,即便有这许多限制,1925年的3月,哥伦比亚公司还是将录音机搬进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录下由900多人合唱的“圣子今夜诞生”,其壮丽的效果奠定了电气录音成功的基础。在唱片录音品质改善的同时,重播设备也有了明显进步。唱盘的驱动由发条变成了电气马达,重播时还采用到电子管放大。这时唱片公司把目标转向古典曲目,1927年哥伦比亚为庆祝贝多芬逝世100周年,计划录制了贝多芬交响曲的全集。同时,唱片公司也进行了一些整合:Victor入主RCA,成为RCA/Victor(所以今天RCA Red Seal Studio系列唱片中也能见到小狗标志);1931年HMV与英国哥伦比亚合并成了今天的EMI;德国Graophon改用Polydor(即后来的宝丽金,今天的环球唱片公司)的名字;以便携型留声机Decca命名的唱片公司出现,今天它在台湾被称为“福茂”(环球唱片的子品牌之一)。加上后来为索尼所收购的CBS(哥伦比亚/新力唱片,即CBS/SONY),今天的“5大”唱片公司在当时也已初具雏形。发明家所特有的固执伴随着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令爱迪生彻底退出了留声机领域。此后的10多年,留声机技术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突破,相反倒是录音设备,如麦克风等在技术上有了不小的改进,这最终又将促进留声机向LP的过渡。并且,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的兴起也带动了音响行业的发展,这一切,都有待于我们在下期分解了。1883年,世界上最早的音响公司Thorens诞生,当时的产品是机械式音乐盒。1928年,它开始生产唱盘专用马达,从而揭开其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史。1893年,在芝加哥的美国博览会上,爱迪生首次公开示范了Motion Picture,它被认为是有声电影的雏形。1899年,巴劳德将他为爱迪生创作的油画His Master''''s Voice中的圆筒改成圆盘,卖给贝林纳的Gamophon。1900年6月正式成为Gamophon的商标。1904年8月,哥伦比亚公司在美国以1.5美元推出双层唱片,超低价格得以顺利进入平民家庭。1918年,松下幸之助在大阪成立松下电器制作所,到1931年才开始生产收音机。1918年,丹麦高度风(Ortonfon)成立,二战后开始生产唱盘和MC唱头。1923年,西方电器公司(Western Electric)试验将声音与胶片同步播放。1925年,美国Shure成立,以出品MM唱头著称。1927年,西方电器的子公司Altec Lansing(剧院之声)与Electro-Voice和JBL相继成立,它们同为美国音响业的元老。1932年,乐富豪(Wharfedale)于约克郡成立,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音箱制造厂之一。1939年,BBC开始试验立体声广播。20世纪30年代后的整整40年间,模拟音响的发展进入到了颠峰时期。除了1925年首次商用电气录音,被誉为模拟音响3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中,有两个就发生在这40年里:1948年LP(Long Playing)唱片的问世意味着现代意义上胶木唱盘/唱片的诞生;1957年美国录音协会确定将45/45刻片技术采纳为立体声唱片的标准格式,结果它一直被延续到了今天。20世纪30年代前后,留声机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原先的发条驱动改为了电动马达式,电子管放大技术也被运用到其中。此时,唱片公司将目标转向了古典音乐,还是在1927年,哥伦比亚公司为了纪念贝多芬逝世100周年就录制了贝多芬交响曲的全集。这段时间里,唱片公司也进行了一些整合:Victor入主RCA,成立了RCA/Victor(所以今天RCA Red Seal Studio系列唱片中还能见到小狗的标志);1931年HMV与英国哥伦比亚合并成了今天的EMI;德国Graophon改用Polydor的名字(即后来的飞利浦/宝丽金,现已为环球唱片所收购);以便携式留声机Decca命名的唱片公司出现,今天它在台湾被称为“福茂”(环球唱片的子品牌之一);加上后来为索尼所收购的CBS(哥伦比亚/新力唱片),后世的“五大”唱片公司在当时已初具雏形。高保真时代的来临所谓是“花开两枝”,伴随着电气录音的深入,麦克风、放大器等设备在性能和技术指标上都得到了突破。1930年之后的有声电影已经开始采用多麦克风录音,声音的清晰度和频率响应都远比当时的SP(即Standard Play)唱片要好许多。这样,就对唱片的制作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战期间,为了能使海军军官分辨出英德潜艇不同的马达声,时任Decca技术主任的阿萨·哈替牵头开发出了一种能收录10kHz以上高频的监听器,这就是后来所谓的“FFRR全频录音技术”(Full Frequercy Rang Recording)。不过真正被运用到唱片业则是在临近战争结束的1944年。要知道,在战前,电气录音的频响被限制在了“可怜”的100Hz~500Hz以内,FFRR 40Hz~10kHz的频宽几乎涵盖了所有乐器的基频段,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了!1944年12月22日,赶在圣诞节之前,第一张FFRR技术制作的唱片在英国上市。它的出现令整个产业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技术竞赛中去。之后,沿用已久的蜡盘为噪音较小的醋酸盘所取代,加热型录音刻针的运用使唱片的音质显著提高。家用留声机的循迹能力变得刚好,并且改装了采用宝石唱针的轻型唱头……类似的改进令High-Fidelity(高保真)时代逐步来临。LP的诞生音质的改善是一个方面,但78转SP唱片只能录制3~5分钟的音乐让人难以接受。1931年,RCA就尝试推出33 1/3转的LP(Long Playing)慢速唱片,但却无疾而终。之后,哥伦比亚也开始了类似的尝试。由于不清楚LP的前景将会如何,两手准备的哥伦比亚同时采用78转和33 1/3转蜡板来进行录音。结果,1948年LP唱片实验成功,哥伦比亚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这种唱片从最初的每面录制16分钟逐步增加到22分钟,恰好可以容纳大多数45分钟以内的交响曲。不甘落后的RCA在第二年推出了45转的EP(Extended Play)唱片,音质等同于LP,每面录音时间约5分钟。由于配套的唱盘价格便宜,时长又恰好适合流行音乐的应用,很快在年轻人中打开了市场。之后,还有种16 2/3转的超慢速唱片问世,但很快被淘汰。恰恰是这样的原因,后世的我们可以在一些唱盘上见到78、45、33 1/3转等3种转速的切换开关,就连唱头也分成了SP、LP/EP两种。1953年,RIAA(美国录音工程协会)确定将RCA的New Orthophonic均衡电路设定为LP统一的唱头放大标准,结束了近10种规格混于一世的局面。今天我们在放大器上见到的Phono端口,大多符合RIAA的这个标准。革命性的立体声1953年,Decca在West Hampstead录音室与曼托瓦尼乐队合作进行了第一次试验性的立体声录音。3年后,它研制出了在同一个音槽内录制两种不同讯号的方法。不过,最终采取的45/45立体声唱片刻片模式却是由美国人所掌握的,那是1957年的事了。美国人所采用的方法是在胶木唱片的音槽里以45度的V字型划出两路声轨分别用来记录左、右声道的信号,然后唱头内的线圈也被设计成45度读取,最终产生出立体声效果。相对Decca的方案,虽说各有优点,但由于前者在唱片的刻制与唱头的装配上比较方便而获得了广泛认同。江山人才辈出,至此,LP开始了它的黄金岁月。1956年,RCA与日本Victor开始出品45/45的立体声唱片。只是初期的立体声LP唱盘都为专业产品,主要提供给电台等机构使用,直到1962年气垫喇叭的创始人Edgar Villchur推出第一部供音响发烧友使用的AR手动式唱盘为止。AR唱盘的避震悬挂系统在当年被称为“什么都不怕”,广告里那把准备击向AR唱盘的铁槌令许多人至今还印象深刻。立体声唱片推出后,Ortofon就有了它在MC唱头中的代表作——SPU系列。1995年,Ortofon还造了颗以6N纯银线绕制的MC Rohmannh唱头来夸耀他们的技术成就。Denon在1963年推出的DL-103唱头至今仍有后续型号在生产。Shure在1964年推出的Vl5唱头成为了MM 唱头中的经典之作。立体声初期开始流行动态平衡型设计(Dynarc BalanceType)的唱臂,Grace于1958年发表的G-240 SemiIntergrated Tome Arm。1959年,英国SME推出了静态平衡型(Static Balance)唱臂3009(短臂)和3012(长臂),其优秀的构想设计与精密的工艺立刻改变了唱臂的流行方向。3009日后成为第一个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珍藏的唱臂。1957年Thorens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非磁性转盘TD124,1983年为庆祝建厂100周年推出的TD126MK CCentenial转盘更为美好的模拟时代留下精彩见证。那个时候,学习能力超强的日本厂家开始崭露头角。YAMAHA的KT-1唱盘就获得了不错的评价。Neumann的录音室用转盘同样如此。面向Digital的时代这之后,LP唱盘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刻,但也开始了它退出主流舞台的时刻。因为数字技术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下一期中,我们将为读者分晓。这一时期值得我们关注的另外一些话题:1940年,Walt Disney制作了第一部立体声电影Fantasia(幻想曲)。60年之后,Disney发行了《幻想曲2000》DVD来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1946年,东京通讯株式会社成立。12年后,它以SONY的品牌推出了全世界第一部晶体管收音机。1947年,世界上第一本音响杂志《Audio》创刊。它曾是美国最为畅销的音响杂志,于本世纪初停刊。1949年,Harry Reizes在Hotel New Yorker举行了世界上第一个音响展。1952年,Harman Kardon成立。在收购了JBL、Mark Levinson、Infinity、Lexion和AKG等多家公司后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音响制造企业。1959年,各主要唱片公司开始发行立体声唱片。1963年,飞利浦在柏林的国际音响展中发表了卡式录音带。1965年,Ray Dolby在伦敦向Decca展示了它的录音噪声降低装置,这就是最早的杜比降噪技术。1969年,以生产LP唱盘闻名的Linn在英国创立。20世纪的最后30年对于LP的发展来说,是极富戏剧性的。在这其间,它经历了从颠峰到没落再到近乎消亡的巨大转折。新技术的涌现令LP无论在性能和普及度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然而,一些更新的技术,比如说今天已经家喻户晓的数字处理技术却以更为强盛的生命力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它们的到来则预示着LP终将告别历史舞台。图00 Stanton STR8-30,直驱式LP唱盘中的翘楚(题图说明)如果说前面的40年,LP的世界是为欧美厂家所主导的,那么,到了1970年代,勤奋好学的日本人终于有机会走到了前台来。我们不得不感叹历史是多么惊人地相似,之前我们在说到相机时可能首先会想到莱卡,但在今天,数码相机的世界却为大多数日系品牌所掌控。LP,或者说整个音响史中,这样的一幕一而再,再而三地在重演。新生代的崛起1969年,日本松下(Technics)推出了第一部Direct Drive马达直接驱动式LP唱盘SP-10。这在当时还以Belt Drive皮带传动驱动为主导的LP世界里引起了轰动。富有创新精神的驱动方式解决了一个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的难题,那就是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唱盘皮带老化的问题,并且使得LP唱盘第一次真正做到“收放自如”:想让它转就转、停就停。如此一来,也为后世那些热衷于“打碟”和Remix的DJ们多了个炫技的法宝。只是,直驱式唱盘在取代过皮带传动后不久又顺应了“风水轮回转”的说法,最终还是让位给了发烧友普遍认同的、“音乐味更浓”的皮带传动。因此,现在流传下来的马达直驱唱盘大多都是日本制的产品,如索尼TTS-4000、天龙DP-5000和Micro DDX-1000等。不过,正是源于它的不再流行,使得我们有机会在二手市场上见到大量直驱式LP唱盘。对于那些今天依旧想品味LP滋味的初级玩家,这种价廉、同时又易于维护和保养的直驱式唱盘倒就成了首选。1974年,日本Victor开始采用水晶震荡器的相位伺服方式来稳定转盘的转速,这就是所谓的“石英锁定”方式。之后索尼等厂家也纷纷使用到这项技术,从而大幅提高了转盘的精密度。唱头与唱臂的演变除去唱盘驱动方式的演变,1970年代前后伴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在唱针、唱臂等各个方面,LP都在不停“进化”着。1973年索尼发表了采用碳纤维制造的唱臂;先锋则以铍来制作唱针的连杆;Technics用到了钐钴(Samarium-Coblt)混和磁铁来生产MM唱头;今天以出品静电耳机闻名的Stax推出了静电式唱头CP-X;而来自英国的Linn强调了高精密度的制造工艺,一直到现在它都在出品高级的LP唱盘。正是这些厂家,为LP的迅速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时LP唱头与唱臂的制造几乎成了日本人的天下。还是在1962年,朝仓收就创立了Supex,次年即以Ortofon(高度风)的品牌推出MC唱头,这一次,他让全世界都领略到了来自日本的音响美学。同年,松下秀雄创建了Audio Technica(铁三角),它在后来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唱头生产商,其中的AT-l还是日本第一款MM唱头,之后的AT-35(VM式唱头,1967年)和AT-34(第一款双动圈式MC唱头,1977年)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一个人”的唱头1977年,伴随着Grado对MC唱头专利的开放,更多日本制的MC唱头出现,其中就包括了不少的“一人”公司,Hi-End音响的“小众”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至!像是只接受客户订货制作的Win拉力测量式唱头、采用象牙为原料的Miyabi、镶上蓝宝石的Argant和以石南根来制造Mr.Brier唱头的Goldbug,它们的诞生为发烧友们带来了更多乐趣。另一位东京技术学校毕业的Nabori Tominari从技术观点制造MC唱头,以Dvnavector品牌出售,他与光悦截然不同,但仍吸引一些追随者。那个时候,由管野义信开创的Koetsu(光悦)唱头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终极目标。此人不仅精通古典乐和油画,还是位御用的铸剑师,就连日本天皇的佩剑都由他亲手铸造。多才多艺的他出于对市售制品的不满,亲手设计和制造起唱头来。起初只是自用或赠于亲朋好友,直到1978年拿到美国销售后才声名大起。他所强调的传统技艺与自身的神秘气氛让发烧友为之疯狂。另一位东京技术学校毕业的Nabori Tominari则从技术观点来制造MC唱头,以Dvnavector品牌出售,他与光悦截然不同,却也吸引了一批追随者。数字时代降临现在,我们可以谈一下飞利浦了。以灯泡起家的它到那时已经有80年的历史。1969年,飞利浦率先提出了激光影碟的构想,5年后激光唱片的雏形出现,到了1979年它联合索尼开始进行Compact Disc(CD)的开发。而当1981年松下电气加入CD阵营时,CD与LP的大战才正式上演。其实,还是在1970年代,录音师们已经开始了数字录音的尝试。这种被称为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码变调)的技术也就是后来CD的编码方式。1972年,BBC在调频广播中试用数字设备。同期,NHK将PCM技术转移给了Denon。那一年的4月24日,在东京青山的TwerHall音乐厅,Denon录制了史麦唐纳弦乐四重奏演出的莫札特第15号弦乐四重奏。这一次的录音后来被制作成LP发行。现在我们该明白,为什么会在后期发行的那些LP唱片上看到Digital的字样。除了表明这是通过数字录音技术得到的之外,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意味着模拟音响代名词的LP即将日落西山。1979年元旦,Decca在维也纳录制了鲍斯考夫斯基指挥维也纳爱乐的新年音乐会,这是英国唱片公司的首次PCM录音。比较具有历史意义的是,这个录音在1980年代被制作成CD唱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DDD制作(即以数码录音、数码混音和数码制作的CD唱片)。LP保卫战虽然CD在上市之初遇到了不少困难,包括被人诟病为“声音粗糙”和“缺乏音乐味”(这种说法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但它对LP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很快,LP保卫战拉开帷幕。1982年,当宝丽金在汉堡的CD压片厂正式投产之时,由Denon离职员工组成的Highphone在日本成立。两年后,海老泽澈创立了Roundale Research。而曾在日本最早的MC唱头厂家Fudelity-Research工作的池田勇则成立了Ikeda公司,发表的Ikeda 9唱头被称为“梦幻终极唱头”,算是在进入到数字时代后模拟音响的一大进步。在欧美, Goldmund(1984年,瑞士)、Roksan(1985年,英国)、VPI(美国)、Graham Engineering(1986年,美国)、Wilsonbenesch(1989年,英国)和Immedia(1990年)同样是数字时代模拟音响的拥戴者。到了1990年代,LP终于从大众层面上消失。CD和磁带录音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各种各样新格式都不断涌现。在那个时期,“Digital”已深入人心,除了歌舞厅里DJ用到的LP,它已经不再会出现在寻常百姓的家中。LP唱片的全面停产更是令这一趋势迅速蔓延。然而,有趣的是,到了21世纪,伴随着SACD和DVD-Audio这两种被称为下一代音频格式的唱片出现,人们似乎又回到了从前。“拥有LP才有的完美音质”成为了对SACD最好的褒奖,我们在音响展中见到越来越多以LP作讯源的演示,那些久未推出LP唱盘的老厂也从满是灰尘的仓库里重新找到那些模具和图纸,Opus之类唱片公司也重新开始了LP唱片的发行,这一切,似乎都在述说着LP不死的神话,即便它们只在非常小众的音响发烧友中传开。这一时期值得我们关注的另外一些话题:1967年,《Stereo Sound》(立体声)杂志在日本创刊。侧重Hi-End音响的《Stereo Sound》与侧重于家庭影院的《Hi Vi》在今天同时还出中文版。1970年,EV提出4声道矩阵LP唱片格式。1972年,日本Sansui(山水)推出QS矩阵式唱片,这是最早对LP环绕声的尝试。1972年,Mark Levinson成立,它为现代的晶体管放大器奠定了新标准。12年后,Mark将公司转手再成立Cello,之后又再次转手并创建Red Rose。1975年,Meridian(英国之宝)创立。如今以成为数码音响的领导者之一。1977年,TEAC发表了DAD唱盘的试制品,为CD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1982年,CD正式上市,DAT原型机诞生。后者由于其近乎“完美”的数码录音而遭到唱片商们前所未有的封杀,最终退出家用市场。1984年,宝丽金的CD压片厂里诞生了第1000万张CD唱片。1991年,为了抗衡飞利浦的数码录音机DCC,索尼推出MD,但直到6年后才真正开始为人们所接受。1997年,DVD诞生。

可以上官方网站,订阅全年有折扣。浏览过近期样刊,和十年前的感觉差别不大,可见已经过了热火朝天的发展年代,相对很小众了。高保真音响是从无线电月刊分离出来的,定位就是发烧友。

报刊代号 报刊名称 全年价2-129 家电科技 288.002-185 工程热物理学报 480.002-193 中国照明电器 120.002-281 自然辩证法通讯 48.002-299 科学新闻 288.002-305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300.002-319 现代电影技术 120.002-440 中国烹饪 180.002-623 新材料产业 216.002-647 电器 180.002-652 世界发明 180.002-663 世界标准信息 144.002-734 科学技术与工程 480.002-781 水利建设与管理 120.002-795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144.002-859 中国工程科学 300.002-862 中国防伪报道 120.002-872 科技导报 360.002-875 汽车之友 240.002-878 中国科技论坛 180.002-933 中国基础科学 90.002-944 国防技术基础 120.002-947 中国科技术语 54.002-972 中国品牌与防伪 192.004-263 世界科学 72.004-324 化学教学 108.004-328 电镀与环保 30.004-362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84.004-386 无线电与电视 96.004-431 建筑施工 96.004-433 华东科技 192.004-464 印刷杂志 84.004-585 工业工程与管理 72.004-598 上海调味品 48.004-599 国际商业技术 90.004-672 噪声与振动控制 72.004-675 粮食与油脂 60.004-685 科技创业 120.004-780 上海世博 180.006-24 针织工业 180.006-42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80.006-122 燃烧科学与技术 60.006-236 消防科学与技术 192.008-15 土壤通报 150.008-19 皮革与化工 120.008-30 真空 60.008-43 色谱 90.008-68 水泵技术 48.008-70 压缩机技术 48.008-71 风机技术 60.008-104 信息与控制 90.008-109 五金科技 36.008-143 科技成果纵横 48.008-145 管道技术与设备 30.008-198 软件工程师 120.008-215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36.008-216 控制工程 90.008-261 低温与特气 90.008-273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588.008-300 非织造布 90.0012-44 物理实验 84.0014-106 材料科学与工艺 120.0014-160 应用科技 69.6014-166 学术交流 192.0014-252 煤炭技术 180.0014-322 测绘工程 60.0016-31 内蒙古科技(蒙) 27.0016-36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汉) 163.2016-72 身边科学(蒙) 54.0018-79 中国新产品新技术 216.0018-118 中国电梯 240.0018-145 电镀与精饰 72.0018-153 勘察科学技术 60.0022-14 测试技术学报 60.0022-53 车用发动机 60.0022-108 山西科技 60.0022-173 辐射防护 60.0024-22 国外铁道车辆 30.0024-30 中国烟草科学 48.0024-57 中国海洋药物 45.0024-72 科技信息 72.0024-105 山东陶瓷 48.0024-112 中国动物检疫 120.0024-132 山东纺织科技 48.0024-136 中华纸业(中国造纸协会会刊) 192.0026-28 治淮 48.0026-71 安徽科技 78.0028-174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96.0028-179 环境科技 48.0028-212 江苏科技信息 180.0028-253 改革与开放 96.0028-302 科技与经济 36.0028-305 江苏电机工程 60.0028-343 面粉通讯 48.0032-23 今日科技 120.0032-55 照相机 96.0032-95 科技通报 60.0036-33 烟草科技 96.0036-175 河南科技·综合版 48.0036-211 创新科技 120.0036-219 全球定位系统 30.0036-260 电波科学学报 180.0036-373 资源导刊 120.0038-58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42.0038-10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72.0038-316 测绘信息与工程 24.0042-15 陶瓷科学与艺术 216.0042-17 机车电传动 36.0042-60 企业技术开发 180.0042-138 家具与室内装饰 240.0042-146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30.0042-180 模糊系统与数学 90.0042-337 大功率变流技术 36.0044-66 科技广场 120.0046-9 养禽与禽病防治 42.0046-11 控制理论与应用 180.0046-39 电子质量 180.0046-57 润滑与密封 120.0046-104 分析测试学报 144.0046-112 深圳特区科技 240.0046-115 音响改装技术 240.0046-120 科技管理研究 96.0046-155 电镀与涂饰 72.0046-158 食经 60.0046-213 数码先锋 120.0046-250 IT时代周刊 240.0046-339 海洋与渔业 60.0046-349 现代食品科技 96.0046-354 日用电器 120.0046-359 南方电网技术 60.0046-361 汽车零部件 144.0048-50 企业科技与发展.上半月 72.0048-64 超硬材料工程 60.0048-94 大众科技 240.0048-134 安全生产与监督 60.0048-158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 240.0052-117 情报杂志 180.0052-125 纺织器材 48.0052-126 现代电子技术 360.0052-172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360.0052-174 钛工业进展 120.0052-225 应用化工 180.0052-281 中国材料进展 120.0054-21 遥感技术与应用 180.0054-38 甘肃科技纵横 48.0054-77 甘肃科技 240.0058-15 知识-力量(维) 30.0058-21 石河子科技(汉) 21.0058-165 学习与科普(哈) 12.0062-36 电子元件与材料 120.0062-58 资源开发与市场 180.0062-61 软科学 120.0062-77 机床电器 30.0062-81 电焊机 120.0062-111 纸和造纸 96.0062-125 技术与市场 100.8062-170 建筑电气 144.0062-195 钢管 60.0062-200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90.0062-208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180.0062-247 四川食品与发酵 72.0062-287 实验科学与技术 60.0062-300 内江科技 216.0062-304 通信技术 144.0064-13 民营科技 72.0064-20 动物学研究 150.0064-26 红外技术 120.0064-45 蜜蜂杂志 66.0064-63 云南科技管理 48.0064-65 印刷世界 96.0066-56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54.0074-3 宁夏农林科技 30.0078-70 科学咨询 168.0078-72 移动信息 144.0078-92 内燃机 36.0078-93 材料导报 288.0080-101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64.0080-112 颗粒学报(英文版) 300.0080-126 资源再生 240.0080-139 互联网天地 180.0080-169 演艺设备与科技 60.0080-208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信息科学 1440.0080-209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英文版) 1440.0080-213 科学通报 2880.0080-214 科学通报(英文版) 2880.0080-215 自然科学进展 780.0080-216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900.0080-249 中国认证认可 117.6080-294 高分子通报 192.0080-347 中国科技奖励 216.0080-443 中国勘察设计 240.0080-450 中国军转民 144.0080-533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16.0080-569 认证技术 180.0080-587 华夏星火 180.0080-609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120.0080-635 科技创新与品牌 192.0080-782 科学时代 240.0080-930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360.0082-17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84.0082-48 中国包装工业 103.2082-74 城市发展研究 192.0082-129 国际木业 192.0082-315 科学学研究 168.0082-398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20.0082-415 中国科技信息 768.0082-442 中国科技产业 180.0082-451 中国软科学 264.0082-455 科学观察 1560.0082-526 数码 180.0082-537 全球科技经济了望 96.0082-550 中国发明与专利 120.0082-552 电子产品世界 192.0082-58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90.0082-590 高保真音响 240.0082-592 科学中国人 180.0082-651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120.0082-658 海洋开发与管理 144.0082-675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60.0082-741 高科技与产业化 360.0082-771 玻璃钢/复合材料 54.0082-781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60.0082-862 工程力学 630.0082-880 科技中国 192.0082-905 中国科技财富 180.0082-929 中国印刷 180.0082-976 安全 120.0082-979 中国科技投资 216.0082-986 数码印刷 60.0082-988 印刷技术 120.00

98年高保真音响杂志

高保真音响,是由著名电子科普杂志《无线电》编辑部创办的《高保真音响》杂志,创刊于1994年,是一本全国发行的大型豪华本月刊,栏目众多,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高保真音响》重技术、讲实效、重音乐、讲欣赏;面对数万读者诚心服务。全刊96页正文,20余个栏目,包容国内外器材介绍、摩机土炮、市场消费、交流提高、专访、新片赏析、碟情驿站、音乐漫谈、追音溯源等,海外来稿更使读者接近国际顶极名机,缩短了与海外的空间距离。

《高保真音响》广交厂商,使国外新品、国内名机尽收眼底,共促音响业的繁荣。新版唱片,名家名曲使爱好音乐的朋友美不胜收。整本刊物“软硬兼施”、相得益彰。众多的广告插页,是陈列展示厂商产品的橱窗,是连接厂商与读者的桥梁。精美的装帧印刷使读者爱不释手。

什么是高保真音响系统?如何来评价一套高保真音设备?这里必首先明确这样的概念,所谓的高保真音响系统究竟是保的音源之真还是保的现场演奏之音,按照高保真系统的原意,它保的是现场演奏之真,即通过高保真系统播放的节目,应当和现场演奏的效果相同或基本接近。然而要达到现场演奏的效果,仅从播放这一环节上注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现场演奏、节目录制、节目源制作直到播放的整个过程都要符合高保真技术要求,其中还包括在播放过程中对信号的必要修饰。评价一台高保真音响设备的保真度,虽然规定了许多量化了的技术指标,如频响、失真度、瞬态响应和信噪比等,其实它们仅仅是为了检验设备的保真度所应达到的可测量指标.通过检验这些指标,间接地了解该设备播放的信号与现场演奏的接近程度或者说有多大差别。一套良好的高保真音响,它播放效果应当十分接近现场演奏的效果。 对于音响系统中主要构成部分之一的功放电路来说,它的保真度指标之一是频率响应。几乎所有的功率放大器,它有频响特性并不是完全平真的,也就是说它对音源信号中的各频率成分并不能给予同样的放大,尤其在高、低频两端存在着较大的衰减。为了调整和校正这种不平衡?在音响系统中设置了多频段频率均衡器。 去欣赏音乐会。会便人精神振奋,这不仅是由于那动听的音乐旋律?而重要的是那演奏和演唱的现场真实感。然而通过音响系统放送的录制节目却往往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这除了其它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节目的录、放过程中,所有的音乐信号都要通过一个信号通道而造成的信号"拥挤"和相互干扰。因此。在现代高保真音响系统中?除了采用双声道立体声系统外,还有多声道立体声、环绕立体声以及为增强现场感的数字延时电路和各种现场 音效处理电路。这些电路除了恢复现场效果外。还有部分是附加的人为效果。但不论是为恢复现场效果还是添加新的效果。其目的总是为了最大限度使通过音响系统播放的录制节目,接近和达到现场演奏、演唱的效果

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辛德勒的名单》成了电影里的经典,电影中扣人心弦的音乐同样成了音乐里的经典。长达3小时15分的电影有14段、总长为六十多分钟的配乐,便构成了这张音碟。配乐的作曲为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一位曾获得过五次奥斯卡奖、十八次格莱美奖、三次金球奖的作曲家,《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拯救大兵瑞恩》等影片的配乐便出自他手。在《辛德勒的名单》中,约翰·威廉姆斯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创作手法,不再以景,而是以情入乐,采取浪漫乐派的传统写法,用柔和简练的旋律将影片所要表达的一个民族复杂而沉重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加上画面、情节的配合,套句俗话说——很煽情。配乐中有着许多小提琴独奏的乐段,演奏者是举世闻名的小提琴大师——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一名犹太人,由他来演绎这样一部电影的配乐自是最合适不过。钢琴部分由则作曲家亲自上阵,同时还有合唱团的声音。还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唱片的封面,一只有力的成人的大手紧紧地拽住了小红袖子里伸出来的孩子的小手,拯救的主题就这样简单而又震撼的表现出来了。袖子的红色是整个画面中唯一的彩色,特别显眼,我想这或许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画面的背景则是“老式打字机透过一条仿佛浸染过鲜血的色带打出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总而言之,这是一张悲伤但又不只是悲伤的音乐,若能配合电影,可以让你感受到更多。曲目简介:01.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这是贯穿全片的主旋律,在影片的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在14段配乐中最为突出,也是广大音乐爱好者最熟悉的。这段配乐取自片尾,这时,画面上是如下情景——几十年后,当年被辛德勒拯救的一千多名犹太人带着他们的后代,来到了辛德勒的墓前,每人拿着一块小石头,放到辛德勒的墓碑上,场面庄严肃穆。这段旋律就在这时响起并久久的持续下去,极为婉转、哀伤的旋律由小提琴大师帕尔曼深情的演绎着,传达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心情。看着电影的这一幕时,听着琴声,能让人忍不住流下泪来。14.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Reprise)这还是那段主旋律,由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用钢琴演绎,出现在影片结束打字幕时,与悠扬婉转的小提琴声比,钢琴的演绎有着表达另一种不同的感伤。(以下曲目介绍引自:《辛德勒名单》音乐赏析—杨大林-《高保真音响》杂志)《辛德勒名单》配乐的主题(The Main Theme)结构完整,是常见的复杂三部曲式。在短短的忧伤的引子之后,小提琴如泣如诉地奏出了主题乐段。这贯穿在全片中的哀婉动人的旋律,完全游离于画面之外,从宏观的角度刻划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心理历程。主题在高八度上以明亮的音色反复和扩充之后,进入中间段。小提琴在低音区继续倾诉着,听众可以想见演奏者此刻灌注在弓弦上的激情——小提琴家帕尔曼所属的整个犹太民族的那种饱含苦难的难以言喻的激情。主题在高音区上热烈地再现,最后消失在竖琴深情的主和弦分解音型上。影片里有代表性的配乐段落,除了最富于感染力的上述主题以外,还有一大段音乐具有明显的“写意”倾向,在威廉斯所有作品中可以称得上“超凡脱俗”了。这段音乐跨度很大,长达10分钟,定名为“辛德勒的劳动力”(Schindler′s Workforce)。其主要部分是从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在党卫军监视下搬出家门,而辛德勒同时迁入“新居”开始的。它几乎不为人知地悄然响起,在镜头不断地切换,场景也不断更替的过程中,音乐始终在相对固定的节奏上反复变奏着一个动机。独奏单簧管呜咽般的音色在不时地插入。这里,音乐在进行中与画面保持了一种平行发展的非同步关系。正是这种不落窠臼的写作手法,使音乐始终游离于画面之外,在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之后,得以更深刻地揭示画面内涵。观众所看到的一切——犹太人受到的非人待遇和他们面临的悲惨处境;德国纳粹的嚣张气焰与横行霸道;作为个人的犹太人会计施泰恩为了同胞而忍辱负重、积极斡旋;和同样作为个人的德国人辛德勒想利用战争大发横财,为建立自己的工厂费尽心机等等,这一切都是在当时那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历史大背景下发生的。而作为民族与个人,都无法逃离命运的轨道。音乐里那固执的、显得不近人情的呆板节奏,正像历史的沉重无情的脚步,在驱使人们无奈地一步步走向不可知的未来……在这里,音乐已经高度概括化了。如果说影片配乐创作仍带有约翰·威廉斯特征的话,那么最明显的就是辛德勒与他的犹太人分手这一场景中的配乐了。这时音乐尽管仍然保持着写意功能,但在段落上却恰如其分地与画面保持了同步,伴随情节的发展准确地烘托着画面的气氛,达到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作曲家将这段音乐定名为“我该救更多的人”(I Could Have Done More)。随着辛德勒在犹太人簇拥下一边缓步走向汽车,一边向会计施泰恩交代最后一些事宜,在温暖的弦乐背景上,长笛、单簧管、英国管先后形象地吹奏出了人声对话般的亲切旋律。在犹太长老向辛德勒递交那张所有被救者签了字的证明书时,弦乐再次以温暖的音色奏出了一个充满深情的主题变奏。而当会计施泰恩郑重、恭敬地向他们的守护神辛德勒献上那枚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感恩之情的戒指时,随着辛德勒接过戒指的动作,影片主题旋律再次响起,将画面中的感人气氛推向了高潮。其后,辛德勒离去时,移动摄影机透过车窗拍摄的他的侧面特写镜头中,玻璃上叠映出了依依惜别的人群。在画面以形象、精练的电影语言表现内涵的同时,音乐也用从主题发展出的悠长、绵延的旋律线表现了辛德勒与他倾尽全力救出的这一千多个生命之间结下的难舍亲情……观众一定会记得,影片结尾处出现了一个全景镜头:阳光明媚的原野上,存活下来的犹太人排成一列从地平线上走来。他们代表着自己那苦难深重的古老民族,一改过去屈辱压抑的形象,正在大踏步地走向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未来。与此同时,残暴无比的集中营司令官,党卫军少校阿蒙·格特被处绞刑。人类历史上那人性极度扭曲的、最为恐怖血腥的一页翻过去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在这组镜头中,音乐也第一次表现出了轻松与欣慰之情。在独奏吉他的小调分解和弦上,口哨吹出的前奏,令人感到一种适度的愉快与活泼,引出了民歌合唱曲“金城耶路撒冷”(Jerusalem of Gold)。山林的气息美酒般清爽钟声和松柏的芳香在风尘中弥荡沉睡的树丛和石垣还有那横亘的城墙把这孤独的城池送入睡乡黄金之城 青铜之城耶路撒冷到处充满光芒我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这是一首三拍子的、用自然声演唱的歌曲。词曲作者并不是威廉斯,而是犹太裔作曲家瑙米·谢默,而且这首以希伯来语演唱的颂歌也并非为本片而作。“金城耶路撒冷”最早曾出现在1991年由法国和以色列合拍的影片《为了萨沙》(Pour Sacha)中。这首颂歌以其质朴的旋律、虔诚的情感,表达了犹太民族对金城耶路撒冷的无比崇敬和无限希望。在《辛德勒名单》里,对于作曲家约翰·威廉斯来说,它还是配乐创作的基石——辛德勒主题的主导动机就出自这首合唱曲的第一小节。正是在这一小节下行五度的短小动机上,作曲家创作出影片《辛德勒名单》充满激情的全部音乐。曲目清单:01.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 Itzhak Perlman02. Jewish Town (Krakow Ghetto - Winter '41) - Itzhak Perlman03. Immolation (With Our Lives, We Give Life) - John Williams04. Remembrances - John Williams05. Schindler's Workforce - John Williams06. Oyf'n Pripetshok/Nacht Aktion - The Li-ron Herzeliya Children's Choir07. I Could Have Done More - Itzhak Perlman08. Auschwitz-Birkenau - Itzhak Perlman09. Stolen Memories - John Williams10. Making The List - Itzhak Perlman11. Give Me Your Names - John Williams12. Yeroushalaim Chel Zahav (Jerusalem Of Gold) - The Ramat Gan Chamber Choir/Hana Tzur, Cond.13. Remembrances (With Itzhak Perlman) - Itzhak Perlman14.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Reprise) - John Williams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国家信息产业部主管的中央级科技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网址:。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几代邮电出版人的奋斗,如今已经成为集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为一体的,在国内外有专业特色和品牌影响的综合性科技出版大社。现拥有了9400平方米的现代化的邮电图书发行中心,拥有了遍及全国四通八达的发行渠道。该社连续十年保持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连续三年保持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讲信誉重服务出版单位” 称号;荣获新闻出版署1995年度“优秀印制质量出版社金奖”;2000年获得“全国版权贸易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4~2000年连续7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和首都“文明单位”,1997~2000年连续4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和首都“文明单位标兵”;2000年被中央国家机关党工委和信息产业部直属机关党委分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党委”荣誉称号;2003年再度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和首都“文明单位”。 建社以来有300余种图书、期刊和音像电子出版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其中《邮电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邮票图谱》、《电信竞争》、《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获中国图书奖,《S1240高级操作维护学习系统》获国家电子出版物提名奖;《无线电》杂志连续两次获“国家期刊奖”,《集邮》杂志获“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电信技术》获优秀邮电科技期刊一等奖,《无线电》、《集邮》、《电信技术》、《学电脑》、《通信世界》、《电信科学》等六种期刊列入新闻出版总署的“中国期刊方阵”。 如今,该社年出版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经管、集邮、交通、少儿、心理学、商务英语十类图书2300余种。通信、电子图书以其权威性和先进性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计算机图书居全国“四强”出版社之一,少儿图书已形成品牌特色。该社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第六,其中:计算机类图书排名第二,通信电子类图书排名第二。出版《通信学报》、《电信科学》、《电信技术》、《通信世界》、《无线电》、《集邮》、《学电脑》、《信息与家庭》、《互联网天地》、《摩托车》、《高保真音响》、《米老鼠》等12种期刊,年总发行量近1300万册。年出版音像电子出版物300余种,网络出版物400余种。 此外,该社十分重视开展社会活动,从1980年开始,连续22年牵头举办“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得到全国广大集邮爱好者的赞誉,在海内外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该社于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目前,各项改革措施正在稳步推进。

高保真音响杂志电子版

高保真音响,是由著名电子科普杂志《无线电》编辑部创办的《高保真音响》杂志,创刊于1994年,是一本全国发行的大型豪华本月刊,栏目众多,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高保真音响》重技术、讲实效、重音乐、讲欣赏;面对数万读者诚心服务。全刊96页正文,20余个栏目,包容国内外器材介绍、摩机土炮、市场消费、交流提高、专访、新片赏析、碟情驿站、音乐漫谈、追音溯源等,海外来稿更使读者接近国际顶极名机,缩短了与海外的空间距离。

《高保真音响》广交厂商,使国外新品、国内名机尽收眼底,共促音响业的繁荣。新版唱片,名家名曲使爱好音乐的朋友美不胜收。整本刊物“软硬兼施”、相得益彰。众多的广告插页,是陈列展示厂商产品的橱窗,是连接厂商与读者的桥梁。精美的装帧印刷使读者爱不释手。

高保真是音响发烧友使用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能完美再现原著声音或影像的设备和载体,没有失真,有一个精确的响应频率。

对于音响系统中主要构成部分之一的功放电路来说,它的保真度指标之一是频率响应。大部分功率放大器,它有频响特性并不是完全平真的,也就是说它对音源信号中的各频率成分并不能给予同样的放大,尤其在高、低频两端存在着较大的衰减。

在现代高保真音响系统中。除了采用双声道立体声系统外,还有多声道立体声、环绕立体声以及为增强现场感的数字延时电路和各种现场音效处理电路。

扩展资料:

高保真技术再现敦煌壁画千年神韵: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樊锦诗介绍,“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巡展”展出的敦煌壁画精品,充分利用了高保真数字技术,真实地再现敦煌艺术的神韵和信息,可以近距离临摹古代绘画技术,对保护和传承千年敦煌壁画艺术起到重要作用。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认为,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是古代中西文化汇聚、碰撞、交融的重要场所。至今保留有十六国至清代的400余洞窟,既继承了汉晋艺术传统,又融合了域外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使用高保真技术保护敦煌壁画,不仅是保护历史记忆的需要,更是守望人类精神家园的需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保真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敦煌壁画展武汉举行 高保真技术再现千年神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保真音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