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2018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发布时间:

2018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最新2019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八版2018年12月出版,纯手工整理!如需下载请点击:2019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八版  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的作者!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每四年或五年更新一次,最新一版为第七版(2014年版)于2015年9[1] 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链接如下: 换言之,在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出现的期刊均为北大核心期刊。 如有疑问可追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已出了八版:第一版(1992年)、第二版(1996年)、第三版(2000年版)、第四版(2004年版)、第五版(2008年版)、第六版(2011年版)、第七版(2014年版),第八版(2017年版)于2018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

以下是第八版要目总览

1: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2:B(除B9、B84).哲学(除心理学)

3:B84.心理学

4:B9 宗教

5:C8.统计学

6:C91.社会学

7:C92.人口学

8:C93.管理学

9:C96.人才学

10:C95 民族学

11:D1,D3,D5,D7,D8.国际政治

12:D0,D2,D4,D6(除D035.3,D631),A.中国政治(除公安工作)

13:D9 法律

14:F.综合性经济科学

15:F1(除F12).世界经济

16:F0,F12,F2(除F23,F27).经济学,中国经济,经济管理(除会计,企业经济)

17:F23(除F239).会计(除审计)

18:F239.审计

19:F3.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20:F4/F6(含F27,除F59)工业经济/邮电通信经济(含企业经济,除旅游经济)

21:F59.旅游经济

22:F7 贸易经济

23:F81 财政

24:F82/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25:G0/G21.文化理论/新闻事业

26:G22.广播、电视事业

27:G23.出版事业

28:G25 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

29:G26 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核心期刊

30:G27 档案学

31:G3 科学、科学研究

32:G40/G57,G65.教育学/教育事业,师范教育、教师教育

33: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34:G62/G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各科教育)

35:G623.1,G633.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政治)

36:G623.2,G633.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语文)

37:G623.41,G633.51.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历史)

38:G623.45,G633.55.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地理)

39:G623.5,G633.6.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数学)

等……~

在核心目录换届之前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7版)北大核心目录(第八版)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表

中文核心期刊是2011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部出版的图书。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学术水平的确认方面。

中文核心期刊特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

中文核心期刊如下: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人士评定,国内的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杂志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来确定的。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南大核心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根据对国内所有符合两月以内出版及非一刊号多版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性期刊杂志,进行他引影响因子分析。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概览》是于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区别就收录的期刊,是优秀的某些大学的学报。

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建立于1989年,收录国内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各个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异期刊杂志千余种。

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选择的期刊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又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选用通过了严格的同行评议和定量评价,是中国各学科领域中较关键的、能体现本学科快速发展水平的科技期刊。

1)“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每四年修订一次,目前是2012版。2)“南大核心”: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核心期刊表 排序 中文刊名 学科门类: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A/K,Z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 社会科学 9 南京社会科学 10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 探索与争鸣 16 文史哲 17 天津社会科学 18 社会科学战线 19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1 学海 22 江海学刊 23 社会科学研究 24 浙江社会科学 25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6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7 学术研究 28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9 人文杂志 30 求是学刊 31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2 学习与探索 3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5 广东社会科学 36 贵州社会科学 37 中州学刊 38 江苏社会科学 39 江汉论坛 40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4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4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5 河北学刊 46 思想战线 47 东岳论丛 4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9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0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51 社会科学辑刊 5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3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5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

2017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六版:第一版(1992年)、第二版(1996年)、第三版(2000年版)、第四版(2004年版)、第五版(2008年版)、第六版(2011年版)和第七版(2014年版)。第八版(2017年版)预计将于2018年1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关于“有效期”问题。《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只是一个科研课题成果,根据期刊的动态发展变化特点定期更新,主要目的是为图书情报部门期刊采购、典藏、导读等工作提供参考,不是学术评价标准,也不具备任何法律和行政效力,不存在“有效期”的说法,如何使用,由使用单位自行决定。在确定所谓“有效期”的问题上,考虑到本书出版与印制时间及作者投稿到期刊出版之间的时间差等问题,建议使用单位不要采取以《总览》出版年月为界一刀切的做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已经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2423千字,16开本,精装,每册定价500.00元,ISBN 978-7-301-29894-7。欢迎大家订购。建筑类核心期刊投稿,2017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新版北核建筑类有哪些,建筑类核心期刊发表哪些期刊2017年版北2017年版北核(第8版)中建筑工程类期刊总共有33本,列举如下1.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3.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4.中国给水排水2.建筑结构学报 14.建筑钢结构进展 25.中国园林3.岩土工程学报 15.空间结构 26.建筑科学4.岩土力学 16.混凝土 27.给水排水5.土木工程学报 17.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8.混凝土与水泥制品6.建筑材料学报 18.规划师 29.建筑学报7.城市规划 19.国际城市规划 30.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城市规划学刊 20.工程地质学报 31.结构工程师9.建筑结构 21.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32新型建筑材料10.工业建筑 22.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33.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11.世界地震工程 2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12.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科学版以上信息有河南南岸文化小编整理,如您有建筑类核心期刊投稿或者发表的疑问欢迎咨询河南南岸文化小编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不好投。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现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维普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全文数据库,投稿以后要经过审核,才能发布,投稿难,需要有一些专业知识才能发布。

简介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揭晓,我校《武汉科技大学学报》再次入选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这是《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继2015年首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后的再次入选。

本次评审结果显示,全国高校科学技术类学报中排序前112名的学报入选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主要为图书情报部门期刊采购、典藏、导读等工作提供参考,于1992年首次出版,2011年更改为每3年评定一次。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

为什么这么多人问这个问题呢,都是急着要评职称或者毕业吗,2014版本的中文核心一般会在2015年5月份左右出来,最快也得4月份左右,具体时间是由北大图书馆说了算的,估计现在还在加紧做最后评估吧,建议趁现在还没有出,先把文章写好,都出来了就选合适的期刊投,可以去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上面很多关于学术论文方面的写作知识和视频教程,多练练笔学习下吧

是的,我空间有权威目录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疑惑,其实很简单,是算作核心的。虽然中文核心目录公布时间是8月(应该是9月),但是这个目录是经过一定时间周期的审核,对该杂志一段时间内的文章质量等等各方面进行评估,认为达到核心的标准,所以评为核心。也就是说,至少从2014年开始征收的文章是能达到核心论文质量要求的。有相关问题可以咨询千寻学术网齐编,都可以给出专业、准确的答复

哪一个地方的中文核心的呢?每一个地方的种类都会有变化的。 懂了吗, 可以采纳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3

大舞台,还是2012版北大中文类核心杂志

《大舞台》是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俗称的2012年北大核心期刊。现在可以加急发在2013年。你说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版,没有这个版本。资料来源:学术资讯网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经济学1.胡坚、王海平主编:《国内金融发达城市金融产业促进政策比较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年1月。2.王铁军,胡坚主编:《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成功案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7月。3.胡坚:《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多维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pp302;4.胡坚、陶涛:《日本金融:危机与变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pp229;5.胡坚:《亚洲――金融风暴后的再崛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pp217;6.胡坚:《欣欣向荣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pp376;7.胡坚:《转变中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台湾)大秦出版社,1996年12月,pp365;8.胡坚:《日本金融市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10月,pp157;9.胡坚、刘伟、丛培国和江明华:《当代资本主义的财产制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pp250。文学1.胡坚:《飞过沧桑的蝴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pp269。2.胡坚:《爱的答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0月,pp280。 1.(美)杰克·弗朗西斯和罗杰·伊博森著:《投资学全球视角》(胡坚等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2.(美)彼德.纽曼等著:《新帕尔格雷夫辞典--货币金融卷》(第一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译,胡坚教授主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pp835。3.(美)威廉·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胡坚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2001年3月,pp400。4.(日)林华生:《日本在亚洲的作用》,(曾刚译,胡坚审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pp244。 1.胡坚:“供应学派两个主要经济模型述评”,厉以宁主编:《西方经济思想评论》(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90年,pp97-123。2.胡坚:“90年代以来的中国金融改革--步骤与走向”,晏智杰、宁骚、李玉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国现代化--课题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pp120-140。3.胡坚:“林华生(日)著:《日本在亚洲的作用》(中译本)序言”,2000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pp3-7。4.胡坚:“中泰两国金融体系比较及未来发展”,北京大学泰国研究所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泰关系--纪念中泰建交25周年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12月。5.胡坚:“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北大论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7月。6.胡坚:“香港金融业回顾与展望(2002)”,萧灼基主编:《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7.胡坚:“第一章 退市机制与股市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韩志国、段强主编:《退市机制--市场压迫还是压迫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8.胡坚:“对女性学学科教学、学生培养和课程设置的一点思考”,魏国英、王春梅主编:《女性学理论与方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pp133-139。9.胡坚:“从亚洲金融危机看腐败的危害”,计高成主编:《世界反腐风云备忘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6月,pp277-284。10.胡坚:“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第2辑),2002年9月,辽宁人民出版社。pp5-19。11.胡坚、孙素民:“香港金融业回顾与展望(2003)”, 萧灼基主编:《2003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pp355-368。12.胡坚:“王曙光:《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序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pp1-3。13.胡坚:“加入WTO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王长胜主编:《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0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月。14.胡坚:“从亚洲金融危机看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张保民等主编:《亚洲地区的行政改革》,澳门理工学院、澳门特区行政及公职局出版,2003年10月。15.胡坚、秦娟娟:“中国国际资本管理制度变化”,王长胜主编:《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0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16.胡坚、高飞:“中国香港金融业回顾与展望”,萧灼基主编:《2004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pp265-281。17.胡坚:“王学东:《商业房地产投融资与运营管理》序言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8.胡坚、郭国圣:“中国香港地区金融业回顾与展望”,萧灼基主编:《2005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pp81-100。19.胡坚、梁志隆:“中国香港地区金融业回顾与展望”,萧灼基主编:《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20.胡坚:“序言”,韩玲慧:《经济发展中的银行体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4月。21.郜全亮、胡坚:“2006年香港金融业回顾与展望”,萧灼基主编:《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Pp343-368。22.胡坚、郜全亮:“东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中国与泰国经贸与投资关系”,傅增有、薄文泽主编:《中泰关系30年:回顾与展望》,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8月。Pp126-131。23. 胡坚、杨霞:“澳门金融业的现状即未来发展方向——兼论金融海啸对于澳门金融的影响”,李向玉主编:《腾飞的澳门:回归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社会卷)》,澳门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Pp313-320页。24.胡坚:“论澳门产业结构的适度多元化发展”,杨允中、饶戈平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与澳门特区的发展——纪念《澳门基本法》颁布18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出版,2011年7月。25.胡坚、王智强:“中国女性劳动力教育回报率问题研究——基于heckman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魏国英、马忆南主编:《亚洲女性论坛报告——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 (如无特别注明,均为独立完成)1、“论发展经济学中的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思潮”,《经济科学》,1992年第2期,pp67-72。2、“‘评斯拉法对李嘉图‘不变价值尺度’难题的解答”,《经济科学》,1993年第1期,pp67-71。3、“英美银行兼营证券业务的争议及其发展概况”,《经济学动态》,1993年第6期,pp57-60。4、“发展市场经济与转变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3年第1期,pp39-41。5、“目标与人--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观念更新与转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3年第2期,pp54-62。6、“大陆、香港、台湾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比较研究”,《高等教育论坛》,1994年第1期,pp20-26。1993年5月28日(美国)《世界日报》先行刊载。7、“B股与其相关市场的联动关系”,《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pp36-48。8、“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与上海的选择”,《经济科学》,1994年第2期,pp9-14;并被编入国务院研究室财金贸易研究司课题组“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专辑”,《经济研究参考》1994年第115/116期。9、“发展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经济评论》,1994年第4期,pp29-32。10、“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指标评估体系的基本设想”,《经济科学》,1995年第2期,pp38-43。11、“让经济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pp22-23;1996年6月29日《文摘报》转载。12、“香港与广东省的金融互动关系”,《国际金融研究》,1995年第5期,pp18-21。13、“1997年之后香港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几个问题”,《银行家》,1995年第2期,pp8-11。14、“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pp65-69。15、“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失业问题”,《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1期,pp25-31。1995年11月9日《华南早报》(香港)先行刊载。16、“台湾发展亚太金融中心的历程”,《银行家》,1996年第2期,pp8-12。17、“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济评论》,1996年第3期,pp84-90。18、“香港--面临挑战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6期,pp16-17。19、“香港与亚洲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关系”,《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7期,pp25-27。20、“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运作”,《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8期,pp24。21、“九七临近话汇丰”,《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9期,pp17-18。22、“中银集团--香港金融市场的支柱力量”,《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10期,pp35-36。23、“过渡时期香港的股票市场”,《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11期,pp19-21。24、“论亚太地区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经济科学》,1996年第6期,pp67-72。25、“日本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改革与调整”,《经济问题》,1996年第11期,pp46-49。26、“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前景”,《银行家》,1996年增刊,pp9-12。27、“香港回归在望,更上层楼--96年经济、金融回顾与97年展望”,《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1期,pp30-32。28、“中国因素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2期,pp28-29。29、“1997年前后的港台金融关系”,《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3期,pp24-25。30、“香港上海,比翼齐飞”,《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4期。31、“过渡时期香港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演变及未来发展方向”,《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5期,pp24-26。32、“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展望”,《经济问题》,1997年第4期,pp32-34;《华人月刊》(泰国),1997年7月号,第18期。33、“谈中国因素对香港证券市场的影响兼论今后两地证券市场互动的方向”,《证券市场导报》,1997年第3期。34、“回归在即,红筹更红”,《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6期。35、“台湾发展亚太金融中心的历程及最新进展”,《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8期。36、“从亚洲金融危机看反腐倡廉”,《中国监察》1999年第9期。《澳门日报》,1999年3月28日、4月4日、4月11日分上、中、下三部分连载。37、“谈我国金融市场开放与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金融研究》,1999年第5期。38、“中国应增强金融实力”,《中国国情与国力》,1999年第7期,《新远见》1999年第4期转载。39、“风险资本投资机制与高科技产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活页文选(理论版):为高科技产业走向市场搭建桥梁》,1999年第14期,总第16期(1999年7月);《会计之友》2000年第1期。40、“从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看我国银行业构建中的几个核心问题”,《中国金融》,2000年第6期。41、“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体系三大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问题》,2000年第4期。42、“论在西部大开发中消除城乡差别的基本战略”,《宁夏科技》,2000年第3期,第18页。43、“中国经济的光和影”(中日文双语),《新泻大学经济学年报》第25号(2001年3月印刷出版)。44、“香港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争议及对内地银行业的启示”,《经济科学》,2001年第4期。2004年3月被收入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主编:《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第二集1579-1584页。45、“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与动因探讨”,《经济界》,2001年第5期。46、“在不同学科的交汇点行进”,《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5期。47、“存托凭证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其在中国资本市场流通的可行性分析”,《南方金融》,2002年第1期。48、胡坚、杨素兰:“国际金融中心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40卷第5期)。49、胡坚、郭国圣和林宛洁:“进入WTO与两岸金融的契机与挑战”(上),《信用合作》(台湾)第79期(2004年1月20日)。50、胡坚、郭国圣和林宛洁:“进入WTO与两岸金融的契机与挑战”(下),《信用合作》(台湾)第80期(2004年4月20日)。50、魏子力、胡坚:“基于网络的信息与证券市场监管”,《经济科学》,2004年第2期。51、胡坚、高飞:“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52、魏子力、胡坚:“行为金融理论回顾及其前沿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第31期。53、“金融业改革和开放进程中需保持金融稳定”,《银行家》,2004年第4期。54、胡坚、钱宥妮:“中国消费者短视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2005年4月)。55、胡坚、董曦明:“西方干预理论述评――兼论西方外汇干预理论在我国的实用性”,《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2005年5月)。Pp17-23。56、刘洋、胡坚:“中国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05年第3期(2005年6月)。Pp54-。57、胡坚“近期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的重点及其影响”,《南方金融》2005年第8期。58.胡坚、钱宥妮:“政府在日本金融制度演化中的作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学报》(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3期(总第43期)。59.胡坚、董曦明:“汇率目标区在外汇干预中的作用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3期(总第167期)。60.胡坚:“积极发挥工会作用 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中国政治类全国核心期刊),2006年第20卷增刊。61.卜紫洲、胡坚:“我国银行卡业的产业结构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2006年7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2.胡坚、董曦明:“银行往来关系研究理论及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3.胡坚、郜全亮:“国际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南方金融》,2007年5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4..胡坚、赵翔:“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南方金融》2008年8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5.胡坚、吕鹏博:“上海股市与香港股市的连动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2月,(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66.胡坚、杨霞:“澳门金融业迈向何方”,澳门社会进步协会:《九鼎》,2009年第4期,总第18期。67.李继民、胡坚:“经典产业组织理论框架下我国保险行业的SCP 范式研究”,《商业时代》(《中文核心期刊要要目总览》经济贸易类核心期刊),2010年第32期。68.李继民、胡坚:“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绩效与规模经济——基于2004-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6期,总第371期。69.胡坚、王智强:“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财政研究》(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2010年11月。70.胡坚、王智强:“房地产业公司治理与绩效关系研究”,《商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经济贸易类核心期刊),2012年第5期。71.胡坚、杨光、王智强:“我国政府财政支出挤出效应研究》,《商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经贸类核心期刊),2013年第8期。 (经济学与金融学)1、“第二届证券市场暨金融市场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简介”,《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2、“90年代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规模增大利弊并存挑战尤多”,《中国城乡金融报》,1995年4月19日。3、“新加坡香港角逐亚洲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城乡金融报》,1996年3月20日。4、“香港基金市场的发展”,《金融时报》,1997年5月18日。5、“香港经济腾飞的奥秘”,《经济工作通讯》,1997年第17期。6、“金融业的发展对香港经济的作用”,《经济工作通讯》,1997年第20期。7、“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予我们的启示”,《金融内参》,1998年1月13日(总73期)。8、“人民币变动的趋势与中国经济”,(日)《东海日中贸易中心通讯》,1999年第1期,总第165期。9、“也谈实行个人金融财产实名制”,《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4月16日。10、“要用政策保证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中国改革报》,1999年6月29日。11、“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与动因探讨”,《海淀政协文件资料汇编》(中关村发展战略议政会专辑),北京市海淀政协办公室,1999年6月。12、“新形势下中关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海淀报》2000年1月15日第二版。13、“香港金融创新给我们的启示”,《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年3月2日第四版。14、“董建华美加招呼‘外援’--香港跨世纪发展人力资源战略初露端倪”,《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年4月20日第四版。15、“优势城市群战略可获得规模经济效果”,《南方日报》2000年6月12日。16、“纵观香港经济的重新定位”,《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年4月20日第四版。17、“市场不相信新经济神话”,《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年4月29日。18、“用经济学原理反思‘假日经济’”,《南方日报》2000年5月15日。19、“对于中关村地区建设高科技园区的建议”,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办公室:《海淀政协》(文件资料汇编)第22期,2000年8月,pp19-20。20、“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经济日报》,2000年9月28日,第12版。21、“让新世纪充满爱”,《北京大学校报》第917、918期(2001年1月1日)。22、“中国大陆股市的‘结’与‘解’”,《商业新闻周刊》(台湾),总第7期,2001年1月8日-14日,pp100-101。23、“发展结构层次丰富的证券市场”,《科技日报(创业板周刊)》,2001年3月29日(2001年第12期)。24、“建立退市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中国证券报》2001年4月17日,第九版。25、“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和文物收藏”,《东南文化》,2001年第4期。26、“日本创业板的新格局及其影响”(上),《科技日报(创业板周刊)》,2001年6月14日(2001年第22期)。27、“日本创业板的新格局及其影响”(下),《科技日报(创业板周刊)》,2001年6月21日(2001年第23期)。28、“中国股市急需蓝色兵团”,《证券日报》,2001年10月17日第4版。29、“降息推动经济增长--评央行再度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中国财经报》2002年2月22日第2版。30、“低利率:世界经济的新特点”,《人民日报》,2002年3月1日,第7版。31、“交易所也上市”《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第16期。32、“存托凭证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其在中国资本市场流通的可行性分析”,黄河证券责任有限公司主办《黄河证券研究》,2002年第3期。33、“‘造假’拖累美元”,《人民日报》2002年7月19日。34、“开拓创新拳头产品”,《经济日报》2003年11月25日第14版。35、“笙歌伴忧思: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祭—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胡坚教授”,《中国市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8月。36.胡坚:“金融与实体经济:孰重孰轻?”,《实效管理》,2012年第6期。37.胡坚:“贝卢斯科尼们无法抵御金融全球化的风险”,《中国健商》2012年第3期。38.胡坚:”再接再厉,继续创造新的辉煌”,《金融时报》2012年11月23日第五版。 1、“给我一个小小的世界”,《南方周末》1992年11月12日。2、“今夜无人安睡”,《北京大学校报.校庆专刊》第3版,2003年5月5日。3、“永恒的四季”,何芳川教授纪念文集编辑组:《何芳川教授纪念纪念文集》,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4、“燕园,与你同在”,赵为民、郭俊玲主编:《精神的魅力》(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5、“等您,在燕园”,刘昀、王曙光编:《岱岳长青:陈岱孙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不是中文核心期刊的哦,发表要注意了,要是是音乐专业的文章那可以发表在《音乐创作》这个北大核心上的,你可以去先了解这个期刊的,需要发表帮忙再找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