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明礼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影响着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中国市场经济的明天。 目前,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问题:学习环节,有人考试舞弊、剽窃论文、篡改成绩单;生活环节,有人恶意逃交学费、拖欠助学贷款,用虚假资料获得各项困难补助用于奢侈消费;求职就业环节,有人伪造求职简历、随意违反协议约定;人际交往方面,有人爱说谎话、言行不一、诽谤他人……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上的失信现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偏差。制度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公正的制度对于建设良好的学校道德风尚有着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但是,许多高校的教育制度却长期存在着一些偏向,影响了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和诚信品质的形成。一是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层次不清,序向不明,不能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可行性不足,操作性不强。二是学校为求生存和发展,重智育而轻德育,弱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三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渠道单一,内容抽象,只重思想灌输,轻道德践行,使许多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性的层面上而没有达到理性的理解,更没有形成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以至于出现学生“知其不善而为之”的现象。四是学校德育评价制度不力,并且缺乏常规性的检查和监督。大学生诚信失范现象的普遍存在,很大原因在于失信者预期失信成本小于守信成本,而失信收益高于守信收益。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从现实问题出发,加强针对性。首先,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关键环节。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必须加快建立以政府信用为关键、经济信用为重点、法制信用为保障、群众道德信用为基础、教育信用为先导的社会信用监督和保障体系,建立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者因诚信得到益处,使不诚信者付出必要的代价。目前,一些高校已经从制度上开始对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通过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逐步实现系统内联网,准确记录学生诚信状况,将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作为学生的另一张“身份证”,促使学生珍惜和维护自己的诚信形象。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在正面引导和教育上下功夫。针对大学校园中教学要求、作业完成、教学考核、毕业论文、学术研究、科技创新活动、资格证明、缴纳学费、助学贷款、求职过程等方面存在的不诚信问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诚实守信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密切关系,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第三,要坚持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落实到诚信教育的全过程。高校道德教育环境建设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和保障作用,要切实完善人人育德、德育人人的优良格局,改进创新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净化、美化、优化诚信道德教育环境,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以身作则,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切实增强诚信意识,树立诚信观念。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已颁布实施近5周年,大学生的道德诚信建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诚信教育也在逐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打造和谐校园,不仅是高校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对其加强知荣辱、树诚信的道德建设意义深远。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客观存在,其表现形式通常为:作业抄袭、考试舞弊;伪造证件、简历注水;拖欠贷款、工作违约等。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还与目前高校对德育重视不足、约束和激励机制缺失、不良学术风气的负面影响有关。因此,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可从以下多方面入手。首先,要将道德教育提高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应改变高校目前“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道德和素质教育”的跛行局面,对学生的德育建设,特别是诚信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可借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之良机,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比如讲座、征文、团会等,在学生中确立诚实守信的意识,将其作为为人处世的第一准则。强调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等小事做起,将诚实守信贯穿到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还可在试点推行“无人监考”等制度,激发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配合地方征信及信用评估活动,在高校大力开展征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个人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应从学生入学开始,为其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使其了解到诚信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来记录大学生的诚信度,对其信用状况实行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充分利用信用记录,与银行、企业等展开合作,对学生拖欠贷款、工作违约等失信市场行为形成有效制约。第三,在高校建立有效的诚信约束和激励机制。一个人的诚信问题,自我意识固然重要,但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将德育建设列为对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守信用的行为予以惩罚,比如取消其助学贷款和评优评奖资格等。有约束必有激励,可于每学期开展形式多样和主题丰富的大学生诚信评比活动,对优秀者给予表彰,树立诚信典范,进行大范围宣传、推广。最后,要严抓师德和学术诚信制度建设。古语有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大,为人师者的榜样作用不容低估。高校学术造价、学术腐败等投机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丑恶现象的负面效果往往比普通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严重破坏。而推行教师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对大学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功效。同时,对损害学术道德的失信行为予以曝光和惩治,用诚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人尽其责,诚实守信“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崇尚"诚信"的文明源源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则知其可”。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淳厚。远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每个人可能都听说过:诸葛亮辅佐刘备并受托孤之重任,正如《出师表》所言:“追先帝之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为汉,七出祁山,耗尽毕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什么是诚信?诸葛亮就是诚信。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也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在现在的社会,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图一时之快,置后生于不顾,拼命透支自己已经不多的诚信,可想而知,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沦为成克杰之流:遗臭万年!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也流传着许多诚信的故事。这些宝贵的论述,在今天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失信于人,什么工作也就开展不起来。古语曰: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也就是说最好借助于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天下。“得道多助”古人尚能如此明白,而作为我们,当代的中学生,更应该诚信做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诚信就像一轮圆月,惟有与高出的皎洁相伴,才能衬托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就像一个砝码,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他,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稳稳地倾向他;诚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尽一份自己的责任!-------------------------------------------------------------重塑诚信诚信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誉,市无信不兴,企业无信不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诚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诚信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的继承。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凝聚力强大的传统文化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并体现在实际生活中。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一个不讲诚信和没有诚信传统的国度和民族,终究会消亡。在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汲取传统道德中诚信素养的精华,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重塑诚信,建立与当代经济社会相适应的诚信体系,努力建设诚信社会。重塑诚信是践行“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不论发展先进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都要有诚信的保障。在市场经济体制规范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社会成员和经济主体的内心诉求和道德理念,突出诚信品质的道德自律,又要注重建设社会成员和经济主体对诚信的普遍崇尚和共同追求,突出诚信制度和规则体系对市场经济的法律约束,从而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道德与法制环境。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总是沿着诚信要素铺展的道路前进,漠视或者舍弃诚信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就会陷于混乱和停滞。诚信建设集中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攸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当成为制定政策与决策的第一信号。对此,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增强诚信建设的自觉性,用实际行动推进这一宏大系统工程建设。重塑诚信是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诚信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无论发展到哪个程度,信用两个字不能丢。一个地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人才、资金、项目等可从外面引进,唯独信用不能引进,信用只能靠自己。一个地方、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凝聚力、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不仅仅取决于经济结构与产品质量的优化、地理气候交通环境的优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是否具备诚信环境,诚信品级是否在竞争圈内形成共誉。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必须要有一个好看诚信环境。好的发展环境是人创造的,人的诚信至关重要。诚信是市场发展的灵魂,市场诚信已经成了一个地方经济繁荣、腾飞的必由之路。以市场为基础对社会资源配置所形成的物质流、货币流、信息流都以信用的存在为前提,一个高效率的市场必定是一个信用良好的市场,一个信用缺失的市场肯定是一个效率低下的市场。信用低下是经济的大忌,也是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的重大隐患,信用缺失导致交易成本提高,严重时还会导致交易链的中断,必然波及到并导致经济的衰退和竞争力的衰弱。重塑诚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重塑道德理念,关键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要让所有社会成员、经济主体认识到,只有讲求信誉,不损害他人利益,才能实现“共赢”,获取长远利益和持续发展,以此推动诚信道德建设,使人际关系和谐、诚实守信,整个社会风气良好,文明程度提高。重塑诚信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政治文明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也表现出诚信这个基本要素。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群众更好地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使党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使国家政权机关能够更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求以诚信为基础,造就良好的诚信环境,遵循诚信原则行事,共同建设诚信社会。重塑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建设好诚信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构筑庞大力量,实现打造“诚信社会”这一目标。-------------------------------------------------------诚实守信,是我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光大华夏,充盈中华。她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在好多人的人生天平上,沉下去的那端是“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唯有“诚信”这端高高翘起。诚信,变轻了!且不说商场上尔虞我诈,风谲云诡;且不必说市场内小贩们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也不必说黑心米贩污油兑陈米,自来水掺甲醇;就是某一天天气晴好,你也心情愉快,一不小心在马路边发现一个鼓囊囊的钱包:你敢捡吗?且住!要是事情发生在××年前,你会乐呵呵地把它交给警察叔叔赢得人们称赞,可是在今天,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我客观一点说,只要你手一触到那包,麻烦就上身了。小环境如此,国际大环境也有不少例子。瞧瞧大洋那边的山姆大叔,更是视诚信如无物,咱要搞NMD,《反导条约》是个障碍,撕了撕了的没商量。诚信之风将止将息,有识之士扼腕叹惜。但是,我们,新世纪,新青年,已经在缓缓展开一面旗帜,我们在旗帜上写道,我诚信,我美丽!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美至纯的时期。而诚信是最不应该又最容易让人忽视的美德。我们有必要把诚信高高举起,让人人都能看见,并被她的温暖光芒吸引。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在可望更可及的未来,诚信将回归到市场,回归到社会,回归到你我身上。她像一股活水,逐渐浸润,深入人心;她又像一缕清风,吹过田野,吹开人们心扉。在那里,到那时,诚信取代了伪饰,有序取代了无序,简单取代了复杂,温情取代了冷漠、人们沐浴在诚信的晨晖中,全都受益不浅。那么,行动起来吧,朋友们!我诚信,我美丽;我美丽,我自豪!--------------------------------1 诚信是福诚信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德,是一种品质,在我们这个人文社会,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都要讲究诚信,诚信是福,一个拥有诚信的人不管在事业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会取得成功,所以诚信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一项方面。诚信是讲究方方面面的,商业、工作、生活、交友……都要讲究诚信,人们需要诚信维持关系;商业需要诚信来维持自己的生计,维持与其它公司的合作。诚信可以使他人对自己有好感,诚信也可以让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得到提高。诚信小到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提高,大到可以使自己一举成名。诚信能够帮助自己取得在事业上的成就,也能取得在生活上的快乐。诚信不仅是说,也要行动,学会诚信还要学会谨慎,不能对他人坦白对自己对他人不好的事,一颗诚实的心还需要谨慎,谨慎他人,当别人信任自己时,也要小心。诚信需要坚持,只有坚持才会提高,有一个成语叫做日行一善,我们也要做到日行一诚,只有坚持才能保持自己不变的品德,在诚实中可以改善自己的身心,磨练自己的耐力,这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事吗?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一个守信用的人往往会被他人所接应。诚实需要勇敢和谨慎,信用需要坚持和完善,只有做到这样,自己才能完完全全的是诚信的人。诚信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欺他人、不守信用,一个无诚信的人就是丧失了品德,是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人不但得不到他人的信赖,在社会上也无法立足,这样的人很难交到知心的朋友。不管我们在哪里,都要具备诚信。诚信需要经得起诱惑,无论是多大的利益,只要是违背诚信的都不要去做,如果做了,会对自己将来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无诚信比起来,诚信要好得许多,既然诚信好,我们为什么又要去选择无诚信呢?诚信已成了这个社会必不可少的品德,诚信能完善我们自己,它对自己、他人都有好处,搏得信任,博得好感,博得事业上的提高,博得生活上的进步,这些比无诚信要好上许多。懂得诚信,做好诚信,改善身心,利益如流,也就是说诚信是福。2 诚信是无形的力量 守信是无形的财富“诚信”这两个字对于那些贪而无厌的人会对它置之不理,正是这样的原因,讲诚信的人才会受到更多的人刮目相看。对于它非常重视的人,才会喜欢他。你可别不信,我可是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记得有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和妈妈到遂昌的一位阿姨家玩,妈妈骑着自行车,我坐在后面,正吹着风,闻着从远处飘来的香味,正当我最高兴的时候,突然自行车的后轮胎随着一声——“哧”的声音,我感觉到了车出毛病了,妈妈只好停下来,把车拉到一个修车的店里。修车师傅是一个身穿朴素衣服的老人,他修车的动作是那么的灵活,而又那么的仔细,我想他肯定是一个心灵很美而且又是一个很善良的 人。一会儿,车修好了,我和妈妈推着自行车就走了,到了一家店里,妈妈说买一点汽水解解渴,正在掏钱的时候发现钱包没了,那可有好几百元钱那?这可怎么办?我们就像热窝上的蚂蚁——团团转。正在这时,从远处看见一个人跑过来,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刚才那个修车的。他手里拿着一个钱包,那不是妈妈的钱包吗?走近了,修车师傅气喘吁吁地说:“朋友---你的钱包-----掉在我那儿了------。”说着把钱包还给了我妈妈。我妈妈连忙说“谢谢。”修车师傅说:“不用谢”,转身就走了。我望着他的背影。心想:他是多么的高尚。诚实守信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在世上 ,如果失信,我们会走的很远,但我们却找不回家。这些都是书本上我们学习的诚信之声,然而,我现在才真正的明白它3 与诚信同行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我能将事业做大?———答曰:无他,一字而已———信。这是在长江实业的总裁室里,面对《亚洲周刊》记者的话筒,“李超人”的一番心语。他的肺腑之言,借助强大的无线电波,传遍了世界,震荡着我们的心灵。也许,“超人”没有说出的另一句话是:对别人诚,就是对自己信。……曾几何时,我也有过一段迷失的日子。信?我汗颜。———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似娟娟的静女,虽是明艳照人,却不飞扬妖冶;她低眉垂袖,璎珞矜严。我独坐在林外的青石上,双手抱住了头。我不言语。我已不再言语,只低头,从迷蒙眼光中看着我的成绩通知单,半年的虚浮与自欺,半年的飞扬与轻躁,浸湿了这一纸荒唐。倏地,我忆起一句话:谁对命运不诚,命运就将对他不信。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在艰辛且步履蹒跚的奋斗之路上,谁不去踏踏实实印下诚信的足印,将永远走不出渺小与狭隘的怪圈。学问之道,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无意苦吟秋,只恐花褪红尽。人空叹,水长流,不知是我背弃了自己,还是诚信厌倦了我:在人生的这次跨栏前,我停滞了脚步。愧哉斯人。如断翅蝴蝶般,拍打着残翼,徒劳地旋舞着飞坠泥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父辈辛劳的身影:一抹黄褐的平原。地平线上,一处又一处用木椽夹打成一尺多厚的土墙。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如一曲天籁,传进父辈的耳里。他们赤着膀子,挥鞭吆喝着山川一样团块组合似的黄牛,拉动着三角状的铧犁。这群辛辛苦苦从祖祖辈辈留下的黄土地里抠口粮的人呵,“诚与信”,就是他们的生命线。农误地一时,则自误一年。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不经意间,冥冥中仿佛一只手指,悄悄探入我心,拨动心底那根往日里不被触及的弦儿,奏出一连串的颤音,仿佛徐悲鸿的奔马在旷野里长嘶,仿佛舒伯特的琴键星星般颤动,仿佛屹立喜马拉雅之巅,听天外的风。正是这一刻,我豁然开朗:———人生路上,与诚信同行。4诚信是根我们共同生存的社会像一棵参天大树,沐浴阳光、经受风雨,始终如一地昂首挺立着。我想,诚信就是这棵大树深入土壤汲取水份与营养的根,它的蓬勃的伸展使得社会有一个很坚实的基础,从而充满着活力。各行各业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纷纭变幻而又布满硝烟的经济生活中,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得尤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人踏上了经商的道路。诚信对待客户的商家总能博得人们的青睐。就像一位著名企业家介绍的经历一样:他10岁的时候在一家糖果店里打工。一天,他在地上拾到一美元。他明白它不属于自己,在矛盾了一番后还是将它交给了老板。老板很高兴,说:“这是我故意丢在地上考验你的!”此后,老板重用了他。李嘉诚也说过:“坦诚第一,以诚待人!”“诚信”几乎是世界上每一位成功企业家所认同的经商的必备条件。一枚归还失主的硬币成就了那位企业家的一生,每个人心中的诚信的美德也可以支撑起整个社会。在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诚信对待身边的朋友、同仁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而信任正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联系与合作的桥梁。同样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协作更加建立在诚信的环境中。当今尖锐的国际矛盾、战争悲剧的演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诚信这一优秀品质的危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美德之一。《三国演义》中有“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一个诚实、正义的人才能为人信服。作为我们新一代的中学生,就更应该将它牢记,用行动将它发扬。我们知道,有一些蛀虫因利益的驱使正在侵蚀我们社会壮大的根系,使之松动。虽然我们无法窥见泥土中的悄然的变化,然而类似“猪肉注水”“番茄染色”一类的触目惊心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对它此多加重视。忽视了诚信,就连人们的身体健康都难以保证,又如何谈得上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呢?我们都希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让我们从保护、助长社会的根基——诚信开始,做诚信人、办诚信事,也让它成为我们每个人成长、成材的根基!5 诚信”的光芒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人们往往在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着。就如寓言中的年轻人,他在得到了“健康”、“美丽”、“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的同时,却在关键时刻把做人的基本“诚信”给抛入了水中,失去了最宝贵的财富。然而,这“诚信”却能够在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身上闪耀着。记得那时我才上小学,妈妈让我上街去买瓶酱油。外面下着好大的雪,北风呼呼地吹着,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小妹妹,买张剪纸回家去玩玩吧!不贵的,才两毛钱。”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老奶奶,满头银发,身上穿着一件老棉袄,只见那棉衣、棉裤上打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她两手塞在袖管里,正不住地打着寒颤。一辆木制的小车上用木块压着许多漂亮的剪纸。正在这时,一群老外走了过来,把她的摊子整个儿围了起来。只见一个老外伸手拿起了一张剪纸,伸出小拇指不住的说:“Very nice!”这时,原本冷冷清清的大街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嗨,老太婆,这下你可发财了啊!”“想不到这老太婆运气倒蛮好的嘛。今天最起码可以赚它个几百块了。”……只听见旁边围观的人都七嘴八舌起来。“这个多少钱啊?”其中一位老外用他生硬的中文问道。“两毛!”“你这老太婆有毛病啊?有钱不赚。”一个年轻人对着老奶奶喊道。老外给了老奶奶一张百元的钞票,只见她拿起钱罐子,五元、一元、五角、一角的凑起钱来。可是,怎么凑也凑不满。这时,围观的人又炸开了锅:“你这人是不是傻子啊?有钱不赚。”“凑不出就算了嘛,随便找给他一张他又不知道的!”……老奶奶还是不闻不问,就像没听见似的。这时,最感人的一刻出现在了我面前:只见奶奶把那张百元大钞放到了老外手中。并对他说:“对不起,我找不出那么多的钱。这钱你拿回去,你喜欢哪个就自己拿吧!”说着,就从车里拿出几张剪纸,放到老外手中。只见那老外眼中闪烁着不解的眼神。人群,慢慢的散开了。老外们也走了。老奶奶,还是依旧坐在那里,雪花慢慢的飘落在她头上,脸上,衣服上。我觉得此时的老奶奶身上正闪耀着一种光芒,一种“诚信”的光芒!
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工作相结合,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认真做好各项检查工作,确保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落实。同时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树立起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责任意识。 二、加强对“一把手”权利行使的约束。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促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建立对“一把手”的工作约谈机制,将信访提醒谈话、廉政专题教育和风险防控管理等手段相结合,强化对主要领导的约束和监督。 三、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排查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对廉政风险点深入摸排,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廉政风险防控,对各环节防范措施开展检查评估,确保管得住、防得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扩展资料: 一、对制度执行力的基本理解 所谓制度,是指为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防范业务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履职行为进行控制管理的各种方法、程序、措施的总和。制度执行力,是指各管理层次、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把制度规定落实到具体工作行为中,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决策者制定的战略方针计划和预期目标的能力。影响和决定制度执行力的基本要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项。 (一)执行力制度要素 制度,是支持执行力的基础和依据,是实现执行目标的根本保证。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以强化风险控制为主线,从岗位职责与人员分工、业务规程与操作标准、监督考评与奖惩问责等各方面,对内部控制作出具体规定,为履行职责界定必须遵循的规则和方圆,保障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安全、高效运行。 (二)执行力主体要素 作为制度执行主体的人,是保证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是影响执行力诸因素中最能动、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执行者的道德精神面貌、态度、素质、能力直接关系执行水平的优劣高低,决定着执行的质量与效果。 (三)执行力文化要素 执行文化是支持制度执行的软管理系统,是保证制度执行的有效驱动力。建设执行文化的使命在于,用精神文化力量,来感召、吸引、凝聚执行者,达成执行态度、执行原则、执行心理、执行行为的趋同一致,形成有利于执行的管理导向和环境氛围。 二、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目前,基层行执行力建设状况不尽如人意,在以制度执行为基点,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决策计划部署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执行高度降低、速度迟滞、力度欠缺问题,有章不循、执章不严、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管理上的盲点、死角、漏洞、隐患在局部仍存在。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对现有各类规章制度进行甄别、梳理、修订、补充、完善,形成一套科学权威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注意做到“五性”:1、时效性。实行制度动态管理,随着金融改革和业务发展变化,分析研究并准确把握政策规定,对不适用、不完善、缺失的制度,及时予以废止、修订、补齐,使制度管理紧跟形势和业务发展需要,与业务发展同步延伸,避免控制滞后。2、适用性。要把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总分行有关业务管理条例、规定、办法等,转化为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性操作规范,融入到自行制定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工作标准中,使制度既全面贯彻上级有关政策、方针和要求,又切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不仅具有指导性、规范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3、全面性。既要健全业务管理制度,覆盖货币信贷、调研征信、外汇管理、国库发行、支付结算等各业务领域,又要健全行务管理制度,覆盖办公运行、财务后勤、科技保卫、党政工团等内部管理各领域,使各部门、各岗位、各部位、各环节,每项工作、每个行为都有规可循,有章可依。4、可控性。按照总行制定的《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岗位风险防范指南》的要求,把对各项业务操作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细化到每项工作、每道程序中,科学设定岗位及其权责,“自控、互控、监控”制衡严密。着重抓好会计和国库资金核算、发行管库、资产购置、基建工程、物品采购、财务核算等要害岗位人员的管理,实行定期轮岗、强制休假、考核排查、风险预警提示制度,健全用制度防范风险的良性机制。5、约束性。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考评、奖惩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执行约束。对执行过程、执行结果进行监测考评,并以此作为奖惩、晋升的依据,赏罚分明。根据总行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建立履职问责制,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严格追究,严格处罚。 (二)提高全员制度掌握能力 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组织员工系统深入地学习、研究规章制度,真正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制度,为执行奠定良好基础。学习内容主要包括:1、与本职工作直接相关的由总、分行颁布的有关业务管理规章、条例、制度、办法。2、本单位、本部门结合实际制订的有关业务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和部门管理制度。3、对干部职工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纪律准则、考评奖惩等全行共性制度。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辅导、培训、测试、知识竞赛等方式,交流讨论,解疑释难,促进员工对制度内容的消化理解、领会掌握,做到三个“确保”,即对全行性制度,确保人人了解,自觉遵守;对本部门制度,确保人人熟知,规范执行;对本岗位制度,确保人人精通,严格操作。 (三)开展自查自纠集中整改 紧密结合实际,从思想、态度、行为、管理、责任等诸方面,认真查找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把问题找准、找全,原因分析清楚,危害分析透彻,集中制订措施,落实责任,整改纠正,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举一反三,查缺堵疏补漏。通过查纠整改,使员工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执行制度的主动性、自觉性,达到在执行制度上的“三个不让”,即不让规章制度在自己岗位松弛,不让风险隐患在自己岗位出现,不让事故案件在自己岗位发生,做到制度落实不含糊,安全常抓不松懈。 (四)分层次抓好能力培训 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以提高执行能力为重点,针对不同层次员工,实行差别化培训。1、对决策层领导干部,要注重对政策形势分析、国内外同业先进理念、领导科学与执行艺术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执政主流趋势。2、对中层干部,要注重对其综合业务知识、政策业务新规定、实务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其提高分析领悟、统筹计划、协调指导、创新开拓能力,提高执行管理水平。3、对普通员工,要着重对其进行法律、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知识,本职专业知识、工作标准规程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其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提高岗位执行能力。提高执行力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苦的过程,对执行者自身而言,也要付出不懈的追求和努力,以岗位工作需要为取向、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在接受各种培训的同时,自觉坚持终身学习,由追求文凭、追求知识,努力向追求能力、追求发展转变。 (五)大力培育执行文化 把执行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和终极目标,结合本单位实际,培养和提炼金融文化精神,形成品牌特色。以党政工青妇各部门组织的宣传、教育、培训、竞赛、演讲、辩论、文体娱乐等活动为载体,以人为本,大力营造和谐高效的执行氛围与环境,充分而科学地利用各种有利于执行的因素,排除化解不利于执行的因素,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1、用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来武装员工头脑,使其具备与执行相应的价值观、意识、态度。2、引导、倡导员工以开放的思维和心态,接受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使总分行的各项改革发展措施得到全员的理解和认同,制度立行、规范管理深入人心。3、强化执行纪律教育,使员工对上级行部署的决策与任务,贯彻服从不讲条件、不找借口,落实完成追求圆满、力求出色,殚精竭虑,忠诚履职。4、加强对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吸引和凝聚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上下协同一致,形成强大的执行合力,呈现风正、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 (六)发挥干部表率作用 重视领导干部在制度执行中的主导和表率作用,强化其责任感、使命感,把负责作为一种品格,用率先垂范去赢得尊重,带头学习,带头自查自纠,带头模范遵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当好制度执行的“火车头”。1、善谋执行之策,创造条件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促其由被动执行向主动执行转变,由常规执行向创新执行转变。2、端正执行之风,由督促执行向率先执行转变,成为抓执行的第一人,到工作一线去,到矛盾和问题突出的地方去,到执行难度最大的地方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3、注重执行效果,在工作中讲原则、讲方法、讲效率、讲质量,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一、对制度执行力的基本理解所谓制度,是指为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防范业务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履职行为进行控制管理的各种方法、程序、措施的总和。制度执行力,是指各管理层次、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把制度规定落实到具体工作行为中,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决策者制定的战略方针计划和预期目标的能力。影响和决定制度执行力的基本要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项。(一)执行力制度要素制度,是支持执行力的基础和依据,是实现执行目标的根本保证。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以强化风险控制为主线,从岗位职责与人员分工、业务规程与操作标准、监督考评与奖惩问责等各方面,对内部控制作出具体规定,为履行职责界定必须遵循的规则和方圆,保障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安全、高效运行。(二)执行力主体要素作为制度执行主体的人,是保证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是影响执行力诸因素中最能动、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执行者的道德精神面貌、态度、素质、能力直接关系执行水平的优劣高低,决定着执行的质量与效果。(三)执行力文化要素执行文化是支持制度执行的软管理系统,是保证制度执行的有效驱动力。建设执行文化的使命在于,用精神文化力量,来感召、吸引、凝聚执行者,达成执行态度、执行原则、执行心理、执行行为的趋同一致,形成有利于执行的管理导向和环境氛围。二、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措施与建议目前,基层行执行力建设状况不尽如人意,在以制度执行为基点,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决策计划部署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执行高度降低、速度迟滞、力度欠缺问题,有章不循、执章不严、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管理上的盲点、死角、漏洞、隐患在局部仍存在。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对现有各类规章制度进行甄别、梳理、修订、补充、完善,形成一套科学权威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注意做到“五性”:1、时效性。实行制度动态管理,随着金融改革和业务发展变化,分析研究并准确把握政策规定,对不适用、不完善、缺失的制度,及时予以废止、修订、补齐,使制度管理紧跟形势和业务发展需要,与业务发展同步延伸,避免控制滞后。2、适用性。要把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总分行有关业务管理条例、规定、办法等,转化为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性操作规范,融入到自行制定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工作标准中,使制度既全面贯彻上级有关政策、方针和要求,又切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不仅具有指导性、规范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3、全面性。既要健全业务管理制度,覆盖货币信贷、调研征信、外汇管理、国库发行、支付结算等各业务领域,又要健全行务管理制度,覆盖办公运行、财务后勤、科技保卫、党政工团等内部管理各领域,使各部门、各岗位、各部位、各环节,每项工作、每个行为都有规可循,有章可依。4、可控性。按照总行制定的《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岗位风险防范指南》的要求,把对各项业务操作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细化到每项工作、每道程序中,科学设定岗位及其权责,“自控、互控、监控”制衡严密。着重抓好会计和国库资金核算、发行管库、资产购置、基建工程、物品采购、财务核算等要害岗位人员的管理,实行定期轮岗、强制休假、考核排查、风险预警提示制度,健全用制度防范风险的良性机制。5、约束性。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考评、奖惩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执行约束。对执行过程、执行结果进行监测考评,并以此作为奖惩、晋升的依据,赏罚分明。根据总行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建立履职问责制,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严格追究,严格处罚。(二)提高全员制度掌握能力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组织员工系统深入地学习、研究规章制度,真正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制度,为执行奠定良好基础。学习内容主要包括:1、与本职工作直接相关的由总、分行颁布的有关业务管理规章、条例、制度、办法。2、本单位、本部门结合实际制订的有关业务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和部门管理制度。3、对干部职工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纪律准则、考评奖惩等全行共性制度。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辅导、培训、测试、知识竞赛等方式,交流讨论,解疑释难,促进员工对制度内容的消化理解、领会掌握,做到三个“确保”,即对全行性制度,确保人人了解,自觉遵守;对本部门制度,确保人人熟知,规范执行;对本岗位制度,确保人人精通,严格操作。(三)开展自查自纠集中整改紧密结合实际,从思想、态度、行为、管理、责任等诸方面,认真查找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把问题找准、找全,原因分析清楚,危害分析透彻,集中制订措施,落实责任,整改纠正,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举一反三,查缺堵疏补漏。通过查纠整改,使员工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执行制度的主动性、自觉性,达到在执行制度上的“三个不让”,即不让规章制度在自己岗位松弛,不让风险隐患在自己岗位出现,不让事故案件在自己岗位发生,做到制度落实不含糊,安全常抓不松懈。(四)分层次抓好能力培训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以提高执行能力为重点,针对不同层次员工,实行差别化培训。1、对决策层领导干部,要注重对政策形势分析、国内外同业先进理念、领导科学与执行艺术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执政主流趋势。2、对中层干部,要注重对其综合业务知识、政策业务新规定、实务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其提高分析领悟、统筹计划、协调指导、创新开拓能力,提高执行管理水平。3、对普通员工,要着重对其进行法律、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知识,本职专业知识、工作标准规程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其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提高岗位执行能力。提高执行力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苦的过程,对执行者自身而言,也要付出不懈的追求和努力,以岗位工作需要为取向、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在接受各种培训的同时,自觉坚持终身学习,由追求文凭、追求知识,努力向追求能力、追求发展转变。(五)大力培育执行文化把执行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和终极目标,结合本单位实际,培养和提炼金融文化精神,形成品牌特色。以党政工青妇各部门组织的宣传、教育、培训、竞赛、演讲、辩论、文体娱乐等活动为载体,以人为本,大力营造和谐高效的执行氛围与环境,充分而科学地利用各种有利于执行的因素,排除化解不利于执行的因素,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1、用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来武装员工头脑,使其具备与执行相应的价值观、意识、态度。2、引导、倡导员工以开放的思维和心态,接受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使总分行的各项改革发展措施得到全员的理解和认同,制度立行、规范管理深入人心。3、强化执行纪律教育,使员工对上级行部署的决策与任务,贯彻服从不讲条件、不找借口,落实完成追求圆满、力求出色,殚精竭虑,忠诚履职。4、加强对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吸引和凝聚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上下协同一致,形成强大的执行合力,呈现风正、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六)发挥干部表率作用重视领导干部在制度执行中的主导和表率作用,强化其责任感、使命感,把负责作为一种品格,用率先垂范去赢得尊重,带头学习,带头自查自纠,带头模范遵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当好制度执行的“火车头”。1、善谋执行之策,创造条件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促其由被动执行向主动执行转变,由常规执行向创新执行转变。2、端正执行之风,由督促执行向率先执行转变,成为抓执行的第一人,到工作一线去,到矛盾和问题突出的地方去,到执行难度最大的地方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3、注重执行效果,在工作中讲原则、讲方法、讲效率、讲质量,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标题——客观准确(最好使用措施+预期效果的对仗式标题,着重体现论点,切忌不能直接引用题目要求的主题); 体裁——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应该在总结问题的时候提出来,一般在第一段段尾,第一段中应对当前执法所存问题进行阐述); 语言表述——严谨规范(切忌用反问、主观化语句,如:笔者认为、我们呀之类的); 行文层次——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所给定的材料,内容与篇幅的重点在于提出措施的层次上,具体的可从法制、管理、监督等角度提出具体的措施); 字数——(按照题目要求,切记不能长篇幅分析); 其他要求——紧密结合时事政治行文(可以从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社会和谐社会等方面对论点进行论述)。 具体的申论写作指导与练习,可去中公的szexam、中 政 申 论上进行批改练习。有专家给出的具体的批改要点与复习指导意见。同时,还可去、公务员论坛网上与考友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申论写作与复习的经验,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复习中来。 祝你好运……
培植第三方监管力量,加上银行业的商业化力度。现在的国有化银行,上市前都是靠国家剥离不良资产转嫁到老百姓身上才得以上市圈钱的,现在国有银行主要靠利息差来赚钱,虽然大而不倒,但是大而不强。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在营销实践和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房地产营销创新具备了充足的条件,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带动着营销环境的变化,也促使营销观念、理论和策略的不断创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房地产营销创新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房地产营销创新论文篇1 浅谈房地产营销创新策略 摘要: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迅速过度到买方市场,房地产营销创新成为决定企业存亡、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从顾客满意、差异化、体验营销、整合营销、关系营销等几个方面进行营销创新。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营销 一、传统营销理论指导下的房地产营销 传统营销理论的颠峰是始创于1960年美国的密歇根州立大学的4P理论,市场营销是四个基本要素的有效组合,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销售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该理论假定一个企业只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运用适当的分销渠道和合适的促销措施,就能顺利实现企业的预期营销目标。该理论“以企业为中心”,实施由内而外的营销。在房地产市场发展初期,行业不够成熟,需求旺盛的卖方市场情况下业内大多数厂商都简单地运用4P理论指导营销就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运用4P营销组合的企业越来越困难,尽管花费巨额资金,但这种“消费者请注意”的营销行为很难再获得成功。在严酷的市场形势面前,房地产厂商开始反思其营销行为,逐渐接受4C理论。4C即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消费者获取满足的成本,消费者购买的方便性,企业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 4C理论指导下的房地产营销行为具有几个鲜明特点: (1)重视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需要设计和开发产品。市场细分开始流行,企业把产品放到一边,首先研究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不是简单地叫卖他们所能制造的产品,而是努力去提供消费者想购买的产品。 (2)忘掉定价策略,努力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要所愿付出的成本并且开始有意识的加以影响,因为只有顾客能够承受的价格才是最合理的价格。 (3)忘掉通路策略,思考如何方便消费者购买,因为即使顾客已经愿意购买企业的产品,但若交易成本过高,他们仍然会选择放弃,看房车的出现充分地体现了房地产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决心和诚意。 (4)忘掉促销策略,多研究与消费者沟通,企业对新闻发布和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视上升到空前的高度。4C理论的关键在于真正重视消费者的行为反应,通过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建立长久的稳定的对应关系,在市场上树立企业和品牌的竞争优势。 二、整合营销 20世纪90年代,美国D•E舒尔茨教授等人提出了整合营销(IMC),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把告、促销、设计、包装等一切传播活动都归于广告活动的范畴内;另一方面使企业以统一的传播资询向消费者传达。其目的是在市场营销的不同阶段运用和协调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使其发挥最佳效用,最终实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长期的、维系不散的关系。现在,几乎每一个房地产项目都有广告公司介入提供全程服务,工程现场的包装、售房部的布置、宣传单张的制作、销售说词、公关活动和新闻发布等内容无一不是广告公司的杰作。对于实施整合营销的项目,消费者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到的完全一致,项目的优点会无数次以不同的方式传达给消费者,能够给消费者强烈的震撼,这样反复的同一刺激大大强化了消费者对项目的印象,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项目的认知度。 三、体验式营销 体验式营销就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五个方面,来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体验式营销观点突破了传统上的“理性消费者”假设,认为消费者在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的体验,才是营销活动和品牌经营的关键。企业的产品、服务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关键在于他们能够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难忘的经历、体验。房地产对购房人而言,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休息睡觉的处所,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体验。销售人员亲切的笑容和得当的言行举止、悦耳的背景音乐,优美的小区景观、完善的配套设施,无不传达开发商大力提倡生态、环保,力求达到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的理念。 进入样板间,精美的装修让人惊羡,消费者完全模糊了对户型的大小、室内功能分区、采光、通风、私密性效果等方面的判断,你甚至还可以坐在沙发上品茶聊天,进厨房去炒几个小菜,“这就是我想要的家”,消费者完全认同开发商以人为本,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文化理念。要完成这种体验,通常需要消费者亲临现场,当然,现在有不少开发商开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宽带网络建设网上看房系统,逼真地展示其楼盘及其样板房场景,并且通过增加一些互动功能,使得看房者利用“键盘加鼠标”就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四、CS经营战略 “CS”(customer satisfaction),即“顾客满意”,其指导思想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的满意度为宗旨,从顾客的观点而不是从企业的观点来分析、考虑消费者的需求,把顾客需求(包括潜在的需求)作为企业开发产品的源头,在产品功能及价格设定、分销促销环节建立和完善售后服务系统等方面,以便利顾客为原则,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感到满意。房地产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情感消费层次,“满意不满意”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在房地产营销中实施CS经营战略要求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并且准确地预测其潜在需求,尽量引导住宅消费的潮流。为此,必须分析消费者购房的动机、行为、能力和水平,研究他们的消费传统、习惯、兴趣和爱好,并且对他们的消费倾向和变化趋势做出合理预测。从项目选址、住房档次、结构、类型、层高、套型、朝向到价格制定、广告宣传、售后服务等,房地产企业都必须从住房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使之满意称心,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五、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是通过识别、建立、维护和巩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关系来促进销售,强调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长期的相互信任的互惠关系。其关键在于:不仅争取顾客和创造交易,识别和建立关系是重要的,维护和巩固已有的关系更重要;营销的责任不仅是给予承诺,更重要的是履行承诺。 关系营销与传统市场营销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营销把视野局限于目标市场上,建立在“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基础之上,其核心是交易,关心如何生产、如何获得顾客,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其供应商、经销商之间是一种交易关系,企业通过诱使对方发生交易从中获利。在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的关系被看成是相互排斥的,交易结束,买卖之间的关系就结束了,买卖双方是一次性关系。 而关系营销是建立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关系,企业与其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竞争对手、银行、政府及内部员工等之间建立、保持某种较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不断加强这种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各方都实现各自的目的。因此,房地产企业及其相关利益者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长期依赖的关系,企业通过双方良好的互惠合作关系获利。 六、差异化营销 所谓差异化战略,就是企业通过在产品、服务、经销网络、品牌形象等方面形成具有独特性品质来满足用户的需要。房地产的差异化营销,是指通过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品牌差异化来提高房地产产品的价值,从而形成竞争优势。这要求企业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上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企业在生产技术上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并能采取有效的经营手段和方法到达。与其他产品比较,房地产产品的位置固定性决定其本身有较大的差异化。 同时,房地产产品差异化还可以从性能、特色、风格和设计等方面入手,体现在品质的质优耐用、安全放心;区位的出行便捷、人文优越和升值潜力;环境的自然、生态和健康;整体布局的大方、精巧;单体设计的实用、合理和完善,设备设施的充分、新颖和高效;配套的生活方便,居住的愉快、舒适等。服务的差异化要求在传统客户服务的基础上进行服务升级,升级后的客户服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体现在对产品售后的客户服务,而应涵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使用中所有的服务环节,而且越来越强调多元化、人性化、规模化和个性化,房地产基本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开发商只有通过丰富客户服务的内涵,扩大服务的宽度,延长服务的时间来再一次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最后,企业文化的差异化也应该受到企业的重视。 因为住宅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同时也是居住文化的体现,而且应该注意,企业文化是最难被其他企业模仿的差别优势,一旦建立,即可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房地产营销创新论文篇2 浅议房地产营销策略的创新 摘 要:文章结合房地产企业目前环境下的状况,对品牌营销、绿色环保营销、服务营销等不同营销方式进行分析,提出针对不同的市场形势、消费者情况和政策,采用多种营销组合,充分发挥各种营销策略的优点,有效地促进房产销售,加快资金回笼。 关键词:营销策略 品牌营销 绿色环保营销 服务营销 一、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概念 营销,简单地说,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市场上的需求,并生产出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所谓房地产市场营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为指导,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分析,找出机会,选择营销渠道和促销手段,经过创意将物业与服务推向目标市场,以达到占有市场,促进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发展的经济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讲,房地产营销是在对市场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策划工作。它蕴含在企业生产开发经营的全过程,由市场调查、方案制定和建筑总体设计、价格定位、广告中介服务、售后服务以及信息反馈等组成。与一般商品市场营销相比,房地产营销有市场营销的共性,也有其个性,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也能在房地产领域得到很好的运用。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营销策略创新的背景 国内房地产市场自2008年开始调控,在国家各种调控政策的影响下,现在房地产企业销售状况举步维艰。据中房信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130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增幅比1~11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12.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4%。商品房销售额64456亿元,增长10%,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9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1.1个百分点;在2012年排名前20名的房企中,有一半以上的房地产企业没有能够实现销售目标。 如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未有丝毫松动的迹象,在政策日益趋紧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地产商都开始节衣省食,储备过冬。现在房地产企业比拼的不再是谁大,而是比谁的销售资金回笼的快,能够熬过去的希望就越大。所以,加速房产的销售,已经成为房产企业顺利度过难关的最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积极探索营销策略。 三、房地产营销策略剖析 国内房地产市场经过2009年、2010年的井喷,现在卖方市场已是一去不复返,所以,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房地产开发商必须要积极探索房地产营销的策略,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积极展开品牌营销。 从企业的角度看,品牌营销对房地产业意义十分重大,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效益。一般来说,在房地产业发展初期,多数楼盘不愁销售。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日趋成熟,竞争日益激烈,单靠产品本身很难保持对消费者长久的吸引力。而品牌所包含的不仅是房子本身,它还包含着情感和文化及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不仅是企业或产品标识,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强化企业在市场和行业中的地位,并且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效益。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现在人们生活品质提高了,选择的机会更多,消费者购房行为也日益挑剔。人们对房子的需求不仅仅是安身立命的场所,而且是价值、身份的体现。品牌作为一种质量、信誉、价值的承诺,可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加速购买行为的发生。如今许多消费者在购房时,不再找楼盘买房,而热衷于找品牌。 总而言之,品牌作为一种最有效的资源,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发展壮大的利器。品牌竞争代替产品竞争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强势地产品牌能够让产品规避单纯的价格战,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从长远发展来看,建立和培育品牌是房地产企业最经济的投资。 2.践行绿色环保营销。 房地产绿色营销是指房地产企业为谋求自身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而把绿色生态观念引入其营销活动,并指导其策划与实施的过程,其本质就是绿色营销理论在房地产行业的实践运用。绿色营销观念是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的一种全新的营销观念,是生态文明时代房地产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绿色文明社会对企业的必然要求。房地产绿色营销通过一系列绿色营销组合手段来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住宅的需求,以实现社会效益、消费者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协调统一,最终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对企业来说,房地产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就必须在生产中采购和使用绿色建材,开发绿色生态环境,生产绿色品牌产品。绿色品牌的开发营销可以塑造企业形象,在市场上,可以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得到消费者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最终转化为企业的商业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利润的提升,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对消费者来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从生理需求向心理需求发展。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大的身心压力,环境优美的绿色住宅也成为人们逃避繁忙工作,释放压力的良好场所,成为人们生理上、心理上的紧密依赖品,成为人们满足生理需求、健康需求、心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重要场所。住房的舒适性、陶冶性、祥和性和文化性是消费者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成为房地产企业开发设计的着力点,因此,房地产企业践行绿色环保营销理念就显得意义特别重大。 3.全面开展服务营销。 同样的产品,在市场竞争的激烈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产品战胜对手,立于不败之地呢?这里面,除了品牌、价格、促销等诸多手段外,服务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张。有调查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产品日渐丰富,人们对服务需求的增长远高于对物质产品需求的增长。服务营销不仅要求服务能体现品牌的价值,还要与众不同,同时,需要服务的产品越复杂,对服务工作的要求也越高,这些因素使得服务营销越来越重要。 可以肯定地说,今后的营销时代将是服务营销比拼的时代。对于房地产产品的服务也分为售前、售中、售后三个服务阶段。在售前服务阶段,首先应该向每位潜在的消费者提供真实的关于楼盘的资料,热情地接受他们的咨询,让他们对所感兴趣的楼盘有全方位地了解,确立初步的认知和倾向。在售中服务阶段,开发商必须提供符合协议规定质量合格的商品房给用户,并协助他们办理相关手续。 在售后服务阶段,房地产企业对业主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及时地反馈与解决。在现实中,消费者往往能获得前两个层次的完美服务,但是,房子一旦拿到手出现差错却无人接手进行处理,导致产生纠纷,这对企业的声誉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开发商应当注意商品房产品的售后服务,对业主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地反馈与解决;并自己成立物业公司或委托第三方代理物业管理,为业主提供安全、舒适、美观的理想人居环境,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同时也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房地产服务营销不仅包括对现实顾客的服务,而且也包括对潜在顾客的服务;不仅要提高顾客现实的满意度,还要提高预期的满意程度。因此,房地产企业应当加强服务营销管理,强调以市场为中心和以顾客为上帝的服务营销观念,使其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并向专业化、社会化、全方位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有力的竞争优势之一。 现代房地产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且不断规范的时期,消费者对住房需求愈发理性,服务营销在房地产销售中越来越重要,服务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四、开展房地产营销策略创新的关键因素 在房地产营销策略的创新中,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的因素,这对企业的营销顺利开展影响巨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房地产营销前要积极展开市场调查工作。 现代营销理论认为,房地产企业在制定生产任何产品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营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时,必须在认真搞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只有通过市场调查,才能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住房,需要多少住房,进而组织生产经营。在这基础上,建造好的房屋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销路畅通,达到企业预先制定的效益目标。社会在不断变革,环境的变化、需求的变化既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也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生存的威胁。 所以,房地产企业如能够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住房的需求,以及对现有住房的意见,找到住房开发的最佳市场切入点,企业就能不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规避市场的风险,从而不断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房地产营销要有完整的绿色营销理念。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应该是完整的,全面的理念,不再是单纯的绿地的规划,应该在产品、包装、价格、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 首先,积极开发绿色产品,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最小,生产符合有关规定的有利于资源再生的产品。绿色产品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支撑点,事实证明,谁拥有绿色产品,谁就会拥有市场。 其次,强化产品的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绿色营销的引擎,要把以促销为主的包装观念转变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包装观念。绿色包装是指对产品进行可回收利用的、具有环保功能的包装。强化这一包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身造成的损害。 再次,合理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产品是经有关部门通过严格认证以后,获得绿色产品标志的产品,在质量标准、环保标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成本构成方面与一般产品也有所不同,除了要考虑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般成本、费用以外,还必须考虑绿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所付出的代价、为保证清洁的成本、开发和运用绿色包装所增加的成本、废弃物的回收及处理所增加的成本等。 最后,开辟绿色销售渠道。选择怎样的销售渠道是企业营销的关键。选择绿色渠道,要注意选择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良好绿色信誉的代理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以便维护绿色产品的形象;要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来设立绿色产品专营机构或专柜,便于消费者识别和购买;要合理设置供应配送中心和简化供应配送系统及环节;要建立全面覆盖的销售网络,不断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选择经销商时注意该经销商所经营的非绿色商品与绿色商品的相互补充性和非排斥、非竞争性,谋求中间商对绿色产品的忠诚度,进而大力推销绿色商品。 企业要灵活运用绿色营销组合,使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价格和绿色销售服务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绿色需求的可持续增长、绿色营销得到全民的认同。 总之,房地产营销的出发点应是以人为本和诚信经营,这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实际上,社会生活中没有任何一种营销策略完全优于另外一种渠道,有利有弊,各有千秋,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在营销过程中应不拘泥于一种销售渠道,而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市场形势、消费者情况和政策,采用多种营销组合,充分发挥各种营销策略的优点,在楼市的寒冬里,做好营销工作,有效地促进房产销售,加快资金回笼,企业就能在市场中不断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宏亮.论湖南房地产促销策略,邵阳学院学报,2006(5) 2.周飞.房地产促销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国商界,2009(12) 3.梁湘.服务营销在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7月第30卷第14期 4.舒晓华.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学报,2004 猜你喜欢: 1. 浅谈房地产营销毕业论文范文 2. 浅谈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毕业论文 3. 房地产市场营销论文1500字 4. 房地产市场论文范文 5. 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思考论文
关于长效机制的内容,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中提出: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目前国家正在抓紧时间,紧锣密鼓研究制定保证房地产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成熟的时候可以付诸实施。
一方面,对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可能会带来泡沫要加以防范、调控,从需求侧、供给侧都要采取些措施。
另一方面对广大的三四线城市还要坚持去库存,因为那些地方要实现它的住房价值还要很长很长时间。房地产的区域性、结构性的矛盾给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因地制宜、多种方式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告别棚户区,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住有所居中创造新生活。
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
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请添加详细解释
参考资料
财经.搜狐[引用时间2018-1-15]
.因国家未实质解决保障房的供求矛盾,国家每出台一个政策调控,就变相抬高一次成本,越抬越高,最后还是老百姓去买单。所以长期来说是看涨的。国家新政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是要求房价继续上涨,但不要涨得太快。房价下跌不符合国家新的政策,新政本来就是不需房价下跌,但需和谐的温和上涨。有人去市场花100大洋买了一只小猪认养10年,1年后长成可以卖1000大洋的大猪,有一社团组织告诉你这猪的增值部份你1文钱不能拿,每年还要再征收你把猪养大了的养猪增值税100大洋。就是这种税,请问你认为应采用何种形式征收?呵呵。社团组织对猪的打压的政策就是明白告诉要抢劫,有本事你就别去买猪,看猪价会不会下跌。但猪涉及民生问题,有很多人需要买来吃或养,社团组织如果从源头上解决有大量的小猪、大猪的供求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社团组织是否愿这么干?而不是单一去研究下一步如何抢劫的办法。否则抢劫一次,猪价的成本被抬高一次。涨价不是房涨价,房是每年都要折旧,增值的原因是政府的土地而持续增值的。在国外因土地增值要收地产税(房产税、物业税,什么名称不重要),国外土地是私有化的业主拥有所有权,业主自己的土地增值了,国外的业主非常高兴,当然愿意交地产税。中国也准备征税,但问题是房是每年都在折旧跌价,中国的土地全部都是国家所有的,老百姓仅仅只有使用权而已。但土地又是持续增值,增值部份也是国家的土地增值,问题是增值部份的物业税应该向谁征税?地方政府找中央政府征收?不可能。去找老百姓征收,但老百姓的房在折旧贬值,转而只有转嫁去抬高房的价格,造成房价爆涨。
企业会计诚信问题探讨论文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人们对财务信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强。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沪深股市相继建立以来,财务舞弊现象随着股市的发展越来越多。这些公司财务信息的失真失实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且阻碍了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构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会计的公信力、培育会计诚信并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深入分析会计诚信缺失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企业会计诚信问题的措施,希望可以对解决该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会计诚信 财务舞弊 诚信危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造假、会计舞弊现象变得十分突出,会计诚信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且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诚信缺失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普遍存在,从国内的琼民源、银广厦、蓝田股份,到美国的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都是由于财务欺诈现象被曝光而陷入了经营困境。会计诚信缺失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已经成为全世界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一、我国会计诚信问题现状
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取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但是,目前我国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乐观,从两个证券所成立至今,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一直不曾断过。财务舞弊案件都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利用虚假会计信息为个人或者小集团谋取私利,不仅使银行遭受不良*款损失,也使广大投资者遭受投资损失,严重威胁经济的稳定发展。其具体表现概括为:
1.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基础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不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无视国家财经法规,没有按财务制度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反映、监督,盲目听从单位领导指挥。
2.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
主要表现为隐瞒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编造虚假财务报表,使用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造成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任意弄虚作假
主要表现为有些会计人员不求上进,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中主观随意性较强,不严格按制度处理经济业务,盲目听从上级命令,没有起到会计所要求的反映和监督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作用,也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规定。
二、出现会计诚信问题的原因
1.会计人员身份不独立
依照《会计法》的规定,我国会计人员实际上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要维护企业的利益,又要代表国家、投资者来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置身于企业之中,他们自己能否在一个企业长期工作下去,除了自身因素外,主要取决于这个企业的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各项工资、奖金、福利等都要由公司经理等负责人决定,会计人员的任用、调动、撤职或免职等重大人事问题也都掌握在这些人手中。在这种现实下,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只能是对企业负责、对经理负责,按企业的旨意进行会计核算。
2.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行为缺乏透明度
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只是流于形式却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无法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而且随着经济业务量的增加,会计舞弊形式更加多样化、复杂化,会计舞弊手段也更加隐蔽,若不能建立有效完善的内控制度,防范舞弊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很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利益的诱惑而作出一系列违反会计准则的行为。例如上市公司会计人员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故意混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将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或迫于公司管理层压力而故意虚增成本,减少利润以达到偷税、逃税的目的。
4.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大,导致会计失信行为频繁发生
现有法律法规虽然对部分不诚信行为提供了处罚依据,但还不能涵盖全部不诚信行为,这就使信用活动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上市公司若发生舞弊行为,往往被处以行政处分或罚款,极少数人被处以刑事处罚。而被处以的罚款金额与真正的'大股东所谋取的非法利益相比只是九牛一毛,无法起到打击和警示的作用。
三、改善企业会计诚信的措施
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治理诚信缺失行为也要多种手段并用,才能达到目的。
1.加强单位内部审计,防范会计舞弊行为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补充机制,对于防范会计舞弊具有重要意义。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经济的监督机构,应从独立、客观的角度论证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和运营结果,揭示和评价职能部门的运作效率和工作实绩,发现、反映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盲点和盲区,进而及时、客观地识别企业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是否运行正常,从而更有效地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和检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通过向单位高层反馈,帮助决策层发现内部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弱点,向企业管理人员提出建议,以此来协助遏制舞弊。
2.提高会计透明度,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
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必然会造成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对财务信息了解不对称。而处于信息占有不利地位的外部使用者,就极有可能被误导,尤其是投资者甚至会产生对资本市场的不信任,影响投资的积极性。所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就成了所有问题的关键,而会计准则作为防范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发生和防止市场经济衰落的一种法规制度安排,对满足投资人获得投资所需要的会计信息、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应对会计准则加以完善。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教育
市场经济要求以诚信为宗旨构建职业道德秩序,使职业道德能够增进社会的整体利益,能有利于理性、自律的利益主体的求利活动而不是简单地限制。因此,在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时期,应该而且必须大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重塑诚信理念,建立一个保证企业能够良性运行的道德约束,使会计人员的行为符合社会公认的会计准则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加强自身诚信观念的培育、树立良好的诚信道德观,认识到诚信和职业道德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并使其转化为工作实践上的自觉行为。
4.通过立法,加大惩治力度
我国的执法工作不仅经常受到旧思想的影响,还受到地方势力和行政权力的干扰,检查不够、处罚不够致使许多虚假会计信息未能充分暴露。在中国股市,只要缴了罚款,舞弊行为就可以一笔勾销。相对于较小的处罚力度,企业的巨额利润就显得更具有吸引力。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若是发现会计造假,额度较大的,可以强制让其破产清算。这样,那些妄想铤而走险的企业多少也会收敛其行为。
5.培育行业诚信文化,建立社会教育体系
市场经济本质上也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以全社会的诚信作保障。因此,大力培育会计的诚信文化,积极营造有利于行业诚信建设的社会氛围,是当前会计行业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一工作中,会计学会可以开展一些有利于培育会计行业诚信的活动,表彰先进分子,组织进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的考核检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评分,并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和年检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一个人人遵守职业道德的好风气,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此外,应在社会上大力宣扬诚信,将诚信作为一门学科列入教材,广泛教育,让社会每个成员都形成根深蒂固的意识,真正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
参考文献:
[1]周波.对消除会计职业诚信危机的思考?科技资讯, 2010(21)
[2]赵文静.论会计诚信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经济师,2010(11)
[3]曾广炜.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现代会计, 2009(04)
在会计的职业道德范畴里,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互为促进。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论文篇一:《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研究》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最近几年,会计行业面临着严重的职业道德问题,很多从业者缺乏诚信和道德,在从业中违反法律法规、做假账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到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经济发展信息的失真。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市场经济繁荣、稳定的基础。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诚信 1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职业道德 教育 的加强以及监管力度的增加,职业道德水平总体上在不断提高,对稳定社会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有效打击经济犯罪奠定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对犯罪分子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然而,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会计从业人员做假账等现象不断发生,还有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缺乏诚信,这些情况会造成经济发展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到经济的稳定发展。从国家的层面而言,经济发展信息是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基础,是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前提,然而,由于经济发展信息的失真造成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失误,影响到市场经济的稳定和繁荣,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由于会计信息的失真,会盲目引导企业进行投资,使企业利益遭受损失,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乏 实践中,很多从业的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在从业中受到利益的驱使,不顾法律法规和企业 规章制度 的规定,篡改会计资料,伪造、编造会计信息等现象时有发生,对经济造成很大的破坏,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会计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不能很好地约束自身,导致实践中违法现象不断发生。 1.2会计人员诚信的缺失 当前,诚信问题仍然是摆在会计从业人员面前的核心问题,诚信工作不仅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信誉,还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应当重视长远利益,不应当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做出有违诚信的行为,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令人遗憾的是,在实践中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会计人员不诚信的现象频频发生,甚至最后演变为经济犯罪。最近几年经济犯罪尤为严重,数量在不断上升,严重破坏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同时也给自身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1.3职业道德监督体系不完善 我国当前虽然拥有很多的 财务管理 部门,然而它们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不高,导致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管理力度不强、深度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方面,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职业道德监督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职业道德标准,因此就无法形成约束机制。此外,由于体系的不完善、道德准则的缺失无法解决实际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就形成当前尴尬的局面。因此,在今后应当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职业道德监督体系,并做好普及教育,重视职业道德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更好地培养出高道德标准的会计人才,这也是摆在当前的紧迫任务之一。 2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成因分析 2.1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 据有关学者调查研究 报告 显示,实践中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水平要高于其他专业,而且接受道德教育的学生的道德素质往往高于其他未经过道德教育的人,接受道德教育的程度越高,其道德水平就越高。但是就当前的实践中来看,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和这种潜在的规律不一致。第一,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是没有系统性的,往往都是呈片段化的,学会计的人员中很多都是半路转行过来的,先前就没有接受诚信教育,后来也没有经过相关的职业道德培训而直接上岗,导致其在工作中无法严格要求自身,当面对利益的诱惑,无法控制地走上犯罪的道路;第二,继续教育对会计人员的道德和诚信不重视,继续教育形式化严重,没有发挥好其实际的效能,一直都停留在表面上,因此,在今后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绝不触犯法律的底线,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 2.2从业环境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会计道德和诚信规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虽然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一部分人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无法固守原本的道德和诚信。例如: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利益,缺乏诚信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从总体上而言对社会经济也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当前会计从业大环境不理想,虽然违法犯罪现象在经济活动中并未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违法操作等违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使诚信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道德教育必要性更加凸显,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3缺乏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自律组织 自律组织的缺乏无法对从业会计人员形成震慑,无法有效地避免道德和诚信丧失的严重问题。从本质上来说,“自律”并非对于个体而言,而是对整个会计行业的要求。如果能实现自律,就能对会计人员形成很好地约束,提高他们心中的道德水平和诚信标准,促使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的自律组织,无法很好地实现自律的目标,会计从业人员自律能力不高,这也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诚信不高的原因之一。 2.4法律规范不完善导致诚信缺失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规范的法律体系,是从法律的角度对于经济人员的一种约束,能起到很到的预防作用。就当前而言,我国的经济法不是很完善,存在很大的信用危机,信用制度方面的建设更是需要引起注意,例如: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的征集制度、公开制度、担保制度等,很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搜集工作不完善,要想得到这些信息是十分困难的,即使一些专业的机构也很难获取。实现自律的关键是建立自律的监管机构,仅有 口号 ,没有实际行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完善监管机构是促进从业人员自律的重要保障。就当前的状况来说,我国还不存在相应的自律监管组织,这也是导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诚信不高的原因之一,今后在这一方面应当加强改进,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论文篇二:《试论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人们对财务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强,而公司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失实,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且阻碍了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诚信;会计;道德 近几年国内国际上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使人们陷入了对财务信息真实性及其重要性的思考,如何采取有效 措施 ,不断提高会计的公信力、培育会计诚信、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就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会计诚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把公司企业的现实经济活动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诚信。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工作处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前沿,会计人员身处 财经 大权的关键地位,职业道德在整个会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互为促进。 (一)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诚信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会计人员,只有严格地遵循会计职业道德,才会出现诚实守信的会计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依法、规范的执业行为的不断积累,就是建立会计诚信的过程。 (二)会计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 三、会计诚信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要做到会计诚信,就是要按照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依法、规范、认真履行职责,一是理财,要做到为民理财,聚财有道,生财有方,用财有效,为公司企业当一个“好管家”。二是廉政,要做到廉洁公正,坚持不义之财不取,在金钱面前不动摇,非己所属,眼不红、手不痒、不贪不沾,依法规范履行职责,切实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三是诚信,坚持诚信为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业,决不做假账,危害公司企业。 四、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从全国物价、税收、财务大检查和对部分国有太中型企业及重点亏损企业审计情况可以看出,层出不穷的虚假会计报表从多个侧面折射出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第二,追求私利,监守自盗。一些会计人员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第三,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作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信息失真的保护伞。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下: (一)社会变革、市场经济价值观念转变及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权力监督和制约乏力,激励和约束机制不配套。 (二)会计职业界自身建设存在较大差距,会计人员坚持职业道德的外部法律环境不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人员坚持准则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三)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缺乏有力的手段和措施,致使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理想。在学校教育中,较长时期偏重智育,忽视德育。参加工作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但实际上从未见过职业道德培训。 五、加强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坚持把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始终放在首位。 (二)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一要强化对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二要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坚持一切从事实出发,切实保证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安全性。三要增强会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与国际并轨的进程中,国际资本一体化也带来了会计市场的一体化,会计人员要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三)强化法律法规制度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做到遵纪守法。 (四)制定岗位责任制,加强财会行业的监督检查与审计。结合财会执业工作特点和规律,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与 岗位职责 紧密结合,把财经纪律与规章制度紧密结合,实行管理岗位与具体岗位连带责任,强化连带监督,促进会计人员的自律意识。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过了金融风暴的洗礼,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中国会计业必将走向世界,其执业能力和水平必将经受严峻的考验。诚信既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因此,追求诚信立业,必须把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财会职业人员综合能力。每个财会人员都要从自身做起,不负众望,以精湛的业务技术服务社会,以严明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召世人,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依法履责,贡献才智。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论文篇三:《试论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 摘要:本文以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 及教育背景为出发点,将国内外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进行横纵向综合剖析,并结合具体教育现实由针对性地提出从重视程度、结合伦理教育以及加强后续教育等方面全面改革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为我国会计专业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职业道德 一、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背景 在现实条件下,会计专业从业人员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使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素养的同时能够具备较高的诚信和职业道德水平。当前,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性挑战,笔者对于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正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首先,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当先我国社会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其自身的特点则是社会阶层也变得日益多元和日渐开放。而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和 方法 ,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动荡时期,稳定的会计发展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必然的。 其次,文化背景。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文化背景是置于我国第二次重大的文化转型基础之上的,即“现代化”的中国文化是建立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会计理念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由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形象与形象性活动构成,为全体会计从业者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意识体系,按照职位订制具体的可以指导实际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再次,教育背景。当前我国会计专业高等教育的转型也迫在眉睫,旨在将我国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专业教育的方向之一,道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它必须与时俱进,一个职业道德的标准时特定时期社会、法律、经济、政治和文化标准的综合体现。会计职业道德的制定以及实施势必不能离开价值判断。会计职业道德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内容是独立、客观、正直等在会计行业中的超文化存在。 二、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是以会计实务和伦理道德为主体核心内容的,更具实施性。以英国为例,为了取信于社会及其精英集团,会计职业组织必须证明其会员的素质,即专业胜任且道德良好,且会计职业候选人一般需要5年制的学徒。英国会计师将会计行为视为艺术而非科学。可见西方国家的相关教育体系较为健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教育缺少必要的认识,学者对于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起步晚,且实践 经验 上的不足。目前学术界对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况作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并在许多文献中突出强调了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有大量的学者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上,且其教育形式停留在理论传授层面等现实,而真正属于诚信与职业道德等相关职业价值观树立的相关教育体系并未形成。综合来讲,在我国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在现实意义角度是缺失的。 三、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改革途径 (一)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地位及价值认知必须得到提升 现实条件下,进行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前提是相关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成分认识其相关重要性。高校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会计专业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目的是将内在的个人价值观外化为能够被社会说接受和认可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而这种道德素养的核心便是会计专业人员的诚信水平,具体表现为会计人员道德主题修养提升为职业价值观。其最终目的是有助于保障专业知识的有效性和高素质性,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助于提高良好的经济、经济环境的稳定,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必须结合哲学伦理教育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可以独立成课,也可以结合会计伦理教育成课,将相关内容结合会计哲学伦理进行,才能帮助专业学生学习树立科学职业价值观,更好地进行专业服务,为会计行业乃至于会计专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必须结合教育现实和行业现实的需求,续教育必须紧跟会计执业者的道德需求的脚步高效、有效、长期持续地开展。这样才有助于保证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能够长效性。建立以会计课程为专业基础,以会计伦理为思维基础,以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价值基础的全面的会计专业教育体系。 (三)加强在职人员诚信与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 会计的专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高校或者是职业院校开展的理论式专业教育;一是会计人员在具体从业过程中的后续教育。而当前的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是贯穿于会计人员从业生涯的全部过程的,是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包涵财经动态、会计法律法规以及会计行业新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训。在会计的后续教育过程中加入会计诚信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后,才能使教育的内容更有针对性,更加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浅议警察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激励机制所含内容应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主体的目的性、客体的多元性、方法的其体性、效果的持久性和行为的过程性。当前,一些公安机关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是:激励对象集中于少数人、激励的针对性不强、过分强调物质激励、夸大了竞砖上岗的作用、只奖不惩或只惩不奖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建立和完善誉察多元化激励机制必须从需要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努力培育民誉正确的需要观;从有效激发民警满足正确需要的原动力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动机激励机制;从有效发挥民警特长和才能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引导、控制、监督民等行为的激励机制;从目标激励在激励系统中的地位出发,建立完善的目标激励机制。关键词:警察;激励机制;多元化;公安队伍建设激励机制是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前“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办”的形势下,探讨建立和完善警察激励机制,而且是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对于进一步激发广大公安民警更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就此课题抛砖引玉,以期同行们发表高论。一、激励机制所含内容的基本特征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必须考虑该激励机制所含内容的基本特征。笔者以为激励机制应有五个方面的墓本特征,即要考虑主体的目的性、客体的多元性、方法的具体性、效果的持久性和行为的过程性。这五个基本特征决定了建设和完善激励机制必须着眼于多元化、系统化和效能化。(一)激励设计多元化。激励客体的多元性决定了激励的设计也必须多元化。构建多元化的激励机制的实质,是要求激励主体在管理中充分认识到组织成员间的需要差异和动机多元化的存在。通过采取多种激励方法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引导和规范其行为,以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和动机,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激励主体和客体所共同要达到的目标。(二)激励内涵系统化。多元化的激励机制由多种激励措施所组成,不同的激励措施具有相同的激励动机,那就是调动激励客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符合组织的要求。但是不同的激励措施具有不同的激励方法和效能,如竞争激励与榜样激励、奖惩激励、目标激励等众多激励措施所取得的效能是各不相同的。单一的激励措施仅仅是激励机制中的一分子,只适用于一定的对象和场合,激励机制的建设必须是众多的激励措施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化的体系。(三)激励目标效能化。激励的目的是激发激励客体的原动力,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明确的激励目的决定激励机制的建立必须具有针对性,注重实用,讲求实效。二、对公安机关现行激励机制的分析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正越来越重视激励机制建设,如在管理中采用了竞聘上岗、从优待警、目标考核、末位调整等措施,较好地调动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从总体上说仍存在“单兵作战”现象,只注重部分激励措施的作用。多元化激励机制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体系,没有形成合力,无法发挥整体效能。笔者认为公安机关现行激励机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激励对象集中于少数人。现在在不少公安机关,先进典型一旦成名,往往在较长时间内各种荣誉、奖励集于一身,形成多者越多、少者恒少。激励过分集中在少数人身上,不利于调动广大民警的积极性,也影响组织的全面发展;而先进典型本身可能也会因为受奖过多而对奖励产生“麻木”情绪,或产生思维定势,取得一点儿成绩就等着“回报”,如得不到,就会怨声载道。因此,在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的同时,也要兼顾整体,以调动全体民警的积极性。(二)激励的针对性不强。当前,一些公安机关从满足民普需要出发,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从优待警措施,解除了民警的后顾之优,极大地调动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也有的公安机关从优待警措施不够切合实际,结果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民警的积极性并未真正调动起来。如果片面认为满足了民警需要后必然会产生激励效果,那么激励作为一项措施完全是被动的,这实际上扭曲了激励的本意。激励机制的着眼点应放在通过调动全体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公安目标的一致性上来促使公安目标得以高效实现。(三)过分强调物质激励。把发放奖金作为对民警进行奖惩的重要手段,对工作业绩突出者发放一定数额奖金以资鼓励,对工作不符合要求者则扣发岗位津贴或奖金。这种做法看似体现了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原则,实际上有很多副作用。一是使一部分民警心理失衡,将注愈力转移到对金钱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上。二是对文化素养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民警来说有较大的局限性。目前,注重才能发挥、看重工作责任、关心工作挑战性和自身发展前途的民警占大多数,管理者不能低估民警的这些高层次需要,必须更重视运用工作本身的激励因素来调动其积极性。(四)夸大了竞跨上岗的作用。干部竞争激励机制的基点是民警竟争上岗,优胜劣汰并与奖惩、晋升、经济待遇等挂钩。就职务晋升而言,公安机关的实职岗位毕竟有限,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因职位有限不能晋升而得不到激励,实际上仅仅激励了少数人。根据聘用条件,公安机关中表现不合格的民警和表现优秀的民替均占少数,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中间状态,有为数不少的民警虽然符合聘用条件,但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现行的竞争机制对这部分人来说激励作用不大。(五)只奖不惩或只惩不奖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奖励和惩罚是激励的两个基本手段,针对不同的组织成员,要注重奖惩结合,以奖为主、以惩为辅。奖励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奖励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奖励彻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仅是采取应急措施的;二是要奖励具有创新精神的,而不是盲目听从的;三是要奖励决定性的行为,而不是无用的分析;四是要奖励出色的工作,而不是低效率的忙碌;五是要奖励简化,而不是人为的复杂化;六是要奖励无声的有效行动,而不是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七是要奖励高质高效的工作,而不是劣质低效的工作;八是要奖励合作,而不是内让。同样,惩罚也不是目的是手段,也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对什么情况下应给予惩罚,给予何种惩罚,都必须作出明确规定;要以事实为根据,且公平施罚,言行一致;要根据行为的性质、民警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选择处理方法,以提高惩罚的效果。三、建立和完善苦察多元化激励机制的若干设想现阶段公安机关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体系,因此笔者认为必须从研究激励的全过程人手,深人研究激励客体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等要素,针对不同要素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贯穿激励全过程、环环紧扣的多元化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民警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促进整体目标实现。(一)从需要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努力培育民警正确的需要观。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也是民警积极性的源泉。要实施有效激励,就必须动态了解、掌握并满足民警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首先,要针对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重物质轻精神”现象,着力加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引导民普多进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多与“低收人阶层”比较,以平衡的心态对待“高收人阶层”,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索取与奉献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民警认识到自己所担负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观念,增强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要采取竞聘上岗、末位淘汰、评先评优、奖勤罚劣等措施经常激励民警的精神需要,以保持持久的原动力。再次,要根据民警需要不断变化和发展这一规律,建立与时俱进的需要引导机制,针对不同的替察群体,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经常修整,不断完善,建立针对性强、充满时代感的激励机制。(二)从有效激发民誉满足正确需要的原动力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动机激励机制。动机来自需要,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建立完善的动机激励机制,努力激发民警对成就感、荣誉感和个人发展进步的骆动力。尤其在工作上,作为管理者对民警一是要尊重,二是要信任,让民警参与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增加民瞥的工作自主权,并使民警能够及时获得有关自己工作的信息反馈,这样就给民替提供了发挥才能的机会,使民警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从而激发民普对工作产生更强的兴趣和责任感。通过授权让民警特别是事业心强的民警承担更多工作责任,使他们感到受信任、受领导肯定,产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同时,还能促使民警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培育民警努力学习的需要,促使民警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三)从有效发挥民警特长和才能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引导、控制、监份民警行为的激励机制。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形式,动机需要必须通过行为加以表现。因此,必须注重从两个方面人手建立引导、控制、监督民警行为的激励机制。首先是岗位要求要与民警的才能相适。民警的才能如果与岗位的客观要求基本相适,工作起来就会感到得心应手,有所作为,进而强化内心驱动力,增强工作积极性。如果民警的能力相对过弱,工作起来力不从心甚至无所适从,就会渐生逃避心理,表现出对工作得过且过。如果民警的能力相对过强,即使敷衍塞贵也能应付工作,就可能滋生“大材小用、有材无用”的消极思想,表现出轻视本职工作、无所用心的行为。其次是组织氛围要与民警的个性相容。民替工作在一个组织中,如果人际关系融洽,相互之间以诚相待,不论领导还是同事都比较欣赏或者能够容纳其个性表现和特长发挥,他就会安心本职岗位,保持工作热情。反之,如果个性内向,不擅长与他人交往,游离于周围环境,而领导、同事又经常投之以白眼、冷淇甚至批评,那么他就会感到苦闷和压抑,在工作中表现出消极情绪。为此要坚持并加强岗位轮换、岗位交流等工作,为民警发挥自身特长和才能提供可能,并解除工作单调芝味对民警产生的不良影响。(四)从目标激励在激励系统中的地位出发,建立完善的目标激励机制。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在达到预定目标前,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指向目标。目标一旦实现,总会给民警带来某种』 心理上的满足。民警的内在需要和目标实现后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相结合,能够产生强大的动机,有效激励民警行为指向目标的实现。目标越适合于民警的需要,民警的行为越表现得积极主动。建立和完善目标激励机制,必须注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目标确定要科学合理。目标要明确界定,不能因为公安机关许多工作难以量化、诸多因素复杂多变,而使制定的目标模棱两可、没有操作性。同时,要兼顾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突出短期目标,注重长远目标。二是组织目标要与民警个人期望相融合。追求某些物质、精神的需要和期望的满足,是民警正常而普遍的心理状态。如去年以来推行的派出所等级评定工作,实现等级标准是派出所的整体目标,而广大基层民警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实现派出所目标的同时,达到个人预期的工作目标,或获得个人某些荣誉,或在评定中得到领导好评。民警在为实现单位目标而勤奋工作的同时,如果个人的需求也能得到相应实现,就会增强工作的信心、干劲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出强大的积极性。反之,民警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和抑制,消极情绪就可能滋长,影响工作顺利开展。三是目标实现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面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民警通过充分发挥才干有所作为时,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是十分重要的激励因素。但是,不同的民警对目标难度的承受力各不相同,因此要正确掌握目标的尺度。如果目标远远超过现实,其结果会令人失望并削弱激励力量;如果目标小于现实,其结果来得过于容易,也无法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如果目标等于现实,没有进一步的激励,民警的积极性也只能维持在原有水平上。四是要使民警经常获得自身工作的反馈信息。随时让民警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和工作结果,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绩,并适时地给民警以各种形式的奖励,使他们获得的奖励与其工作成绩密切相关。经常向民警反馈工作信息,能够使他们坚定努力工作就能实现工作目标的信念,这有利于民瞥经常将行为与目标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问题并随时纠正错误,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由于其专业比较“泛”,可着手写作的方面很多,诸如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都可以作为我们选题的方向。虽然确立了选题方向, 可我们发觉,这样还是很难下笔,不知道写哪一个方面好。本期我们将全方位给你介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论文的写作方法,让你更好地完成论文写作。
摘要:长效激励机制是指通过影响职工的态度或需求,提高工作积极性,引导其在工作中的行为。人力资源是单位发展的关键因素,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长效的激励机制在各项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职工时刻在探讨的问题。无论什么样的组织要发展就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事业单位员工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者,也是政府公共管理权力的行使者,其行为能力及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政府公共管理的效果。本文中分析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的目的以及有效措施。关键词: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 发展 1 建立长效机制的目的 1.1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的作用 所谓激励机制,是为了使职工达到一定的工作要求,而采取的激发和鼓励的方式,促使职工提高生产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的。激励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引发、调动认得积极性的过程。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单位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进行利用,获得好的效益。激励是一种投资行为,回报的是职工良好的工作效率,任何想要长远发展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 1.2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的目的 事业单位现有管理体制体现责任感不强或责任感匮乏、思想僵化、管得过死,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指导下的管理缺失。长期以来的“事业型”给事业单位留下了一些“后遗症”,用人制度缺乏灵活性,人才结构存在“余缺并存”的局面;分配政策相对滞后,“论资排辈”极其严重。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员工工作热情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形成这些弊端的原因主要与员工职业的低风险性有关,但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根本之所在。要改变这些消极思想和行为,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管理者只有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引导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管理公共事务的热情及积极进取的精神,才有可能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员工依法执政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才能切实管理好社会事务,服务好民众民生,履行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通过有效的激励,更好的调动事业单位员工管理好公共行政事务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提高公共管理的能力和行政服务的水平与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造就一位优秀的员工除了需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以外,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员工能力的发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员工的能力和天赋并不能直接决定其对组织的价值,其能力和天赋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机水平的高低,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加以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可见,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不断挖掘员工潜能,实现员工自身价值,获得组织与员工双赢。 2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 2.1 针对员工实施差别激励 实施激励应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员工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也有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比较不稳定;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 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我们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差异,这样才能实施有效激励。 2.2 科学实施客观激励 员工进行晋升、聘任、奖惩及调整工资待遇等都要有一定的依据,这就需要管理者有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员工绩效考核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员工对职位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员工全面综合的评估,判断他们是否称职。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并注重实绩。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科学、公平的绩效量化考核体系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员工的工作业绩,使各项考核奖惩有本可依,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绩效量化考核的激励作用,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能。 2.3鼓励竞争上岗,实施竞争激励 岗位竞争为员工创建了展示才能的舞台,而且,由于这个舞台是动态和分层次的,能够为员工满足低层次动机后,提供追求和实现新的更高层次需求的机会。因而,使员工在岗位竞争的过程中,既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又产生围绕组织目标而不懈努力的激情。组织实施竞争上岗激励的主要动因就是为了激发大多数员工产生这种激情,并以此推进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当然,实施好竞争上岗激励机制的前提是规范竞争行为,只有规范的竞争行为才可能持续激发员工参与竞争、发奋工作的激情。 2.4 适应形势变化,实施动态激励 由于人的需求是多变的,同时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上升到较高层次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激励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应该随着员工生活水平、收入的提高有所变化,及时调整激励方式,这样激励政策才能保持持续的有效性,员工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创造力不断挖掘。激励机制是组织将其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手段,因此,实施激励应该认真分析形势,并结合实际,不断了解员工的需求,及时将员工新的需求反映在政策中,通过合理途径来实现,这样员工的积极性才会极大提高,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3 总结总之,激励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和健全适应事业单位特色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通过有效激励,优化国家员工的品质,提高国家员工的能力,改善国家员工的行为,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2] 王惠英.浅析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与薪酬激励[J].华东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