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查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在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内复合影响因子:0.325 综合影响因子:0.204 主办: 西南民族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3-2843CN: 51-1672/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7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是西南林学院主办的林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以下方面的文章:
1、林学基础理论经、森林培育学与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森林生态与自然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木材料工业与装饰工程、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业机械与土木工程、园林植物与风景园林、林业经济与管理、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
2、刊登数、理、化等基础科学在上述专业方面的应用研究报告;
3、刊登国内外有关林业、森林工业各主要学科的研究进展、科研成果或学术探讨等文章。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创新发行方式,增强展示林业科技成果的窗口意识,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立足服务于西南林业的发展,及时捕捉、传播林业科学技术的新动态、新进展,推广交流林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在推动西南林业科研、教学和产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因子不断提高,2017年影响因子位居云南省高校学报前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有两种,自科版是核心【已更名】,社科版不是核心。1、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ISSN: 1672-5379CN: 50-1157/C创刊时间:1987复合影响因子:0.410 综合影响因子:0.243 2、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一直都是核心期刊,最新版【第六版】也有其大名。曾用刊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2007年1月起,《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642CN: 50-1189/N创刊时间:1957复合影响因子:0.950 综合影响因子:0.660
1、西南林业大学是一本吗 西南林业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以林学学科为主,生态环境类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林业本科高校。 2、西南林业大学简介 学校办学起源于1938年的 云南大学 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学校的前身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学校变更为云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林业部直属的6所区域性林业本科院校之一。2000年学校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学院架构,现设有林学院(亚太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湿地学院、数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研究生院等23个教学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702人,硕士研究生1933人,博士研究生87人,留学生111人,高等继续教育学生12572人。有教职工1210人,特岗人员217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00人、副教授299人。研究生导师有73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6人,硕士生导师650人。有1人、*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层次专家1人、中科院“*”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5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才34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5人。有云南省“*”29人,其中科技领军人才1人、云岭学者1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6人、教学名师4人、文化名家1人、青年拔尖人才16人。有云南省“”17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人、高端外国专家5人、产业人才1人、青年人才7人、柔性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2人。 学校坚持“立足云南,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辐射两亚”的服务面向定位,秉承“树木树人、至真至善”校训,弘扬“乐山乐水、无怨无悔”精神,培育“诚朴宽厚”校风,践行“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教学理念,涵养“笃信好学、谨行善道”学风,致力于培养“品德、知识、技能、个性”为一体,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至今培养了11余万名各类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2004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良好成绩,2016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设有本科专业85个,其中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获批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470余项,获省部级实验室和基地19个,林学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楚雄市林业局紫金山林场理科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云南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8人、省级云岭教学名师4人、省高层次教学名师4人,教学名师13人、卓越青年教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9个,师德标兵5人。实施“双创十个一”工程,支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竞赛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创业园被评为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园,林科类校园创业平台被认定为省级校园创业平台,是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全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云南省第一届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新增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8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6个、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院省校合作咨询共建学科2个,A类高峰学科1个、B类高峰学科2个、B类高峰学科优势特色研究方向1个,A类高原学科2个。拥有省级培育建设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培育建设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培育建设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有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获批有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云南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及林权制度研究基地。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长期科研基地1个、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检验检测中心1个、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个、创新联盟2个。有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2个。有院士工作站4个、专家工作站2个。有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9个、工程研究中心4个、智库2个、昆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自建竹藤研究院、石漠化研究院、天麻研究院、城市设计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森林城市研究院、森林食品研究院、筇竹研究院、园林园艺花卉研发中心、云南家具研发院、消防工程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和平台。获批设立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古树名木分会,设有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有各级各类自然科学类创新团队18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3个。近2年,获批科研项目989项、科研经费24888.76万元,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20余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办有《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学校现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甲B级资质证书、木材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计量认证资质证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资格证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乙级资格证书、城乡规划编制丙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乙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丙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乙级资质证书,发挥区域、行业和学科优势,主动参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培育、森林保护、竹藤研究、木质科学与技术、高原湿地等方面在国内有一定优势,一些领域居于国内同类研究前沿;在园林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在蚁类、鸟类、鱼类等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绩,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多次表彰和奖励。 学校重视交流与合作,所有本科专业均面向国外和港澳台地区招收留学生。与泰国、越南、柬埔寨等21个国家和中国台湾6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有马里巴马科人文大学孔子学院,马里孔子课堂获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奖。获批有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林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在学校新建亚太林学院。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普洱市等签订合作协议,获批亚太森林组织昆明中心,产学研深度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管理系统入口地址 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入口: 西南林业大学在哪里 西南林业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电话 西南林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西南林业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西南林业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办电话 西南林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
飞秒检测发现主要有国内农药较好的有:农药学学报、植物保护学报,这两个都是一级核心期刊了,国内首选这两个。做农药环境和残留方面的文章是比较容易发,做制剂加工的文章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发到以上两个学报,不是太容易,不过有创新点还是可以发的。还有就是《农药》期刊,这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出版的,也是核心期刊,这个期刊在农药学中影响也是不错的,应用性的文章可以发表。
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森林与环境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世界林业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林业资源管理林业科技开发浙江林业科技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更多核心期刊,欢迎关注百度刊易吧。
我认为你要是搞农药研究的就的看看一下书籍:一是化学类,包括有机,无机等;二是农药合成方面的书籍,包括农药的中间体提取,合成工艺;三是农药环境类书籍,包括农药对自然的融合度!可以说农药的研究是很复杂的,涉及的范围也是挺广的!主要是要看你从事哪一个环节,这样分工细才能研究出高效,环保的新型农药!
中文核心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前身为《西南石油学院学报》,创刊于1960年,是经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南石油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报道石油科技为主的学术性期刊。2008年1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086,国内统一刊号CN 51-1718/C。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8年获“中国高校优秀期刊”称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已被国外著名数据库Elsevier、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以及国内大型数据库CP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石油文摘》等收录。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石油专业领域中具有创造性或创新性的学术与技术论文、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前沿问题的讨论与争鸣,突出反映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设有地质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化学工程与化工、石油机械工程、博导论评、探讨与争鸣等板块,是大、专院校师生,研究院、所科研人员和石油科技工作者发表研究成果、进行信息交流、汲取学术精华的理想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277/U国际标准刊号:ISSN 0258-2724国内发行代号:62-104国外发行代号:BM853出版周期:双月刊邮编:610031收录情况:全国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理工类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验研究、学术讨论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科技信息报道。读者对象主要为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师和学生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已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Compendex)、德国数学文摘, 以及中国数学、力学、岩土工程、机械工程、无线电等众多文摘作为引文源。
普通一本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centralsouthuniversityofforestryandtechnology),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建设高校,是湖南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六所高校之一,亦是湖南省第一个拥有研究生院的省属高校,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重点本科院校,在全国招生分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专科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简称“林科大”或“中南林”(CSUFT),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
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湖南省2011计划建设高校。
建有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学校是湖南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六所高校之一,亦是湖南省第一个拥有研究生院的省属高校,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
是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研究生推免权、以林业科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扩展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0月,该校共有专任教师1581人,其中,教授248人,副教授668人;博士生导师82人,硕士生导师535人。
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0人;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
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讲座教授7人、湖南省“百人计划”7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3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7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奖”3人;国家创新研究团队1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二本,而且在二本中算实力相当强的学校了。下面是学校简介。(看学校实力关键是看学校的博士点,硕士点,校园面积,教授人数,国家重点学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过49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等八大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富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12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学校现分长沙、株洲两校区。 学校现设27院5部3所3中心: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环境艺术设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建筑与力学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旅游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基础课部)、计算机科学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体育课部)、公共管理学院、音乐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院、研究生教育学院(研究生部)、社会科学教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涉外学院、国际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企业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华天旅游酒店管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生物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流变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林业遥感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林学、林业工程),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生态学、森林培育、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工程、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植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林业工程、林学),40个硕士点(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动物学、森林培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森林保护学、生态学、森林经理学、机械设计及理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林业经济管理、环境科学、林业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业推广、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应用化学、设计艺术学、发酵工程、生理学、环境工程、水生生物学、食品科学、微生物学、果树学、神经生物学、企业管理、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学、生物物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森林培育、木材科学与技术)、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生态学、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保护学)、9个省重点学科(森林培育、生态学、森林经理学、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森林工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科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现设59个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态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木材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森林工程、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林产化工、生物工程、城市规划、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自动化、测绘工程、物流工程、软件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园艺、林学、园林、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汉语言、英语、日语、法语、朝鲜语、俄语、广告学、艺术设计、音乐表演、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社会体育、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物流管理);有7个国家管理的专业点(林学、环境科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园林、旅游管理),9个省重点专业(林学、工业设计、木材科学与工程、园林、林产化工、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生物技术、艺术设计)。 全日制在校学生达3.2万人。教职工2375人,其中,教授154人,副教授533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5人,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梯队,1人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 拥有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占地面积1963亩,建筑面积91.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62亿元,设备总值1.34亿元,图书馆藏书238万册,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近三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61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48”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9项,省部级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2001年以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675篇,出版专著80余部。学校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荷兰、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挪威、瑞典、德国、奥地利、印度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版格式要求如下。1、论文篇幅不超过10000字(含正文,图,表,参考文献和摘要)中文文题不超过20字。2、文稿版式参照样文执行,样文可在本刊网站上查询过刊。3、论文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通信作者,文摘,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与中文相应的英文部分。
多数是本大学的教授文章,不收版面费。如果为了毕业论文,可以找位博导挂名,私下给责任编辑点好处即可。
西南师范大学期刊是否免费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学术期刊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或者订阅,但也有部分学术期刊是免费的。如果您需要了解具体的情况,可以到西南师范大学期刊官网或者询问相关负责人。
本刊主要刊登农业类、生物学类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新成就等。《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前身是《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9年,到2005年,《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经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选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
一般刊物发表都要版面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