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西方绘画一千字论文

发布时间:

西方绘画一千字论文

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发展状况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所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P.塞尚这位在作品中追求绘画语言的几何结构和形体美感的画家,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是在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野兽群”,由此“野兽主义”得名。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P.毕加索、G.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的原则最初出现在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中。这幅画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的重叠、交错的美感,是立体主义追求的目标。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与此同时,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如果说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那么在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则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激下,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他们还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试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蒙克:《圣母》上述思潮和运动,特别是未来主义,在雕塑领域内均有所反映。未来主义的画家和雕塑家U.博乔尼于1912年4月签署关于雕塑艺术的宣言,并把未来主义的原则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代表作为《在空间连续的形》(1913)。相应的现代主义美术思潮在20世纪初的俄国也相当活跃。除了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产生的一些社团外,俄国的构成主义对现代艺术探讨如何表现工业美方面有独特的贡献。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最早于1910年前后产生。首先从事抽象主义艺术创造的是参与德国青骑士社活动的俄国画家W.康定斯基。他用点、线、面的组合、构成,参照音乐的表现语言,用绘画来传达观念和情绪。他的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1912)、《点、线、面》(1923)等奠定了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作为实践家,他主要从事抒情抽象绘画的创造,但同时也在几何抽象方面有所探索。俄国的画家K.C.马列维奇于1913年左右创建的至上主义,属于几何抽象的范畴。至上主义在平面构成上的努力,在探讨艺术的虚、空、无方面的尝试,应该说是有意义的。真正奠定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突出贡献的是荷兰画家P.蒙德里安创建的风格派(或称新造型主义)。在整个20世纪,抽象主义基本上遵循着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两个方面发展,只是在各个阶段有所变化而已。康定斯基:《第一抽象水彩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苏黎世出现的达达主义社团,影响波及欧美各国。在法国、德国都有达达美术社团。达达主义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和反对传统,同时也反对艺术,反对一切,作为社团它必然要走到自我否定的境地。达达的虚无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贯穿在整个西方现代文艺的进程之中。在平面的绘画中采用拼贴手法,把偶然性、机遇性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达达对现代美术的贡献。超现实主义的社团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它用建设性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以取代达达主义的破坏和挑战。它直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汲取思想养料,并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为这一艺术运动的指导思想。超现实主义的美术家们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者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偶然结合、无意识的发现、现成物的拼集等手法。写实与抽象的语言在他们的作品兼而有之。从1924年以后到30年代末,是超现实主义美术的活跃期。30年代以后,作为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逐渐冷寂,但许多重要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仍然活跃于欧洲和美国画坛。波伊斯:《向兔子解释图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曾在美国产生的抽象表现主义(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是集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成的流派,也是重视个性、重视风格的现代派绘画顶峰。抽象表现主义强调创作者行动的自由性、自动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已经孕育着以创作者的行动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因素。杜尚:《干燥的便盆》继抽象表现主义之后产生的硬边抽象、后绘画性的抽象是几何抽象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变化和发展,也说明艺术从强调主观感情到侧重于客观表现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与抽象表现主义完全相悖的波普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波普艺术的兴起,说明西方的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当然,对于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西方美术史论家们的论说很不一致。首先在建筑中使用的后现代主义,当然是一个相对的、模糊的、充满着争论的概念。严格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不能与现代主义截然分开的。后现代主义加以弘扬的许多方法与原则,在现代主义的美术中已经尝试过、试验过,只是在后工业社会里把个别的方法和原则加以极端的发展和夸张。后现代主义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是现代主义的反拨。然而,现代主义的审美原则仍然强烈地影响着当代西方的美术家们。新表现主义、新超现实主义、新抽象等流派在80年代的兴起,多少说明了这个问题。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潮的变化中,似乎可以看到,艺术中的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人性与共性、风格特征的加强与消失、人性与机械性、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艺术的审美与反审美,永远是使艺术家困惑并驱使他们去不断探索的课题。在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此长彼消或彼长此消的状况,尤其在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这种状况更是常见。观念艺术及其他后现代派思潮之所以那末惊世骇俗,就是因为它们不仅和传统艺术背道而驰,而且在向现代主义挑战。但是,历史本身似乎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艺术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艺术的本身进程犹如社会本身的进程一样,本身具有一种自我调节的力量,它要在上述列举的种种两极之间寻求平衡。当然,平衡是短暂的、临时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永久的。唯其不平衡和充满着矛盾,艺术才不断向前发展。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满着矛盾和曲折,整个趋势则是向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艺术应该被认为是对现实主义的一个有力补充。或者说现代主义是一个新的艺术表现体系,它有别于现实主义,更与现代工业社会的时代节奏相吻合。至少它已经获得了与现实主义共存的力量。雷斯:《法国式的场景》特征 既然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就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这样,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少数艺术家例外),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正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这些特征,使它们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价值。因为它们正是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 对现代主义美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们对待现代科学和机械文明的心理和态度是复杂的。在有些艺术家的实践(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中,试图反映社会的这一深刻变革,而在大多数美术家的作品中,对工业文明采取回避和超然的态度。他们对工业社会人性的贬值、机械的升值表示不满。但这丝毫并不意味着现代主义美术的主流与工业社会的进程相反。事实上,工业、科技文明剧烈地改变着现代社会的面貌,从精神上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艺术的迅速变化。现代主义艺术最早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武库中汲取了养料,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萨特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尼采的学说,不仅对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起过推动作用,也对整个现代主义的文艺运动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他否定权威,主张发挥以人的意志、本能为基础的创造力,蔑视中产阶级的文明和虚伪道德,对无意识和本能的推崇,对世界前途的悲观主义,在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反映。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他的“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支柱,正是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引导下,超现实主义以及其他流派的美术家们用多种手法挖掘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其后果是一方面开拓新的艺术表现领域,另一方面使艺术语言趋向荒诞和怪异。自然不少作品创造了荒诞、怪异的新境界。 现代主义美术比起以写实和模仿为基础的传统美术来,具有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现代主义多流派标榜自己是反传统的,实际上它可能完全抛弃传统。它竭力否定和排斥的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含有学院派特征的写实主义传统。在对待历史遗产方面,它们更重视对原始社会艺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美术、希腊古风时期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的研究。自印象主义之后,西方美术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中国、日本和印度的绘画、工艺品的表现语言上,探索写意的表现手法。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的美术家们直接受益于非洲雕塑。同时,中东的伊斯兰教美术和大洋洲的艺术遗产,也是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研究的对象。上述人类历史上的美术遗产均为现代主义美术家们提供了有益的养料。 总的说来,20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创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类经典文化的作品,但远非所有流派和思潮的理论都是无可非议的,更不用说其中有些作品的思想倾向颇值得研究。对于现代主义美术不加分析地一味赞扬是不可取的,而视现代主义为洪水猛兽、拒之于门外,不让人们接触和了解更是愚蠢和可悲的。中国80年代以来艺术创造和理论的繁荣、活跃,除了社会、经济的推动这些主要因素之外,与包括西方现代主义在内的外国文艺提供的可用来参考、借鉴的丰富资料不无关系。

绘画传统古典主义论文

古典主义艺术表面上看似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或接收、或排斥),但是这种互动性是相对的。那么,绘画传统古典主义是什么呢?

一、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传统持久性的主要成因

1.统一的审美标准与既定规则的支撑

所谓的传统即是不断被肯定的惯例,它“需要公认的美善标准和既定的规则来支撑,这些标准和规则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意,进而形成社会的审美价值”。

马克思认为艺术品的最高价值是经由其他社会方面的价值一起完成的,包括社会价值、道德价值和宗教价值。

这种价值观经各代的思想者通过研究艺术和诗歌来给美作以抽象的定义,用最带普遍性的术语来表达美的标准,为其找到一些普通使用的公式,成为一种审美经验。

相应地在艺术创作中便形成了艺术运动的固定原则乃至共同的标准。

而在传统社会中,个人生活在传统之中,传统是代代相传不变的经验,古典主义艺术正好符合这种不具有个人色彩、不反映个人观点、不具有过激的创新风格,也不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创作的特征。

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人除了自己以外已经对任何价值系统丧失信仰,出现了艺术上的个人主义。

人们或是对社会秩序公然表示敌意,或是根本漠不关心,任何形式的限制都被视为是一种局限。

但是,这些社会和心理事实已经使艺术家在现实社会中难以立足。

也就是说,如果艺术家有绝对的自由,任何事物只要经由他的认可都可以成为艺术,那么艺术就将停留在这种情况下,再无超越和进步的可能了。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已受到认可的古典主义被继承、弘扬,形成先后延承、生生不息的发展态势。

2.哲学与美学的影响理论

对实践起到不可小视的指导作用。

从这个角度出发,西方文艺实践的发展与哲学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

就艺术创作上的古典主义传统而言,它的形成是同古典哲学、美学的不间断发展相联系的。

西方哲学源于古希腊,从古希腊诸位哲学家提倡的希腊艺术创作的最高理想—合式原则,到17世纪波瓦洛提出的文艺创作上的理性原则,以及18世纪启蒙运动的滚滚洪流中康德、黑格尔缔造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殿堂,而德国古典哲学也成为现当代哲学的直接源头。

现当代西方哲学不论哪个流派,都不能不面对古典哲学这深厚的传统,那些试图从古典哲学中寻找思想资料的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固然会自觉地把古典哲学作为自己思想的起点。

3.文化源头的相关性与古典文化的复兴

就整个西欧范围而言,各个国家拥有大致相同的文化源头,拥有共同的宗教信仰。

19世纪之前,在西方美术史的撰写和美术史的教学工作以及欧洲重要博物馆的收藏中,古典艺术仍旧占主流。

由古希腊罗马作为古典主义文化的源头,自意大利在14世纪重新热衷于古典主义文化艺术遗产开始,恢复古代文化及艺术风格便成为可能。

历经数代,虽然产生了其他艺术样式和艺术风格,但突然出现了惊人的“退化”现象,20世纪的艺术家们,比如意大利新艺术运动的画家卡索拉蒂、未来主义的艺术家巴拉等,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在经历一段激进倾向之后便重新投入古典主义的怀抱。

另一方面,西方现代文明也正是古希腊文明与基督教文明共同孕育的果实。

当艺术作品进入传统的艺术体系之后需要一种来源于艺术史的质量认证的标准,这暗示了恒久的质量需要一种传统性的因素作为参照和比较的框架,而从文化的层面出发,古典主义传统难以更移。

二、造成西方古典主义

绘画传统具有持久性表现的其他因素18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真理具有历史性(它本身就是历史),而艺术作为真理的表现形式,就应该从属于真理的历史性。

传统艺术作为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重要的`上层建筑,已经纳入同时代的历史内容中。

作为这一时期重要的经济、政治、宗教以及其他的文化鉴证,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一个时代的鲜明标志。

我们去了解历史,了解某一时期的特定文化就不可避免地去研究它的艺术,传统艺术在现代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应用作用。

相应的艺术意蕴与价值也脱离不了这种历史性。

传统的形成有它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就集中反映在历史当中。

但我们今天习惯于讲“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其概念的经纬连我们自己也很难分清。

文艺复兴时期传统与现代之间似乎还有种难以言说的默契。

向古希腊文化学习正是越过了中世纪去追溯传统。

印象派绘画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法国那是绝对现代的事,今天也成为传统了。

甚至于超现实、超写实、立体派、达达主义都已成为传统。

然而,这样定义传统似乎是危险的,它将失去传统的真正意义,而变为“过去”了。

传统绘画并不只是具有了某种优点或特别之处的绘画,还是一件由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来欣赏的作品。

因此,对于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的评价也必须纳入历史长河之中。

从这个角度出发,古典主义在西方艺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有表现,进而形成一种前后相连、互相继承的现象。

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传统的形成符合艺术意蕴及价值的历史性表现。

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在传统的绘画语言与审美情势脱胎而出的同时依旧与传统血脉未断,其中的“背叛”与“打破”则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建设”。

而“继承”与“建设”的关系问题也是艺术创作理论问题中的一个永恒的命题。

20世纪很多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家都采用一种古典方式进行创作。

他们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继承传统,一方面对其内部具体的因素进行演进和改造,并且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反映这种传统性。

尽管不同的时代存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古典主义传统还是贯穿整个欧洲艺术的一条隐秘的线,即使是在现当代绘画艺术中,古典主义传统仍未消失,它在与现当代文化碰撞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却依旧以一种迎合时代审美和时代需要的掺杂以表现为创作目的的奇特方式延续着。

古典主义艺术表面上看似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或接收、或排斥),但是这种互动性是相对的。

艺术作品反映出艺术家的思想和审美追求,尽管它们凝固在特定的媒介中,但现代的创造性的解读却是同古典主义艺术家的思想和智力的深刻对话。

建议你去百度,多找几篇,挑好的段落,修修,拼一下,这里我还没见过有人打字2000的,就算是复制过来,你又不能直接用,还是要修的

西方绘画美学论文

写作思路:主要写出达芬奇绘画风格特征及其影响,包括他在绘画上的理解以及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正文:

达芬奇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细致入微的观察,他的作品线条有些是十分刚硬的,有些是十分柔软的,这种刚柔并济的画法得益于他详细的观察。

善于用明暗的方法创造出更好的立体感,让作品产生连续的明暗过渡,使作品看不出任何的截然不同的变化。

具有科学性,他的作品存在和谐的的比例和良好的平衡感,并且他善于利用一些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原理来增强作品表现力。

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像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蒙娜丽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当时威尼斯公爵请达·芬奇为其夫人画一幅肖像,而当这幅画作完成之后,达·芬奇因为太喜欢这幅画,不舍得交工,就连夜打包,和仆人一起逃跑了。蒙娜丽莎的右手更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

《最后的晚餐》绘制在米兰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的墙壁上。达·芬奇一改前人绘制“最后晚餐”围桌而座的布局,让所有人物坐成一排面向观众,而耶稣基督坐在最中间。

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美术 教育 就崇尚“自由教育”追求真实的色彩。在中国偏重于主观意识,讲究意境。纵观中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无论是 文化 差异还是教育思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论中西方美术教育差异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从发展过程比较中西方美术教育》

摘 要: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美术教育就崇尚“自由教育”追求真实的色彩。在中国偏重于主观意识,讲究意境。纵观中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文化差异还是教育思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采用比较的 学习 方法 能更直观的从中领略中西方美术教育的魅力。

关键词:发展过程;美术教育;比较

在《大不列颠 百科 全书》中,对美术的定义是非功利主义的视觉艺术,或主要与美的创造有关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囊括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我国,我们对美术的理解也已经由传统的绘画扩大到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工艺等门类。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作为载体的,随着美术的概念在不断的扩张,那老师和学生也得需要在满足自我发展或社会需求的同时,有计划的提高美术技能。

一、西方美术教育发展过程

在西方,美术教育从古希腊时代就存在着一种理想化的方式――“自由教育”,从小培养 儿童 对美的认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这种非功利目的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美育手段,对儿童的自身成长有很大帮助。到了中世纪这个充斥着宗教神权的时期,传教士在宣传宗教的同时,美术也随之成为一种很好的传教工具。美术教育得到重大意义的转型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具有知识含量的专业美术学院应运而生,如达芬奇学院,弗洛伦萨绘画学院等,这些学院的教育方式不仅继承了古希腊时期全面性的美术教育方式,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技能,素养等方面。19世纪,工业革命爆发,不仅带动了工业发展,而且带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由于工人阶级的审美水平有限,所生产的产品销量受到阻滞。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培养审美教育的同时,美术教育得到很大范围的普及。20世纪的美术教育已经不再仅限于绘画技能方面,这时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艺术教学理论,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也在学校的地位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的思想更加多样化,在不断改善教育方式同时,把美术教育推向较稳定的阶段。

二、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的古代,由于美术教育对象不同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其一,提高个人素养的贵族。一般采用拜师学艺或私塾师授的方式。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临摹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在临摹至具有基本技能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其二,以美术为生存方式的工艺者。这类的美术学习中囊括的知识面很广,技巧性很强,大都是采取族内传承或者拜师的教育方式。这两种不同的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洋务运动之后,美术教育逐渐以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1902年清政府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学堂开设图画等课程,标志着美术教育渐渐走入学校。此后,在以培养师资为目的的师范学校也开设图画手工科。在辛亥革命后,上海 国画 美术院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美术逐渐踏上专业美术教育的路程。在此后本着用教育方式来救国的一批新青年,留洋后回国,他们把西方美术和日本美术带回了中国,专业美术迅速发展。近代的美术教育也开始延续古代传统美术的教育方式,实用技能教育和审美教育并行前进。现代学校美术教育在“”期间受到重创,但是社会美术却异常活跃。漫画也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得到很好的发展。在_粉碎后,学校教育恢复正常,图画课也改名为美术课,打破了原来图画课的局限性。在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美术教育逐渐成为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部分。

中西方的文化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是美术教育的发展都走上了正轨。当代社会的美术处于一种多元化的状态,在主流和非主流教育中,美术或多或少得会受到影响。从整个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认识和分析,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因素。

三、文化差异因素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中庸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术教育符合中国的传统思想,注重陶冶情操,用绘画等表达内心的思想世界。多数作品将篆刻、书法和绘画相互呼应,创造中国画的形式美和意境,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充满浪漫主义的思想,更丰富的抒发内心的情感,更形象的表现高尚品德。这 种植 根于中国民族性的思想和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西方的美术教育却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世纪的神学思想提倡压制思想,抵制异教文化。在____的兴起后,摧毁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绘画等文物。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在这种神学思想的影响下,画家的思想受到控制,继而培养了一批画神像的工匠。在西方美术中,油画是常见的画种,用颜料在特制的布和板上完成。作品追求的是色彩丰富和真实感,注重科学和逻辑,且多以人和神为创作范围。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模式。

四、教育思想因素

不同文化差异,必然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教育思想。在西方,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美育”的概念,他把古希腊和近代社会相比较,让人们感受到古希腊时期的人格解放,来实现人性的改造。席勒的思想让美育具有独立的地位,让美育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具有悠久美术教育史的中国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蔡元培把席勒和中国美育结合在一起,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1他强调了陶冶情操的重要性。蔡元培及其他的美育思想体系把美育与科学放在同等高度上,并且在五四运动前,提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教育,又要普及美术教育”。在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的推动下,才形成了现在两种美术教育思想,即实用和审美教育。他们以独特的美术教育思想,才慢慢推开中国美术教育阴霾的天空。

五、社会经济因素

中国的美术教育从受众群体来看就已经注定了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发展模式的差别。在西方,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技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例逐渐扩大。由于工人审美水平有限,导致产品销量受到阻滞。在普及美术教育后,不仅增大了产品的销量,而且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现代环境里,无形中人们慢慢的接受这种大众化的美术普及教育。

另外,美术教育的发展,还会受到国家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比较是一种直接明了的学习方法,在比较过程中较直观的体现各自在美术教育上所持的观点,较明智的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西方的美术教育思想的模式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但是我们并不需要抄袭西方的教育思想。中国美术教育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着,逐渐趋向于多元化。美术教育在对发展历史因素不断 总结 过程中,针对现实社会的需要,吸取有利于中国美术发展的国外美术教育思想,不断的调整自己,争取做到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7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论中西方美术教育差异的论文

写作思路:主要写出达芬奇绘画风格特征及其影响。

正文:

达芬奇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细致入微的观察,他的作品线条有些是十分刚硬的,有些是十分柔软的,这种刚柔并济的画法得益于他详细的观察。

善于用明暗的方法创造出更好的立体感,让作品产生连续的明暗过渡,使作品看不出任何的截然不同的变化。

具有科学性,他的作品存在和谐的的比例和良好的平衡感,并且他善于利用一些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原理来增强作品表现力。

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像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蒙娜丽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当时威尼斯公爵请达·芬奇为其夫人画一幅肖像,而当这幅画作完成之后,达·芬奇因为太喜欢这幅画,不舍得交工,就连夜打包,和仆人一起逃跑了。蒙娜丽莎的右手更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

《最后的晚餐》绘制在米兰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的墙壁上。达·芬奇一改前人绘制“最后晚餐”围桌而座的布局,让所有人物坐成一排面向观众,而耶稣基督坐在最中间。

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双重影响下绘画艺术蓬勃发展,同时也促使了绘画理论的形成。文艺复兴时期,不仅复兴了科学,艺术也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绘画艺术,本文就是对达芬奇的绘画艺术进行美学思想的分析,包括对其著名绘画的描述分析,对《绘画论》中的美学思想进行提炼,以及阐述了达芬奇的美学贡献达·芬奇画论,尤其是他的诗画比较,作为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 自觉和全面的艺术比较、文学比较,在突显了绘画等造型艺术的各方面的审美艺术的同时,也把诗歌(文学)方方面面的特征显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文艺理论的价 值,甚至远大于当时的许多"诗学"著作.达·芬奇的诗画比较开了西方近代诗画比较、文学与其他艺术比较的先河,并成为17、18世纪莱辛更为系统深入的诗画比较的先声.

西方绘画艺术鉴赏论文

评圭多•雷尼的《黎明》圭多•雷尼(1575-1642年)是博洛尼亚画家,他最初生活在博洛尼亚的佛兰德斯画家卡尔外特的学园,跟一位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洛尼亚画家的老师学艺。接着,他又是在当地另一所学园,也就是17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卡拉齐学园,跟卡拉齐兄弟学到了一手精湛的素描和构图本领,这对他的画风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另外,到古代美术和文艺复兴美术的中心罗马参观,也对他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盛期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的艺术,更是令他神往。17世纪的意大利画坛,有好几股潮流,其中之一就是古典的潮流,雷尼可以说是这股潮流的中坚力量。雷尼的风格,以甜美优雅著称,从《黎明》不难感受到他的这种特点。《黎明》是雷尼在罗马画的一幅天顶壁画。熟悉意大利绘画的人都知道,意大利是壁画之乡,罗马更是壁画的陈列馆,处处有大师的精品;而雷尼崇拜的拉斐尔最美的壁画也在这里,或许他画《黎明》时,心目中始终闪动着这位古典大师的形象。像拉斐尔的《巴尔纳斯山》一样,《黎明》是从希腊罗马神话获得启示的,这类题材是当时极为盛行的画题,古典倾向的画家更加离不开它。这幅作品是在红衣主教贝佳斯的委托下创作的,这幅作品《黎明》描绘的是曙光女神阿斯塔特、月神塞莱内和太阳神阿波罗,通过古典艺术对这些神的兄弟姐妹进行了描画,这幅作品是圭多•雷尼来到罗马两次脆古典艺术的研究的成果,很明确的表明了圭多•雷尼对古典艺术的追求,对纯粹的爱和美的追求。 横长的画面,由一条从左向右移动飘升的动态曲线确定着构图。飞在最前方的女性形象,是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奥罗拉(这幅画的原名就是《奥罗拉》),她是由希腊神话中的黎明女神厄俄斯转化来的。她的前方,仍是昏暗的世界,她的后方,则是一派壮丽的曙光。从她回顾的眼神和脚的指向,自然地跟中央的一组奔马联系起来,而顺着马缰绳,立即会发现驾车的太阳神阿波罗。于是一切都清清楚楚了,原来画家要表现的是黎明时分,太阳升起,黑暗正在消退,光明将降临大地。 在表现这个景象时,雷尼选用了富于视觉感染力的节奏和色调。黎明女神、马匹、太阳神及牵手前行的少女,共同构成了向前迅速推进的动势,而这些形象又全都笼罩在橘红的暖色调中,几乎完全挤掉了右边那一点点暗色。象征和寓意的处理,美妙地实现了画的主题。 画面上,那组飘然行进的少女,称得上是雷尼笔下最优美的形象。理想的造型、流畅的线条、精心的组合,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谐、那么均衡,确是纯粹的古典风范。难怪在推崇古典美术的时代,很多艺评家认为他是仅次于拉斐尔的大师,温克尔曼把他与希腊完美的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利斯相提并论,雷诺兹认为他的美的观念优于任何一位画家,“神圣的圭多”成了他的称号。当然,这些早已过去,没人再顶礼膜拜他,可他的优秀作品仍然值得观者驻足。同时也可以知道,圭多雷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拉斐尔的影响,在这个波伦亚派的巨匠的杰作的基础上,人们把圭多雷尼的古典主义作品与拉斐尔的古典主义作品一同称赞了,认为两人在画面上展示出了演剧性,都表现的恰到好处,绘画中圭多雷尼加入了丰富的色彩,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很大的程度上触动了之后的波伦亚派的画家古鲁西诺,后来画家古鲁西诺也描绘了与圭多雷尼这幅作品《黎明》相同的主题。

浅议《格尔尼卡》及作者毕加索作者: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49.3×776.6厘米,索菲亚皇后博物馆藏。油画《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的领导人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是表现战争题材且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画中表现的是1935年纳粹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谴责和抗议。毕加索他那潜在的变现主义再次迸发出来,线条扭曲着,膨胀着,激情在奔腾驰骋,这便是《格尔尼卡》。作品以强音奏出了悲怆曲,在西方绘画史上第一次单纯的以造型标注经历过的事件,并使我们感到极端的恐惧。我们看到悲剧与诙谐,挖苦与怜悯,生命的颤动与死亡的静止。作品充分表现了法西斯暴行的残酷和人民受难的痛苦。整幅画用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的效果;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画面沉重又压抑,充满了悲剧气氛。这幅画控诉了法西斯的罪恶,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示了悲哀和同情。这幅画曾到挪威、英国、美国各地展出,反响非常强烈。创作背景西班牙杰出画家、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毕加索,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一个图画教师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他最初的画比较写实,绘画的主题主要是对乞丐、流浪艺人、演马戏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后来他从形式上求奇异,成了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所谓立体派,是把物体分割成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再重叠、堆砌在一个平面的画幅上,因此完全改变了物体原有的形态,他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就是他的代表作。1937年4月26日,那本应该是“人间四月天”,德国法西斯空军恣意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旖旎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毕加索。愤怒的画家毕加索,挥笔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七十年过去,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面对痛彻心扉的人间惨剧,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反应,格尔尼卡被法西斯空军轰炸,就是给了艺术家们一道无声的考题。有没有慈悲的情怀,就是能不能触动心灵创作的前提。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当时侨居巴黎的毕加索,受西班牙政府委托,正准备为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绘画作品。德军轰炸格尔尼卡的消息传来,毕加索震怒了,他就以格尔尼卡被轰炸为题材,依他所想来为西班牙馆作画,将法西斯惨无人道的罪行彻底曝光在世人面前。艺术的创作者,是必须悟透艺术真谛的。就像中国漫画家丰子恺所说的: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格尔尼卡》问世后,曾在一些国家展出,受到爱好和平者的高度评价,毕加索也因此备受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独裁统治时期,《格尔尼卡》无法在画家的祖国展出。直到1981年,《格尔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实现了毕加索的遗愿。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曾发生了一件小事:一天,一些德国军人来此参观,毕加索发给他们每人一幅《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名军官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画作赏析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残暴,代表的是凶残的德国和法西斯,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左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右边,一个从楼上跳下来的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在他后面,是熊熊的火焰。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零乱的肢体从各个角度诉说着当时德国法西斯人性的残忍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格尔尼卡》问世后,曾在一些国家展出,受到爱好和平者的高度评价,毕加索也因此备受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独裁统治时期,《格尔尼卡》无法在画家的祖国展出。直到1981年,《格尔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实现了毕加索的遗愿。这幅画中给人印象深刻的“点灯眼”、和“比目牛”成为日后毕加索的代表形象。向作者致敬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了九十二岁的漫长生涯,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画作名称】《蓝衣少年》 【创作者】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英国)【创作年代】1770年【类别】帆布油画【风格】洛可可【题材】肖像【规格】122cm×178cm【材质】 布 油彩【现存藏处】洛杉矶 亨廷顿图书馆 《蓝衣少年》是针对当时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雷诺兹(Reynolds,Joshua)的理论偏见而画成的。 庚斯博罗33岁以后, 肖像画声誉已驰名国内外,伦敦的美术爱好者纷纷前来要求他画肖像。1768年升任院长的雷诺兹也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 他看到庚斯博罗画肖像艺术的巨大成功,心生嫉妒,常常出言不逊。于是,住在伦敦的雷诺兹和坚守巴斯的庚斯博罗形成了"两雄并立"的对立的两派,他们彼此贬抑。 一次,雷诺兹在给学生讲授绘画技巧时说:“蓝色不能在画面上占主要地位”。庚斯博罗得知后,表示蔑视这种"法规",遂用大量蓝色画了这幅举世闻名的《蓝衣少年》,借以否定并挖苦雷诺兹的那一绘画观点。《蓝衣少年》描绘了一个衣饰华丽的贵族少年形象。 其实,这一模特儿原型并非贵族,而是画家找来一个富有的工场主的儿子,庚斯博罗让他穿上蓝色华服,扮成王子模样而画成的。庚斯博罗用奔放的笔触,轻灵流畅地把少年那种倜傥风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发挥了宝石蓝的光色作用。这新颖别致的蓝色调不但没有任何不适之感,反而使人感到出奇制胜;这活泼、跳跃的蓝色绸缎,这变幻莫测的衣纹、高光;这不落俗套的蓝色调与含蓄、变换丰富的黄灰、蓝灰、绿灰、红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谐对比 。这里最成功地方是,画家用准确的色块再现了少年身上的蓝缎子织物的质感和薄软感。整幅画的风格清新流利,色彩富有节奏感,抑扬有度,从而使此画作成为十八世纪最杰出的肖像画之一,在世界美术史上占了重要的一页。 正如当时一位评论家所形容的,他把肖像绘成与歌剧一般富有韵致, 这是一个“经过人工处理的真实”。庚斯博罗与地位显赫的学院派画家雷诺兹相比,只不过是个"在野名流"。 但由于他重视艺术的探索,加上他那种无拘无束、感情外露的性格,素不为"权威"的压力所服,才使他能在艺术道路上有所突破。庚斯博罗为贵族们画了40年的肖像,被贵族们公认为桂冠画家,但他有时也厌烦画肖像,经常到野外去画他一生中第二个旨趣所在的风景画。 在风景画上,庚斯博罗的艺术成就也是明显的。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1727—1788),英国肖像画家、风景画家,融合尼德兰画派现实主义和法国牧歌式浪漫情调,创造了光色清新、富有诗趣的风格。作品多以柔和的色调描绘贵族奢华的盛装和高傲悠闲的姿态.为上层社会所喜爱。庚斯博罗是18世纪继荷加斯之后在英国画坛脱颖而出的天才画家。他虽然不大喜欢读书,甚至连普通中学都没有读完,但是,他“说起话来妙语连篇”;他虽然没有著述传世,“可是,以他写给密友的信来看,他的知识又很少有人可以与其相比”。

十九世纪的行吗

对比中西方哲学思想论文一千字

世界哲学包括三大系统: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每一个哲学系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特殊概念、范畴,有自己的特殊问题,有自己的特殊见解。研究比较哲学很有意义。我对印度哲学没有研究,所以只能讲一下中西比较的一些问题。在中国也有许多派别,其见解也不一样,像儒家、道家、墨家彼此就不一样;后来的理学也分不少派.也都不一样,情况是复杂的。西方哲学更是如此,古希腊就有不少派别,到近代、现代,西方哲学派别更多,所以很难笼而统之地讲,西方哲学怎么样,中国哲学怎么样。我今天讲的中西哲学比较,主要是就中国大多数思想家的思想与西方大多数思想家的思想作相互比较,其中有许多例外,中国哲学里边也有许多特殊的思想家,西方哲学里边也有许多特殊的思想家,这些复杂情况都应该注意。 一、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中国哲学表现一种思维方式,西方哲学表现另一种思维方式,彼此很有区别。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分析,西方分析思维比较流行,比较占势力。从古希腊一直到近代,尤其近代西方哲学,分析方法很流行。恩格斯也讲过,在古希腊辩证法比较多,古希腊许多哲学家都是辩证法家。到了近代,恩格斯用了一个名词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他说在十六世纪以后,西方就出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辩证法不太受重视了,把事物看成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个名称是黑格尔提出的,事实上这个名称并不合适,因为形而上学还另外有一个意义,在马克思、恩格斯早年著作《神圣家族》里边也讲到形而上学,那就是另外一个意义,就是玄学、本体论的意思。后来,恩格斯采用黑格尔德用发,把英国培根、洛克以后的科学思维方法叫做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现在这个名词比较流行了。可是中国哲学从古代一直到近代,比较占势力的是辩证思维。可以说西方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大概讲讲。事实上中国也有分析思维,在中国有儒家、墨家、道家,墨家是比较注重分析思维的,可是墨家到汉朝以后就断绝了,分析思维就不太占势力了。中国的辩证思维起源是比较早的,老子讲"正言若凡"(《老子》第七十八章),就是说一句话看起来是反面的,其实有深刻的含义。他讲"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老子特别强调这个"反",这个"反"用黑格尔的名词说就是"否定性",老子认为一切事物后来都归于否定。孔子讲"叩其两端"(《论语.子罕》),遇到什么问题,从两方面来考虑,问题就解决了。孔子的"叩其两端"也是辩证思维的一种表现。从老子、孔子开始,中国的许多思想家都有辩证思维,到宋朝张载,辩证思维尤其丰富,后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辩证思维也很丰富。在西方,也有丰富深刻的辨证思维,一个最重要的代表就是赫拉克利特,他是西方辩证法的开端,所以现在西方有人讲赫拉克利特就是西方的老子,过去也有人讲老子就是中国的赫拉克利特。中国的老子、西方的赫拉克利特都是辩证法的代表,不过,中国的辩证思维与西方的辩证思维有区别和不同之点。老子和赫拉克利特都是辩证法的大家,可是他们所讲的也不一样。中国哲学讲的辩证思维比较注重对立的统一,特别注重统一、注重和谐,认为和谐、对立的融合是最重要的。赫拉克利特特别强调斗争,老子特别强调和谐。这说明中西都有辩证思维,可是其重点不一样,直到现在亦是如此。关于中西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前两年有个美国哲学教授巴姆(Bahm)到北京来,他是专讲比较哲学的,写了一本书叫《比较哲学》,他对中国哲学、印度哲学都很感兴趣,对西方哲学更有研究。他说中国、印度和西方的思维方式很不一样。他画了三个图,表示三者之不同。 西方的思维方式:是A就不是非A,是非A就不是A,把肯定和否定分析得很清楚,这个就不是那个,那个就不是这个。在印度,说A不对,说非A也不对,把A否定了,非A也否定了。你说这个东西是这个不对,你说这个东西不是这个也不对,根本就不能说,这是印度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这个太极图表示阴阳互补,相反相成,相灭相生。巴姆认为中国的这个思想比较深刻。他是个大物理学家,他很推崇中国?quot;阴阳鱼"。我附带谈一谈阴阳鱼太极图的历史。在过去很多人认为阴阳鱼太极图出于唐朝,现在经过考证,确认阴阳鱼形式的太极图是南宋末年才出现的。在宋代有个哲学家叫周敦颐,画了一个太极图,他那个太极图就是一个大圆圈,周敦颐当时并没有阴阳鱼形式的太极图。阴阳鱼形式的太极图是在周敦颐以后,到南宋末年,才有人画了这么一个图。现在阴阳鱼太极图很有名了,他表示中国辩证思维:两端互补,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有一定的水平,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遗产。中国古代哲学关于辩证思维、关于对立统一可以说有很多很深刻的思想,值得研究。西方的所谓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即分析思维方式,在历史上很起了作用,从十六世纪培根、洛克以后,西方自然科学发展起来了,西方自然科学就是靠所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靠分析思维,通过分析、通过实验,自然科学就大大发展起来。所以,现在我们是要发扬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优秀传统,同时也还要学习西方的分析思维。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两方面都有,它一方面讲辩证法,同时也是注重分析的。我认为分析思维也是很重要的,过去,中国儒家、道家都不重视分析思维,这是一个缺点。列宁有篇文章《谈谈辩证法的要素》,其中有一条就是分析和综合的统一,列宁讲辩证法是注重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结合。这是辩证法的一个要素。 二、中西本体论的异同 所谓本体论在英文就是Ontology,有人将其翻译成本体论,有人翻译成玄学,有人翻译成实体论,但是与西方本体论有很大的区别。 西方本体论学派很多,意见彼此也不一样,其中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讲本体与现象的关系。本体与现象是两个方面,本体是现象的本体,现象是本体的表现。西方尤其是唯心论者有这么两句话?quot;本体实而不现,现象现而不实"。这就是说,本体是实在的、是真实的,可是它自己不能够表现出来;现象是表现出来了,可是它不是真实的,只是本体的表现。这种思想在西方新黑格尔主义那里特别强调。这个观点在印度也一样受到强调。但这个观点曾在二十世纪受到西方一个大哲学家的反对,这个哲学家叫Whitehead(怀特海)。他认为,西方近代以来,都是把现象和本体分成两截,他起了个名词:"bifurcation of nature(自然的两分)",把整个自然分成两片:一片是真的,一片是假的;一片是实在的,一片是虚妄的。他认为这种分法是根本错误的。怀特海反对对自然的两分,他说我就是讲这个自然,自然不应该分成两片。 中国自古以来,许多大哲学家都是不讲本体与现象对立的。认为本体与现象是统一的,又有区别,又有统一。中国哲学认为,本体是实在的,现象也是实在的,并没有虚实的区别。在中国讲本体与现象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呢?是一种本末、源流的区别。一方面是本,一方面是末;本就是本来就有,末就是后来才发生的、后来才衍生出来的;源流,源就是起源,流就是后来才产生的。中国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本体是根本、是实在的,现象虽然不是根本,可也是实在的,这是中国本体论的一个特点。 南宋初年有一个哲学家叫胡宏,他批评佛教说:"释氏……于一天之中分别幻华真实,与道不相似也。"(《知言·往来》)胡宏的话表现了中国哲学家的一个态度,即认为现象也是实在的。北宋哲学家程颐有两句话表示体与用的关系:"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易传序》)体是根本,用是体的表现,一源是讲二者是统一的,显就是表现出来的,微就是里面深刻的内容,二者没有间隔,而是相互统一的。这句话表明了本体与现象虽有区别,但仍是统一的。这就是中国本体论的特点。 因为中国哲学本体论有这么一个特点,与印度、西方都不一样,不容易了解,但表现了中国哲学的一个深刻思想。现代有个哲学家熊十力先生,他讲哲学特别强调这?quot;体用一源",他反对西方体用两分,认为那是错误的。也有人不了解中国哲学的这个特点,于是认为中国哲学没有本体论,完全是用西方的模式套中国的哲学,我认为是错误的。中国哲学讲体用一源,与西方哲学把体用分开是不一样的,但中国的体用一源也是本体论,不能说中国哲学没有本体论。中国哲学不仅有它的特点,我认为它的特点还是比较深刻的。 三、中西哲学根本范畴的异同 西方哲学有许多根本概念、根本范畴,中国哲学也有许多根本概念、根本范畴。 在中国哲学中,有许多根本概念、根本范畴,很难翻译成外文;西方哲学中,许多概念、范畴也很难翻译成中文,各有各的特点,必须了解他的真正意义。这点对研究哲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真正了解中国哲学一些范畴的真正含义,这是很细致的功夫,不容易做到。 在中国哲学里边有这么几个概念,很难翻译成外文。 第一就是"道"。老子提出这个道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认为这个道"先天地生",就是世界的本体。那么这个"道"怎么翻译呢?这就很难了。现在西方人翻译老子的《道德经》大多数都是用音译"dao",也有人用意译,译成"way",可是"way"就很难表示"道"的许多含义。在西方哲学中也有个观念"逻各斯",这个逻各斯跟老子的道很相近似。一方面逻各斯指世界的根本规律;老子那个道也当"说"讲,"道可道"的可道之"道"当"言说"讲,西方的逻各斯也有说的意义。但道还有许多特点,翻译成"逻各斯"也不行。现在西方大多数人都翻译?"dao"。西方人对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很感兴趣,《道德经》在西方已有一百多中译本,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翻译。 第二就是"气"。在中国哲学中,气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气跟西方所谓的物质、原子比较接近,气表示一种物质存在。可是中国的气跟西方所谓的物质又不一样。西方所谓的物质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广袤性,就是extension,是占有空间的一种存在,中国的气也是占空间的存在,这点是一样的。可是西方认为物质具有惰性、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必须加以推动它才动。而中国的气有运动性,从先秦时期到宋明时期讲的气,一直都是会运动的,有运动性,没有惰性,当然它有动也有静,在它的内部包含有运动性。这点与西方所谓的物质就很有区别了。现在西方人研究中国哲学、中国科学,想法子翻译这个气字,有许多人把气翻译成"生命力",因为这个气是会运动的。事实上,中国的气跟所谓生命力分属于两个层次,有气的东西不一定有生命,所以把气翻译成生命力也是错误的。近来有一个比较合适的翻译法, 把气译成"能",即所谓的"energy",可是气也不仅是"energy"。我认为,气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西方讲的"mass";同时又包含"energy",它是质量与能量的统-。中国的气这个概念既包括能又包括质,是一个很深刻的概念。西方的物质还有一个特点叫不可入性,这个物质不可能进去,不能进到物质里边,除非把它破坏了。中国的气与西方的物质就不一样了,它有可入性,你可以进入气里边,也不破坏它原来的实体。所以气这个概念还是一个很神妙的概念。 第三是"神"。中国哲学中还有一个很难懂的概?quot;神"。中国哲学里边所谓的神有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就是指天神、上帝;第二层意义指人的精神作用、思维作用;第三层意义指微妙的变化,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易传.系辞上传》第五章),阴阳互相作用非常神妙,这种情况也叫作神。如果碰到一个神字,就认为这是在讲上帝,认为是有神论,那就是完全错误了。中国许多哲学家讲神,她不是在讲上帝,他是讲"阴阳不测之谓神"。这个概念也很难翻译成英文。 第四是"诚"。这是一个更为深奥的概念,"诚"就是诚实的诚,可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把诚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作为哲学的一贯根本概念。这个诚应该怎么讲?宋朝朱熹讲诚时说了句话?quot;真实无妄之谓诚"(《四书集注.中庸章句》)。真实无妄怎么讲呢?一方面是真实, 是实实在在的;另一方面是无妄,就是没有偶然性,是必然的。所以这个诚表观了两层含义,一层是实在性,另一层是必然性、规律性。黑格尔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凡是合理的都是观实的,凡是观实的都是合理的"。中国的这个诚字就把现实的与合理的两方面结合起来了。(《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t961年6月版,第11页。)这所谓诚,意义相当深刻,不容易理解。 研究中国哲学,应该深入了解这些范畴的意义,不能从表面上看。 西方哲学也有许多概念很难翻译成中文,最显著的就?quot;being"。"being"可以说在古希腊哲学中是最重要的概念、最重要的范畴。这个范畴怎么翻译呢?这很成问题,一直到观在都没有一个很好的翻译方法。过去都翻译成"有"或者"存在",有人认为这样翻译跟它原意不合,有人就翻译成"是"。英文"being"是从"to be"变来的,它是从一个动词变成一个动名词,表示"是",也表示"存在",过去很多人都把它翻译成"有"。黑格尔的《逻辑学》第一章就讲"being",一般都译成"存在"或"有"。有人认为古希腊的"being"译成"有"或"存在"都不合适,认为应翻译成"是"。可是在中文里的"是"没有存在的意思,所以译成"是"就很难理解。现在一般都译成"存在"或"有"。有人提议,应该翻译成"是者",但这个"是者"很别扭,不像中文。这就表明西方有一个根本范畴,很难译成中文。关于英文的"to be",有人认为中国古代不用"是"字,事实上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中国古代是有"是"字的,可举《论语》上的两句话为证。孔子有一天坐着车赶路,碰见两个隐者问路,那隐者就说:"父执舆者为谁?""为谁"这个"为"字就是现代的"是"字。子路就回答说:"为孔丘",即是孔丘,隐者又说:"是鲁孔丘欤?"是鲁国的孔丘吗?可见中国古代就有这个"是"字。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是字,是错误的。但是这?quot;是"字是作为联系词来用的,用它来翻译"being"是不恰当的。笛卡儿有一句话很有名:"我思故我在",我在这儿思想所以我存在。如果直译,按照原文就应译成"我思故我是",就很难理解。以上表明西方有一个很重要的范畴"being"很难译成中文,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对此必须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其次.从中国语言跟西方语言来作比较,中国话里边有时两个名词有区别,而在西方没有区别。比方中国的"兄弟‘,哥哥跟弟弟是两个词。在西方,"兄弟"是一个词brother,它不分是兄是弟。中国的"心"字,在西方用两个名词来表示:一个是"mind",会思考的那个心,还有一?quot;heart",即心脏,所以西方人动感情就用"heart",把"mind"和"heart"分开了。中国就是用一个"心"字,心脏也是用这个"心"字,思维器官也是这个"心"字,这就比较模糊了。而西方所谓"being"把"是"与"存在"合而为一,意义也比较含糊。 还有一个跟哲学关系不大的名词"国家"。中国哲学中的"国家"就是这么一个词,西方就分开了:一个是"state",一个是"country",一个是"nation"。"state"是国家机关,"country"是邦域,"nation"是民族,西方的邦域跟国家机器是两个名词,中国就是一个名词,意义也是比较含混。中国哲学有时用一个名词,西方哲学分成几个不同名词来表示,从这一点说明分析思维还是比较清楚的。 四、天人关系与主客关系 现在有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中国哲学讲天人关系是怎么讲的?是不是也讲主客关系?所谓天人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天"字的意义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本来天就是头上的天;后来天有时候表示上帝,表示最高的神,天命就是上帝的命令,这种天后来的哲学家称其为主宰之天,因为它是万物的主宰。有些哲学家即承认主宰之天,又不承认主宰之天,他的思想采取一种模糊的形式,在那里动摇。有时认为天就是"最高原理",像孟子所谓天就是指最高原理。从战国时代起,有些思想家所谓天表示整个自然界,像荀子等所谓天就讲自然界、大自然?quot;天人合一"中所谓天指自然,用的是"天"的第三个意义。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讲"天人合一"这个命题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汉朝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董仲舒,他讲了一句话叫"天人之间合而为-"(《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人的关系是合而为一的。可是董仲舒的天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上帝;另一个是头上的青天。他认为上帝就是头上的青天,头上的青天就是上帝,并认为上帝、头上青天与人有相似之处,"天人相类"(《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他提出这么一句话叫"人副天数",天有许多数目,人体也表现了许多数位,彼此相合。最显著的例子,天是每年有十二个月,人的身体上有十二根大骨头,这就跟天相符合了。这种思想完全是牵强附会,是一种浅薄的思想。 宋朝张载也讲"天人合一",他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四个字来。张载提出"天人合一"这个命题主要是反对佛教,他说佛教否定天的客观性、否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这是完全错误的。他说自然界也是客观实在的,天和人都是客观实在的,彼此合成一个整体,就叫"天人合一"。张载用八个字表示天人合一的思想:"乾坤父母,民胞物与"(正蒙· 干称)。乾坤就是天地,天地就是人类万物的父母,人类万物都是天地所产生的,他还说我讲父母是个比喻而已。"民胞物与",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伙伴、朋友。现在"民胞物与"这四个字很流行,就是从张载开始的。总之,张载认为,人是自然界所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植物都是跟我同时存在的,应该爱护它们。这就是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意思,后来这个思想很有影响。 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有人讲天人之分,不赞成天人合一。这有两个代表:一个是荀子,他说了解天人之分的人才是最高的人;一个是刘禹锡,他讲"天人交相胜"(《天论上》),就是天有天的特点,人有人的特点,天的特点超过了人,人的特点超过了天就叫"天人交相胜"。天的特点是什么?就是能够生长万物,万物弱肉强食;但是在人的社会就不一样,建立了道德法律,有力气也不行,必须有贡献才受到褒扬、受到尊重。所以在中国哲学里边有人讲天人合一,有人讲天人之分。 天人合一这个思想包含爱护自然界,维护生态和谐的意义。这些年来许多西方思想家也强调人与自然有不可分的关系,这就与中国哲学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相近了。 西方传统思想强调克服自然,战胜自然。自然科学就是人类战胜自然的一种工具。培根讲知识就是力量,人类可以用知识战胜自然。从培根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二十世纪,西方用科学技术战胜自然,可以说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受到了自然的惩罚。恩格斯也讲过这个问题,西方在许多问题上受到自然的惩罚,所以恩格斯特别强调精神与自然界的统一。 中国古代也讲主客关系。主体、客体这两个名词在中国古代没有,可是有相类似的名词。在中国古代讲"己"与"物"的关系。"己"就是自己,也就是主体,"物"就是外物,也就是客体。如果认为中国古代完全不讲主客关系,那不符合事实。《中庸》讲不但要成己还要成物,不但要完成自己,而且要帮助外物达到完成状态;同时还讲"合内外之 ",内就是主题,外就是客体。 但是西方特别强调主客关系还是比较突出的。我认为天人关系、主客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几年很多人都强调主体性,可是客体也应受到重视。如果只讲主体,不讲客体,那也是片面的、错误的。列宁的《辩证法的要素》的第一条就是"观察的客观性",既要讲主体性,也要讲客观性,这两方面都是重要的。 五、中西人生理想的异同 在人生哲学方面,中西有什么不同呢?中国比较重视人伦,西方比较重视个人、自由,这是两者显著的不同点。 中国哲学讲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每一伦有个标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国哲学家特别是儒家非常强调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人伦关系里边,应该遵守人伦的原则。人伦关系内容比较复杂,君臣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夫妇、父子也都有不平等的情况。这是中国伦理思想的一个缺点,它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这种不平等的人伦关系应该打破,在五四运动批判旧道德,反对旧传统,主张是?quot;三纲"。五四运动起了进步作用。 西方比较强调个人自由,哲学上讲原子主义,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原子,不互相依靠。每一个人也像原子那样不互相依靠。强调个人自由、.个人独立性。 中国虽然讲人伦,但是另一方面也讲个人的人格尊严,这是儒家、道家的一个特点。君臣关系,臣也不是绝对服从君,要是君采纳臣的意见,对臣表示出一种尊重的态度,那么臣就可以为君服务,帮君的忙。假如君对臣不尊重,那臣就辞职、离开。孔子有两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所以儒家一方面讲臣民要为君服务,另一方面也讲臣民有人格尊严,这是儒家的一个特点。孟子讲得更明确,他说生命是很重要的,可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是人格尊严,他比生命更可宝贵。故儒家有一个传统,就是"士可杀不可辱"。道家更是强调这一点,讲个性自由。孟子提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内在价值,是绝对不能剥夺的。内在价值的内容就是道德觉悟。可以说,中国古代有"天赋价值论",而缺少天赋人权的观念。中国天赋价值是从道德方面讲的,西方的天赋人权是从法律方面讲的。 最后谈谈中国哲学的前途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其实,鸦片战争前,西方许多哲学家对中国哲学也很欣赏,也很赞扬。中国现在确实应该向西方学习。中国的革命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才解决了中国的大问题。现在,我们一方面要向西方学习,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同时要发扬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方法问题很重要,既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又要吸取西方的分析方法。现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价值观问题。我们要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总而言之,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分析论文

摘要: 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但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中西方哲学智慧,内容以及他们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中西方哲学 智慧

哲学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但仍只是略懂皮毛,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大家都懂得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哲学思想仍然是不理解。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谈谈对中西方哲学的看法。

中华民族的哲学。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公元前5~3世纪,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大奇观,中西方文明几乎同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中方哲学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而西方哲学则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中西方这一时期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一、中国哲学的神秘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

泰勒斯是西方自然哲学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自然的先哲。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总是由某种最基本的东西构成的,它就是世界的基始或本原。泰勒斯对自然的解释是“水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是水”。这个观点为人类认识自然开创了一条可贵的理性认识之路。它引导人们从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避免了用主观意志或凭个体好恶解释自然带来的任意性和神秘性。虽然古代西方人对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的认识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但他们都是通过理性方法来解读自然。其意义在于人类对自然开始有了理性思考,推动了哲学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这对西方后来科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基础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理性主义。

中国的自然哲学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显然,在老子的道家学说中,“道”是构成万物的本原。老子的“道学”将人们从多元宇宙观发展为一元宇宙观,力图从自然自身解释自然的多变现象,这与泰勒斯是一致的。在老子那里是“道”带来了一个整体的一,即宇宙这个统一的大系统。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视角,从老子开始就与西方的泰勒斯不同,米利都学派追求的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分立体;而东方的“道”却是形成整体一的基础,它是抽象的。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道”的抽象特性,它将引导东方人论“虚”,并乐于思辨玄想,因而缺少微观实证分析的本性。中国的中医理论体系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由于泰勒斯的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分立体,因此,它引导的是西方学者对具体事物的结构和形成规律的寻求。东方的中国人接受的是道家学说,它的抽象性和神秘性以及它的整体视角和运动本性,它引导的是东方学者用思辨和玄想及经验观察去对整体性质和物质的运动做出把握。

二、中西方哲学智慧的差异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中国智慧发展的坚实基础。东方信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孔孟之道”一统天下,长达五千年之久,这种“伦理精神”和“价值理性”世代相传,沿袭至今,至使东方的科学技术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然而,这却成就了东方的文化发展。西方的智慧是理性的,有两千年的哲学、自然科学发展史,创造了完整的哲学、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有逻辑严谨的数学。西方人把他们的智慧用于对哲学、科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利用他们已有的科技成果发展军事,进行殖民扩张。西方的科学体系推动了全世界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方庞大的、具有系统性和体系化的欧氏理论与中国的认识论和多神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东方智慧以直觉思维为主体,西方智慧以逻辑思维为主体;东方与西方智慧的巨大差异,构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结果。

三、中西方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西方哲学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的发展自始至终充满了激烈的斗争。就世界构成“本体”而言,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就认识论而言,是反映论与先验论之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辩证法。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哲学和宗教哲学。 几千年来,唯物主义作为非官方的民间哲学,长期受到压抑,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就方法而言,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争。中西方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哲学倾向的贯彻,是为一定的阶级、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中华传统思维早就了我们发现知识经验,西方思维造就了他们发现就形成了知识。中西方的哲学如果互相借鉴的话,那么西方也就不会有异教徒惨死这样的惨案发生,都尝试着去包容别人就不会觉得别人的信仰是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自由,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权力。如果我们能够借鉴西方的公理化的思维方式,把我们的发现形成知识,再经过一代代人的完善,那么我们今天就不用去学习别人的知识,说不定现在世界上的大部分的高科技知识都是我们国家的,因为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是近三百年才开始落后的,在这之前,我们的水平都处在世界的前列,只是这短短的三百年就造成这样巨大的差别,不得不让我们反省一下。以上的这些有些是个人的想法,也有来自对他人的借鉴,尽管这门课的上课时间很短,但我已经在上这门课的时候感受到西方哲学的魅力并且让我对西方哲学增加了兴趣,希望以后可以更多地接触到西方哲学。

参考文献:

《浅析东西方哲学的分殊点及其影响》 沈佳强

《中西方哲学智慧的比较分析》 张志伟

中西方绘画艺术观念差异研究论文

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分析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分析论文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分析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同国家由于文化特征的差异,其歌曲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但表达情感是共通点。中西方音乐美学在思想内涵、演唱方法、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摘要:

中西方艺术间存在着差异,又有一定的融合之处,由于文化环境不同以及社会环境不同,使得中西方艺术存在差异。中国艺术审美习惯于综合,而西方艺术审美则惯于分析,加强中西方艺术差异性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国艺术文化的发展,具有学术研究价值。本文从音乐美学视角出发,对造成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间差异的原因,做以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

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音乐美学

1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的相同点

1.1重视创作形式

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在创作形式方面存在着共同点,均重视改编民歌。西方艺术歌曲是基于本国民歌发展而来的,我国的艺术歌曲则是受西方文化影响,在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民族音乐的研究,使得我国的民族音乐得以发展。在民歌创作方面,西方以美声唱法为主,譬如《我的太阳》《友谊地久天长》等,这些作品被广泛的流传。而我国本身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歌演唱的形式较多,以民歌为主题的代表作包括《玛依拉》《在银色月光下》等,是基于民歌进行改编的。

1.2重视织体调性的创作技巧

中西方艺术歌曲重视伴奏织体的创作技巧,因为伴奏织不仅能够使得歌曲的情感更加的丰富,同时能够烘托歌曲的气氛,展现和声的优美之处。西方艺术歌曲多以浪漫的旋律为主,发挥伴奏织体与调性的作用,使得歌曲的艺术情感更加的浓郁,代表作包括《菩提树》与《魔王》等。与此同时,中国的歌曲创作者也重视旋律伴奏的创作,多采用民族调性的织体,进行歌曲写作,极具本民族特色,代表作包括《茉莉花》与《教我如何不想他》等。

2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的差异分析

2.1美学思想上的差异

由于地域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不同,使得中西方艺术歌曲的美学思想存在差异。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不同,最早起源于西周,受礼乐思想的影响较深。在春秋战国时期,受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影响较深,观点迥异的音乐美学思想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也深受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影响。但是由于受到封建统治思想的制约,使其处于保守发展状态。

而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西方音乐美学在中世纪时期,受宗教思想的禁锢,在近文明时期-20世纪期初,才得以发展。音乐成为专业学科,是以“五线谱”的出现与应用为标志,伴随新美学思想的出现,使得西方音乐艺术得以快速发展,西方美学思想呈现批判创新的发展态度,重视联系具体作品,以解决作品中的审美问题。

由于时代背景与文化的差异,影响着作曲家们的音乐视角与审美情感。以中国的《玫瑰三愿》和西方的《野玫瑰》为例作比较:这两首歌曲均是将玫瑰花作为创作素材,其中《玫瑰三愿》这首歌曲是以“淞沪会战”为创作背景,歌曲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采用小提琴与钢琴作为伴奏,旋律以淡雅宁静为主,弥漫着忧郁的情绪,而作品《野玫瑰》是歌德根据德国的一首民谣改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情怀,旋律较为明亮简洁,内透着欢快活泼。

2.2歌曲演绎方法上的差异

歌曲的演绎方法最能体现歌曲的情感内涵,不同的演绎方式与方法,则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西方艺术歌曲多为美声唱法,注重胸腔共鸣发声,采取科学的发声方式,演唱时追求感情细腻,声音较为宏大,并利用声音来描绘作品的意境。美声唱法咬字较为靠后,需要演唱者做到气息流畅,咬字圆润,善于运用声音的穿透力,来展现歌曲作品的欢快情绪。中国艺术唱法融合了美声唱法与戏曲唱法、民歌唱法等,歌词咬字的位置相对靠前,利用喉咙的上下移动,来调整歌曲的声音,注重淡雅,追求高洁的`艺术意境,这与我国民族歌曲的审美相符,譬如:作品《玫瑰三愿》的演绎,注重旋律强弱的变化,歌曲的整体速度较慢,演唱者不仅要表现出女性柔情的一面,还需要确保音色统一。

2.3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国音乐作品审美观念注重感性思维,不受固定思维观念的拘束,属于非逻辑性思维。中国歌曲作品讲究意境美,歌曲追求的深远意境,能够给人遐想的空间,使个人的思想情感能够得以升华。而西方音乐审美思维方式则重视科学与逻辑思维,在20世纪前,由于西方在包括心理学、数学、生理学等领域的发展,使得西方音乐思维方式,也朝向科学与逻辑思维方向发展。在创作作品时,创作者重视调式和声的合理布局,以及伴奏织体技巧的使用,其作品多崇尚理性思维,歌曲结构鲜明,且技法细致,多数艺术歌曲作品中,大胆采用了调式和声。

第二,以歌曲作品为例分析。以中国的《玫瑰三愿》和西方的《野玫瑰》为例做对比分析:作品《玫瑰三愿》采取单二部曲式结构,共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使用的是E大调,这部分的旋律优美,但略一丝伤感,主要对绽放的玫瑰其绚丽多彩的形象进行刻画,而另一部分,采用关系小调#c,进行调性调整,旋律逐渐增强,将歌曲推向高潮来描述玫瑰花,同时抒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使得歌曲耐人回味。而舒伯特的《野玫瑰》是采用调试和声,在转调与变和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作品共由三段歌词组成,采用的是G大调,歌曲旋律悠扬,富有逻辑性,歌曲将前4小节,作为创作主题动机,贯穿于歌曲的全部,其曲调明亮且流畅,同时,使用临时升降记号来转换调性,旋律多采用四度与六度跳进,歌曲中的钢琴伴奏旋律较为简洁。至于歌曲的间奏与尾奏,多使用顿音与装饰音,作为写作手法,营造活泼的气氛。

2.4创作方式上的差异

就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而言,中西方音乐审美艺术存在差异。中国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具有集体性与一体性,多数作品不是作曲家的个人行为,而是凝聚了多人的共同创作思想,作曲家还需身兼作品歌唱者或演奏者的双重或多重角色,与此同时,作品演奏或者歌唱过程具有即兴性。然而西方音乐作品创作具有个体性,其一度与二度创作是分离的。而且西方歌曲作品主要是作曲家的个体劳动,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作曲家不需要兼顾演奏家的职能,只需完成乐谱创作即可;再则,中国音乐作品强调意境与气韵,追求创作妙趣,作品较为含蓄与婉转,而西方音乐作品则带有浓烈的宗教气息与道教色彩,作品表现形式较为固定,作品具有神圣感。西方后期作品更多融合了生活气息,使得作品的表达更加直白与强烈。

本文基于音乐美学视角,对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做以了简要的论述,试图强调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主要表现在美学思想差异、歌曲演绎方法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创作方式差异等方面,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趣味的区别。

参考文献:

[1]王健.从音乐美学视角看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以黄自《玫瑰三愿》和舒伯特《野玫瑰》为例[J].艺术百家,2015(05):228-229.

[2]彭小哲.从对艺术歌曲的赏析分析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J].大家,2011(24):41-42.

一、中西绘画艺术特质的差异

无论你的艺术造诣有多高,你就无法很清楚的看到中西方在绘画时的特质,因为我们知道,要想看清这一点首先要知道他们二者的特质是什么,当你看过中方的画展之后,你会被里面的山水画的美丽风景所迷住,好像畅游在其中不能自拔,而这时如果让你突然去看西方油画时你就会发现,这二者完全是处在不同的一个世界中,因为这二者的绘画艺术的特质不同。无论是从色彩、形状。还是画面的层次感来看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二者的特质不一样的缘故。也许从绘画艺术的角度上来说其本质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们都是有着自身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在特定环境下所造就的艺术形式的不同。

在中国由于封建和古老的神学影响下,使得画面不能出现任何反抗的情绪体现,更加注重对美学形体的概念的描绘。情调黯然,强调用真实的环境描写来体现自身情感,大多都是封建神学的描写,所以缺乏真实性和科学性。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清楚认识到,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来看待绘画艺术的特质,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新事物,是中方的绘画艺术能够上到一个更新的层次中。视觉感官使我们观察事物的唯一途径也是最直接最明确的方式。我们都是需要用眼睛去观察事物的,用笔画出来的也是如此,都需要用眼睛去观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审美情趣。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所以造就的审美感官也就不同,中方和西方在观察事物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这也就造成了二者在绘画艺术方面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要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对待绘画艺术的特质。

二、中西方绘画艺术形态的差异

绘画艺术形态是中国与西方存在着不同的世界观和艺术观所形成的艺术意识形态,在世界观和艺术观上,中国和西方就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例如在绘画风格上就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在绘画上以温柔婉转为主,画风柔情,能够很具体的表现出作者的个人思想感情。只有一少部分,有一些写实的部分,他们喜欢对一些细节进行描写,例如风景画。中国的风景画的特点显而易见,带有虚幻的绘画艺术特点,忽隐忽现,若现若离。这样的画风会让欣赏者产生一种莫名的好奇感和神秘感,会增加对艺术的审美情绪。大大提高了绘画本身的艺术性,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而西方就大大不同,一般来讲,西方的绘画更加真实和可靠,因为他们往往喜欢描写一些真是的场景和画面,他们强调人对自然地作用,在他们的绘画艺术形态下,从画中可以体会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而中国认为人是自然地一部分,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应该破坏自然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欲望。

而西方认为人类是万物的主宰者,人是自然地救世主是自然的主人。这样的观念差异使得中西方在绘画艺术形态上的表达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在中国的绘画中动物的地位很高,绘画者在绘画时多注重对动物细节的描写,他们会去看画中的花鸟鱼虫是否有生气、有灵性,是不是栩栩如生。而西方则注重人物的细节描写,无论是在什么环境和场合人物的形象都是最突出的。所以这就是二者的绘画艺术形态的差异。我们在对待这种差异时应该把二者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去看待,要不偏不倚,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西方的绘画艺术形态水平不断提高,共同进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