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大舞台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发布时间:

大舞台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刊名:大舞台主办: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周期:月刊出版地:河北省石家庄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3-1200CN:13-1004/J邮发代号:18-8曾用刊名:戏剧战线;河北戏剧创刊时间:1958年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2001)期刊级别: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2)中文核心期刊(1992) 现用刊名:大舞台曾用刊名:戏剧战线;河北戏剧创刊时间:1958《大舞台》杂志创刊于1958年,是河北省文化厅主管,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主办,大舞台杂志社编辑部编辑出版的艺术类期刊,200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1004/J,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3-1200,邮发代号:18-8,定价:12.00元,杂志为月刊,每月25号出刊。

《大舞台》是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俗称的2012年北大核心期刊。现在可以加急发在2013年。你说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版,没有这个版本。资料来源:学术资讯网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大舞台,还是2012版北大中文类核心杂志

不再是了,已经被踢掉了

《大舞台》在2015年9月出版的就不再算是核心了。

画刊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国家核心期刊是指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具备一定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期刊。这些期刊覆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农业、教育、文化、经济等。以下是一些被认定为国家核心期刊的例子: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术期刊目录》中包括的学术期刊,如《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2. 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等;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的各类学术期刊,如《应用生态学报》、《动物学杂志》等。这些期刊不仅发表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而且在形成公共知识和引领学术方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启发,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

论文核心期刊指的是哪些期刊,回答如下:

核心期刊就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主要是信息量大,质量高,在某一领域内受重视的专业期刊,核心期刊也包含国内和国际核心

一、常见的国内核心期刊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又称北大核心),目前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看,其等级属于同类划分为较为权威的一种,在知网数据库中,核心期刊标识为北核标识,表明该期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总览》来源期刊收录。

2、南大核心,两年一评,含金量要高于北核,发表难度也要高于北核,南大核心分为来源期刊和扩展版期刊。在知网数据库中,CSSCI标识表示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收录。

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进行遴选和调整 ,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

4、CSCD来源期刊,可以称得上国内的SCI,定量与定性综合评估结果构成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知网数据库中CSCD标识表示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收录。

二、常见的国际核心期刊

1、 SCI 《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自然科学方向的核心期刊,分为四个区,一区、二区期刊影响因子高,含金量也很高,发表国际核心论文比较受认可。

2、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社会科学方向的核心期刊,也是分为四个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3、EI《工程索引》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的EI期刊和EI会议论文水平都是很高的,在知网数据库中,EI标识表示被工程索引(美)收录。

4、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是艺术与人文科学方面重要的数据库,收录了很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含金量也很高。

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往往指的就是上述几类刊物,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类常见刊物收录等级,比如: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CA 《化学文摘》, РЖ,AJ 《文摘杂志》等,在知网数据库也常见到类似的标识,选择这类期刊安排论文,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更多详情也可以询问专业学术顾问。

核心期刊是指的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目前我国期刊分7大类大概有75个学科类目,其中核心期刊数目超过1800种,具体你想知道那个学科的核心期刊,可以追问或者重新提问。

大家健康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大家健康》杂志是经国际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卫生部新闻中心指导、吉林省卫生厅主管,现代医卫报刊社主办的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是知网收录的合法期刊,评职称是认可的,而且这个杂志版面费相对也低一点,现在通过创新医学网投稿还可以发8月,对于年底晋升的医生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大家健康》杂志是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吉林省卫生厅主管,现代医院报刊社、大家健康杂志社主办的医药健康类期刊。《大家健康(上旬刊)临床与医药研究》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用科学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学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的医药类学术期刊。 本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6019,国内统一刊号:CN 22-1109/R,邮发代号:12-121,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收录。 主要栏目:论著、综述、临床研究、临床报道、中医中药、中西结合、经验方法、药学研究、影像检验、病例报告、护理探讨、调研分析、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学论坛等。 可以发表医学类的论文

种子杂志是北大核心期刊吗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能力。

S 综合性农业科学 1. 中国农业科学 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 华北农学报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0.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3. 西南农业学报 14.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6.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 安徽农业科学 18. 上海农业学报 19. 中国农学通报 20.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 西北农业学报 22.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 江苏农业科学 25. 江苏农业学报 26.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 浙江农业学报 29.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 广东农业科学 31.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 湖北农业科学 33. 新疆农业科学 34.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36. 贵州农业科学 37. 河南农业科学 38.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 土壤学报 2. 水土保持学报 3. 土壤 4. 土壤通报 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 水土保持通报 7. 水土保持研究 8. 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 生态环境 10. 中国水土保持 1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 1. 农业工程学报 2. 灌溉排水学报 3. 农业机械学报 4. 节水灌溉 5.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 农机化研究 8. 中国农机化 S3,5 农学,农作物 1.作物学报 2.中国水稻科学 3.麦类作物学报 4.玉米科学5.杂交水稻 6.棉花学报 7.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8.大豆科学 9.种子10.核农学报 11.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2.中国棉花 13.作物杂志 14.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5.中国烟草科学 来源于:2008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国内核心期刊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技核心。1、国内核心期刊总共有七大核心,但主要的有四个核心。北大核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南大核心,即CSSCI,就是通常所说的C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即CSCD,号称中国的SCI。科技核心,也叫统计源核心。主要是医学方面的。核心期刊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需要评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是科研人员需要发表核心论文的。

多年来,在所有国家级正式奖项评比中均获奖,成为我国期刊中的一个品牌刊物。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2004年变更为月刊后信息发布加快,每月您都可获得最新的科研和种业动态信息。

烟台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学校现设有人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生物理工学院、药学院、海洋学院、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体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后备军官学院、建筑学院、艺术学院、体育教学部共21个院系(部),31个研究院所,5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 、医、经济、管理、教育9个学科门类。法学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和药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6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民法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法理学、数据结构等1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民商法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级教学团队;现代物流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学校现有5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省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中国少数民族史、物理化学、理论物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化学工程与过程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化工制造工程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药物筛选与评价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环境材料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环境保护室内环境重点实验室),1 个"泰山学者"岗位(民商法学),2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天然药物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果蔬采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空气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院(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应用法学研究中心),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1个省级审美教育研究基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北大清华烟大三校科技园)。 学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目前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4万人,本科生源跨全国29个省(市、区)。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6000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58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1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17人、占专任教师的27.5%,硕士学位人员545人,占专任教师的47.1%,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专任教师的74.6%。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首届全国百名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全国优秀教师14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山东省教学名师"3名。近30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聘请兼职院士13名。 学校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5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73项目、863项目、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78项,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学校先后获得"九五"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和“十五”全国科技管理先进团队称号。 山东省CIMS培训中心设在我校。已开通的校园教育科研网是山东省内四大节点之一。《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 学校注重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是全国首批获准接收外国留学生及可以邀请外国文教专家的院校之一。先后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韩国、日本、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友好院校开展本科、硕士层次的联合培养项目,与韩国木浦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与挪威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法国昂热大学、西天主教大学合建卢瓦尔孔子学院(昂热)。设有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 学校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放在第一位,已向社会输送5万余名合格人才,历届毕业生在社会上均受到广泛欢迎。我校与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合作推出的"一站式"全国职位信息搜索引擎正式在我校就业网上开通,是山东省第一所开通此项就业服务的高校。 近年来,学校建立山东省第一个高校审美教育研究基地;获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山东省德育示范高校”;获"山东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评为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获"山东省团建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红旗团委"荣誉称号;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烟台市委、市政府评为建设"全国最安全城市"工作先进单位。

不知道你是哪个省的。就山东省来讲,是二本里很好的学校了。法学专业是招牌。环境很不错,是个很美的校园。东门靠海,出门可见。学风也是不错的。

一、烟台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烟台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烟台大学简介 烟台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之一——烟台,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烟台大学创建于1984年7月,是由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直接援建、烟台威海人民共同集资创办的大学。1990年成立了“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定期研究指导烟台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改革发展,形成了长期援建机制。1995年,学校顺利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价。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2年获批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8年“药学”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 烟台大学现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招生资格及相应学位授予权。学校现设22个学院(部),65个研究院所,6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2.9万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30个省(市、区)。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8000余人,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学校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1.9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18亿元。图书馆总面积4.23万平方米,馆藏印刷型图书209万余册,报纸合订本27.1万余册,每年订阅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100余种。引进电子图书196万余种,电子期刊1.9万种,中外文数据库近百个。 师资队伍 烟台大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25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1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92人,占专任教师的52.2%。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首届全国百名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人选4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特聘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2人,泰山学者工程入选者1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1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省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联合基金计划获得者4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首席专家1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烟台市双百计划专家11人。近30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聘请兼职院士13人。 人才培养 烟台大学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山东省“一流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前25%学科1个,软科世界最好学科前400名和中国最好学科排行前20%的学科各1个。近年来,烟台大学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涵盖29个专业的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涵盖14个专业的3个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建设项目,6个专业成功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3门国家级课程建设项目,35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课,1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课程上线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平台,14门课程上线山东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学校首批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药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首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另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起成立了全省高校首个教师教学发展联盟——胶东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实现了“烟威青”三地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科学研究 烟台大学现拥有2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7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1个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民族问题研究中心,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1个省级研究院,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 烟台大学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2部,以及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其中包括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73项目、86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40余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近800项,其中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3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700余项。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科技管理先进团队、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社科先进管理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入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 服务地方 烟台大学积极对接地方需求,秉持立足烟台、融入烟台、服务烟台的办学理念,着力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校地“政产学研用”合作,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学校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主动对接烟台市八大主导产业,与绿叶制药集团合作创办药学院,成为产学研用合作的成功典范;与台海集团共同组建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和研究院,为烟台核电装备产业集群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推进学科(专业)对接产业(企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利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韩(烟台)产业园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成立山东省智慧海洋研究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研究院、中韩(烟台)产业园发展研究中心、烟台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进一步搭建好地方发展需求侧与高校人才供给侧紧密对接的桥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智力和人才支持。 国际交流 学校注重发展国际和地区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先后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余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设有与美国和韩国高校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2个,与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新西兰、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37所友好院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设有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预科项目和韩国留学项目。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接收外国留学生及可以邀请外国文教专家的院校之一,是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设有国家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山东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和烟台大学留学生奖学金。学校是汉语水平考试(HSK)、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和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BEC)考点。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是公办吗 烟台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烟台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教务处电话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在哪里 烟台大学在哪里 烟台大学教务处电话 烟台大学有几个校区 ;

烟台大学宿舍内部图片,烟台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环境好不好 烟台大学大一新生住在南校区,到北校区去上课。烟大北校区1984年建校,南校区住宿条件相对好些,但是烟大的专业很好,吼吼。。。。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大一新生在南校区,南校区是新建的校区,住宿条件是老校北校所不能比的,5个人,独立卫生间。在南校呆两年后搬到老校区,老校有几个较旧的宿舍楼,6人一个宿舍,有的是公共卫生间,有的是独立的卫生间,我在烟台大学呆了4年,住的宿舍都是独立卫生间的,都是靠运气的! 大一新生是住在南校的南校是学校里专门用来住宿的校区有一个大餐厅和篮球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宿舍条件也是学校最好的有独立卫生间宿舍也比较大没有单间的浴室楼下有澡堂女生会在大二搬寝室到北校男生在大二搬一年我记得是1200元烟台大学创建于1984年7月,经教育部特批,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共同选派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来校援建,并把支援烟大纳入长期工作计划。1990年成立了“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定期研究指导烟台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改革发展,使烟台大学有一个较高的办学起点和高水平的发展。建校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烟台大学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本科教育基础扎实、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服务社会水平显著提高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价,1998年获得硕士单位授予权,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7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依托培养单位,2012年获批成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现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专科生招生资格及相应学位授予权。 学校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图书馆总面积4.38万平方米,截止到2013年底,馆藏印刷型图书148万余册、报刊合订本24万余册,每年订阅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200余种。引进电子图书170余万种,电子期刊3.1万种,中外文数据库近百个。校园内建有骨干万兆以太网。 学校现设有人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海洋学院、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建筑学院、体育学院、后备军官学院、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部共21个学院(部),46个研究院所,5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 学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目前,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2.8万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31个省(市、区)。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近6000人。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54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0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52人,占专任教师的36%。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专任教师的80%。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首届全国百名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6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山东省教学名师”9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5名。近30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聘请兼职院士13名。 学校先后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药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首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综合实训中心、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药学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4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法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评为省级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民商法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筑力学系列课程与实验教学团队和电子技术基础系列教学团队等6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民法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并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物流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被评为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法理学、数据结构等2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民法学等10门课程被评为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烟台大学法学教育实践基地”2013年被评为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学校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法律、农业推广、翻译、工程、药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涵盖142个硕士招生专业(领域)。7个省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理论物理、中国少数民族史、药剂学、物理化学、应用数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化学工程与过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化工制造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光信息与光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先进制造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海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分子药理和药物筛选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环境保护室内环境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2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天然药物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强化建设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应用法学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民族问题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黄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空气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石化轻烃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山东省中匈黄金工业应用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院(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基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北大清华烟大三校科技园)。 学校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7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73项目、863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9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00余项,其中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主持横向课题900余项。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科技管理先进团队、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社科先进管理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山东省CIMS培训中心设在我校。已开通的校园教育科研网是山东省内四大节点之一。《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注重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先后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97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设有与挪威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所,与韩国和美国高校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2个,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瑞士、韩国共6个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22所友好院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作为全国首批获准接收外国留学生及可以邀请外国文教专家的院校之一,在校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设有山东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校内设有汉语水平考试(HSK)、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和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BEC)等考点。 学校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放在第一位,已向社会输送近10万名合格人才,历届毕业生在社会上均受到广泛欢迎。我校与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合作推出的“一站式”全国职位信息搜索引擎正式在我校就业网上开通,是山东省第一所开通此项就业服务的高校。烟台大学开展节约节俭行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被山东省委宣传部作为全省培育和践行的重要典型。2013年烟台大学保洁员提倡节俭行为被评为全国影响三农十大新闻事件,烟台大学保洁员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节约之星”。 近年来,学校建立山东省第一个高校审美教育研究基地、建立山东省第一个高校党建研究基地。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挑战杯”系列竞赛“高校优秀组织奖”,荣获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示范高校”、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山东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企校共建先进单位”、“山东省团建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山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 (数据资料截至6月)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