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毕业论文采购审计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采购审计案例分析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一)审计独立性的缺失近年来国内外的事务所不断的发生会计造假事件被媒体曝光,社会各界开始对审计独立性的高度关注,并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审计独立性产生的怀疑。审计独立性的缺失有下面几点原因:1、政府对审计市场的过度干预。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是由脱钩改制过来的有限责任公司,一方面政府的过度干预,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很难做到独立和公正;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期望依赖有关机构和政府官员的权力去分割独立审计市场。因此,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屈从权力主体的压力而不再保持独立性。2、法规不健全、惩治不力且违规成本低。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尽管颁布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是仍不完善,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规范,如企业存在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意图与行为,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起码的诚实与信誉,甚至贿赂审计人员,使其失去独立性,加之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管不力,违规处罚力度偏弱,审计整体风险水平较低,在经济利益诱导下,注册会计师最终选择与企业“合谋”,丧失审计独立性。3、审计定价不规范。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不规范,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不公平价格竞争带来的后果是审计收费越来越低。为了获得利润,不得不减少充分的甚至是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造成了审计质量的下降。(二)有关注册会计师相关法律条文的矛盾《刑法》、《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中都涉及了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有关的规定,这一系列规定对维护市场运行秩序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立法顺序的先后不同,使得这些现行法律中,涉及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条文存在不少矛盾之处。这便导致追究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时尺度不一致、不平衡;使注册会计师法律问题的复杂化,当注册会计师遇到法律诉讼问题时,就根据这些法律条文的空隙,逃避自身的法律责任,也就使得审计风险在无形中增加了。(三)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有限目前社会上小规模企业数量多,其资产规模小,经营业务简单,会计记录简单,内部控制有限,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其所面对的经营风险和发生重大错报风险的概率大于一般大型企业,许多会计人员在领导权威和利益驱使的双重压力下,往往在诚信和失信之间摇摆不定,陷入一种道德困境,以致触犯法律,这必然增加审计的风险。(四)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和专业程度目前在会计师事务所里面工作的很多人员都不具有注册会计师的资格,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一定程度存在欠缺,在审计的时候面对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失责情况并不一定能发现,并且有些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不注重调查研究,常常以个人的主观意愿来判断,这也就大大提高了审计风险。(五)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实施不到位我国颁布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行为的基本准则。如果事务所未能认真贯彻《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势必造成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混乱,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计划编写的不当,造成审计外勤工作、审计取证、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和复核等工作严重错误和遗漏,审计风险必然增加。(六)会计师事务所聘任制度扭曲除国际“四大”外,国内事务所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大都选择要实习生,既是为节约成本,又可以在事务所的忙季的时候减轻工作量,但在外勤审计的时候实习生就会出现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如果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没有事事亲为的话,对审计质量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二、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一)构建事务所的品牌我国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品牌都有差距,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差距就更明显,国际著名的“四大”会计公司不但在国际会计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而且在我国的会计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四大”的品牌在这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来自本身品牌的构建,而形成品牌价值的关键在于审计质量。质量是品牌的基础,社会认知度是品牌发展的结果,社会知名度的提高又促进业务收入的提高,业务收入的提高才有足够的资源投入,才能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和规模化,促进事务所良性循环的发展。1、树立事务所的和谐文化。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文化应是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在长期的执业活动中形成的、与其自身特点及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一整套经营理念、执业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以及由此形成的群体行为模式。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文化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良好的精神风尚为发展目标,统一和规范事务所员工的价值观念,通过建立和完善事务所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统一和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2、提高事务所的服务水平。面对现代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事务所应该将产品的内涵从最终报告扩展到各个服务的过程,体现在报告形成之前的全过程之中,给予客户报告背后的财务方面的指点、鉴证或咨询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3、积极引进并留住事务所的人才。掌握了大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注册会计师是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引进从业人员的时候,应打破这种单一的人员来源渠道,积极引进法律、英语、计算机、管理等专业类人才,以利于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尤其应当引进既有深厚功底的会计和审计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其他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这样既可以改善和优化事务所执业人员的构成,提高事务所人员的素质,又可以为事务所的各类型的企业及各种业务提供专业性意见,从而提高的审计的质量。对于已经招进事务所的非注册会计师人员应该主动培养成为事务所的后备人才,提高职业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对审计风险有一定程度的规避。(二)扩大事务所的规模,实现做大做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再次掀起了规模化的浪潮。真正做大做强,让公众认同大事务所的竞争和价值,才能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1、坚持专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一体化管理。根据不同的专业建立发展的平台,除《注册会计师法》明确规定的审计、验资业务,还可以发展请如资产评估、税务服务等其他业务。事务所内部机构应该做好协调配合的工作,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齐头并进,多元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事务所人力资源利用率,而且可以大大节约事务所管理成本。2、规范审计收费,提高审计质量。规范审计收费对维护公平竞争,提高审计质量和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质量越高,其所收取的审计费用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应该设立审计收费监管委员会,合理收取审计费用,提高审计收费的监管力度。3、健全法规,重塑会计诚信。一是行业协会的规定。各事务所应该遵循注册会计师协会出台的各项规定,并且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该带头规范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行为,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准,维护注册会计师职业形象。二是行政法规。立法部门应该制定像美国国会那样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那么严格的法律法规,应该加大违规处罚,提高监管力度,完善处罚机制,提高处罚成本,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才能增强其风险意识,诚信执业,提高审计的质量。4、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责任制度。(1)实行质量否决权,即CPA项目查证签名负责制和主任审计师把关否决制。从影响质量和风险的各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方法对审计工作质量层层控制定期进行考核和奖惩。(2)实行专业分组化。审计风险的出现,很多原因是由于审计人员不了解委托单位和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而产生的,因此有必要实行专业分组化。同时有一些大项目实行审计队伍专业综合化,即兼顾经济、技术、法律等专业人员综合使用,这样有利遏制风险的产生。(3)建立报告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制度。5、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和职业谨慎。根据美国公认审计准则(GAAS)的规定,应有的职业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态度。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坚持诚实和正直的立场,勤勉地搜集和客观地评价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不得因为信任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诚实而满足于获取不是完全令人信服的审计证据。保持高度的职业审慎,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敏锐地发现问题、捕捉被审计单位舞弊的蛛丝马迹,提高审计效率,使审计工作事半功倍。相反,安永和已经倒下的安达信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6、保持对审计环境的敏感性。了解客户及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各方面情况是发现风险避免法律诉讼的重要工作。在实施审计前,应了解下列环境事项并保持敏感性:(1)对整个特别是本地区的财政经济状况及其变化发展的趋势深入了解;(2)现有的政策、法规对客户的经营管理所产生的影响及其程度;(3)客户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内部变动及外部流动;(4)客户内控制度健全情况,采取何种核算体系;(5)已制定的审计专业标准及其适用状况如何;(6)已掌握的审计知识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7、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专长。安永在汽车和计算机行业,毕马威在银行和保险业,普华在计算机、矿产、通讯业以及永道在通讯业具有显著的行业专长优势。AICPA(1998)指出将行业专长列为影响CPA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从竞争策略方面看,事务所发展行业专长是为了适应审计市场激烈竞争而采取差异化策略的必然结果,如果一个事务所能将自己的审计服务与竞争对手相区别并以此吸引客户且得到认同,那么事务所将获得审计收费的溢价和取得竞争的优势。总之,风险总是存在的,而且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提出的几点防范对策是不全面的一部分,但只要认真谨慎去对待、控制、防范、就能期望消除或降低审计风险,从而成功地达到规避与防范审计风险。

1.事项1(1)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 材料采购由仓库提出书面申请又采购的材料到货时,由仓库保管人员林某和赖某共同负责验收入库;又期末的盘点由仓库保管人员林某和赖某共同负责进行"。简要说明理由: 根据国际审计原则:申请采购、验收和盘点不可由同一人或同一组人员负责.(2) 设备采购"由采购部门确定需要量并提出设备购置申请书";"采购部门开具付款通知书,交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手续"简要说明理由: 根据国际审计原则:这两阶段都未有设备管理部门参与确有缺陷.2.根据国际审计原则:审计师优先考虑关联方清单是正确方法,但发现甲公司非关联方又以超过2000万转移使用权虚增了华兴公司的价值,的确需要进一步验证其他事证才能认定错报风险评估和应对的影响.3根据国际审计原则.基本恰当,抽查9800万中的950万无误即可认定恰当!4.根据国际审计原则:事项3所述并未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事项4才是重大缺失:财务报表中的资产(无形资产)需要重估; 成本类项也需严密查核,如有因此未付帐款应予以提列拒付,公司权益要提列损失准备.谨供参考!

审计学案例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纳税

审计体现了公司纳税的过程。税务结构在审计中得到了适当的组织,其中账户以显着的方式吸引了投资者和商人来缴纳税款。

2、提高效率

审计可以提高组织以及员工的效率。审计实践也提高了员工的技能。因此,由于审计原则的准确性,它在组织内带来了更多训练有素和合格的员工,从而促进了政策制定和其他决策。

3、长期规划

审计为整个业务实践带来了效率,它提供了业务活动的公平视图。审计记录可用于长期规划,它还有助于为未来编制预算。审计在为企业的长期规划编制预测财务报表时也很有用。

4、加强内部监控

审计师为组织内部控制效率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审计员建议需要改进和管理的领域,负责克服审计员确定的薄弱环节。内部控制越好,组织的工作就越有效。

5、合作伙伴满意度

从合作伙伴的角度来看,审计也非常重要。经审计的记录使合作伙伴感到满意,并确保他们正在投资正确的公司,并将从公司赚取的收入中获得公正的利润。

6、内部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区别

第三问有点问题,除了检查新增固定资产外,还应该检查减少的固定资产以及相应的折旧摊销,所以做法并不恰当。

毕业论文审计案例分析

我这里有很多会计方面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去年我毕业的时候学校给的范围和题目,可以给你参考参考,你把你的邮箱留给我,我发到你邮箱里吧。 可以给你参考的题目有这些:一、会计与社会发展、经济环境等关系1. 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2. 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影响3. 近代会计思想的发展与演变4. 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5. 信息技术与会计变革6. 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辩证关系分析7. 当前我国会计环境若干问题的探讨8. 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9. 近代会计发展史研究10.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市场发展11.会计学科发展趋势研究12.中美××会计准则比较13.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研究14. 转型经济时期会计的特征分析15. 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化16. 不同经济体制中的会计模式问题17.社会经济环境变迁对会计学科体系的影响分析18.现代会计在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功能分析19.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20.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环境分析21.企业目标、会计目标与内部会计控制22.会计环境的变化将导致会计理论的重构23.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时空观24.企业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比较研究25.行为科学与行为会计研究二、中国会计法规体系建设问题1. 中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框架结构研究2. 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想3. 贯彻执行和进一步完善《会计法》方面的问题4. 我国会计法规与其他相关法规的协调问题5. 会计人员管理法规与规范6. 会计法涉及的重大会计理论问题研究7. 完善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思路与措施8. 影响会计准则及其制定的主要因素9. 会计准则的“政治程序观”与“经济后果观”分析10.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11.中外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比较12. 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的关系13. 试论我国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14. 会计理论发展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15.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改进建议16. 试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17. 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及其基本规律18.从会计舞弊案例看会计准则与制度改进和完善的主要路径19.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20.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构建21.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与趋同研究20.中国会计准则的改革和发展2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22.对我国××会计准则的思考23.试论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理念转变24.损益表观和资产负债表观的比较研究25.试论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26.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27.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会计准则的执行28.以真实与公允理念引导会计准则的制定29.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研究30.关于会计准则的性质研究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会计管理1. 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会计改革2. 现代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基本功能3. 公司治理与企业会计管理系统4. 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管理模式5. 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会计学分析6. 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理财观念7. 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税务会计8. 会计准则对企业纳税的影响9. 产权制度与现代企业会计10. 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理论11. 企业货币资金控制体系1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会计控制的关系13.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14. 企业管理创新的会计学分析15.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基本关系16.内部会计控制在××公司的运用17.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18.公司治理与会计准则的实施19.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20.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21.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目标与方法研究22.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问题研究23.会计判断与盈余管理24.会计估计与盈余管理25.试论会计职业判断中的责任问题26.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初探27.论会计职业道德与内部控制28.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29.内部控制的执行监管研究30.利用内部审计加强内部会计控制31.会计控制的委托代理分析3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33.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安全问题研究四、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监督和会计信息质量1.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2.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3. 中外会计管理体制比较研究4. 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的新特点5. 会计监督的基本理论问题6. 会计监督规范化问题7. 财务总监制度的发展与优化8. 会计委派制的发展与优化9.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10.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中外比较11.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透视12.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改革13.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方法14.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利用15. 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16.企业信息的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17.会计监管与审计的关系23.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24.剖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及防范措施25.企业进行会计操纵的动机研究26.试论企业会计披露的透明度问题27.透明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28.表外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研究29.试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结构层次30.试论会计师的职业判断问题3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限制性因素分析32.会计政策选择与公司盈余管理33.试论财务报表附注的撰写34.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35.试论业绩报告的改进36.会计诚信建设的思考及对策37.会计职业自律机制研究38.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思考39.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40.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41.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探析及监管机制创新4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43.试论会计披露的透明度44.试论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职责45.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五、企业财务会计问题1. 资产的定义及其特征研究2. 负债的定义及其特征研究3. 收入要素及其特征4. 试论收益、收入和利得的关系5. 费用的定义及其特征研究6. 试论支出、费用、成本和损失的关系7. 会计要素基本关系研究8. 现值会计研究9. 试论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10. 会计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11.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12.资产计价方法的选择13.资产减值会计研究14.金融工具及其信息披露15.无形资产会计研究16.中期财务报告探讨17.或有事项会计探讨18.公允价值会计问题1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20.租赁会计问题21.会计计量属性探讨22.试论公允价值计量23.全面收益会计问题24.企业合并会计问题25.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会计问题26. 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27.历史成本计量属性28.试论会计计量中的会计估计问题29.试论会计估计与会计信息可靠性30.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31. 反倾销会计研究32.分部会计报表问题探讨33.稳健原则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34.我国公允价值运用探讨35.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36.企业并购会计研究37.债务重组会计研究38.非货币性交换会计问题研究39.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可以具体化)40.商誉会计问题探讨41.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探讨42.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4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44.借款费用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45.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46.期货会计探讨47.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探讨48.股份支付的会计问题探讨49.套期保值的会计问题研究50.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探讨51.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的确认与计量52.股东权益稀释会计探讨53.试论××会计原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54.破产清算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理论比较55.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56.资产证券化中的会计处理问题57.试论资产的计量理论58.对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认识59.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会计收益质量60.对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61.试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62.试论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进措施63.试论会计的不确定性与会计信息质量64.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论分析65.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六、特殊行业与特殊业务会计问题1. 社会保障会计2. 环境保护会计3. 人力资源会计4. 通货膨胀会计5. 养老金会计6.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探讨7. 小企业会计问题8. 非银行金融机构会计问题9. 基金会计问题10.证券公司会计问题11.中止经营会计问题12.境外子公司外币会计报表折算问题13.企业集团的若干会计问题14.企业清算会计问题15. 权责发生制在政府会计中的应用16. 股票期权会计17.反倾销会计问题18.非营利单位会计问题19. 养老金制度与养老金会计问题20.中美养老金会计比较研究21.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22.中美反倾销会计比较23.政府与非营业组织会计问题探讨24.现金流动会计探讨25.行为会计问题研究26.计算机网络在会计中的应用及思考27.知识经济与会计平衡公式改革28.刍议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29.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分析30.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探讨七、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制度1.国际鉴证业务准则及其影响2.资本市场舞弊及审计3.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6.风险导向审计4.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互关系研究5.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研究7.统计抽样在审计中的运用8.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9.审计准则的执行问题研究10.政府治理与国家审计的相关性研究11.审计职业判断12.审计重要性水平13.审计独立性14.审计失败与风险控制15.期望差距问题16.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17.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发展策略研究18.中国的审计环境研究19.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20.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分析21.事务所治理研究22.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与实践23.我国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差异24.审计职业管理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研究25.审计质量控制26.事务所内部管理体制问题27.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28.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29.审计职业道德准则的制定与实施30.我国实施独立审计准则的若干问题31.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问题研究32.绩效审计研究33.经济责任审计34.××公司审计案例分析35.政府审计风险36.会计师事务所咨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37.政府审计准则问题38.独立审计准则问题39.内部审计准则问题40.分析程序运用问题41.审计信用危机治理42.会计师事务所鉴证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43.电子审计证据的搜集与评价研究44.财务信息审核或审阅或执行商定程序的有关问题45.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制度研究46.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问题47.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研究48.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与保护措施49.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50.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研究51.网络审计若干问题研究52.网络经济时代审计问题53.CPA代理纳税问题研究54.CPA管理咨询问题研究55.政府采购审计问题研究56.集团公司审计问题研究57.交易循环划分与审计有效性关系58.小规模企业审计59.试论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60.试论会计判断与审计判断八、会计教育问题1.会计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2.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育改革设想3.会计学科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4.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5.会计人才的评价、选拔与激励机制6.会计机制与会计人员的自律机制7.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问题8.会计职业道德9.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10. 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与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改革11.会计教学方法探讨12.会计本科学习阶段的思考13. 会计与财务教学14. 网上评教体系功能作用15. 会计、审计、财务课程中的多媒体教学问题16. 会计、审计、财务课程中的案例教学问题17. 会计、审计、财务专业中的实践教学问题18.构建会计人员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19.大学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途径20.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对大学会计教育的冲击九、企业财务管理问题1.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2. 市场经济与财务管理运行机制3. 战略财务管理问题4. 债务重组的财务与会计问题5. 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6. 股票期权制与企业理财7. 资金结构理论评述8. 投资组合理论9.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0.资金成本研究11.股权激励及其对财务的影响12.企业财务能力分析13.企业财务管理目标14.财务风险管理15.收入管理16.股利政策17.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18.企业适度负债研究19.我国××企业实行民主理财的调查报告20. 企业财务控制机制21. 非持续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22.管理层收购中的财务问题23.财务分析24.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问题25.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背离情况的调查及其协调对策研究26.行为财务理论综述27.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及实施28.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29. 认股权证在投融资中的功能作用30. 内部资本市场的相关问题研究31.EVA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运用32.公司价值评估模型及其评价33.公司治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34.信息披露与公司融资成本35.财务风险管理36.财务困境研究37.财务治理模式探讨38.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39.再融资方式与成本的比较40.资产重组与债务重组41.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问题十、成本管理会计改革与创新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2.当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新发展3.当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4.企业资本运营机制5.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企业理财6.行为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7.行为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8.责任会计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9.责任会计与企业约束和激励机制10.作业成本会计及其应用11.建立现代成本控制体系12.成本计算方法的改革1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14.我国企业成本核算制度的改革路径15.成本考核与分析指标16.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17.成本控制战略18.环境成本管理19.社会责任成本管理20.人力资源成本管理21.质量成本管理22.成本粘性问题研究23.时间在管理会计中的运用24.成本动因分析25.价值链成本分析26.生命周期成本管理27.物流成本管理28.成本管理理论与实务国际动态29.论成本规划30.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研究3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中的应用十一、计算机在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问题1.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控制2.建立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3.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4.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5.计算机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6.EDP会计的控制与审计7.电算化系统审计的若干问题8.EDP会计实验室建设的若干问题9.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ERP 10.××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11.ERP系统业务流与资金流同步问题探讨12.ERP产品成本控制系统设计13.投资时机与投资规模分析的Excel应用14.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15.计算机环境下会计模式的新发展

我觉得还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好写毕竟范围要窄些 这样也好找资料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范围比较大 但如果你手上本身资料比较多的话 写这个题目也不错!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题目: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分析

摘要: 本文认为,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是注册会计师保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前提。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其提供的信息可信度会大为降低,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而遭受经济损失。这无疑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 独立性会计信息 失真 公司治理结构

一、审计独立性概述

(一) 审计独立性的内涵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92年制订的《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指出,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任务时,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无论这种利益的实际影响会怎样;《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也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应当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与形式上的独立。

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确保无利害关系。本质上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主观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其结论依附和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员的影响和压力。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如果注册会计师具备了实质上的独立,但是报表使用者却认为是客户的辩护人,那么审计的作用就会大为降低。因此,报表使用者对这种实质上的独立性的信任也很重要,这种信任使得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形式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密不可分。

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无形的,难以测量的;而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有形的,可以观察的。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仅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而且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因为实质上的独立只有当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真正保持中立时才成立,而形式上的独立则是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评判的结果。现实中即使注册会计师确实保持了实质上的独立,但如果社会公众认为其偏袒了委托人或其他任何一方而有失形式上的独立,那么审计结果就失去意义。因此,形式上的独立是实质上独立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公众评价注册会计师工作、进而决定对注册会计师信赖与否的标准。

(二)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

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可从以下方面认识:

第一,独立性是相对的概念。社会公众与职业界一般倾向于在独立性上采取二分的方法,即非此即彼,将独立性当成绝对的概念。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研究指出,独立性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中的个人不但与其职业界内部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且与职业界外部也会发生多种联系。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能够保持绝对的独立,显然只能是不切实际的期望。外界因素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影响或大或小,承认注册会计师会受影响而不能保持绝对的独立性,并不表明注册会计师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只要这种独立性仍能保持在社会公众期望的独立性水平之上即可。如果承认审计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前文所述的注册会计师是超然独立的观点就要持慎重态度。所谓超然独立,一般理解是绝对的独立,但这种观点在强调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存在价值时,无疑也使广大社会公众不切实际地夸大了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增大了注册会计师自我评价与社会公众期望之间的差距,这也是造成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期望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独立性是一种概率。独立性的这种概率只是主观的概率。当人们认为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实际上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时不受任何利益相关方面的意见影响,其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的概率足够高,以至于可以完全信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可以考虑利用其工作结果进行决策。可见将独立性表述为概率,并没有动摇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价值的认可,社会公众只要认为注册会计师不受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其能够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的概率足够高即可。既然审计独立性是一种概率,实质上也就意味着这个概率不可能永远等于1,而是经常地表现为在[0,1]之间取值的客观事实。所以在行业的日常管理中,一方面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宣传教育和必要的查处力度,使其在执业中不断克服环境的不良影响,抵制有关利益方施加给注册会计师的压力。同时在宣传中应注意说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能力限制和执业环境的不完善,出现个别审计意见发生偏差的现象也属不可避免,使社会公众逐步认识到出现审计失败不一定就必然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第三,独立性是一种风险。这一性质是从报表使用者角度界定的。由于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体现为一种概率,所以绝对的独立是不存在的。但报表使用者决定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进行决策时,实质上就隐含着其已对注册会计师表示了信任。即报表使用者认为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即使同时承认或认为注册会计师仅做到了相对独立,但这一独立性水平也是其予以认可的,或处在其可接受的既定水平之上的。这个可接受的独立性既定水平越高,意味着报表使用者认定的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也越高。一旦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实际上低于其可接受水平,则其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进行决策,对报表信息的过分信赖就是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 委托代理关系失衡

任何一项审计业务一般都要涉及三方主体,一是委托人,即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业务委托,并与会计师事务所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单位和个人,一般是财产的所有者;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即审计业务具体执行者;三是被审计人,即受财产所有者委托的经营管理者。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国有股份占绝对控股地位的现实造成了所有者终极代表人的缺位,在部分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存在 “一股独大”的问题,董事会人员组成中以内部人和控股股东代表为主,缺少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因此缺少适当的权力制衡,使中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二为一,“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常会出现委托者出面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身财务数据的现象。这种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得使注册会计师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在现行审计关系格局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与制裁机制下,当注册会计师揭露客户的舞弊行为要承担被解聘的风险时,就很可能屈从于上市公司,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甚至共同作弊。

(二)市场竞争无序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激烈竞争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能否竞争到较多的客户,是关系到其生存发展的问题。当审计供给市场的竞争加剧时,客户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和动力都会增加。如果注册会计师意识到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也在争夺该客户,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独立性将会减弱。目前在我国存在着众多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控制及自律机制不健全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中小型的事务所往往采取降低审计收费或屈从客户不当意愿等手段来分得审计服务市场。由于审计市场正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客户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的选择权和决定审计收费的力量尤为强大。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招股、配股、防止“摘牌”等的必要条件,这会增加上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的施压强度。这些不公平竞争状况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严重损害,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利益毫无益处。

(三)审计人员执业水平低下

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违背独立、客观、公正原则,迁就客户的非法要求,编制虚假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素质偏低,只凭借出资取得相应的资格,缺少相关的能力和职业道德。从“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等案例都反映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审计过程中使用了过多的职业判断,这些判断为注册会计师的非独立性行为埋下了隐患。目前我国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进入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仅占注册会计师总数的3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注册会计师仅占16%,这与国外注册会计中的从业人员以中青年为主的年龄结构,60%—70%以上大学本科的学历结构存在相当的差距。从事多年会计或审计工作的工作者虽有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我国会计制度近几年的改革力度大,新的会计准则陆续颁发,这些人员对新准则、新制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另一部分通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获取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和审计经验比较欠缺,面对特殊问题可能丧失审计工作警觉性,轻易接受客户解释,可能存在错漏问题。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对策措施

(一)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针对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机构不明确,股东大会对管理当局缺乏有效制衡机制的现状,必须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监督公司经营管理、制衡控股股东和经理人权利、保护股东权益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独立董事的职权包括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这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随意性进行了约束。同时独立董事可下设由其领导的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独立董事制度明确了审计的委托机构,通过改善审计委托制度,能够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控制管理当局权力,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增加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督促上市公司规范运作,防止注册会计师受管理人员左右。

(二)建立新的会计师事务所受聘制度

一方面,是打破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笔者认为,监管机构应该参与上市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过程,选择权仍然在企业但监管机构具有否决权,即可以否决有重大违纪违规记录的上市公司,至少在一定期限内不允许其再承接大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这样就可以使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不再仅依赖于上市公司,而且还要依赖于监管机构,或者说依赖于其自身的行为,这可从根本上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提供必不可少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业务涉足过深过广的现象,减小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经济依赖性。禁止受聘于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向被审企业同时提供其他非审计业务;禁止会计师事务所的雇员在被审企业兼职,以及被审企业雇员在该会计师事务所兼职;若被审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家庭成员近一年内曾在该会计师事务所任职或即将赴该事务所任职,那么该所也应该被禁止为该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反之亦然;应严格限定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对同一企业的审计年限,当然该年限也不宜过短,以免影响工作效率。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审计活动的主体对其道德使命有清醒的认识,发挥道德规范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强化注册会计师的使命感,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精神独立对其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职能的认识,这也有利于加强社会对审计独立性的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对于大多数的审计项目而言,审计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预防等大量依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因此必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要求,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培养年轻注册会计师成为骨干,努力提高这些人员的各项技能。要进一步完成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目前我国已颁布职业道德的基本规则,我国的职业道德建设已经有了初步发展,但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还缺乏操作性,建议有关部门加紧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和规范指南的制定,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形成以基本准则、具体准则、规范指南为基本框架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同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成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在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时,既要有裁决的执行部门又要有相应的执行依据,使职业道德真正具有可操作性。

(四)监管部门规范监管,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一般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准则来规范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如果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不遵守这些规则就会受到处罚。有关监管部门可以从独立性风险的产生因素、制约因素、独立性风险所造成的社会后果的角度考虑,制定必要的规范进行监管。另外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该机构负责收取审计费用,行使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权力,切断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的直接经济联系,确保审计的独立性。这一管理机构应建立会计师事务所数据库,对事务所实行分级分类,根据需要从库中随机抽取,根据审计项目大小统一付费,该机构经费主要由企业承担,可由政府出面开征审计税。同时,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财产登记制度,以改善其执业的风险承担机制,限制会计师事务所与某一客户的合作时间及收入,隔断其与各方诸多联系,变“自律”为“他律”,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崔莉:《解决困扰审计独立性的途径》,《现代审计与会计》2005年第7期。

[2]刘兴革:《审计独立性的内部因素分析与对策》,《经济师》2005年第7期。

[3]欧阳电平、胡建敏:《审计独立性的制度分析与改革》,《审计月刊》2004年第9期。

[4]魏朱宝:《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弱化:市场缺陷与政府失灵》,《审计研究》2005年第5期。

epc采购工程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1 2 3 5 6 4 8 9 7 11 10 13 12

正确顺序是132475689 11 10 13 12

谈谈石油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发展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谈谈石油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发展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石油企业管理模式中,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构建,是影响石油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石油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每个环节的管理均需要加强改善和创新。

关键词:石油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发展

石油企业的发展随社会经济体系的革新逐渐走向国际化,从而加大了国内外石油市场的竞争力,传统的石油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新形式,为提高和稳定石油企业能够在竞争激励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必须改善管理模式,提高开阔思想,完善、创新传统管理模式,促使石油公司的管理实现积极、创新的目标,从而促进石油企业的稳步、长久发展。下面本文就从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方面来探讨实现石油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一、创新组织管理

在石油企业管理体系中组织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构架,它是各项管理和工作执行的基石。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以职能制结构为主,他不能及时进行部门与部门间的沟通,影响工作效率,随企业不断发展,逐渐演变成事业部结构,虽其提高了经济效益,但仍存在部门自主独立和监管不足等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加大逐渐形成了矩阵制结构,矩阵制结构是一种新型管理体制,可通过横向、纵向有机衔接各部门工作,不仅实现了石油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而且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效益。

二、强化财务管理

1.完善成本管控机制

首先建立成本预测机制,成本的预测可有效进行石油企业成本的管控,具体实施中需要将成本具体预测到部门、人,这样可以把握预测成本的具体数目;然后对企业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成本根据实施操作的差异给予详细分析后进行科学预测,确保正常流程的运行。其次采取成本落实分解制,将预测后的成本具体落实到部门,具体分解到每个领导、工人、职员等身上,让其了解自身担负的责任和权利。然后强化成本的控制,当具体责任落实至人后,要加强他们的责任、规范意识,具体产生的成本均需要落实到具体单位、相关负责人确认签字等,并将产生的费用对应纳入对应部门并统入到企业运行成本费用中。最后建立成本考核制度,建立严格奖罚制度,对企业人员的花费成本进行审查,超出者给予惩罚处理,同时加强财务、审计等部门对工作的严格执行、监督和审查。

2.优化资金管理制度

石油企业需要加强对具备丰富经验和先进资金管理模式的学习和借鉴,以本企业管理机制为主,加强创新和优化。首先实现预算管理全面制,建立集权、分权管理模式,整合预算管理方式,把投资、成本、收入和费用等全部归入预算中,有效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的控制效率。其次要建立会计核算集中制,形成一套规范、符合各区域、贯穿企业操作的财务报表制度,使其具有统一性、操作性、共享性和透明度。第三是进行资金管理集中制,为避免石油企业资金的不规范性和分散性,需要加强资金管理集中制的建立,资金的应用与拨付全部由总部执行,不仅建立统一账户,还要与银行协调好工作,尽可能避免一些漏洞出现,同时加强监管制度和落实力度,加强资金的科学、合理管理效果。

三、夯实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具体表现在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两个方面上,分析如下:

1.石油企业夯实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要求

第一,石油企业必须加强对石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重视,石油生产的根本就是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提炼,在每个步骤实施中都要加强质量的监督才可获取优质产品。第二,加强对矿区工作环境和员工安全管理的重视,提高员工工作患者,加强食宿条件创建,尽量减轻员工工作劳动力,避免因环境恶劣而引发的员工受创事故。第三,加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企业发展相结合的重视,只要石油产品质量提高,员工工作环境安全,降低危险率,便可通过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效率,推动石油企业的长久发展。

2.夯实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选择

要想夯实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实现石油企业创新发展,首先要通过1996年世界权威组织颁布的ISO1400绿色认证,得到认可后才可以加强绿色管理的实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其次需要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的相关制度规定,石油生产中要以安全为重,并通过职业安全卫士管理体系认证和许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再者是要以身作则,石油企业管理体系需要符合由石油业创建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保证健康、安全的进行生产,确保其操作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四、改善信息管理

1.改善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建立信息管理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虽其需花费一定资金,但其带来的效率是不可替代的。首先,应用信息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对成本控制和管理,还可以对石油生产进行切实监控管理;其次,信息管理具有先进的科学实用性,能够有效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和生产带来科技便利,而且便于对各类信息的搜集和管理;最后信息管理的应用便于企业高层对企业的管理,通过信息管理技术可将企业人员构架形成立体分级管理图,便于管理者更有效的进行管理。

2.改善信息管理的措施

第一,提高对信息管理技术的认知和重视,企业无论管理人员或其他员工,均需要加强信息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和教育,提高整体人员的专业化素养;第二,加强对信息管理体系的统筹和建设,虽然石油企业加强了对信息管理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但有很多系统操作经验仍然缺乏,需要在实践中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探究;第三,完善信息管理体制,石油企业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需要信息管理技术具备准确的计量、检测、录入、储存和应用等技术特点,所以企业人员必须对应用软件加强了解和掌握,创新并提高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效率;同时还需加强进行信息资源安全管理设置,避免发生信息管理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代晓琳.关于石油企业管理模式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7):70.

[2]王成银,曹会,何司平.我国石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构建[J].企业经济,2012,(10):89-92.

[3]李红星.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与自主管理[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0,(10):56-58.

[4]贾昆.试论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J].江汉石油科技,2009,(4):60-62.

[5]白楠楠.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8,(8):80.

摘要:

介绍了华北某石油钻探企业实行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经营思路,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工程总承包应走规范经营之路,加强施工队伍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以保证工程总体质量、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

工程总承包,石油企业,管理模式

目前越来越多的石油工程企业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工程)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在EPC管理模式下,承包商对设计、采购和施工进行总承包,项目运作中可充分发挥EPC项目整体协调优势,改变了传统的等待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后,再进行采购和施工的串行工程建设模式,很好地解决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中存在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突出矛盾,使企业以更好的质量,更快的速度,给业主提供更满意的服务,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本文对华北某石油钻探企业EPC管理模式的选择思路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期对石油钻探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一、华北某石油钻探企业EPC管理模式的选择

华北某石油钻探工程公司采用EPC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

1、满足公司的发展目标的需要。华北某钻探工程公司为了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扩大市场份额,使企业在所处的行业成为有实力的竞争者。

2、良好的人才资源储备。华北某钻探工程公司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积累。从公司发展到现在,几十年的石油钻探开采经验,造就了一大批技术精英。公司一直在培养自己的人才,比如送一些技术人员去学习,不仅仅学习技术,还学习管理知识,也在向管理要效益。而且,公司不断从外面引进高级人才,比如每年都引进了一些博士,甚至博士后等。同时,原有石油钻探业务为提高效率、控制人员规模,增加企业竞争力,也在不断尝试新的项目管理模式运用。

3、公司具备实行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基础条件。在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发布的关于工程总承包工作一系列文件精神指导下,一些工程公司和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设计院,己经初步建立了适应于工程总承包的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体系,培养了项目管理人才,提高了项目管理技术水平。在这些年的工程总承包实践中,根据建设市场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工程总承包方式,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承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石油、化工等行业进行工程总承包的工程案例也逐渐的多了起来,积累了较丰富的国内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经验,对石油钻探行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很强的借鉴作用。

4、改革现行主导项目管理模式缺陷的必然需要。平行发包模式是我国石油钻探建设的`现行主导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的缺陷日益明显:首先采用平等发包方式选择各类承包商,招标采购和合同管理工作量大,需协调管理的界面多,项目管理工作零散且错综复杂,使得项目业主必须组建机构庞大且能力强大的项目管理团队,人力资源成本高,管理难,项目建成后又出现富余人员安置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平行发包模式下设计与施工的分离,产生了一系列对项目业主的不利情况,设计人和施工方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工程参建各方很难统一认识,从而导致投资失控,工期不确定,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相对而言,工程总承包模式适应了工程建设的专业化、科学化、规模化、集成化和市场化的要求,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择优选定能够对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全面负责的总承包商,有利于充分发挥设计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工程项目的整体方案不断优化,有利于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使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这些优点,更有利于项目业主在工程投资和工期方面的控制。

5、实施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市场规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传统的施工模式中,业主要承当很多的风险,有法律风险、自然条件、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等。如果在国外实施项目,还要考虑政治风险。但在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仅仅承担自然条件和不可抗力的风险,其余的风险均由总承包商承担。因此,EPC总承包模式加大了总承包商的风险,降低了业主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EPC在目前的石油钻探市场中大有可为,也很受业主的欢迎。

2009年以来,该钻探公司在市场工作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不但在外部市场实现中标额同比增加35%,公司的施工作业率、市场收入和经济效益连续大幅度增长,整合业务创收同比增长39%。并先后在塔里木轮南,冀东3号岛,长庆环江、彭阳、合水,苏75区块和印度尼西亚马都拉等地区实施EPC总承包一体化服务。总承包业务的有效推进,带动了相关技术服务,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实现了规模效益。

二、企业EPC管理模式实施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华北石油钻探公司在实施EPC管理模式的历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反映了石油工程企业在经营中遭遇的一些共性难题。这些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市场环境的作用,另一个就是企业内部环境及能力的问题。

(一)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

1、业主行为的影响制约了EPC项目的健康发展。目前市场中,业主类型较多,由于业主的建设目的不同,对建筑法、投招标法的理解有所差异。某些业主避开有关法规的限制,将工程进行分块,分段招标,不利于开展工程总承包管理。在石油工程建设领域,这种情况也很突出。例如在钻探和储运建设项目上,标段分段过细,其他如测井、固井、管沟土石方等工程也热衷于单独招标。此种外部环境,影响企业在钻探建设上开展EPC总承包管理。

2、非市场因素干预多,二级分包市场并不成熟。国内石油建设企业开展施工总承包的分包项目往往仅限于各单位的二级公司(分公司),内部进行行政干预、保护、制约了总承包市场,不利于外部优质企业进行良性竞争,导致总承包项目水平不高,市场评价较差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利因素。

(二)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

1、组织机构形式滞后,不适应工程EPC总承包的要求。按照既有思路,华北某钻探公司尚未建立适应总承包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架构。在开展EPC总承包时,依然沿用过去的施工总承包的组织模式,采取一级单位承包,二级、三级单位分包的方式,还未能完全按照项目管理的建制进行常态化的项目管理运作。

2、高端复合型人才缺乏,不适应EPC的发展需要。公司虽然拥有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及管理人才,但能够组织大型工程项目投标工作、合理确定报价、合理承包并商签合同的商业人才还属凤毛麟角。高端复合型人才要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标准进行项目运作,熟悉各种合同文本和各种项目管理软件,能够进行全面的项目管理。

3、缺乏高层次总承包管理能力。石油钻探领域对于如何进行高质量的工程施工具有极为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没有系统地总结提炼国内外石油钻探EPC管理模式的精髓,设计、采购能力与施工衔接不足,EPC管理还停留在总承包管理经验积累上。

4、项目管理体系有待完善,项目管理水平较低。企业在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工作手册和信息化系统等方面都不够健全,多数还是运用传统手段和方法进行项目管理,企业资源信息化还有待完善。

三、进一步提高EPC管理模式效果的对策及建议

随着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外一些著名的石油钻探企业已经参与到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中。为了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结合实际,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努力,改善EPC管理实施的效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加强培训,提升石油工程建设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对总承包的认识和理解。要充分认识到工程总承包是设计、监理、施工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措施,是基建工程组织实施方式的调整。大力培养满足EPC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高层人员同世界最新管理趋势接轨。加强对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的培训。培养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以适应国内外工程建设市场的需要。此外还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设计、设备采办、施工管理、质量控制、计划控制、投资控制、HSE控制等方面的人才。对于设计、采购、工程施工人员,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程序、相关标准规范及制度学习的同时,各种力量聚焦于施工一线,使各类人员适应自己在工程总承包中的角色定位,使理论与施工实践更好地结合,保证工程总体质量的实现。

2、调整组织结构,建立适合EPC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钻探公司可参考大型建筑业集团内部成立事业部性质的总承包部的做法,成立总承包部,专门从事EPC总承包工作。在项目部的组建上,可参考CPECC的做法,包括大项目部的管理模式、以我为主进行项目管理,施工进行分包的管理模式、联合体模式、纯项目管理模式。加强工程总承包单位内部队伍建设,提高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管理层及协调层的现场综合协调服务意识,提升工程总承包队伍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3、企业必须加强项目管理为中心的规范化经营。完善合同关系,依法管理。制定出适合本企业需要的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完善合同条款,做到关系清楚,职责明确,减少业主与总承包单位之间的推诿,为工程安全、优质达标服务。

4、应大力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增加EPC管理实力。EPC项目管理需要总承包商具有很强的融资、筹资能力。很多大型企业集团拥有较宽的融资渠道,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及信贷等方式获得大量资金。石油钻采企业必须放眼国际,加强与金融、信贷机构及政府的写作,强化企业融资能力,才能逐渐将业务从国内拓展到国外市场。

华北某钻探企业作为较早在海外进行石油钻探的企业,率先进行工程总承包工作实践,在工程总承包的管理中尚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处在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的阶段,丰富的EPC管理项目经验将会为本企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带来借鉴和启示。

审计案例分析论文题目

审计的论文题目,是案例型的,格式例如浅谈XXX--对XXX公司的XXX分析这种。案例要最新的,别拿个几年前的,谢谢啦!!!!可以的,保证你

审计案例分析论文5000字

审计学案例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纳税

审计体现了公司纳税的过程。税务结构在审计中得到了适当的组织,其中账户以显着的方式吸引了投资者和商人来缴纳税款。

2、提高效率

审计可以提高组织以及员工的效率。审计实践也提高了员工的技能。因此,由于审计原则的准确性,它在组织内带来了更多训练有素和合格的员工,从而促进了政策制定和其他决策。

3、长期规划

审计为整个业务实践带来了效率,它提供了业务活动的公平视图。审计记录可用于长期规划,它还有助于为未来编制预算。审计在为企业的长期规划编制预测财务报表时也很有用。

4、加强内部监控

审计师为组织内部控制效率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审计员建议需要改进和管理的领域,负责克服审计员确定的薄弱环节。内部控制越好,组织的工作就越有效。

5、合作伙伴满意度

从合作伙伴的角度来看,审计也非常重要。经审计的记录使合作伙伴感到满意,并确保他们正在投资正确的公司,并将从公司赚取的收入中获得公正的利润。

6、内部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区别

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会计5000字 毕业 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点我查看“会计毕业论文题目”???

试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和审计风险的对策

摘要: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包括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是影响审计风险的重要内生因素之一。随着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时代的到来,如何降低审计风险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存在的职业道德风险以及相应的应对 措施 。

关键词:审计风险;内生因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应对措施

前言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注册会计师进入诉讼“爆炸”时代。20__年2月15日,我国正式颁布了新的审计风险准则体系,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包括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外生因素包括:中国审计历史发展遗留问题、执业环境、审计对象的经营理念与投机心里、审计期望差距等等。其中的职业环境包含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技术环境等。所以外生因素不易把控,度量与测评上也存在极大困难,即使找到相关公式与指标,它们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直接。

但是其内生因素却直接作用于审计风险的高低。审计风险产生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他们采用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和 方法 或是非故意的错误理解与判断,导致审计结果与审计对象的经济状况不相符,最终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因此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是影响审计风险的重要内生因素之一。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分析

(一)注册会计师考核与选拔体制问题

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考核与选拔体制主要是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即CPA)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执业资格考试。从1991年开始已经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2009年时进行了改革,考试开始实行“6+1”制度,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在广度上涉及经济、管理、法律多个领域,深度上越来越看重综合能力的评价,对于复杂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其考核重点。

但现实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注册会计师考试在近几年显得特别火爆,一些注会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他们打出的 口号 极为诱人,似乎只要通过了CPA考试,你的明天就有了保证,这吸引了很多在校大学生的眼球。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从业 经验 ,他们相较真正的从业人士有着大把的时间和中国式 教育 下的做题技巧,校园里掀起了考注会证热。但是之后呢?拿到注册会计证书后,这些从未接触过复杂业务的年轻会计师们非常容易被诱惑与欺,严重的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比如缺乏经验的毕业生应聘到事务所,他们对于手头财务资料的理解程度是有限,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量大、工作效率高,加班加点是常事,迫于领导的压力和繁重的工作量,年轻的毕业生们对于所审计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是否真正了解不得而知。所以对于在校大学生和跨专业大学生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我们要谨慎对待,因为这可能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从而增强审计风险,同时也可能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可修复的创伤。国家已经出台政策不允许在校大学生报考注册会计师,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唯利是图的辅导班们总能为在校大学生们重新包装让其出现在考场上。一旦精英教育大众化,结果并不直接导致人口素质的提高,相反往往带来社会成本的增加。

(二)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问题

本土的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问题十分突出,首先是人才流失问题,自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出现后,越来越多的中小事务所的核心人才跳槽到四大工作,直接削弱了中小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事务所的持续发展;其次是越演越烈的竞争问题,截止到2008年我国拥有7143家会计师事务所,其中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超过6000家,占全行业90%以上。然而由于受到规模与风险的限制,这些数量庞大的事务所的基本业务层面极其雷同,所以竞争态势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出现了价格战,结果就是审计质量大打折扣,客户大量流失与审计风险的增强。最后是内部管理问题,中小事务所的管理是不完善的,因为规模的限制,可能权利过分集中无法分清企业与个人的利益,从而导致事务所只注重短期获利而不在乎长远发展。促进本土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是极其必要的,因为一旦出现垄断,那结果就是审计质量的降低和审计风险的增强。自从四大进驻后,中小事务所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同时也是一个极好的淘汰机制,优胜劣汰的结果是优化竞争机制。经济业务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小事务所的发展方向,我们只有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或是重新定位目标市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失范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分为两个层次: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所规范的内容从专业胜任能力到独立性,从收费标准到业务宣传等等。这一规范从整体上制约了注册会计师行为,但效果却不令人满意。《中国经营报》发表 文章 ,2008年至今共有24家上市公司因为虚增收入、虚增固定资产、违规向关联方提供资金等原因受到行政处罚,但仅有5家担任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在这些虚假年报上签字受到行政处罚。回报高、处罚风险低使得许多事务所和审计人员蒙蔽了双眼,最终违背了职业道德。单纯提高处罚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培养阶段和选拔阶段就注重职业道德的测评。同时我们的监管力度不够,也是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所在。

二、面对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面对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包含很多领域,比如:政策与法律的支持、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改进审计方法与技术、公司治理等等。本文主要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与风险基金方面分析如何降低审计风险。

美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共4个层次:第一层次职业道德概念;第二层次行为守则;第三层次行为守则解释;第四层次道德裁决。而在我国不存在完善的道德惩戒,这就使得具有逐利性的审计人员忽视了本身就较低的处罚成本而甘愿冒险。加大处罚成本使其远远超过其获利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抑制审计人员见利忘义,而且能够对投资人给与一定的补偿,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存在于事后,它的预防作用并不明显。所以要想整体提高职业道德建设鼓励措施必不可少,对于遵循职业道德从业的审计人员给与奖励,可以是行业奖金,也可以为每个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建立道德档案,根据不同的档案记录给与不同资质从而达到鼓励其遵守职业道德的目的。

改变薪水偿付方式对于注册会计师坚持职业道德有重大影响,委托方一般会根据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 报告 内容给与薪资,然而这就有背公平原则。我们可以建立有资质的信用中介机构,在审计之前就将薪资转到有关账户,当审计结束后由有关部门对于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公允性作出评价,并决定是否支付薪资的问题,这样就将被审计单位隔离出来,有利于打消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后顾之忧,促使其坚持职业准则。

在注册会计师考核过程中加大职业道德的考核力度,不仅体现在试卷中,更多的是在考察阶段为注册会计师建立诚信档案,使得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注册会计师高薪的资本,从而将道德风险经济化。

建立风险基金是对注册会计师的一种有效保护,就像其他的 保险 形式一样使得站在被告席的注册会计师尽可能降低损失。如今我国加大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担当,因此建立健全风险基金有利于注册会计师的 职业规划 与风险规避。但这种风险基金只能在经济上尽量减少损失,其他方面的成本不能包括在内,这也是对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制约,毕竟风险往往是最好的管家。

参考文献:

[1]《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中注协2009年

[2]胡晓敏。《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10年

[3]《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2002年

浅议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从业现状与道德构建

摘要:近些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注意。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得到了极大发展。同时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职业道德水平在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来说不高,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影响会计行业的发展甚至生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是整个会计行业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重要性;对策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这一简单词语中隐含着极其多彩的内容。若想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进行深入的了解。需要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极其含义着手研究这一问题的内在含义。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含义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有相关定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指:专业胜任能力、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和最重要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等的合称。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性质使其必须对广大群众附有极大责任。所以,想要给予社会公众更加值得信任并且质量较高的专业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是整个会计师行业发展与生存的基础和重点。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道德是职业道德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与职业道德的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必须大力进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 强国。报告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是整体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弘扬时代新风,提高个人品德教育、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册会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时,必须能够遵从公正、客观和独立的原则;保证独立审计及其所有与之相关的职业准则;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使投资者与另外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得到应有保护,通过娴熟的技术展示极高的职业道德与工作能力,注册会计师的自身道德素质由此展现;注册会计师整体的道德素质便由会计师事务所中的一位位单独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共同展现;包括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内的所有行业的职业道德,共同展现出整个国家的道德水准,提醒我们所有人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程度。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从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缺失现状

首先,独立性缺失。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例,当“四大”中的任何一家拒绝某公司的审计请求时,那么另外三家事务所在接受这一公司审计请求后,必然将该公司的信息进行细致详细的调查,这是一种行业默契。可在中国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中,如果遇到相同情况,这一公司可以轻易的寻找另一个“容易合作”的事务所。这种情况一是由于当前我国有大量的会计事务所,但却未能形成大的规模,造成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更多的因为获得某个业务只能提供更多的帮助,二是对职业道德认识的不足,导致行为严谨性不够。当前会计事务所的激烈竞争与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使得大部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经济上压力较大,缺乏较高的独立性,更多的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审计。

其次,审计造假注册。职业道德是把握会计师较强的财务经验与财务知识背景的关键,如果某个注册会计师缺失职业道德,必然利用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获得利益。云南绿大地造假案件是一个典型案例,四川华源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造假帮助绿大地公司上市牟利,作为所长的庞明星利用自身职权为其出谋划策,通过一系列手段,包括注册关联公司,虚增收入、虚构交易、虚增资产2.96亿元,并为其伪造各种合同和发票明细。最终使连续数年亏损的绿大地公司得到了与真实情况完全相向的审计报告,得以完成上市集资3亿多元。

第三,执业行为不规范。一整套完善行为规范与审计程序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可对于一些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开支,节省成本,没有按规定进行实质性程序与需要的控制测试,使得审计程序没有尽到应有作用,出具的审计报告没有充分的审计证据,职业道德原则中的诚实、客观与公正没有得到执行。在紫鑫药业案件中,1.97亿预付账款由紫鑫药业打到“延边系”,负责的注册会计师没有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得到必要的审计证据,却提供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便是极大的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第四,专业能力不足,缺乏保密意识。较高的专业技能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必须拥有的能力,不仅需要财务知识精通,还要对法律法规和其他与审计相关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提高自身知识储备,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可一些注册会计师眼中仅有高额的收益,完全不管是否是自身能力可以胜任的工作,随意提供多种业务。在能力不足不能够完全了解工作内容时,就事先提供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职业道德的准则要求被严重违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涉及各项材料,有时会有商业机密材料,而为客户保密则是注册会计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可一些注册会计师有时由于缺乏严谨性在无意中使客户的商业机密得到外泄,这一行为可能给客户造成极其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外部环境层面

首先,扭曲的审计市场需求。在我国不够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现状下,企业的经营者通常便是审计的委托人,这样造成三足鼎立式的平衡被打破。企业经营者一般由于相关法规和政府的原因,不情愿的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不是真实的市场需求,而自己花钱用来审计自己使事务所与经营者联系密切,经济往来容易造成审计舞弊,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极大缺失。其次,政府干预过多。上市公司是当地政府经济增长的顶梁柱,是当地税收增长的大户,企业募集大量资金促进企业成长,也为当地的税收收入提供了极大助力。有利益的驱使,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自身的政绩着想,想尽办法提高当地经济增长,甚至把一些常年亏损的企业实行财务包装使其上市。由于当地政府的斡旋,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得不做出让步,按当地政府和企业要求提供相应的审计报告推动企业上市,这一行为严重违背职业道德准则。

2、会计事务所层面

首先,市场经济的激烈。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相互间竞争非常激烈,正在竞争型市场阶段。这是由于当前我国会计事务所大部分规模不大,不能达到规模效应,利用降低价格为主的粗放型竞争方式是会计事务所竞争的主流方式。这一竞争导致了不高的审计费用,降低审计成本成为会计事务所会保证获得一定利润的必要方法,从审计程序开始简化,不规范的进行审计程序,经常造成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没有相应足够的证据材料。其次,违规成本较低。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9至2011年三年间,中国证监会便对61个上市公司造假案进行行政处罚,这些上市公司均得到注册会计师提供无保留审计报告,可只有其中的9家会计师事务所受到了相应处罚,并且基本没有对注册会计师个人进行处罚。

3、注册会计师层面

首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在进行人员招聘时,我国的会计事务所大部分都只关注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方面考察,却没有对职业道德投入太多的关注。而且,一些注册会计师甚至并不认为职业道德是必要与重要的,后续缺乏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得一些注册会计师没有相应的风险意识与责任感,在金钱的驱动下,常常提供违背职业道德的证明。其次,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当前审计前进的主要方向是风险导向审计,这种审计在弥补过去审计方法不足的同时,还可以减小审计期望差距。但也需要获得较高专业素质的注册会计师,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法律、会计、审计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认识,同时还需要对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有深入的了解。如果是没有足够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又没有专业人士辅助,极易造成因审计证据不足而导致的审计结果偏差。

三、加强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对策分析

想要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重中之重。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必经之路,必将作为行业前进的重要部分。针对当前现状提供相应促进发展与稳定的方法是当前所必需的。

(一)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与《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是当前我国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来源与依据。但这两项规范文件没有具体的方法与操作规范,只是规范总纲,涉及执业能力、职业品德及职责责任等方面。所以,当前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指导职业道德的具 体操 作必须不断改革完善。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规定的各项标准,职业道德裁决指南、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及职业道德具体准则一起构成了我国现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体系,必须不断对职业道德准则体系进行规范。

(二)提升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

如何加强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建设,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广度与深度,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对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工作进行严格落实。教育的内容需要以执业规范与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为基础,加强职业道德、行业操守、社会公德三方面的学习。第二,增加注册会计师行业入行标准。从考试办法开始进行改革,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提高申请条件。比如加强学历要求,规定报考资格需要符合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要求;对于非财会类专业的考生增加考试科目,变更考核方式,更严格要求。同时提高考试中职业道德内容分值。第三,加强宣传,提升认识。加大宣传力度,从系统内出发,有效的宣传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学习。提供更多样的宣传手段,更多的利用舆论和媒体,不断影响使其慢慢深入每一名注册会计师的内心,最终提高认识,摒弃违反职业道德和习惯的行为。

(三)完善法律责任体系

从依法治国方略入手,对相关法规进行规范,使职业道德真正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首先对相关法律责任进行明确,审计准则在法律中的地位得到保证。基本标准是审计准则,这样才能真正判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标准。想要免除责任,必须严格按照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准则必须拥有法律的权威性,以便注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真正的客观、公正地开展业务,做到依法独立。同时,要增强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注册会计师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法律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威慑力,对有意违法者予以严惩,督促注册会计师行业规范最终增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

(四)加强道德监管行业监督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我国当前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监管的认证部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一个自律性组织,规范监管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增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必须要求注协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更严格的监管。注协想要提高监管职责,需要依据事务所的管理水平、人员构成和整体规模等因素进行等级评定,对不同的等级评出对应的监管方法,实行执业诚信考核制度,提出主要靠外部监管、次要靠内部监管的双重管理体系。同时,需要稳定的政府部门进行行政监督管理工作,而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对自身的监管职责。

参考文献:

[1]沈颖玲。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核心能力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4)

[2]张萍,刘桂华。注册会计师职业风险的防范[J].辽宁经济。2011(07

[3]胡少先。论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十大观念[J].浙江 财税 与会计。2011(09)

[4]胡凌云,谭仕平。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定位的思考[J].湖北审计。2012(07)

公元2000年10月,浙江省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一条重要消息: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原主任、浙江省兴合集团总裁朱承岭涉嫌经济犯罪,已被移送检察机关立案。这是一个涉案金额巨大的经济犯罪案件,由此牵出的原杭州市副市长叶某某等要员纷纷落网。一时间,这个消息在杭城的大街小巷不胫而走,甚至成为网上BBS的热门话题。广大群众为我们党和政府反腐败斗争的又一重大胜利额手称庆,为浙江省反腐卫士挖出的大蛀虫拍手称快。此时此刻,直接参与这次反贪行动的审计人员深感欣慰,历时数月的审计调查取证工作终于显现成效。浙江审计人在没有硝烟的反贪战线上,用卓越的智慧和胆识创下了又一个成功战例,不辱使命地履行了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担纲受命1999年6月,受浙江省委组织部的委托,浙江省审计厅担纲受命,组织精兵强将对朱承岭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在有些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次例行公事,充其量是对有关朱承岭经济问题的几封群众来信的反应。审计组进驻省供销社后,立即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然而,要对朱承岭这位红极一时、颐指气使的人物开展审计谈何容易,审计工作刚开始,干扰和困难就接踵而至。首先是账务杂。省供销社这些年资金往来数量多,金额大,各类账册林林总总,各种凭证眼花缭乱,审计核查繁琐复杂。其次是取证难。省供销社的经营业务单位多在异地,分布于深圳、海南、北京、上海各处,且许多属私营企业,不易取证。第三是阻力大。被审计单位没有能够提供充分的会计资料,有关人员故意回避,百般阻挠,这更增添了审计查证的难度。第四是干扰多。朱承岭自1996年担任省供销社主任以来,已布设了严密的关系网;朱上任后以改革者自居,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不少人对其工作赞美有加,对审计工作颇有微词,不予积极配合。浙江省审计厅领导班子认真分析了案情线索,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职业目光作出判断:此案非同寻常,其中大有文章,这是贯彻执行朱总理“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指示精神的一次实际行动。陈正兴厅长亲自部署,要求审计人员一要坚决,二要慎重,三要重证据,用客观事实说话,以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向人民交满意答卷的态度,做好打恶仗、险仗和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务必将问题查准查深查透,对审计反映的事实要确保准确,经得起检验。面对响当当的正厅级干部,审计人员没有走过场,而是严格遵循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开展工作。随着审计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发现的疑点越来越多,审计查证的阻力随之也越来越大。在错综复杂的困难和压力面前,审计人员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排除困难,冲破阻力,既坚持依法审计不动摇,又讲究策略和方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尤其注意不过早打草惊蛇,力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盛夏一个多月的苦战,审计终于撩开朱承岭其神秘面纱,冰山初露一角。触目惊心经审计初步查实的情况表明,省供销社存在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且看————深圳××公司巨额损失达1.8亿至2亿元。深圳××公司是省供销社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92年,由时任省供销社副主任的朱承岭兼任万盛公司董事长。1996年朱任主任后,为应付该公司经济状况恶化问题,曾提出由省供销社注入资金1.5亿元的经济措施,但实际上省供销社先后注入资金达l.8亿元,资产置换形式注入5000万元,1996年底省供销社本部为该公司的担保仍有8894万元。××公司总体损失初步估算约1.8亿至2亿元。审计认为,朱采取注入巨额资金进行挽救的经济措施,虽然在时间上延缓了××公司经济问题可能给省供销社信誉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实际上使供销社本部承担了更大的经济责任和更多的经济损失,增加了省社本部的经济负担,朱承岭对此应承担直接领导责任。——投资举办××超市损失达4310万元。1996年10月为解决浙茶一厂亏损问题,朱承岭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对该厂实行调整开发,筹办××超市,股本总额为4500万元。1998年12月朱决定将茶厂地块以9500万元整体转让给某房屋建设开发公司,其中2000万元用于安置××超市职工。由于受资金、人才、规模等因素制约,××超市亏损严重。1999年3月又将××超市营业店铺、库存商品、实物资产、人员等转让给金龙集团公司,并给予金龙集团公司接受员工补偿费666.6万元。××超市从筹办到清理的两年多时间共计损失达4310万元。——投资台州某有限公司亏损达3500万元。台州某公司是一家私人合伙企业,从1996年成立至1998年3月停产一直处于亏损困境。1996年1月经朱同意,省供销社与该企业签订投资协议。之后,在该企业连续亏损、原有私人股东纷纷退股的情况下,朱却同意省供销社仍不断地收购私人股份,非但未折价收购,反而支付给私人股东转让股份补贴达130多万元,这极不符合股东以出资额共担风险的原则。期间,省供销社单方面注入的资金共计4912多万元,从参股、控股直到变成省供销社的全资企业。目前,该公司除资产可变现约1000多万元,初步估算总亏损达3500万元,造成决策失误。——“满陇桂雨”前期费用存在数千万元水份的重大经济犯罪疑点。某房地产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自1996年初至1998年初的两年里,经朱承岭同意,省供销社下属企业已累计拆借给某公司3450万元,尚有2000万元未归还。1998年8月朱决定与其合作开发总投资1.5亿元的“满陇桂雨”项目,成立浙江今日兴合旅游公司,其中补偿某公司前期费用需投资7500万元。随后,省供销社的资金通过今日兴合旅游公司源源不断地流入这家私营企业,截止审计日,省供销社投入资金已达6750万元。审计从整个业务过程分析,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省供销社大量借款给私营企业,属于违反金融法规的行为。二是今日公司并非省供销社的企业,巨额资金出借给私营企业,不仅未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甚至省供销社其他领导当时均不知情,概由朱承岭审批出借。三是按合作投资协议,某房地产公司应以现金投入注册资金1500万元,实际并未投入;第二次增加投资时,省供销社明确某公司应投入的1500万元不需出资,作为对该公司前期工作给予1500万元的经济补偿,并转为该公司注册资本入股,缺少依据。四是开发“满陇桂雨”项目,前期费用75OO万元,系朱承岭本人直接与该公司法人代表徐敏谈定。但据有关资料和经办人员反映,前期费用至少有2000多万元水份,且存在重大的经济犯罪疑点。——朱承岭在京培训期间恣意挥霍公款14.4万余元。1997年8月朱承岭去中央党校学习前夕,示意省供销社财务部为其办了一张长城卡,受其特殊“关照”并深谙“其道”的总裁助理兼财务处长分二次打入公款20万元,供朱享用。从1997年9月至1998年7月,朱在京恣意挥霍公款达14.4万余元,其中由长城卡支付6.1万余元,报销领取现金8.3万余元。有些开支项目,票据用途或模糊或空白,如其中两张1998年1月出具的北京市出租车发票,每张金额均为5000元,这显然属严重违纪行为。……初战告捷,大大鼓舞了审计人员的斗志。针对这些问题,审计组决定向朱承岭亮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