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即Virtual Reality ,简称VR,是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虚拟现实的科技论文1400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虚拟现实技术初探
【摘要】 本文通过定义、系统构成、特征、应用及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对虚拟现实技术做了一个的简要介绍。
【关键词】 虚拟现实 3I 应用
虚拟现实即Virtual Reality ,简称VR,这个名词始创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发明家Jaron Lanier提出,是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而且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科学界最振奋人心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什么是虚拟现实
VR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的模拟现实环境,利用人的自然技能对这一虚拟出来的现实环境进行交互体验,体验的结果(即该虚拟的现实反应)与在相应的真实现实中的体验结果相似或完全相同。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系统构成
如图所示,VR的系统由以下模块构成:
1.检测模块:检测用户的操作指令,并通过传感器模块作用于虚拟环境。
2. 反馈模块:接受来自传感器模块的信息,为用户提供动感、触觉、力觉等多方面感受的实时反馈。
3. 传感器模块:一方面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指令,并将其作用于虚拟环境;另一方面将操作后产生的结果以各种反馈的形式提供给用户。
4. 控制模块:对传感器进行控制,使其对用户、虚拟环境和现实世界产生作用。
5. 建模模块:运用知识库、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取现实世界组成部分的三维表示,通过音响制作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声音模拟,并由此构成对应的虚拟环境。
6. 三维模块:通过三维技术实现对虚拟环境的视觉模拟。
此外,在开放式的虚拟现实系统中,还可以通过传感装置与现实世界构成反馈闭环,在用户控制下,利用虚拟环境对现实世界进行直接操作或遥控操作。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如下四个特征,即: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
1. 多感知性(Multi-Sensory)――所谓多感知性,是指通过多种媒体,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力觉、和运动等的感知。理想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一切感知功能。由于科技发展的局限性和不成熟,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所开发的感知功能仅限于视觉、听觉、力觉、触觉、运动等几种。
2. 沉浸感(Immersion)――又称临场感,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虚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理想的虚拟环境应该达到使用户难以分辨真假的程度。当用户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机创建的三维虚拟环境中时,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嘴巴尝到的、还有身体触摸到的等等,都跟在现实世界里体会到的感觉是一样的。
3. 交互性(Interactivity)――指用户对虚拟环境内的物体进行操作时,对象将给用户以感觉上的反馈。例如,在虚拟环境中参加足球比赛,当用户用脚去踢虚拟环境中的足球时,会产生触觉和力的反馈。
4. 构想性(Imagination)――强调虚拟现实技术应具有广阔的可想象空间,可拓宽人类认知范围,不仅可再现真实存在的环境,也可以随意构想客观不存在的甚至是不可能发生的环境。
一般来说,“身临其境”般的沉浸感,友好亲切的人机交互性,和发人深思的构想性是虚拟现实的三大主要特征,亦即我们常说的“3I”特性。
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创建伊始,就承载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它涉及科研、军事、航天、医学、教育、工程技术、影视娱乐等众多领域。典型的应用领域有:
1. 医学方面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虚拟人体,也就是数字化人体,可用于构造人体模型,便于医生对人体构造和功能的辨识;另一类是虚拟手术系统,可用于指导高难度手术的进行。
2. 教育方面
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影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崭新的教育模式,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随之变革,授课内容以大量详实、生动、直观的虚拟情节出现,寓教于乐。
3. 娱乐方面
娱乐领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它能够提供更为逼真的虚拟环境,借助于头盔显示器、数据服、立体声耳机、数据手套等传感装置,使人们能够享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带来更好的娱乐感觉。
4.军事科研领域方面
军事和科研都是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领域,而且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在某种情况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实验,既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可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削减项目经费。
五、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是许多相关学科领域集成、交叉的产物,它融合了人工智能、电子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心理学等多个技术分支,大大推进了计算机科学软硬件技术的全面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劳逸真正结合了起来,而且虚拟现实技术与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的结合,将诞生出人类的第九大艺术,前景一片光明。而且虚拟现实技术继理论分析、科学实验之后,成为人类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又一手段和方式。
虽然虚拟现实领域的技术潜力是巨大的,应用前景也是很广阔的,但仍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尚未克服的技术障碍。客观而论,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所取得的成就,绝大部分来说,还只是扩展了计算机的接口能力,刚刚开始涉及到人的感知系统、肌肉系统与计算机的集合作用问题。只有当真正开始涉及并找到针对这些问题的技术实现途径时,人和信息处理系统间的隔阂才有可能被彻底地克服。
六、小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虚拟现实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虚拟城市、虚拟战场、虚拟校园、甚至“数字地球”都会不断涌现,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觉、身心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将使众多传统行业和产业发生颠覆性的变革,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锦德,敬万钧. 关于虚拟现实 ― 核心概念与工作定义. 计 算机应用,1997.5
[2] 刘惠芬. 什么是虚拟现实. 父母必读
[3] 周炎勋. 虚拟现实技术综述. 计算机仿真,1996.1
[4] 曾建超,俞志和. 虚拟现实的技术及其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 社,1996
[5] 周红军,王选科. 虚拟现实系统概述. 航空计算技术,2005(1)
[6] 谢晶妮,张茂军. 虚拟现实发展趋势展望. 计算机工程,2002 (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虚拟现实的科技论文1400字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引起房产的原因很多,临床上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是引起房颤的最主要原因,其次还有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甲亢心等等,治疗方面应该治疗引起房颤的原发病为主,对于房颤患者应积极控制心室率,过快的房颤心室率极易发生心衰,是危险的。要引起重视,以免加重病情。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你也可以采取电转复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平时要注意戒烟,限制饮酒,效果不错的。
哦,你姥爷是阵发性房颤,这个确实可以考虑做射频导管消融的,但是据我所致一般也就是60%-70%的成功率。而且存在一定风险。其机制一般如下:一般阵发性房颤,考虑多数是在肺静脉中存在异常类似窦房结的起搏细胞存在,那么它也可以发出节律,导致房颤的。所以我们目前多数就是对肺静脉进行电学隔离,把你肺静脉和左心房这里用射频消融,组织肺静脉内的异常电位活动进入左心房,这样不就解决了房颤吗。人一般有4根肺静脉,所以现在多数采用全部或者多数肺静脉电学隔离。更有甚至,干脆我就在换绕肺静脉口对左心房做线性消融,这样似乎更加彻底 。但是实际情况是你有可能异常电位并不在肺静脉内呢,或者你本身心房内已经存在较多微小的折返环,那么这些都是导致房颤上述 消融方法不成功 的原因。国外还有对心房最紊乱电位产生的地方进行消融,你心房里哪里是最紊乱的电位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房颤发生的最厉害的源头我对其消融,但是这个也就是Nademanee医生做的成功率较高,其他人没法复制的。因为我们首先必须找到消融的部位,目前的定位系统还比较困难。以上我大致讲了房颤射频导管消融的治疗机制。一般其实还只是少数心脏中心可以做,一是需要高档的设备,关键是需要三维立体电解剖定位标测系统,比如CARTO,EnSite3000,因为这样定位相对容易些,一是需要技术非常高超的电生理检查/射频导管消融的高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但是即使这样,也就是国内北京上海等少数心脏中心有条件,做的比较好一点。另外也有外科手术,目前是可以做到迷宫手术Maze Ⅲ,本世纪初美国还有Mini Maze(微创迷宫手术)出现,这个是微创外科结合用胸腔镜手术技术来做的,道理和射频导管消融差不多,也是肺静脉消融,左心房内线性消融,心外膜部分去神经化,左心耳切除。国内部分医院比如北京安贞医院也开展了这个手术。国外最高有90%的成功率报道。不过,我个人以为这个似乎也是不太靠谱的。其实,射频导管消融也好外科微创迷宫手术也好,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比如你对肺静脉消融,那么可能导致肺静脉狭窄呀,而且目前大多是对多数肺静脉(3根甚至全部4根肺静脉)进行消融,那么一旦导致肺静脉狭窄,那么后果也是比较讨厌的。另外其他的情况比如心脏穿孔等很多严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还有就是成功率实在并不那么高,据我所知就是所谓的成功者,也很多不是当场就立刻成功,往往是手术以后继续服用一段时间的胺碘酮,大概3-4个月以后才成功的。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对房颤形成机制等很多情况并不完全掌握,以及我们定位也并不总是那么准确的。我个人认为,一项技术,如果你的把握性还不是那么大,那么就只能说还在探索中,这个我看还是应该科学一点,保守一点,你既然是探索中的,那么你就不应该收我费用那么多吧,对吧。我这个人说话实惠的很。
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 RWS)是起源于实用性的临床试验,特点是在较大的样本量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意愿选择治疗措施,开展长期评价,并注重有意义的结局治疗。真实世界研究是从传统循证临床科研以外的多个数据集中挖掘出信息,采取非随机、开放性、不使用安慰剂的研究。RWS的形式包括观察性队列、登记和管理型数据库。
RCT严格控制试验入组、排除标准和其它条件,并进行随机化分组,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它因素对疗效估计的影响,使得研究结论较为确定,所形成的证据可靠性较高。但RCT有其局限性:一是RCT的研究结论外推于临床实际应用时面临挑战,如严苛的入排标准使得试验人群不能充分代表目标人群,所采用的标准干预与临床实践不完全一致,有限的样本量和较短的随访时间导致对罕见不良事件探测不足等;二是对于某些疾病领域,传统RCT难以实施,如某些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的罕见病和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三是传统RCT或需高昂的时间成本。
百奥知MedAI智能研究云平台,构建智能分析模型帮从事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者解决以下问题:
百奥知MedAI云平台,还可以将智能分析的案例模型集成到了EDC系统中,并且一个项目的数据集,可以集成多个分析模型,也就让研究者在一个项目下可以尝试多个分析路径,从而获得多样化的分析结果,让更多成果的产出成为可能。
期刊上发表论文,适合有文章需要发表、但是对投稿一头雾水无从下手的作者,无论是准备自投还是找中介代发,话不多说,下面干货。发表论文的整个流程,简单概括就是:定稿-选择期刊-审核-通过/返修-支付费用-定版-排版校对-印刷-出刊邮寄-上传数据库接下来按照步骤详细说说每个发表环节以及注意事项。定稿:其实就是写论文,这个我也不是专业的,所以不多说,仅从发表的角度简单说几句。1.关于论文主题:如果你的文章是准备用来发表的,尤其是准备投稿普刊,那么有些选题千万不要碰,比如港ao台、疫情、涉党涉政、宗教、神学、封jian迷xin、校园bao力等等,不要问为什么,这类主题写了大概率发表不出去!即便有收的,审核也严格,论文内容不能有不适合刊登的点。总之,发表论文不要只知道埋头苦写,动笔之前先去问问某个主题能不能发、好不好发,不能发、不好发就尽量不要写。2.关于语言逻辑:普刊在大家眼里通常就是要求低,但是要求低不等于没有要求!!文章内容如何就不说了,最起码得是篇论文吧,不能语病、错字一堆,不能毫无逻辑、前言不搭后语,不能让人不知所云,不能过于口语化......所以论文写好后建议自己先通读一遍,如果自己看不出毛病,就找同学、同事、朋友随便谁帮你看看,毕竟一篇连语言基本功都有问题的论文,即便内容写得再好,又有谁愿意看?3.关于起发字符、重复率:现在基本所有正规学术期刊都是5000字符左右/3版起发,能够2版起发的很少,即便遇到了也建议发3版,因为2版的文章后续存在被要求整改的可能。至于重复率,每个期刊的要求不一样,从10%到30%都有,有的期刊审核的时候会查重,有的则文责自负(即万一后续数据库抽查发现重复率过高而导致论文被下架,作者自己负责),这种的就建议自己提前查下,那些杂志社会查重的,如果对自己论文没把握的(特别是复制较多的),也建议提前查下,之前遇到个作者论文审核的时候查重结果直接七八十,这种就很尴尬了,这让编辑怎么想?选择期刊:我个人认为这是发表论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很耗费精力和时间。选择期刊分为两步——第一步,大家务必要先弄清楚自己对期刊的要求,尤其是因为评职称、评奖学金、保研等这些原因需要发表论文的,一定要先去看看学校、单位对期刊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比如期刊等级,是要普刊、学报还是核心?是不是非知网收录的期刊不可?最晚什么时候需要提交评审材料
世界地理研究投稿难度还是挺高的。很不错的C扩非常好的投稿体验,效率高,有详细审稿意见。21年11月投稿,当天过初审,不到一个月两位外审专家审回,意见详细且深刻。两次退修进终审。终审一个月,不到三个月录用。这一篇是2020年投稿的论文,投的期刊是世界地理研究。这个期刊现在的级别是北大核心+CSSCI(扩)。期刊主要偏好面向世界研究的地理类经济类的文章,但也会收录一些以国内作为研究区的文章
世界地理研究投稿的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且这些它是需要经过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结果,以及要依据相应的科学论据去论证,一旦出现内容不符合实际或者胡编乱造的情况是无法通过审核的。
对这个期刊的印象就是初审和外审特别快,但是刊发周期较长。非常幸运,投稿的当天就安排了外审,外审专家一个星期左右就上传了修改意见,建议非常中肯。 按照意见修改了一次后,就到了终审环节。从投稿到录用大概一个月时间,录用到刊发的时间比较漫长,将近一年半。 版面费2200,稿件刊出后,期刊会按照每版面30元的标准向作者支付稿费。 期刊编辑态度挺友好的,如果不是非常着急发表的话,属于世界政治与经济、城市与区域、产业与布局、资源与环境等类型的论文可以考虑这个期刊。 当然,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加急也可以和编辑部联系说明。之前分析了这个期刊已经刊发的一些论文,一般情况下,论文从录用到刊发大致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毕业论文答辩都考察些什么
要进行答辩,首先就要明确论文答辩想考察研究生什么。硕士教育重在训练科学的思维、如何进行科学实验以及如何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学术文章甚至是创造社会效益。而博士教育重在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要求博士生在求学期间有好的、新的科研思路。明确了以上这些就能知道答辩委员会的各位专家们关注的中心问题了。
(一)考察论文的真实性
论文的真实性包括立题依据是否充分可行(一般没有问题,否则开题报告时就不能通过,当然也可能出现专家质疑的情况,这就需要自己对研究背景、依据等有充分的理解);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实验步骤、操作方法是否准确无误;统计方法是否应用得当、数据分析结果是否可信(一般采用SPSS或者SAS软件进行统计,非统计学专业者进行数据整理和运算时最好请教医学院校统计学专业人士或求助于师长,力保统计学方法的准确。此点非常重要,因为统计学方法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统计结果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导致结论不成立)。
实事求是乃科学研究的基础,论文本身必须真实可靠,弄虚作假难逃答辩委员会专家们的火眼金睛。如果在这方面出现问题,论文势必不能通过专家评审。
(二)考察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
研究生应该熟悉和掌握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基础知识。一个完整合理的科学实验一般都要涉及“PRFR”以下几部分:
(1)“Predecessor”——前人成功的实验。也就是说课题具备立项依据,不能是凭空的假想,研究论文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科学假设,小心求证。
(2)“Repetition”——可重复性。既涵盖我们重复前人的实验,也要保证后来者能够重复答辩者的实验,能被repeat并且被不断repeat的实验才能证明是高水平的研究,是可信的研究。
(3)“Fresh”——创新。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科学实验的灵魂。没有创新,科学就不会进步。虽然Repeat很重要,但是Fresh建立在repeat基础之上,更具有科学意义、更具推广意义。
(4)“Reliability”——科学结论合理、可靠是研究者最终的目标。
(三)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答辩者的表达能力(比如答辩委员会要求解释论文中提到的某项实验是如何具体操作的,有何心得?)、应变能力(比如一次答辩中,评委老师提出问题:“请用一段话概括一下你导师的为人”——何其尖锐?和专业知识毫无关系,但是确又和答辩者息息相关)等综合能力。
当然会查真实性的。毕业论文里面如果出现了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必须是真实的,有效的社区是通过科学研究实验得到的,千万不要胡编乱造,这些数据如果捏造的话,很容易被导师或者说被别的老师发现,一旦发现会被认定为学术不端,学术不端就直接取消毕业资格。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注意事项和答辩技巧
一、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一)全力消化自己所写的论文
答辩是学校对硕士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研究生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写好供20 分钟用的答辩报告书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2、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这部分只说明标题就行,不要论述内容,因老师已经看过你的论文)。
3、强调论文的新意与独创性。
4、说明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
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简要的提纲,这篇报告书尽量读熟,达到脱稿,照着讲稿或者PPT直接念,效果会比较差。
(二)物质准备:
准备参加答辩会所需携带的用品:
1.硕士论文的底稿。
2.答辩报告书。
3.主要参考资料,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
4.记录用稿纸。以便把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以后要准备PPT以备辅助介绍)。
5.着衣冠整洁、庄重,男生穿短袖衬衣,最好打领带,女生穿着尽量职业化些的为好。着衣能给答辩老师一个最直接的印象——你对答辩的重视程度。
(三)调整好心态
要进行答辩,首先就要明确论文答辩想考察研究生什么。硕士教育重在训练科学的思维、如何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学术文章甚至是创造社会效益。因此,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考察到如下:
1.论文的真实性。实事求是乃科学研究的基础,论文本身必须真实可靠,弄虚作假难逃答辩委员会专家们的火眼金睛。如果在这方面出现问题,论文势必不能通过专家评审。
2.考察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
3.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答辩者的表达能力。成功的演讲是自信和技巧的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细致周到的答辩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前提。使用一些答辩技巧也不可缺少,可以充分展示整理研究材料、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让别人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
要想这场战争获胜,就必须对答辩的目的、程序、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做到胸有成竹,不要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二、硕士论文答辩程序
(一)研究生向答辩委员会报告自己硕士论文的简要情况(时间约20分钟)。
答辩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论文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
(2)硕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3)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强调论文的新意与独创性。
(二)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问题(时间10~15分钟)。
提问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2)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考察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
答辩老师一般的提问类型:
1、对选题意义提问
2、对重要观点及概念提问
3、对论文新意提问
4、对论文细节提问
5、对论文数据来源提问
6、对论文薄弱环节提问
7、对建议可行性提问
8、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提问
9、对超出论文范围的.提问
10、没有标准答案的提问
11、对格式是否规范化的提问
答辩提问时须知:
1、应用能力与知识宽度的准备
2、作好常规性问题的准备
3、细节问题不可忽视
4、对自身能力的考查
5、对论文可行性把握
三、如何答辩
(一)掌握总体
以下五点是同学们答辩时必须做到:
1、脱稿汇报
2、突出重点
3、抓住兴趣
4、掌握时间
5、留下伏笔
(二)开场白的准备
答辩开始时要向专家问好,开场白是整个论文答辩的正式开始,它可以吸引注意力、建立可信性、预告答辩的意图和主要内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切合主题、符合答辩基调、运用适当的语言。应避免负面开头,如自我辩解等(如“我最近找工作压力太大,准备不充分……”“我工作太忙,准备不太好……),既不能体现对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尊重,也是个人自信不足的表现,答辩者在各位专家的第一印象中大打折扣。牢记谦虚谨慎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谦虚并非不自信。同时也要避免自我表现,洋洋得意,寻求赞赏。过度的表现,会引起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反感。(如“经过这么多年的思考,我认为我的这种制度设计已经达到最科学,最完美的……,”)
(三)报告论文
报告时应注意:掌握时间、扼要介绍、.沉着冷静,语音优美,用普通话,抑扬顿挫,表情丰富,表达淋漓尽致,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内容上紧扣主题,表达上口齿清楚、流利,声音要响亮,富于感染力,可使用适当的手势,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我参加的答辩会上大部分同学是用比较小的音量进行陈述,估计只有前两排的人才听得清楚。声音大有三个好处:一是增强胆量,减少怯场,二是更加引起老师的注意力,三是会使自己更富激情,从而感染老师。当然,语言的流畅性、信服力等,非一日之功,看临场发挥了。
(四)如何回答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的问题
研究生报告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专家将会每人提出二到四个问题,记录问题时注意进行确认是否理解正确,有些专家的声音比较低沉,你听不清时,一定要追问一下“如老师您的意思是...?”。理解错问题就麻烦了,导致回答问题时非常被动。我校允许有20分钟的准备时间,你可专家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当回答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时,不要流露出骄傲情绪。如果确实不知如何回答时,应直接向专家说明,不要答非所问。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要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总之,答辩中应实事求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时刻表现出对专家的尊重和感谢。注意答辩不纯粹是学术答辩,非学术成分大约占一半,要显示出自己各方面的成熟,要证明自己有了学术研究的能力。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他。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让提问老师感受到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
(五)结束语和致谢
报告结束前一定要进行致谢。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战果。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答辩在即,为使大家顺利进行毕业答辩,今将整理的部分答辩注意事项罗列如下:
一、答辩行为
1、 内容不熟悉,读稿或者照幻灯宣读。
2、 面对幻灯屏幕而不是面对评委。
3、 口语的毛病:嗯、呃、咂嘴、语速僵硬或语调平淡、
4、 不会使用遥控翻页。
5、 不会有效地使用激光笔:使用时机不恰当;光点停留在一处时间过长;不关闭激光笔,甚至把激光束投向评委。
6、 不要采用链接和返回方式(可以重复使用总框图方式),避免误差。
二、表述思路
7、 “背景、方法、结果、讨论”四个基本板块均采用一个总框图,再分解到局部的方式。在此之下,凡是涉及复杂关系的时候,都要采用由大到小,最后再回到大的方式。
8、 研究背景逻辑不清楚。交待问题的来龙去脉一定要有始有终。
9、 杜绝为了强调本研究而否定现行治疗方法。新研究思路不是简单地否定现行策略,而是发展。
10、 前言、方法(分组、手术、检测)、讨论都要尽量利用流程图,关系图。从整体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开始,点击进入各自的实验方案,用流程框图表述实验分组、干预过程、结果和结果的解释。
11、 介绍实验设计时要清晰地阐明为什么如此设计。要避免对常规方法的赘述。
12、 结果和讨论必须要紧扣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 总结性表述顺序:研究结论(要和前言的研究目的完全对应)、研究意义(对临床和基础理论的贡献)、研究展望(表述当前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基本思路或展望)。
14、 必须说明基金课题。注明课题号。必须强调已经发表和/或投稿的状态。SCI论文必须说明影响因子。引用本课题组文章要合理和充分。
15、 消灭句号、逗号、分号。所有文字都用短语表述,以增强条理,表述关系。
三、幻灯制作
16、 深色背景不可使用深色文字。建议采用浅色背景(但不要使用浅色文字)
17、 口头表述务必省略许多文字表述非常清晰,而不需要强调的内容,例如“术后常规使用青霉素*****”。
18、 方法学录像采用自动播放和循环播放的方式。
19、 方法学录相要适当剪切(剪除冗余动作),加文字说明。不要只放一个大录像图,而没有文字解释。
20、 所有涉及数字表达的内容尽量使用图(曲线、方柱、饼)。
21、 不要“结果”、“讨论”这类分隔词语。而用上标或者下标方式表示分隔。几个基本板块之间要学习使用流畅语言过渡的方式。
22、 仍然存在幻灯播放技术错误(录像链接失误、幻灯位置错误等)。
五、硕士生答辩参考时间分配(总时间30分钟):
9、背景5分钟:务必交待清楚下列内容:1、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研究);2、已有的研究基础;3、研究目的(和将来的结论一致);4、研究内容(和方法学的内容一致,用流程框图表述)。
10. 方法4分钟:实验分组理由一定要表述清晰(为什么、模型制作、控制因素),实验方案与分组用流程关系表述。实验检测手段要有流程框图(为什么选择该方法,打算解决什么问题,预实验情况,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指标选择的理由)
11、结果6分钟:和研究目的要紧密关联,对研究发现进行相应的解释。
12、 讨论6分钟:重点从横向关系阐述研究结果的关联和意义。方法学讨论放在方法学介绍时充分说清楚,各个结果的解释在结果表述时表述。
13、 结论(和研究目的一致):1分钟
14、 研究意义:1分钟
15、 研究展望:1分钟(本研究无法确定的问题就是进一步研究地展望)
16、 致谢1分钟:务必简洁,不要赘述细节
现代最有影响的9大顶级高尔夫球场设计师1. 皮特•戴(Pete Dye)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尔夫设计师之一。设计生涯50余年。设计风格:擅于运用水障碍,枕木和起伏的地势设计造型,以动人心魄的”发球台”及“岛屿果岭”著称。其设计的Carlton Oaks Country Club,因其旖旎景色和绝佳布局,一直作为美国公开赛、美国业余赛、NCAA锦标赛及PGA巡回赛等多项重要高尔夫赛事的比赛场地。代表作品:◆TPC Sawgrass-players StadiumTPC锯齿草球场美国佛罗里达州2009-2010年《高尔夫文摘》美国最伟大的100个公共球场2006年《Golfweek》最佳公共球场◆Carlton Oaks Country Club第5大赛球员锦标赛球场多次名列《高尔夫文摘》百佳球场设计师简介:现年85岁,设计生涯40余年。 1925年皮特-戴生于俄亥俄州的厄巴纳,曾参加二战,二战后到罗林斯学院进修,并结识现在的妻子Alice。皮特-戴起初是保险公司的普通职员,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业余高球手,1959年辞去保险员工作,开始专心设计球场。继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美国中西部建造几个球场后(包括世人皆知的17洞Crooked Stick Golf Club球场),皮特-戴携妻游历苏格兰,认真学习和研究苏格兰的经典球场的布局设计。回到美国后,皮特-戴将所学运用到球场设计中,创新沙坑造型并调整沙坑尺寸,并由此改变了整个60年代以后的球场造型。皮特-戴设计的球场不仅具有浓郁的苏格兰风情,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堪称经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PGA巡回赛理事迪恩的鼓励下,皮特-戴设计出了他的封冕之作——TPC锯齿草球场(the TPC at Sawgrass),并成为最具挑战性、趣味性和纪念意义的球场之一。皮特-戴成功设计过100多个球场,是20世纪后半期和21世纪前半叶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杰克-尼克劳斯曾说:正是皮特-戴对我的球场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皮特-戴一直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设计师,在他年轻时,他“设计”的球场还不如说是他“建”的球场,他都自己亲手做造型。皮特一直没有真正成立过公司,他是美国自由设计师的典范,他也基本不爱出美洲,最远的球场设计是在日本。皮特成名后,他也影响到了家族。他的侄女后来也成为高尔夫球场设计师,成立了Dye Design。但她的老叔叔似乎并没有买亲戚的帐,他从未给Dye Design设计过任何球场,可以说,皮特-戴和Dye Design是基本没有关系的两个设计公司。皮特-戴现年85岁,已经有几年没有出美国旅行了,唯一去的地方就是他所钟爱的巴拿马。过去两年没有接任何的设计工作。他曾荣获老汤姆-莫里斯奖(ASGCA美国高尔夫设计师协会最高荣誉奖);2005年他第六次荣获PGA终生成就奖;2008年被列入“世界高尔夫名人堂”。2. 汤姆-法齐奥(Tom Fazio)著名球场设计师,业内最具天才的设计师之一。前Fazio Golf Course Designers, Inc.总裁兼首席设计师(Fazio设计于2009年8月解散)。设计生涯近40年。设计风格:坚持高品质、可持续发展和低造价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独具创造性,擅长利用复杂地形、自然景观设计球场,球场起伏较大。代表作品:◆Shady Canyon Country Club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南方高尔夫杂志》十大最具特色高尔夫俱乐部之一◆Shadow Creek Golf Club美国拉斯维加斯2008-2009年《高尔夫文摘》最佳总规球场2002年《Vegas Golfer》最佳远途球场2001年《T&Golf》十佳荒漠球场设计师简介: 生于1945年,现年65岁,设计生涯近40年。20世纪60年代,汤姆-法齐奥开始了的球场设计生涯,起初是在费城城郊从事单独设计。1972年法齐奥聚集其他设计师,在佛罗里达成立了法齐奥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Fazio Golf Course Designers,Inc),专门从事高尔夫球场设计工作。汤姆-法齐奥设计团队的成功之处,就是善于吸纳不同设计师的长处,集众多优点于一身,创造出众多球场精品。在《高尔夫文摘》和《高尔夫周刊》的百佳球场名单中,以汤姆-法齐奥团队设计的作品数量最多。此外,法齐奥本人也屡获殊荣:曾三次被权威杂志《高尔夫文摘》评选为“最佳现代高尔夫球场设计师”;是第二个获得“老汤姆-莫里斯奖”的高尔夫球场设计师;2007年被列入“世界高尔夫名人堂”。2009年8月,汤姆-法齐奥解散了他的Fazio设计公司,进入退休状态。但业内同时也有传言,他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会像乔丹那样“复出”。3. 杰克-尼克劳斯(Jack Nicklaus)Jack Nicklaus Design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 总裁兼首席设计师。设计生涯近40年。设计风格:尼克劳斯凭借其丰富的高尔夫球手经验,以及绝顶聪明,在作为球手的顶峰时期,开始了他的冠名设计公司。他擅长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将现代元素与古典元素相结合,设计风格亦庄亦谐。设计价格和球场造价都相当不菲。代表作品:◆Punta Espada Golf Course南美洲多米尼加共和国 2009年《高尔夫周刊》十佳高尔夫球场 2008年《高尔夫文摘》加勒比海及墨西哥地区最佳球场◆The Chase Golf Course美国拉斯维加斯 2007年《高尔夫文摘》最佳私人球场第2 2005年《Travel & Leisure Golf》世界十佳新球场设计师简介:现年70岁,设计生涯将近40年。杰克-尼克劳斯是目前最成功的球员设计师,而且是业内最受尊敬的设计师之一。1940年尼克劳斯出生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一个药剂师家庭,家境富裕。他自幼就表露出在高尔夫方面的天份,10岁时打出了前9洞51分的成绩;19岁时尼克劳斯赢得了他的第一个美国业余锦标赛;22岁成为职业球员;此后,尼克劳斯的统领整个高尔夫球坛长达超过四分之一世纪之久。杰克•尼克劳斯不仅仅是一名杰出的球员,还是一名出色的球场设计师。与其子创设了几家设计公司,用以经营价格不同的尼克劳斯品牌。设计完成的球场多达200多个,遍布世界各地,其中许多球场荣登世界和美国100佳球场排行榜。4. 里克-罗宾斯(Rick Robbins)美国邑络RSW2+规划|景观|会所|球场设计公司 合作人/球场设计师/规划师.环保球场设计师。设计生涯36年,ULI 美国国土资源利用部委 顾问设计风格:著名环保球场设计师。由于家族背景,Rick对地产和高尔夫二者的深刻理解,让他具有其他高尔夫球场设计师少有的高尔夫社区和高尔夫度假整体规划能力。一开头就介入高尔夫社区的规划,使得高尔夫球场和房地产紧密结合,浑然天成,从而提高房产价值,降低重复建设的浪费。作为ULI美国国土资源利用部和ELON大学环保研究中心的顾问,Rick是球场环保主义的坚决倡议者。他“自然第一”的设计概念,保留下大量野生草、灌木和大树;为了达到环保的目标,Rick让球场变成天然的净化器,球场的水,可以直接排到湿地里而不污染到环境,做到‘零污染’。代表作品:◆Horseshoe Bay Golf Club 总体规划和球场设计《高尔夫杂志》2006年最佳度假胜地银牌《威斯康星高尔夫杂志》最佳私人俱乐部第2,环保奖章《高尔夫文摘》威斯康星最佳私人俱乐部第3《Money Magazine》美国10佳度假胜地◆The Club at Mill Creek总体规划和球场设计96年经济发展机构Research Triangle Region(RTR)颁发的‘300英亩以上大型社区最佳规划’奖95年《北卡高尔夫杂志》最佳新球场 96年《高尔夫文摘》最佳性价比新球场第6设计师简介:59岁,环保球场设计师。也许是笔者看见最多头衔的设计师:ASGCA会员委员会主席,注册景观师、ULI美国土地规划院顾问,ELON大学环保中心专家,北卡球场联盟评委……Rick Robbins在近几年迅速蹿红,得益于环保概念的深入人心,和世界舆论和政策的倾斜。美国60岁左右设计师中最受欢迎的一位。有丰富的国际设计经验。专长就是房产规划和高尔夫结合,环保概念高尔夫,从而导致球场造价大大降低。老罗出生在著名高尔夫世家,具有比较深厚的家族传统:爷爷是度假村开发商,叔伯是高尔夫度假村开发商和酒店经营者,父亲是高尔夫俱乐部经营者和开发商。早期学的是环保规划专业,自出道起一直坚持环保规划和环保设计。由于当时环保球场的概念还是比较新的概念,因而Rick未免受到排挤。随着时间和认识的加深,环保球场设计的时代到来了。作为具有最具前瞻性的环保球场设计师之一,20多年来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实现球场和球场社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他设计的球场,不是宫廷般的精致,却深受业主的欢迎,其中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土方少,会用自然元素,对原地形改动少,自然土方就少;二是责任到家。和皮特-戴等老一辈做派的高尔夫设计师一样,他依然保留着亲自勘地的习惯,不做不用脚丈量过的球场。2008年成立了RSW2邑络规划/景观/会所/球场设计公司。Rick在全球范围内有150多个球场设计,屡获殊荣。目前在中国有一些环保球场项目筹建。5. 小罗伯特•琼斯(Robert Trent Jones, Jr.)Robert Trent Jones II,Inc.设计公司 总裁兼首席设计师设计生涯50年,ASGCA前主席设计风格:出身著名高尔夫世家,包括已故的父亲老琼斯和其兄设计并改造了无数美国公开赛球场。擅于设计和改造公开赛球场。设计风格狂野别致,充满激情和变化。在中国的代表作是春城琼斯球场,亚龙湾球场。代表作品:◆Chambers Bay美国华盛顿 《高尔夫文摘》2009年最佳新球场◆Lübker Golf Resort丹麦 《高尔夫杂志》2009年最佳国际球场设计师简介:71岁,生于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尔的著名高尔夫世家,其父是现代高尔夫设计的开创人Robert Trent Jones,Sr.,和设计师Rees Jones是亲兄弟。小琼斯毕业于耶鲁大学地质学专业,后在斯坦福大学攻读一年法律专业,毕业后进入父亲公司Robert Trent Jones学徒,21岁时开始独立设计球场,23岁时成为公司副总裁,负责公司西海岸的业务,其间琼斯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努力,设计出曼谷Navatanee Golf Course球场,成功将父亲公司的业务拓展至亚洲。琼斯无论是在球场设计还是在商业运作上的表现都日益成熟。1972年,33岁的琼斯离开父亲,成立自己的Robert Trent Jones II,Inc.设计公司,开始独立打理球场设计。在琼斯的职业生涯中,参与设计得球场多达200多个,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6. 里斯-琼斯(Rees Jones)成立Rees Jones设计公司 总裁兼首席设计师设计生涯36年。设计风格:出身著名高尔夫世家,包括已故的父亲老琼斯和其兄设计并改造了无数美国公开赛球场。尤其擅长球场改造工程,设计风格既能保持原风格,又最大限度地富于变化,增强趣味性性。在美国业内甚至有人私下认为Rees的设计,甚至要比小罗伯特琼斯来的有味道。代表作品:◆Briar’s Creek Golf Club美国南加州 《高尔夫文摘》2002年最佳私人球场◆East LakeGolf Course PGA冠军锦标赛永久赛场设计师简介:69岁,1941年生于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尔的著名高尔夫世家,其父是Robert Trent Jones,Sr.,是Robert Trent Jones, Jr.的弟弟。从小受父亲影响,接触高尔夫球场设计。哈佛大学设计专业毕业后,供职于父亲的公司,具备丰富的设计经验。33岁时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参与过全球100多个球场的设计,目前仍在家乡从事设计工作。他还是著名的环保人士,曾被评为环保友好型高尔夫球场设计事业的代表,2004年荣获最高荣誉“老汤姆-莫里斯奖”。和很多美国设计师一样,Rees不爱出美国。目前在美国国外设计过的球场,屈指可数。7. 阿诺德-帕尔默(Arnold Palmer)Arnold Palmer Design Company帕尔默设计公司 总裁兼设计师。设计生涯40余年。设计风格:帕尔默总体设计风格温和,贴近自然,球场如其人。代表作品:◆TPC River's Bend美国俄亥俄州 2002年《高尔夫文摘》十佳私人球场◆TPC Parlmer球场 美国PGA巡回赛球场设计师简介:81岁,著名球员设计师, 1929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拉特罗布市,毕业于维克森林大学,被评价为史上最伟大的六大球手之一,人称“高尔夫皇帝”,后成功转型成高尔夫球场设计师。其获得的个人荣誉:1974年进驻世界高尔夫名人堂;1998年荣获PGA巡回赛终生成就奖; 2004年总统自由奖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个高尔夫俱乐部——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的第一个球场,就是帕尔默的作品,84年开业。8. 阿瑟-山(Arthur-Hills)Arthur Hills/Steve Forrest & Associates¬ 设计公司 董事兼首席设计师 设计生涯43年,ASGCA前主席,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成员设计风格:擅于运用传统和历史的设计方法,以减少土方量、最大程度贴近自然地貌为设计目标,注重处理球场构成、颜色、遮蔽处和取景等设计细节。从很多他设计的球场看,基本偏重于传统和经典风格。在80/90年代,该公司拓展了海外市场,在日本和韩国都做了很多很有口碑的球场。设计师目前年事已高,很少到海外旅行,主要由他的高级合伙人,同时也是高尔夫球场设计师协会成员的设计师进行设计,以及海外经营。代表作品:◆Longaber Golf Club,美国俄亥俄州《高尔夫文摘》2002最佳高级球场,并名列百佳高尔夫球场第36位;2004年美国职业锦标赛赛场◆Hill Country Golf Club美国德克萨斯州《高尔夫杂志》1997全美十佳球场设计师简介:1930年出生,现年80岁,设计生涯43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成员,密歇根州立大学景观设计专业毕业,参与设计过180多个球场,包括遍布世界的私人球场、度假村及公共球场等。Arthur Hills/Steve Forrest and Associates¬设计公司改造的球场数超过120个,其中有些球场是PGA和USGCA的重要赛事球场。9. 老虎-伍兹(Tiger Woods)Tiger Woods Design.Inc 设计公司 总裁设计风格:老虎-伍兹的设计理念很简单:设计出令人愉悦且风格独特的球场。老虎擅于将严格的设计标准,丰富的球场体验和设计激情融于球场一体。对于老虎来讲,高尔夫设计绝不是一个苦差事,而是充满刺激和挑战的全球游戏。设计作品:◆Al Ruwaya Golf Course,阿拉伯迪拜地区(在建中)该项目是老虎-伍兹与沙特工业发展公司(Tatweer)的合资项目。2007年底开工,主要包括par72球场,6000平方米高尔夫会所,320栋独家别墅和一个精品酒店。对于老虎-伍兹来说“将荒漠变成世界级高尔夫球场”充满了挑战的乐趣。该项目将于2009年年底完工,届时将是迪拜地区最大的旅游和休闲度假村。◆The Cliffs at High Carolina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在建中)2007年开工,位于北卡蓝领山(the Blue Ridge Mountains)附近,长约4000码(相当于1200米),是老虎在美国投资的第一个私人球场。◆Punta Brava Golf Course墨西哥恩塞纳达(在建中)老虎投资的第一个海滨球场,主要包括18洞球场,3英亩面积的房产区和80栋别墅区。该项目2009年开工,预计将在2011年建成。设计师简介:现年35岁,美国职业高尔夫球手,史上最成功高尔夫球员之一。目前世界排名第一。高尔夫球场设计师。1975年生于加州的塞普拉斯,本名Eldrick Tont Woods,绰号Tiger,人称“Tiger Woods”(老虎-伍兹)。老虎-伍兹是一个天才球员,从2岁起开始打高尔夫球,5岁时被《Golf Digest》和美国ABC电台认为“球技好的令人难以置信”;8岁起开始多次赢得各项赛事冠军;19岁时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期间佳绩不断。22岁时转为职业球手。在其职业生涯中,已取得14个职业锦标赛冠军,71个PGA巡回赛冠军,37个欧洲锦标赛冠军等,现在伍兹仍旧在续写辉煌。老虎不仅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球手,还是一位高尔夫球场设计师,而且无疑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他还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Tiger Woods Design,接手的三个球场:迪拜的Al Ruwaya Golf Course,北卡的The Cliffs at High Carolina,恩塞纳达的Punta Brava Golf Course, 目前都处于建设阶段。相信不久这些球场落成,就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了。老虎-伍兹,无论他的头衔是球手、还是设计师、还是演员,甚至是厨师……只要是老虎出现,整个高尔夫行业都会为之疯狂!因此很多投资商都私下讨论,现在球员的冠名设计费很贵,动辄一百多万、两百万美金的,还不如请一个有水平有影响的设计师,然后花200万美金请老虎来开球,岂不更有市场价值?当然,若是老虎来设计球场,价格是2500万美金。
中国高尔夫球俱乐部联赛(China Golf Club League) 珠海经济特区创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SUNWIK SPORT GOODS CO., LTD. Zhuhai S.E.Z.) 北京汇丰洲投资有限公司(高尔夫地带)Beijing Huifengzhou Investment Co., Ltd.(Golfzone) 深圳市无限速运动用品有限公司(Sport-Unlimited Co.,Ltd.) 马基高中国办事处(Macgegor Golf (Asia) Ltd.) 高仕利高尔夫用品贸易(深圳)有限公司(Acushnet Golf Products Trading (Shenzhen) Co., Ltd.) 本间高尔夫有限公司(Honma Golf Co., Ltd.) 安特佳运动用品(深圳)有限公司(Super Tang (Shenzhen) Ltd.) 卡拉威高尔夫(上海)贸易有限公司(Callaway Golf(Shanghai)Trading Co.,Ltd.) 美津浓(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Mizuno (China) Corporation) 泰勒梅阿迪达斯高尔夫(中国)(TaylorMade-adidas Golf (China)) 北京德霖投资有限公司(Direct Link Golf Investment Co., Ltd.) 慧魅力商贸(北京)有限公司(Family China Co ., Ltd.) 永茂集团—东莞巨佑体育用品有限公司(Fortune Group Chu Yu Sports Co.,Ltd.) 深圳市金活吉逊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Shenzhen Kinggibson Golf Co.,Ltd.) 北京果岭精鹰体育推广有限公司(Beijing Green & Eagle Sport Promoting Co., Ltd.) 北京韩晟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Golf zon) 北京天世维科贸有限公司(ECCO) 青岛海青富润水产有限公司 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The Australian Trade Commission) 凯示模高尔夫设计公司(Cashmore & Associates Pty Ltd) 澳大利亚航空旅游公司(Aviation Travel Services Pty Ltd) 澳大利亚驼羊毛有限公司(Australian ALPACA FLEECE LTD) CLUBHART AUSTRALIA PTY LTD 一生股份有限公司(ERAWAN COMPANY LTD) 大地股份有限公司(Great Earth Limited) 艾达克高尔夫学院(ITAGC College) 澳大利亚高尔夫娱乐有限公司(Australian Golfing Ventures Pty Ltd) 阿尔法财富金融服务有限公司(ALPHA WEALTH FINANCIAL SERVICES Pty Ltd) 亚澳发展商会(ASIA-AUSTRA LIA COMMERCIAL DEVEL OPMENT ASSOCIATION) 东北纯种马(North East Thoroughbreds) TT高尔夫(Tee-Time Golf) 澳洲新地集团(Australia Sunland Corp Pty Ltd) PGA Links Management Pty Ltd Sanctuary Lakes and Sandhurst Club Thomos Perrett Pty Ltd 澳洲PGA国际高尔夫学院(PGA International Golf Institute) 奥兰多云咸酒业(Orlando Wyndham Winery) 曾氏(澳大利亚)集团(Zenger (aust) Pty Ltd) 宏城(澳大利亚)旅行社有限公司(Grandcity (Australia) Travel & Tour Pty. Ltd) 澳洲地产公司(Australand Pty Ltd) 维州华人高尔夫球协会(Wictorian Chinese Golf Association) 北京中通数字高尔夫公司(Beijing Zhong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mpany) 威赢握把(Winn Grips) 深圳市秀仕宝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Shenzhen Southport Golf Supplies Co.,Ltd.) 上海曼宁富贸易有限公司(Manning Shanghai Co.,ltd.) 东莞市塘厦高而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Maxus Sports) 上海佳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Bigyard China) 北京大新体育发展有限公司(Beijing Da Xin Sports Develops Ltd.) 苏州草原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SI GOLF) 青岛韩中亚高尔夫有限公司(SM GOLF ENG) 厦门铭友高尔夫用品厂(Xiamen MuYu Golf Goods Factory) 深圳市俊绅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Shenzhen Junshen Golf Goods Co.,Ltd.) 谱乐美得贸易(深圳)有限公司(Trading (Shenzhen) Co.,Ltd.) 有京WOW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WOW Golf) 厦门远辉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Xiamen Yuanhui Golf Goods Co.,Ltd.) 广州市易奇服装有限公司(Long Dog Golf Collection) 烟台康森橡塑制品有限公司(Yantai Consan Rubber & Plastic Co., Ltd.) 北京金尔仕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 刚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Li Sports Products Co., Ltd.) 深圳市奇峰拓展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Shenzhen Kraft 3P Import & Export Co., Ltd.) 福建省南平市华台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Fujian Nanping Huatai Golf Goods Co.,Ltd.) 深圳祥和盛商贸有限公司(Shenzhen Auspice & Glory Commerce Co.,Ltd.) 广州美郦莎奖杯礼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Guangzhou Beauty Trophy & Souvenir Co.,Ltd.(Beijing Branch)) 厦门韦宏商贸有限公司(G-AXE Golf Good Co., Ltd.) 广州韦力美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 广东梅州粤龙高尔夫球具铸造厂(Guangdong Meizhou Yuedragon Golf Clubs Casting Factory) 广州万万高尔夫管理咨询有限公司(Viva Golf Consultancy Co.,Ltd.) 深圳市品一体育用品厂 高翔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Gaoxiang Tiyu Wenhua Fazhan Youxian Gongsi) 施得龙贸易(深圳)有限公司(Studio Ltd) 东莞市塘厦金星高尔夫用品厂(Gostar Sporting Goods Factory) 威海市环翠区碧基高尔夫用品商社(Neogolf & Hs Golf Glove Factory) 达彬斯高尔夫有限公司(Dabins Golf Co.,Ltd.) 广州博帝体育用品有限公司(Guangzhou Birdie Sport Goods Co.,Ltd.) 北京有我行国际商贸有限公司(Beijing YOX Int,l Trading Co., Ltd.) 中国高球假期(China Golf Pak) 北京女人街高尔夫批发世界(Golf Arecles Shopping Mall-Women's Street) 福州翔裕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Fuzhou XiangYu Golf Goods Co.,Ltd.) 厦门保力康高尔夫用品厂(Xiamen B & G Golf Products Factory) 迈高尔夫礼品有限公司(Mygolf Gift Co.,Ltd.) 杭州名纳服饰有限公司(Hangzhou Minna Garments Co.,Ltd.) 金马发展有限公司(Jinma Development Co.,Ltd.) 昆山川田服饰有限公司(Kunshan Kawada Dress Industrial Co.,Ltd.) 上海福锋塑料有限公司(Shanghai FuFeng Plastics Co.,Ltd. ) 加倍佶(厦门)运动用品有限公司(Double Luck(xiamen) Sports Gear Co.,Ltd.) 广州比来贸易有限公司(Porterline Trading Co.Ltd.) 广州曼恩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Guangzhou Mann & Associates Golf Goods Co, Ltd.) 深圳市天耀体育用品有限公司(Shenzhen Tianyao Sports Goods Co., Ltd.) 华隆商贸(World Screen Golf) 深圳市合方圆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Shenzhen Golfnice Golf Goods Co.,Ltd.)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绿步鞋厂(绿步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 弘祥高尔夫手袋厂(Fortune Golf Handbag Co., Ltd.) 吉龙工艺制品有限公司(Jilong Craftwork Co., Ltd.) 北京英奥特电子有限公司(Beijing Inautech Electronics Co., Ltd.) 东莞市帕特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Golf Partner Corporation) 美晟高尔夫(Meashine Golf) 伊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Eaton (China) Investment Co.,Ltd.) 研宝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Golf Design Club) 磐密帝时橡塑制品(上海)有限公司(Pamitex Inc Limited) 北京天得一清科贸有限公司(Beijing Benec Golf Ltd) 上海百利纺织品有限公司 广鑫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Deson Golf Sport Co.,Ltd.) 广州乐天高尔夫球厂(Guangzhou Le Tian Golf Ball Factory) 大连宝山服装有限公司(Permanent King Garments Co.,Ltd.) 深圳耐迪橡塑五金有限公司(NaiDi Golf Sporting Goods Co.,Ltd.) 深圳市标杆商贸有限公司(Shenzhen Belgen Trading Co., Ltd.) China Link 泛高尔夫网(www.FunFunGolf.com) 北京奥美地亚广告有限公司(Golf World) 凯亚出版有限公司《高球假期GOLF VACATIONS》(Senasia Publication Group Limited) 凯亚出版有限公司《遨游乐 Travellog》(Senasia Publication Group Limited) 《高尔夫度假》杂志社(Golf Vacations Publishing Limited) 辽宁清远沃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绿冠高尔夫体育发展有限公司(Beijing Topgreen Golf & Turf Co.,Ltd.) 广州豪富高尔夫运动服务有限公司(Guangzhou Holf Golf Sports Service Co. Ltd.) 波尔丁高尔夫用品(深圳)有限公司(Belding Golf (Shenzhen) Ltd.) 北京迪威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TEESWISH Co.,Ltd.) 惠阳三多实业有限公司 Limited Edition 北京佳伟高尔夫俱乐部(Beijing Jiawei Golf Club) 训练局高尔夫俱乐部(National Training Centre Golf Club) 环球世纪高尔夫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hina Office of Elmwood College) 深圳市华村设计事务有限公司(Shenzhen Huacun Design Co.,Ltd.) 高吉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 北京九州盛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hina Prosperity(Beijing) Culture Media Co LTDC) 上海汇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Shanghai Way-on Sports Goods Co.,Ltd.) 深圳市壹捌柒贰高尔夫服饰有限公司(Shenzhen 18H72P Golf Apparel Co.,Ltd.) 东进高尔夫培训学校(Dongjin Golf Cultivate School) 高尔夫频道有限公司(Gnangdong Golfehannel Co Ltd) 深圳市津田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Shenzhen Jintian Golf Sports Co., Ltd.) 旅游卫视(Travel Channel) 新浪高尔夫频道(sina.com golf channel) 唐高网—高尔夫门户网(www.golf998.com) 《世界高尔夫》杂志社(《GOLFPUNK》) 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Focus Media (China) Holding Co.,Ltd.) 戴伟信高尔夫球场设计有限公司(Davidson Golf Design Limited) 中国马德里服务有限公司(Sinomadrid Services S.L.- European Travels) 富康制衣有限公司(Falcon Garment Ltd.) 舒鸿高尔夫(SOFTER GOLF S.L.- EUROPE) 达科他草炭设备公司(Dakota Peat & Equipment) ROBERT TRENT JONES II LLC 尼克劳斯设计(亚洲)(Nicklaus Design Asia) 罗杰.帕克德 高尔夫球场设计师(Roger Packard Golf Course Architect) 美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处(U.S. Commercial Service Beijing, China) JFO 高尔夫设计(JFO DESIGN) 莱斯特电子公司(Lester Electrical) E&G Parslow(远东)有限公司(E&G Parslow(Far East)Ltd) 西杰高尔夫球场设计有限公司(Tan CJ Golf design Co.,Ltd.) 至尊旅程--专业高尔夫旅行服务(Grand Tour-Professional Service of Golf Travel) 法国高尔夫(Golf in France) 第十六届德国慕尼黑国际高尔夫运动用品博览会(Golf Europe 2008) McEwan Golf Classics Ltd of Scotland The Home of Golf 《高尔夫大师》(《Golf Digest》) 文登喜特恩特电动车有限公司(Wendeng CT&T Electric Vehicle Co.,Ltd.) 石利洛(广州)贸易有限公司(Shriro Guangzhou Company Limited) 友发(中国)策略有限公司(YHI (China) Strategy Company Limited) 上海科伦车业有限公司(Shanghai Colun Vehicles Corp) 佳军高尔夫设备有限公司(Jiajun Golf Equipment Limited Company) 胖龙园艺设备(上海)有限公司(Fat Dragon Horticulture Equipment(Shanghai)Co.,Ltd.) 绿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Greenman Machinery Company) 北京清新泰禾运动草坪科技有限公司(Redexim Charterhouse (Beijing)) 北京清新泰禾运动草坪科技有限公司(Bernhard And Co., Ltd. (Beijing)) 丽江古城湖畔国际高尔夫度假村(Lijiang Ancient Town Waterview Golf Resort) 上海美侬高尔夫工程有限公司(Shanghai Meinong Golf Construction Co., Ltd.) 尼森与何沃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Neslon & Haworth Golf Course Architects) 台塑集团华亚东营塑胶有限公司北京销售处(Hua Ya Dong Ying Plastic Corporation) 美国欧地中国代表处(Oatey China Representative Office) 东莞市卓越高尔夫观光车有限公司(Dongguan Excellence Golf & Sightseeing Car Co.,Ltd.) 航影传媒(GPS Media) 雨鸟贸易(上海)有限公司(Rainbird Trading (Shanghai)Co.,ltd. ) 北京水木方科技有限公司 珠海创新高尔夫企业有限公司(Zhuhai Innovation Golf Enterprise Co., Ltd.) 深圳市赛银远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Shenzhen SEIN Yuangu Enterprise Co.,Ltd.) 珠海朝辉专业高尔夫照明有限公司(Zhuhai Zhaohui Professional Golf Lighting Co.,Ltd.) 草坪王贸易(深圳)有限公司(Witgang Trading (Shenzhen) Co., Ltd.) 北京翠园浩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Beijing Cuiyuan Haohua Machine-equipment Co.,Ltd.) 清新丽禾草坪有限公司(Sino-Green Turf Co., Ltd.) 北京润博怡景高尔夫球场管理有限公司(Rainbow (Beijing) Golf Course Management Ltd.) 北京威腾达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Weitengda Technology Co., Ltd.) 天津丰泉高尔夫用品商贸有限公司 上海兰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Blue Bay Consulting) 亨特实业公司(Hunter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大汉园景集团(Da Han Horti. Group) 南通凯美特贸易有限公司(Newsmart (Nantong) Chem-Spec Ind) 利友精化(宁波)有限公司(Leeo Specialty Chemicals Co., Ltd.) 北京克劳沃运动草坪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Clover Sports Turf Science & Technology Co.) 都市名人高尔夫俱乐部(Central Golf) 深圳市绿瑞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Shenzhen Greenjoy Golf Co., Ltd.) 天津市新北方电缆厂(Tianjin New Northern Cable) 天津合生环保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Tianjin Hopson EP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深圳市隆戈尔生态技术有限公司(Shenzhen Longer Ecology Tech Co.,Ltd.) 《商务旅行》 北京韩晟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 百福瑞有限公司(Buffalo Co.,Ltd.) 玛斯柯照明设备(上海)有限公司(Musco Lighting (Shanghai) Co., Ltd.) 巨人为泥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Jurenwei The Peat Biotechnology Develops Ltd.) 北京康多尔高尔夫球场设计/建设有限公司(Beijing Condor Golf Course Design /Construction Co.,Ltd.) ITT(南京)有限公司(ITT (Nanjing) Co.,Ltd.) 广州泛鹰高尔夫体育经营管理有限公司(Guangzhou Paneagle Golf Sports Operation & Management Co.,Ltd.) 尼尔瑞技术公司(Neary Technologies) 创德福设备公司(Tru-Turf Equipment) 重庆上邦高尔夫俱乐部(Sumkingdom Golf Club) 重庆红鼎高尔夫俱乐部(City Hills Golf Culb) 重庆保利高尔夫球会(Chongqing Poly Golf Club) 北京尧上乡村高尔夫俱乐部(Beijing Yaoshang Golf Country Club) 深圳市海洋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Shenzhen Ocean's King Investment Imp. & Exp. Co., Ltd.) 易击高尔夫培训中心(TS Vechicletech Co.,Ltd.) 车达贸易(上海)有限公司(Che Da Trading (Shanghai) Co., Ltd.) 广州市番禺华南摩托企业集团有限公司(Guangzhou Panyu Huanan Motors Group) 烟台开发区斯克林高尔夫用品店 上海巴洛耐斯草坪机械有限公司(Shanghai Baroness Turf Machinery Co., Ltd.) 西藏冰川矿泉水有限公司 Tecsport International Co.,Led SGA高尔夫学院 PING北京市量身定做中心(PING GOLF Beijing Fitting Center) 参考资料:东盟商务会展中心
您提的这方面问题,很适合在泛高尔夫网做,各方面都比较有优势。泛高尔夫网是中国最佳高尔夫垂直门户。
《世界高尔夫》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东岗路253号电话:传真: 巴特菲传媒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国际商会电话:86-755-82931208 82931308传真:86-755-82931583《体育大观·Golf Digest》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太平洋商厦A座24A1室电话:86-755-82136665传真:86-755-82136669 国际《高尔夫时尚》地址:广州市环市西路33号G4栋401室电话:86-20-36580828传真:86-20-36580988《golfweek·假日休闲报》地址:北京市西坝河恒川公寓O座电话:/63/64/67/68传真: 《高尔夫》杂志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恒川公寓O座电话:/63/64/67/68/69/70传真: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