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牛蒡抗癌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牛蒡抗癌研究论文

《本草纲目》中详载:牛蒡性温、味甘无毒,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牛蒡片茶具有一面排除人体毒素,一面以营养成分进行滋补和调理的特点,符合中医“一消,必有一补”的理论。此外,牛蒡茶中含有大量牛蒡甙和木脂素,其中牛蒡甙元是抗癌活性物质。牛蒡茶色泽金黄、香味宜人,是老幼四季皆宜的保健饮品。牛蒡茶也可做成菜,用炖、煮、涮、做汤等方法在三餐中搭配食用。

牛蒡子吃多了致癌

牛蒡子吃多了致癌, 牛蒡子就是牛蒡结的果子,晒干后就是一种中药,牛蒡子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且营养价值比较丰富的药材,其对人体有着良好的保健效果。那么牛蒡子吃多了致癌吗?

牛蒡子是安全的产品,就算吃多了也不会导致癌症出现,但是吃太多可能会引发拉肚子或者是其他的异常情况,所以建议大家在使用的时候注意每一次放入的量只能是五片到十片之间,切不可放入太多,否则就会因为放入的牛蒡子太多而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它主要针对的是便秘人群、高血脂人群和有亚健康问题存在的人群

【药理及作用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牛蒡子有抑菌、抗癌、降血糖、抗炎、镇痛、利尿、增强新陈代谢等药理作用。目前除传统的用途之外,临床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面神经麻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小儿上感发热、慢性咽炎、猩红热、糖尿病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骨瘤、颈椎病、偏头痛、癫痫、习惯性便秘、慢性鼻窦炎、肺癌、大肠癌、慢性胆囊炎、湿疹、乳腺炎等等。牛蒡苷可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并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显示抗肾病变作用。牛蒡子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蓝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牛蒡子煎剂(100%)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乙型链球菌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本品成分牛蒡苷,药理实验提示可引起动物中枢神经兴奋,过量可致惊厥,呼吸加快,继而抑制呼吸。

2、肠道不良反应:牛蒡子富含油质,其性滑利,有导泻作用。如被用于气虚而大便溏泻者,则会加重泄泻。

3、过敏反应:吴树忠报道牛蒡子致过敏反应1例,患者女,45岁,患风湿性心瓣膜病已5年,服中药后自觉症状显著改善。以后又因左胸闷痛不适,并有咽痒、痰黏、便秘来诊,脉象结代,遂守原方减去桂枝、附子,加牛蒡子15克煎服。服药后约30分钟,突感胸闷、气急,并有喉头阻塞感,随即头晕,呕吐,皮肤相继出现丘疹,瘙痒难忍,即送医院。查体:血压12/8千帕,脉搏110次分。立即吸氧,50%葡萄糖液40毫升加入地塞 米松5毫克静注,30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次日又服原方,服后约半小时又出现上述反应,经抗过敏治疗后症状迅速好转。患者未服其他药物及蛋白类致敏食物。遂将原方拣去牛蒡子,再煎服后未出现过敏症状。

【防范措施与禁忌】

1、掌握适应证:本品能滑肠,气虚便溏者忌用。《本草经疏》:“痘疮家惟宜于血热便秘之证,若气虚色白大便自利或泄泻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泻,故用之无妨。痈疽已溃,非便秘不宜服。”

2、控制药物用量,不宜超量使用。

3、对本品过敏者不使用,产生过敏反应者应该及时停用,并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支持等治疗。

牛蒡子

别名:恶实、鼠粘子、黍粘子、大力子、毛然然子、黑风子、毛锥子、粘苍子、大牛了、牛子、土大酮子、万把钩、鼠尖子

禁忌人群: 气虚便溏者忌用。

牛蒡子的基本介绍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

牛蒡子的`营养价值

果实含牛蒡甙,水解生成牛蒡甙元及葡萄糖。又含罗汉松脂酚,络石甙元,倍半木质素AL-D及 AL-F。种子含牛蒡甙,牛蒡酚A、B、C、D、E、F、H。又含脂肪油,其中脂肪酸成分有:花生酸,硬脂酸,棕榈酸和亚油酸。

牛蒡子的选购

瘦果长倒卵形,两端平截,略扁微弯,长5-7mm,直径2-3mm。表面灰褐色或淡灰褐色,具多数细小黑斑,并有明显的纵棱线。先端较宽,有一圆环,中心有点状凸起的花柱残迹;基部狭窄,有圆形果柄痕。质硬,折断后可见子叶两片,淡黄白色,富汕性。果实无臭;种子气特异,味苦微辛,稍久有麻舌感。

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

【牛蒡子有什么副作用】

1、牛蒡子的用药禁忌

牛蒡子毕竟是一味药材,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群服用,所以要了解它的药性。那么该品能滑肠,气虚便溏者忌用。《本草经疏》:痘疮家惟宜于血热便秘之证,若气虚色白大便自利或泄泻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泻,故用之无妨。痈疽已溃,非便秘不宜服。

2、牛蒡子的毒副作用

牛蒡子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也很丰富,而不同的成分则有不同的作用,而其中含有的牛蒡苷能引起蛙、小鼠、兔强直性惊厥,呼吸微弱,随意运动消失,最后转入麻痹状态,此时心脏尚未停止搏动。

3、牛蒡子的不良反应

吴树忠报导服用牛蒡子致过敏反应1例。

【牛蒡子的使用方法】

牛蒡子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呢?相信大家也想要对其有所了解。那么一般药用牛蒡子用水煎服,每剂用量6-12克,炒用可减缓牛蒡子苦寒特性,降低其滑肠作用。

1、牛蒡子茶

材料及做法:牛蒡子200克,捡去杂质,放于锅中,用小火炒至起微鼓起,外面呈微黄色并略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研磨成细末。每服10克,用开水冲泡当茶饮用。

功效:能够清热解表,适用于发热偏重,外感风热,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咽红肿痛,色黄粘稠,鼻塞头痛的热毒不太严重者饮用。

2、牛蒡子粳米粥

材料:牛蒡子15克,冰糖适量、粳米80克。

做法:将牛蒡子加水煎汤,去渣后放入粳米、冰糖,在加水煮到米花粥稠,每日2次,温热服食。

功效:可以清热解表,适用于外感风热、咳痰不爽,感冒咳嗽,麻疹透发不畅者服食,但需要注意,凡是胃寒、气虚、便溏者谨慎服食。

【牛蒡子哪些人不可以吃(不适宜人群)】

牛蒡子是一味很好的药材,其对人体各方面都有许多较好的积极作用,但人们都是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和身体健康状况的。那么患接触性皮炎或湿疹的人、孕妇、产妇、经期中的女性,或体制较虚寒者,不宜大量食用。痛经及腹泻的人也不宜食用。还有牛蒡子茶这些人群也是不能饮用的,以免饮用以后对身体健康不利,而且还会导致一些副作用的出现哦。高血压患者不要直接食用牛蒡子应当饮用牛蒡子汤,但是可以将牛蒡子做成五行蔬菜汤来食用,这个菜肴的做法也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可以将牛蒡子、香菇、胡萝卜、白萝卜、白萝卜叶等这些食材搭配起来煮汤来食用的,这样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也是有利的。

【牛蒡子哪些人可以吃(适宜人群)】

而适宜食用牛蒡子的人群又有哪些呢?其适用于厌食、偏食,不易入睡、易惊醒,易感冒,头发稀疏,头晕,贫血。食欲减退、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的老年人及容易上火的人士;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者适宜服用,另外,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等这些疾病的症状,那么我们也是可以适当服用牛蒡子的,对于帮助我们缓解病情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哦。

抗癌药抗研究论文

您好,可以的+

只能说~你可以去在(世界肿瘤研究、亚洲肿瘤科病例研究)等等这样的期刊去找些范文参考

酒的市场我到知道

【分享】有奖翻译外文文献摘要(药物专区) 药物专区 这篇综述重点阐述了藻类中具有食用和保健价值的各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状况。 文题:Lipids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eukaryotic algae 作者:Guschina, I. A. Harwood, J. L. 杂志全名: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 年份,卷(期): 起止页码: 2006, Vol 45, No 2, 160-186 英文摘要: Eukaryotic algae are a very diverse group of organisms which inhabit a huge range of ecosystems from the Antarctic to deserts. They account for over half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at the base of the food chain.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on the lipid biochemistry of algae has shifted from experiments with a few model organisms to encompass a much larger number of, often unusual, algae. This has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new compounds, including major membrane components, as well as the elucidation of lipid signalling pathways. A major drive in recent research have been attempts to discover genes that code for expression of the various proteins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very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such as arachidonic, eicosapentaenoic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s. Such work is described here together with information about how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light, temperature or minerals, can change algal lipid metabolism and how adaptation may take place. 中文译文: 真核藻类中脂类及其代谢研究综述 真核藻类是一大类具有多样性的种群,它的覆盖范围很广的,栖息地遍及从南极圈到沙漠的各类生态系统。藻类占据了初级生产力的一半以上,成为食物链的基础。近年来,人们对藻细胞中脂类物质的生化研究已经从很少的几种模式微生物其他物种拓展,开展了对众多物种包括一些非常见藻类的研究。这些研究带来了许多新的化合物的发现,包括一些细胞膜的主要组分、以及脂类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分子。这些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寻找这些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蛋白的编码基因。同时本文中还综述了环境因子(例如光、温度、微量元素)对藻类脂肪代谢的影响以及藻细胞的应答机制的相关研究信息。 影响因子(2005) 8.810 -------------------------------------------------------------------------------- 全文连接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eukaryotic algae.part1.rar (250.0k) -------------------------------------------------------------------------------- 全文连接-2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eukaryotic algae.part2.rar (106.03k) -------------------------------------------------------------------------------- 共翻译了5篇,其中三篇综述,两篇研究性文章。都是有关海洋药物方面的,大部分是海洋抗癌药物。尽我所能进行了翻译,部分词汇查不到中文译名,就没有翻译。 个人认为第四篇文章的水平很高,这时发表在PNAS上面的文章,一般化学类的文章,JACS(影响因子7左右)是顶级的杂志了。做的是海洋复杂天然产物的构型构象确定,该化合物是一个含侧链的25元环的大环内酯。类似于沙海葵毒素,研究方法也是从结构的片断开始,逐步确定其立体结构,当然本文所研究的结构没有沙海葵毒素(由129个碳原子组成的聚醚化合物,分子量为2677,含有40个羟基和8个甲基)那么复杂。虽然本文没有确定整个结构的立体结构,但本文的研究为确定该类型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打下了基础。 第一篇(文章类型:Review) 文题:Marine pharmacology in 2003–2004: Anti-tumour and cytotoxic compounds 作者:Alejandro M.S. Mayer, Kirk R. Gustafson 杂志全名: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IF for 2005:3.706;IF for 2005:3.302) 年份,卷(期): 起止页码:42 (2006 ):2241-2270 英文摘要:During 2003 and 2004, marine pharmacology research directed towards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 anti-tumour agents was published in 163 peer-reviewed articl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is to present a structured assessment of the anti-tumour and cytotoxic properties of 150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many of which are novel compounds that belong to diverse structural classes, including polyketides, terpenes, steroids and peptides. The organisms yielding these bioactive marine compounds include invertebrate animals, algae, fungi and bacteria. Anti-tumour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were conducted with 31 structurally defined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in a number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models that further defined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 Particularly potent in vitro cytotoxicity data generated with murine and human tumour cell lines was reported for 119 novel marine chemicals with as yet undetermined mechanisms of action. Noteworthy is the fact that marine anti-cancer research was sustained by a global collaborative effort, involving researchers from Australia, Austria, Canada, China, Egypt, France, Germany, Italy, Japan, Mexico, the Netherlands, New Zealand, Papua New Guinea, the Philippines, South Africa, South Korea, Spain, Switzerland, Taiwan, Thai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Finally, this 2003–2004 overview of the marinepharmacology literature highlights the fact that the discovery of novel marine anti-tumour agents continued at the same pace as during 1998–2002. 中文译文(包括题目): 2003-2004海洋药理学:抗肿瘤及细胞毒化合物 2003至2004年度,研究方向为寻找发现新抗肿瘤药物的海洋药理学论文总共发表了163篇。 本综述旨在对大约150个海洋天然产物的抗肿瘤及细胞毒活性进行化学结构上的分析,其中许多化合物属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包括聚酮化合物、帖类、甾体以及多肽。产生这些活性化合物的生物包括无脊椎动物、海藻、真菌和细菌。在大量的实验及临床模型上,研究人员对31个结构明确的海洋天然产物进行了抗肿瘤药理研究,这样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其作用机制。据报道,共有119种新的海洋化合物在体外对鼠或人类肿瘤细胞有特别强的细胞毒作用,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许多国家合作进行海洋抗肿瘤药物研究,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埃及、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新几内亚、菲律宾、南非、南朝鲜、西班牙、瑞士、台湾、泰国及美国。最后,2003-2004年的海洋药理学研究综述表明发现新抗肿瘤化合物的速度与1998-2002期间一致。 第二篇(文章类型:Review) 文题:Indole alkaloid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An established source of cancer drug leads with considerable promise for the control of parasitic, neurological and other diseases 作者:Waseem Gul, Mark T. Hamann 杂志全名:Life Sciences(IF for 2005:2.512;IF for 2005:2.158) 年份,卷(期): 起止页码:78 (2005):442-453 英文摘要:The marine environment produces natural products from a variety of structural classes exhibiting activity against numerous disease targets. Historically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have largely been explored as anticancer agents. The indole alkaloids are a class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that show unique promi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 leads. This report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indole alkaloids of marine origin and also highlights our own research. Specific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indole alkaloids presented here include: cytotoxicity, antiviral, antiparasitic, antiinflammatory, serotonin antagonism, Ca-releasing, calmodulin antagonism,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中文译文(包括题目): 吲哚生物碱海洋天然产物:明确的抗癌药物先导化合物库,在治疗寄生虫病、神经病及其它疾病具有良好的前景 海洋产生了大量的各种结构类型的天然产物,它们作用于不同的疾病靶点。历史上,对海洋天然产物的研究大都是在抗癌方向。海洋中的吲哚类生物碱在作为新药先导化合物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良好前景。本文综述了有关海洋来源的吲哚生物碱的文献,同时也包括了我们自己的研究。在这里,我们展示了吲哚类生物碱的独特生物活性,包括:细胞毒、抗病毒、抗寄生虫、抗炎、拮抗5-羟色胺、钙释放、拮抗钙调蛋白及其他药理活性。 第三篇(文章类型:Review) 文题:Marine natural products as anticancer drugs 作者:T. Luke Simmons, Eric Andrianasolo, Kerry McPhail, Patricia Flatt, and William H. Gerwick 杂志全名: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IF for 2005:5.171;IF for 2004:5.242) 年份,卷(期): 起止页码:2005;4(2):333–42 英文摘要:Th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s immeasurable and therefore is an extraordinary resource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anticancer drugs. Recent techn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 advances in structure elucidation, organic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ssay have resulted in the isolation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various novel anticancer agents. These compounds range in structural class from simple linear peptides, such as dolastatin 10, to complex macrocyclic polyethers, such as halichondrin B; equally as diverse are the molecular modes of action by which these molecules impart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 This review highlights several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and their synthetic derivatives that are currently undergoing clinical evaluation as anticancer drugs. 中文译文(包括题目): 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海洋天然产物 海洋环境的化学与生物多样性是无法衡量的,因此海洋是发现新抗癌药物的特别资源库。今年来,结构鉴定、有机合成、生物分析在技术及方法学方面的发展带动了各种新抗癌药物的分离及临床评价。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各异,从简单的线性多肽如多拉司他汀10,到复杂的大环聚醚类化合物如软海绵素B。有如结构差异,这些化合物赖以传递作用的分子模式也各不相同。本文综述了一些来自海洋的天然产物及其合成衍生物,目前这些化合物正作为抗癌药进行临床评价。 第四篇(文章类型:research article) 文题:Synthesis of antimicrofilament marine macrolides: Synthesis and configurational assignment of a C5–C16 degradation fragment of reidispongiolide A 作者:Ian Paterson, Robert Britton, Kate Ashton, Henner Knust, and Jonathan Stafford 杂志全名: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年份,卷(期): 起止页码:2004 August 17; 101(33): 11986–11991. 英文摘要:Reidispongiolide A is a representative member of the sphinxolide/reidispongiolide group of cytotoxic 26-membered macrolides of marine origin. By interacting with actin in the cell cytoskeleton, the reidispongiolides and sphinxolides are potent microfilament destabilizing agents that represent a promising mechanism of action for developing novel anticancer drugs. An aldol-based synthesis of a library of diastereomers of C8–C16 and C5–C16 fragments and detailed NMR comparison with a reported degradation fragment enabled a configurational assignment for a major part of the reidispongiolide macrocyclic core, thus sett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ongoing synthetic efforts. 中文译文(包括题目): 具抗微丝活性的海洋大环内酯合成:reidispongiolide A分解片断C5–C16的合成及构象指定 Reidispongiolide A是来自海洋的含sphinxolide/reidispongiolide 基团的26元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代表。通过与细胞骨架的肌动蛋白相互作用,这些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使得微丝失稳,这是研发新抗癌药物的有望机制。从丁间醇醛开始,合成了C8-C16及C5–C16的非对映体库,并将其NMR数据与一已报道的分解片断进行详细的比较,从而指定了reidispongiolide大环母核主要部分的构象,为后续的合成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文章类型:research article) 文题:Aureoverticillactam, a novel 22-atom macrocyclic lactam from the marine actinomycete Streptomyces aureoverticillatus. 作者:Scott S. Mitchell, Benjamin Nicholson, Sy Teisan, Kin S. Lam, and Barbara C. M. Potts 杂志全名: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IF for 2005:2.202; IF for 2004:2.267) 年份,卷(期): 起止页码:2004 Aug;67:1400-2. 英文摘要:During the course of our screening program designed to discover novel anticancer and anti-infective agents from marine microorganisms, a strain of Streptomyces aureoverticillatus (NPS001583) isolated from a marine sediment was found to produce a novel macrocyclic lactam with cytotoxicity against various tumor cell lines. Using extensive MS, UV, and NMR spectral analyses, the structure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compound 1, aureoverticillactam, a 22-atom macrocyclic lactam incorporating both triene and tetraene conjugated olefins. 中文译文(包括题目): 由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aureoverticillatus产生的22元环大环内酰胺Aureoverticillactam 在试图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得到新抗癌药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株分离自海洋沉积物的链酶菌属放线菌aureoverticillatus (NPS001583) 能产生一种新的大环内酰胺,其对数种不同的肿瘤细胞都有细胞毒作用。运用包括质谱、紫外及核磁共振的多种光谱分析,解析确定了该化合物1(aureoverticillactam)的结构,是一个含有共轭三烯和共轭四烯的22元环大环内酰胺。 如果你英语水平可以的话,可以直接到 (美国专利网)找找。《外文文献信息检索》PPT版(包括:外文图书信息检索、外文期刊论文检索、外文报纸检索),如有需要再联系我。

牛蒡子提取毕业论文

问题一:中药有哪些?是什么药效? 甘草,党参行,补气轿 问题二:艾茸是什么中药,它有什么功效 茸为白字,因改为艾绒,就是艾叶捣后去杂质制成的绒,针灸用。艾绒和艾叶的功效相同,温暖下焦,疏通经络。可以煎服也可用于灸穴位。 问题三:常用中药都有哪些名字 人参人发卜芥儿茶八角丁香刀豆三七三棱干姜干漆广白广角广丹 大 大戟大枣大蒜大蓟小蓟小麦小蘖山丹山茶山奈捎行┿山枣山栀 山姜山 山楂川羌川军川连川朴川乌川柏川谷川断川椒川贝川芎 马兰马辛马菜马莲马宝马勃马蔺卫茅子苓天冬天虫天龙天雄天麻 元胡元参木瓜木耳木莲木香木通木贼木豆木笔木蓝牙皂瓦松瓦韦 贝子贝母贝齿牛至牛黄牛膝牛蒡见愁手参毛鸡毛茛毛姜升麻升登 丹砂丹皮丹参乌茜乌韭乌药乌头乌桕乌梅方海六曲文元文蛤仁杞 双花双皮水花水萍水韭水莽水蛭巴豆玉桂玉竹玉金甘松甘草甘遂 艾叶艾片艾蒿石韦石耳石灰石斛石膏石榴石燕石竹石蜜龙胆龙齿 龙骨龙葵龙脑龙眼归尾田螺申姜生地生姜生军仙茅及巳片苓白及 白芨白求白术白芍白芷白英白矾白果白前白丑白参白苏白降白蜜 白蔻白蔹白微玄参半夏地龙地黄地椒地榆地笋地锦杞子朴硝芒硝 朴硝西瓜西羌列当百合百部当归当药中草曲莲肉桂肉果朱砂向前 问题四:我国中药有哪些 50分 我国中药大部分都反映在全国和各地中药志或药用植物志、动物志等著作中。现已知中药资源总数有12807种,其中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 一般分为:解表药:清热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 行气药:止血药:芳香化湿药:消食药:利水渗湿药: 安神药:补虚药: 泻下药: 问题五:中国有什么中药,分别是效果是什么 根据事物的同和异把事物 *** 成类的过程,即称为分类。分类的方法,是人们认识和区分事物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中药的分类,就是根据中药同和异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从而达到掌握药物特性和更好地利用药物的一种方法。不同的学科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切合实际的分类方法,将众多无绪的药物进行系统的分门别类,对于中药的认识、掌握和利用,可以提高效率和提供许多的便利。 中药的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天官》就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记载,对于其中的“五药”,汉代郑玄注曰“五药:草、木、虫、石、谷。”可见在汉代已有对药物进行分类的论述。在本草书籍中,分类的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根据其药性、功效、毒性等特性,将365种药物分别归纳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此后,梁代陶弘景在其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在“五药:草、木、虫、石、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实等七类,从而确立了中药按自然属性的分类方法。越到后世,不仅分类的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而且分类的理论也越来越丰富。 中药分类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传统的分类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系统:即药性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药性分类法,是根据中药药性、功效等特性进行分类的一类分类方法。因为它有利于医家掌握药物性能,故为历代医家所习用。性能是药物有别于其他物质的最大特性,因此大多数本草书籍的分类,都少不了用它来进行归纳。这也是多数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书籍,仍保留了三品分类方法的原因。 药性分类法,首创于《神农本草经》,它的三品分类法,以“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为其分类的理论依据。虽然分类比较简略,但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本草典籍中,三品分类开创了药物分类的先河,因此对后世影响深远。虽然梁代陶弘景创立了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但一直到唐宋金元,历代修订本草,仍然保存了三品分类的属性,并以之作为分类的依据。即使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彻底打破了三品分类的方法,但仍在药名下对《本经》、《别录》药物的三品属性作了注释。然而由于药物的日益增多和对药物认识上的不断深化,这种分类方法的局限性便日见暴露出来,单凭三品分类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后世医药学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出了更为切用的分类方法。如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首创了“十剂”分类法,根据药物功效归纳为“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类。它的分类理论是:“宣可去窒,……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涩可去脱,……滑可去著,……燥可去湿,……湿可去枯”。这对于临床用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金元期间的李东垣,将临床常用的100余种中药,根据升降浮沉的理论,将其分成五类。又署名为李东垣而实为后人所托的《药性赋》,则按药物四性(寒、热、温、平)进行分类。尤其是明、清以来,医药学家们相继总结了不少临床实用的功效分类方法。如明代王纶在其所著的《本草集要》中,将药物按功效分列为治“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人、小儿”等12门。每一门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治气门分“补气清气温凉药、行气散气降气药、温气快气辛热药、破气消积气药”4类等。这种分类比较具体而详细,无疑是一大进步。李时珍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际,在其《本草纲目》中总结了“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将药物的功效结合脏腑受病的标本、寒热、虚实进行综合归类。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对药物功效分类的贡献最大,......>> 问题六:中药学包括哪些内容?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偿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学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问题七:有子的中药有哪些? 五味子、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蔓荆子、女贞子、栀子、苍耳子、牛蒡子、青葙子、鸦胆子、牵牛子、车前子、地肤子、附子、川楝子、南瓜子、莱菔子、使君子、白芥子、黄药子、白附子、葶苈子、紫苏子、决明子、韭菜子、桑葚子、五倍子、诃子、莲子、金樱子、马钱子、蛇床子、大风子、瓦楞子、沙苑子

牛篣子功效与作用

牛篣子功效与作用,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滋补佳品,它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种,这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滋补品,如果你想要了解的话,下面跟大家分享牛篣子功效与作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牛蒡子辛散苦泄,寒能清热,故有疏散风热,宣肺利咽之效,常配银花、连翘、荆芥、桔梗等同用,如银翘散;若风热壅盛,咽喉肿痛,热毒较甚者,可与大黄、薄荷、荆芥、防风等同用。

2、麻疹不透

该品清泄透散,能疏散风热,透泄热毒而促使疹子透发,崐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常配薄荷、荆芥、蝉蜕、紫草等同用,如透疹汤。

3、治疗面神经麻痹

以牛蒡纠偏汤为主,随证加味,每日2次,水煎服。

4、治疗咽喉肿痛

牛蒡子、板蓝根、桔梗、薄荷、甘草。水煎服。

5、抗菌抗病毒作用

牛蒡子水浸液(1:2的`比例)在试管内对茧色毛癣茵、同心性毛癣茵、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茵、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等9种致病性真菌有抑菌作用。有资料表明牛蒡子提取物具抗艾滋病病毒活性。

6、降血糖作用

牛蒡提取物对大鼠能显着长时间的降低血糖,并提高对碳水化合物的耐受量。正常小鼠以含牛蒡0.25%的饮食或其煎剂代替饮水28d,结果不影响小鼠体内葡萄糖平衡参数,而对链球素糖尿病小鼠,牛蒡可防治糖尿病症状。

牛蒡子的副作用

1、牛蒡子用量过大时会让人呼吸困难。牛蒡子的主要成分牛蒡甙,经过药理实验提示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过量可致惊厥,呼吸加快,继而抑制呼吸。

2、牛蒡子用不对会加重泄泻。牛蒡子富含油质,其性滑利,有导泻作用。如被用于气虚而大便溏泻者,则会加重泄泻,因此气虚而大便溏泻者慎用。

3、会导致牛蒡子过敏者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主要在服用牛蒡子后30分钟会出现胸闷、气急、头晕、呕吐、皮肤丘疹、血压下降,但这是极少数人会发生的现象。

4、牛蒡子中所含有的牛蒡苷能引起蛙、小鼠、兔强直性惊厥。呼吸微弱,随意运动消失,最后转入麻痹状态,此时心脏尚未停止搏动。

牛蒡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毕业论文

将鲜牛蒡切片晒干,然后放在锅里小火炒,而后用壶、杯泡水喝。

低糖胡萝卜果脯加工工艺的研 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中质构品 花生奶生产工艺的研究 论食品企业的产品结构对其投 酸解酯化大米复合变性淀粉的 水酶法提取山桐子油工艺研究 黄瓜酸奶加工工艺研究 湘莲蛋白质的提取及其功能性 芝麻蛋白多肽抗氧化活性研究等等 参考地址:

金线莲抗癌研究论文

金线莲:“药王”神药,可治疗各种急慢性重病,辅助治疗癌症,效果最佳,别名:金线莲、金丝线、金耳环、乌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钱草、金线石松、金石蚕、少年红、小叶金耳环、麻叶菜等。【性 状 鉴 别】根茎较细,节明显,棕褐色。叶上面黑柴色,有金黄色网状脉,下面暗红色,主脉3~7条。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被柔毛,萼片淡紫色。气微,味淡。【药 性】味甘,性平。【功能与主治】金线莲具清热凉血、祛风利湿、强心利尿、固肾、平肝等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肺炎、糖尿病、血尿、乳糜尿、风湿病、小儿急惊风、百日咳、毒蛇咬伤等症(《福建药物志》);有的则认为:具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之功,还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等;有的]则认为具清热凉血,祛风利湿,滋补强壮之功,还可治疗体虚、急慢性肝炎等。近年来,还用于治疗高血压、肿瘤、心脏病、化脓性骨髓炎、口疮、性病等。在福建各地民间用药情况略有不同:闽西地区(宁北、清流、泰宁等县)民间多用于小儿高烧不退、惊风等;闽南地区多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糖尿病等;闽中地区多用于消炎镇痛,治疗胆结石、胆道炎等;闽东地区多用于祛风湿,通经络、养血、通痹,治疗风湿骨节病,腰膝痹痛等。金线莲的功效:金线莲具有凉血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能调节体内分泌,抑制分泌过多的油质,促进皮肤 细胞的新陈代谢,服用后对青春痘、粉刺效果奇佳。而且,金线莲能提高皮肤末稍血管的扩张与收缩等运动性,能促进皮肤细胞的循环,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变成过氧 化脂质的作用,使皮肤细胞恢复年轻,有光泽、有弹性、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各种黑斑、雀斑、老人斑。 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平衡阴阳、扶正固本,阴阳互补、生津养颜、调和气血、五脏、养寿延年的功用。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 疾病的抵抗力。解毒、止痛、镇咳等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急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金线莲的功效:金线莲具有凉血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能调节体内分泌,抑制分泌过多的油质,促进皮肤 细胞的新陈代谢,服用后对青春痘、粉刺效果奇佳。而且,金线莲能提高皮肤末稍血管的扩张与收缩等运动性,能促进皮肤细胞的循环,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变成过氧 化脂质的作用,使皮肤细胞恢复年轻,有光泽、有弹性、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各种黑斑、雀斑、老人斑。 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平衡阴阳、扶正固本,阴阳互补、生津养颜、调和气血、五脏、养寿延年的功用。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 疾病的抵抗力。解毒、止痛、镇咳等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急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

1、心脏病 金线莲主要成分有多种维生素和8种以上的黄酮,活性很强的多糖,牛磺酸,氨基酸,强心甙,微量元素等。黄酮是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可减少中老年人由冠心病引起死亡的危险有益元素。 2、恶性肿瘤 全球每10个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于癌。 日本山田博士於国际癌症管制中报告,对金线莲的研究发现它有抗菌体,防止菌体细胞之繁殖及抗癌的神奇功效,尤其对肺部细胞之组织,具有强化与抗菌的功效。 3、脑血管病变(亦叫中风或脑溢血) 心脑血管病是中国成人主要死亡原因。要预防脑血管病一定要对一些脑血管病信号加倍留意。 根据成功大学生物系麦教授研究指出,金线莲有非常良好的降血压作用。 4、胃肠炎(包括痢疾) 你可以从饭后的一些不明显症状中进行自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胃肠道疾病。症状一般有腹痛、恶心、呕吐、积食感。 曾金章等人2000年的研究指出台湾金线连水萃物可直接促进双叉杆菌及乳酸杆菌的生长。实验也发现大鼠连续投予台湾金线连水萃物四周,其肠道乳酸杆菌数明显增加,因此金线莲有益于胃肠功能。 5、流行性感冒 流行感冒无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发病于世界各地,尤其是智利和墨西哥等南美国家的死亡率较高。中国医药大学林宗辉2001年实验发现台湾金线连粗抽物能抑制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在细胞内的表现。 6、支气管炎 吸烟,尘埃、空气污染以及环境中的致敏因子,促使着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加强耐寒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感冒发生,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自我调养以利康复的重要手段。

山田博士於国际癌症管制中报告,对金线莲的研究,发现它有抗菌体,防止菌体细胞之繁殖及抗癌的神奇功效,尤其对肺部细胞之组织,具有强化与抗菌的功效。根据上海中医学院教授研究,利用放射线治疗患者延长生命的动物实验报告,对胃癌患者施以化学疗法,在给予服用金线莲后有良好的效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