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

法学论坛问题研究研究生论坛法律实务五洲瞭望立法探讨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退稿

我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但是没退学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创刊于1986年,由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主办。

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版面费

文章被录用一到两天。广西大学学报版面费一般是文章被录取一到两天就会通知交版面费。版面费是指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被刊物录用后,期刊编辑向论文作者收取的费用。《广西大学学报》是广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校内外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论文、综述等。

工地学校,,你自己来看就知道了,你还是等搬新学校了再来吧

②公开发行的法学期刊指有公开刊号、公开发行的以刊登法学论文为主的刊物,包括区内的《检察理论与实践》、《广西法治日报》、《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和区外的类似刊物如《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人民公安报》等。③知名期刊包括:《中外法学》、《清华法学》、《法学家》、《法学评论》、《当代法学》、《政法论坛》、《法商研究》、《法学》、《现代法学》、《法律科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黑龙江社会科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法制与社会发展》、《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行政法学研究》、《法学杂志》、《中国司法》、《人民司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刑事法杂志》、《人民检察》(地方版除外)、《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河北法学》、《内蒙古社会科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学论坛》、《河南社会科学》、《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疆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政治与法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湖南社会科学》、《中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④权威报刊是指《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理论版)》。这些都是核心的法学期刊,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如果帮助到你了 请采纳 谢谢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于1984年10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广西政法干校),是广西独立建制的国家公办政法广西司法学校于1983年3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两院(校)于1996年9月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办学模式,统一教学、统一管理。目前在校生总数5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4000多人。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作为“广西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广西政法干部培训中心”,法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较强、教学基础设施完备、办学特色与优势明显、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是一所具有发展潜力的政法类高等学府。

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是广西独立设定的政法类高等学校,与广西司法学校合并办学,隶属自治区司法厅领导,担负著培养法律人才和培训政法干部职能,办学以高职专科为主体,以成人专科、普通中专及与区内外本科院校联办成人法学本科为辅。建院 20 多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 *** 和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司法厅、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院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培养了 1.2 万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培训政法干部 8000 多人,这些学生(学员)目前已成为广西政法战线的骨干力量,为广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法制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84 年 10 月自治区人民 *** 批准建立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20 多年来,区党委、区 *** 以及国家法务部、自治区司法厅、教育厅、财政厅、人事厅、区计委等上级机关和部门的领导对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都十分重视和关心,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自治区现任以及历届的党政领导陆兵、陈辉光、潘琦、彭祖意、韦家能、 *** 、章崇任、潘鸿权、周明甫、韦纯束、赵乙生、林超群、韦继松、钟家佐和自治区高级法院、自治区检察院的领导覃日飞、郭永运、黄任文等同志,以及法务部原部长邹瑜、原副部长刘飏都曾到学院视察或对学院工作作指示、题词。正是由于上级领导的重视、关心与支持,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法学资师力量强,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成为法学学科门类较齐全、师资力量较强、教学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办学效益较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且具有发展潜力的政法类成人高等学府。

在广西政法干校基础上,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于 1984 年 10 月、广西司法学校于 1983 年 3 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 批准成立,均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管辖。 1996 年 9 月学院和学校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办学模式。

学院在校生人数由创建初期的 200 人,发展到 2006 年的各类学生总数 5100 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 3800 多人。

学院设定有 6 系 2 部,即法律系、民商法系、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司法警察系、外语系以及社科部和基础部。法律系设有法律事务、律师实务、行政执行 3 个高职专科专业,并设有法律事务、律师助理 2 个成人专科专业;民商法系设有法律事务(贸易法律及套用方向、涉外法律及套用方向、东协法律及套用方向)高职专科专业、设有国际商务成人专科专业;管理系设有司法文秘、社区管理 2 个高职专科专业,设有司法文秘、行政管理 2 个成人专科专业;信息工程系设有司法信息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 2 个高职专科专业,设有计算机科学技术成人专科专业;司法警察系设有司法警务高职专科专业,设有法律事务(司法警察方向)中专专业;外语系设有法律事务(法律英语方向),套用越南语 2 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专业涵盖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 5 个学科。学院与浙江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4 所高校联合举办成人法学本科教育,为本院及院外专科学生提供专科升本科的机会。此外还在河池、百色、防城港、钦州、平南等地设定有 10 个法学成人专科函授教学点。

建院以来,我院共培养了 1.2 万多名毕业生,培训政法干部 8000 多人。学院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全区各级政法委、各级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法律服务、中介机构等,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已经成为业务骨干。涌现了一批 “ 优秀审判员 ” 、 “ 教育改造能手 ” 、 “ 侦查能手 ” ,有的还被评为 “ 全区十佳政法干警 ” 、 “ 全区优秀公安领导干部 ” 、 “ 广西杰出青年卫士 ” 等等。毕业生中,目前在任的县级以上党委政法委正副书记、法院正副院长、检察院正副检察长、司法局正副局长、监狱劳教单位正副职领导就有 300 多人。为广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院逐步巩固和拓展了作为广西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广西政法干部培训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学院教职工共发表论文近 800 篇,出版教材、专著 58 部,完成科研课题 18 项(其中省部级 8 项,地厅级 10 项)。科研成果中有 141 项获奖。其中省部级奖 11 项,其他奖项 130 项。学院还积极对外学术交流开展活动,《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是公开发行刊物,作为学院在国内外开展学术活动交流的平台,在区内外法学教育和科研领域有一定影响。

我院是该区法学教育师资力量较强的几所院校之一。学院定编 199 人,目前,在职教职工总数 225 人,其中在编 199 人,聘用 26 人。专职教师 115 人,研究生以上学历 53 人,其中硕士学位 20 多人;教师中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 31 人,占 27% ,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61 人,占 53% ;法律教师 76 人,其中具有律师资格的 “ 双师型 ” 教师 45 人,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办案实践经验。学院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 14 人为客座教授及学术顾问。学院教师中, 莫旭麟 教授 1993 年起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 陈家新 教授 2003 年被评为广西 “ 九大法学家 ” 之一,其本人是广西大学 “ 211 工程 ” 重点学科评审论证专家组成员;欧锦雄教授 2003 年荣获法务部 “ 金剑文化工程 ” 论文类二等奖, 2004 年荣获广西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粟珍教授在社会科学领域成果丰硕,部分老师分别受聘为广西民族学院法学院和广西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还有的教师被聘为自治区人大和南宁人大立法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院校领导班子成员为:学院党委书记韦乃扬,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韦军,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洁石,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叶晖,学院副院长黄训同,学院党委委员、广西司法学校校长杨怀甫。

学院党委下辖 6 个党总支和 13 个教职工党支部。现有教职工党员 160 多人,占教职工总数 70% ;学生党员 100 多人,占全日制在校人数 3.8% 。学院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建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与进步,促进了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发展。 20 多年来,学院获得省部级奖约 30 次,本系统奖励约 60 次,曾多次被法务部、自治区人民 *** 以及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广西法制报、广西教育报等上级部门和新闻媒体通报表彰、宣传报导。多年来连续被评为 “ 全区人民满意政法单位 ” 、全区司法行政系统 “ 队伍建设目标管理达标单位 ” 、 “ 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 ” 、 “ 广西司法行政系统安全稳定无事故竞赛活动达标单位 ” 、 “ 驻邕高校食品卫生较好单位 ” 、 “ 计画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 、 “ 全区支教工作先进单位 ” 、 “ 园林绿化先进单位 ” , 2004 年被评为广西区直机关 “ 文明单位 ” , 2006 年 5 月学院团委被广西区团委授予“广西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进一步巩固和发挥学院作为广西法律人才培养和政法干部培训基地的职能作用,始终站在广西法学教育发展的前沿,加强办学基本设施建设,扩大办学规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力争经过 “ 十一五 ” 计画的五年或更长一点时间的努力,办学层次由专科教育提升到本科教育。

不是。《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是1994年创办的学类学术刊物,由黑龙江省管理干部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出版,是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优秀学报。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投稿

[1]尹少成. 国外诉讼和解与我国法院调解之比较研究——关于废除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思考[J]. 怀化学院学报,2011,(1). [2]王璇. 调审分离: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路径[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毛兴平,刘艳芳. 法院附设调解制度与法院调解制度之比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4]李玥. 法院调解制度有关问题探析[D].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09. [5]徐万鹏,刘芳,喻玫. 试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J]. 河北法学,2006,(1). [6]齐爱军. 和谐社会下的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J]. 邢台学院学报,2006,(4). [7]刘新红.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8]邓辉辉.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9]陆金伟. 法院调解制度的实践探索与模式选择[D].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2010. [10]马艳. 试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11]姜霞. 反思与借鉴:法院调解制度改革之探索[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3. [12]卢勇. 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6. [13]张珉.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以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为背景的分析[J]. 宁夏党校学报,2005,(6). [14]郑小明,罗志坚.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原因及完善[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15]白洁. 法院调解制度:检讨与重构[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6]张玉. 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6). [17]王国春. 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8]胡文文. 浅析我国法院调解制度[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10. [19]周卫华.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实例解析[D].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2009. [20]张岩. 中国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21]周耀荣.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05. [22]何亚军,施春军. 我国调解制度的反思和完善——兼论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的协调与整合[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3). [23]张跃进,江洪娟. 法院调解制度价值分析——兼谈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再重构[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4]汪振江. 法院调解高反悔率现象审视与调解制度的回归[J]. 科学经济社会,2011,(1). [25]刘显鹏. 和谐社会下法院调解之发展探析[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6]李浩. 调解的比较优势与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7]刘显鹏. 法院调解适用范围探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8]杨立明.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探讨[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6. [29]季俊强. 构建我国特色法院附设调解制度——基于我国调解改革实践的思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30]吴志刚. 法院调解制度中的人权保障研究[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1]李道刚. 美国法院建立调解制度的历史尝试[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4). [32]周向明,王静. ADR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塑[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3]李俊杰,甄世辉. 法院调解制度改革之构想[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3). [34]林争晖. 论法院调解制度之改革[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35]刘金华. 论基层法院强化诉讼调解之必要[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36]文晓庆. 论我国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的构建[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7]张辉,张德峰.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博弈分析——再论调审分离[J]. 时代法学,2005,(3). [38]石先钰. 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39]高金岭,李富堂.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价值及完善[J]. 河北法学,2003,(2). [40]刘芳.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困惑与出路[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41]钟玲. 法院调解制度中的人权保障研究[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42]李建玲. 略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改革[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3). [43]张玉.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改革[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4). [44]孙富安. 论法院调解制度[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9. [45]朱琳. 我国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2009. [46]韩立军.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D].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2010. [47]贺柯. 新时期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10. [48]赵欣.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和完善[D].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08. [49]周敏华. 试论法院调解制度[D].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2005. [50]刘刚. 从司法ADR视角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D].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学院,2006.

山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还不错。

学院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大营盘体育北街6号,占地面积2031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 145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08人,取得硕士以上学位67人,具有高级职称骨干教师31人,兼职律师20人。

学院共有5个教学系部,14个专业及方向:法律事务、法律事务(人民调解方向)、民事执行、行政执行、司法助理、法律文秘、法律文秘(书记员方向)、司法警务、工商企业管理、司法信息技术、空中乘务、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软件技术(校企合作专业)等。

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高职专科学生1360人。学院建有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馆、餐厅、礼堂、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图书馆等,建筑面积达32897万平方米。

馆藏图书10万余册,电子图书13万册,计算机546台,语音教学和速录设备各65台,多媒体教学设备27套。设有模拟法庭、视频会议室、SYB和GYB创业培训标准化教室等配套设施。

2019年学院法律事务专业被省教育厅列入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项目名录,拟建5个实训室,现正在建设中。

精神

在省委、省政府和司法厅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一班人团结一致,不断追求班子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

秉持“明德、崇法、砺学、笃行”的校训和“爱校、文明、创新、奋进”,“谦虚、勤奋、慎思、笃学”,“敬业、博识、严谨、育人”的校风学风教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响亮地提出了打造“打造特点专业,培养特长学生,办好特色学校”的口号。

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凭着过硬的师资队伍、完备的教育设施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在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后勤保障服务和精神文明创建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风清气顺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昂首阔步走在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阳光大道上。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