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证券时报总编辑

发布时间:

证券时报总编辑

人民日报社简介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 人民日报诞生于1948年6月15日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是由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1949年3月,人民日报迁至北平(今北京),同年8月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作为一张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人民日报凭借其高素质的采编力量,任何时候都能对新闻事件作出迅速、及时、有效的反应,及时、准确而有深度地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已成为人民日报的特色之一,从而赢得大量国内外读者的信赖。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主张的重任,其中人民日报的言论(尤其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等),已成为人民日报的一面旗帜,被认为直接传达着党中央的声音,而倍受海内外读者、外国政府和机构的重视。因此,人民日报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目前,人民日报每周一至周五12个版,周六、周日8个版。人民日报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特区和一些大城市设有37个记者站,在香港、澳门设有办事处,在台湾也派驻了记者。在国外,32个常驻记者站遍布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城市。自1985年7月起,人民日报海外版出版发行。1995年1月,人民日报华东版创刊。199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华南版创刊。人民网(前身是人民日报网络版)于1997年1月1日正式运行。人民日报在全国各地设有35个分印点,卫星网络可在同一时刻将人民日报版面传到各个印点,使绝大多数城市读者在每天上午读到当日报纸。 人民日报在编辑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现任社长、总编辑王晨。设有总编室、记者部、网络中心、经济部、国内政治部、教科文部、文艺部、国际部、评论部、理论部、群众工作部等11个编辑部门。 除《人民日报》外,人民日报社主办、主管的报纸还有:《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市场报》、《环球时报》、 《证券时报》、《健康时报》、《京华时报》、《中国汽车报》、《江南时报》、《国际金融报》、《讽刺与幽默》。杂志有《新闻战线》 、《大地》、《人民论坛》、《时代潮》、《人民文摘》等。

人民日报社简介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 人民日报诞生于1948年6月15日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是由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1949年3月,人民日报迁至北平(今北京),同年8月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作为一张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人民日报凭借其高素质的采编力量,任何时候都能对新闻事件作出迅速、及时、有效的反应,及时、准确而有深度地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已成为人民日报的特色之一,从而赢得大量国内外读者的信赖。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主张的重任,其中人民日报的言论(尤其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等),已成为人民日报的一面旗帜,被认为直接传达着党中央的声音,而倍受海内外读者、外国政府和机构的重视。因此,人民日报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目前,人民日报每周一至周五12个版,周六、周日8个版。人民日报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特区和一些大城市设有37个记者站,在香港、澳门设有办事处,在台湾也派驻了记者。在国外,32个常驻记者站遍布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城市。自1985年7月起,人民日报海外版出版发行。1995年1月,人民日报华东版创刊。199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华南版创刊。人民网(前身是人民日报网络版)于1997年1月1日正式运行。人民日报在全国各地设有35个分印点,卫星网络可在同一时刻将人民日报版面传到各个印点,使绝大多数城市读者在每天上午读到当日报纸。 人民日报在编辑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现任社长、总编辑。设有总编室、记者部、网络中心、经济部、国内政治部、教科文部、文艺部、国际部、评论部、理论部、群众工作部等11个编辑部门。 除《人民日报》外,人民日报社主办、主管的报纸还有:《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市场报》、《环球时报》、 《证券时报》、《健康时报》、《京华时报》、《中国汽车报》、《江南时报》、《国际金融报》、《讽刺与幽默》。杂志有《新闻战线》 、《大地》、《人民论坛》、《时代潮》、《人民文摘》等。

这个数量比较多1. 吴晓波2. 钱江晚报社长朱永新3. 《财经》杂志主编赵晓4. 《财富》杂志中文版主编王烁5. 《证券时报》副总编辑李迅雷6. 《第一财经》杂志总编辑吴晓波7. 《新财富》杂志总编辑李彬8. 《财经》杂志总编辑李建华9. 《金融时报》中文版总编辑陈力10. 《中国经济周刊》副总编辑杨国强11.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总编辑杨洁篪12. 《商业周刊》中文版总编辑王志勇13. 《财经》杂志总编辑赵晓14. 《新财富》杂志总编辑陈晓光15. 《财经》杂志总编辑刘光宇16. 《第一财经》杂志总编辑李建华17. 《财经》杂志总编辑李迅雷18. 《财经》杂志总编辑赵建华19. 《财经》杂志总编辑陈晓光20. 《新财富》杂志总编辑李彬

中国著名财经作家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吴晓波。吴晓波是一位知名的财经作家、演说家和企业家,他的作品涵盖了经济、商业、管理、创新等多个领域。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大败局》、《新商业模式》、《未来简史》等。吴晓波的作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他的作品不仅对普通读者有启发意义,对于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他的作品涉及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和方向。吴晓波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曾多次受邀到国外演讲,并与国际知名企业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总之,吴晓波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财经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对普通读者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证券时报总编辑季晓磊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助理是包锐。《中国经济周刊》创刊于1994年。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以政经为主的综合经济类杂志,是中央宣传主管部门指定的中央级重点媒体(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定的重点期刊、国务院新闻办确定的63家中央级重点媒体之一);全国两会指定上会的经济类期刊,是中国官方主流财经媒体。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季晓磊、副总编辑杨眉、总编助理包锐在论坛现场,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周刊》的总编辑助理包锐。

证券时报编辑名单

微信可以添加,证监会

证券三大报具体指《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

《中国证券报》的办报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经济、金融、证券的方针政策,传递金融、证券信息,评析金融、证券市场,普及金融、证券知识,做可信赖的投资顾问。

《上海证券报》的办报宗旨是:积极宣传党和政府有关经济、金融、证券、保险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传递金融、证券和其他重要财经信息,提供及时、有效、实用的市场分析和服务,普及金融、证券知识,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对投资者负责”是《上海证券报》的办报理念;“贴近市场、贴近读者”是其鲜明特色;“权威性、及时性、完整性和服务性”是其已经形成的优势和继续努力的目标。

《证券时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客观、准确、全面、及时传递证券市场信息;竭诚为广大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中介机构服务。

扩展资料

报纸定位:

作为一张全国性的证券专业报纸,《中国证券报》努力弘扬报道的权威性,帮助读者把握宏观政策精神,宏观认识市场走势;着力增加有效信息量,方便读者及时了解国民经济、行业部委、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等各个层面的信息,为其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注重市场报道的实用性。

同时,重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揭露并抨击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刊物团队

《上海证券报》拥有着一支专业、敬业、年轻、精干的编辑记者队伍,已经打造出一个比较高端的报道平台。在以证券报道为主的同时,关注国内国际经济大势和宏观政策的变化、影响,以拓展大财经报道为新目标。

全面、深入地介入国企改革、银行、保险、外汇、期货、产权、信托等重要领域和周边市场,不断扩大报道面。《上海证券报》注重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发表了大量在证券市场和财经领域引起广泛反响的报道,其中不少报道曾引起证券监管部门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刊物特色

创刊以来,《证券时报》充分发挥地处深圳特区、毗邻港澳的优势,锐意改革,勇于探索,逐步形成了信息披露权威。快捷,资料统计翔实丰富,市场评析独到深刻、版式新颖富有现代感等特点。

本着“敬业、求实、团结、高效”的社训精神,《证券时报》正积极朝着具有权威性、高质量、特色鲜明、深受读者喜爱的全国财经类大报的方向而不懈努力。

《证券时报》主要版面有:要闻版、市场版、综合新闻版、公司版、综合报道版、行情图表版及各类专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证券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海证券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证券时报

上证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推荐的杂志有:1、《第一财经周刊》《第一财经周刊》,于2008年2月(CBNweekly)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 ,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第一财经(CBN)正式推出。目的在于协助读者的职业生涯规划、为读者的团队组织提供最佳建言、启发读者的企业管理方法、发掘新的商业创新。2、《新财富》《新财富》杂志是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局、证券时报社下属的全景网络有限公司合办的一份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商业财经类月刊。《新财富》杂志拥有新闻及财务专长的编辑及研究员、世界银行顾问及专家学术指导、国内外研究机构鼎力支持。3、《证券投资周刊》自2004年3月以来杂志与原新华通讯社主办的《证券投资》周刊办刊人员,经过重新整合推出了全新面貌的《证券市场研究·证券投资》周刊,周刊第一时间发布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及产业动态,在上市公司、证券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中享有崇高威望。在国家信息中心组织专业证券类刊物调查中获得“投资者最喜爱的证券媒体”的称号。4、《南都周刊》《南都周刊》是由南方都市报出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于2006年3月1日正式创刊。以新锐思维、超前想象关注都市精神,以故事文本、独特视角演绎都市现象、以颠覆理念、网络方式介入都市进程,立志成为“南方立场 都市风向”新闻综合类城市杂志的领导者。(还有很多相关杂志,以上推荐仅供参考)

证券时报快讯编辑招聘

查看新媒体编辑职位招聘启事总数是18.7K。根据查询百度相关资料信息,查看新媒体编辑职位总数是18.7K,较21年增长了19%,2021年:职位15.7K个,较20年增长了167%,曲线越向上代表市场需求量越大,该岗位就业情况相对较好。

一、单位简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建于1958年,是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学术水平较高、产业能力强,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的综合性农业研究机构。 全院建有15个专业研究所(中心),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4个检测机构,1个国际ISTA检测资质认定的检测机构,8个原种基地、良种场、资源圃及野外科学观测站,1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具有独立招收资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植物学与动物学”(Plant&AnimalScience)和“农业科学”(AgricultualSciences)两门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 二、岗位名称及招聘人数 英文我岗位(专业技术岗位),1人。 三、应聘条件 申报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拥护中国共产党; 3.取得博士学位; 4.生命科学类等专业,有很强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5.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或北京市常住居民籍; 若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则应满足以下条件: (1)需海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并认证; (2)2020年1月1日后归国。 6.一般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7.应聘人员应满足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或外地人员进京落户审批条件。 四、岗位职责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熟悉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各项法律法规,确保学报出版的学术质量; 2.具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能力;熟知本领域国际前沿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3.具备现代学报我出版理念,掌握当代期刊改革发展发展趋势,适应学报出版网络化、数字化、国际化要求,深化我理论和实践能力学习,熟练运用我规范和技能,高质量完成组稿、审稿、编校任务,提高出版效率和质量,增强学报的学术传播和影响力。 4.协助主编或执行主编完成其他事项。 五、招聘流程 (一)报名与推荐 1.提交应聘简历,需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和任职证书复印件、重要社会证明复印件。 2.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研究项目,包括项目名称、研究意义、本人作用、项目来源和经费情况等。 3.反映个人水平的成果、奖励、论著和代表性作品复印件等。 4.简历投递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31日。 (二)简历筛选、面试与考核 简历筛选,推荐符合应聘条件的候选人参加面试答辩,通过后按院长办公会、院党组会议等公开招聘程序,择优聘用,并根据评审委员会建议,确定聘任岗位等级,办理入职相关手续。 应聘人员用多媒体(PPT)介绍个人基本情况、工作业绩成果、应聘岗位工作设想和自身优势与不足等方面。 应聘人员正式入职后按照在编人员相关文件执行。 六、联系方式 政策咨询: 简历发送至: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11号A座1222房间 真诚地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应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欧洲时报总编辑

《泰晤士报》

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当红男旦,一位来自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农村的小伙子。1998 李玉刚(图2)年开始演艺生涯,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被誉为中国国粹的京剧男旦艺术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一边演出、一边求学,潜心钻研。2009年2月23日,李玉刚被聘任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同年与点时传媒签约。 2005春节的第一天,法国巴黎出版的《欧洲时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消息:中国当红男旦演员李玉刚随人民大会堂举办《镜花水月》演唱会(19张)中国“玫瑰钻石表演艺术团”赴欧洲巡演,把中国古老的艺术带出国门。接下来的十几天,李玉刚便火遍欧洲各国,中央电视四套也做了专题报道。从此,李玉刚的名字便回荡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现在的李玉刚,已被中国歌剧舞剧院所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并且是东方歌舞团的外聘演员。在2006年7月中国国家电视台CCTV—3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星光大道》节目中李玉刚以甜美的歌声、婀娜的舞姿、俊俏的扮相获得年度季军,网络上的支持率高达93%,被观众誉为《星光大道》无冕之王,成为当之无愧的平民偶像。他曾多次参加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等的大型综艺演出,并于2006年10月代表中国歌星参加在韩国首都首尔举办的第八次中韩歌会、2007年2月代表中国艺员参加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的《相约中国节》活动、2007年12月22日代表中国方面参加了《爱·和平》中日艺术家交流演出以及2008年4月26日在纽 李玉刚(图3)约参加“2008 联合国之春文化节 ”,都受到观众的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 李玉刚的演出风格个性鲜明、唯美时尚,将民歌、舞蹈、京剧有机地融为一体,唱腔高亢嘹亮、甜美悠扬,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这与他的苦心钻研,努力探索是分不开的。为了尽其所能的塑造好各种舞台形象,李玉刚不光要学唱功、学表演、学舞蹈(包括学习芭蕾,那时他已经23岁),甚至还要钻研化妆、服装、造型等各种艺术门类的绝技。他为自己的每一次演出亲自选布料,染色彩,设计服装,甚至亲手描绘衣服上的每一朵花,每一片叶,还特地拜著名化妆师毛戈平为师,学习化妆技巧,自己的每一次演出亲自化妆。 舞台上的他华芳绝代,舞台下的他纯朴善良。 很多人赞誉他为继梅兰芳等中国四大名旦之后,中国京剧旦角的后起之秀。可出名后的李玉刚仍然很朴实、谦虚、随和。他从未忘记自李玉刚与明星合影(11张)己传承国粹的理想,不仅刻苦练习,而且一有机会就遍访名师,四处求学,决心好好学习深造,努力推动京剧艺术的推广与传承。 作为一个出生在农村的青年,他了解农村的疾苦,他的心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农村。从1999年起,他就开始资助山区6个面临失学的孤儿和一个孤寡老人,用他的话说:“我有能力,就要帮助他们。”那时,他甚至连自己家的彩电都没买。他还一直用原名李刚资助几位贫困大学生,其中包括一位北京大学八年硕博连读的大学生。他希望在将来有能力的时候,在农村建立一所名为“钢丝小学”的希望小学。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李玉刚不仅自己慷慨解囊,以个人名义捐出11万元,还代表刚丝及工作人员共捐出16万2千元。此后更是去往四川看望灾区儿童,为重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010年,玉树灾害中,慷慨捐资10万元;家乡吉林省水灾中,捐资10万元。此外,他曾多次参加各类义演活动。2008年8月21的马来西亚义演,更是颇受好评,被马媒体誉为“惊为天人”。其代表作《新贵妃醉酒》更是在2008年被选为第十七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背景音乐。

1993年1月1日自即日起《云南日报》每周二、四扩为8版;《春城晚报》由周6刊改为周7刊,并由4开4版改为4开8版。1993年9月27~10月4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文摘周刊》参加了中家新闻出版信息中心、中国报业协会和中国期刊协会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1978—1993中国报刊业发展成就博览会》展出。1994年5月9日-19日本报刊登的《共产党员徐洪刚与歹徒英勇搏斗》等6件作品,在第二届中国省、自治区党报新闻奖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1994年8月12日中共云南省委党组字(94)197号文件通知:孙官生任《云南日报》编委委员、总编辑。1997年1月3日美国版《新民晚报·云南新闻》专版创刊。1997年1月26日澳大利亚《澳洲新报·云南之窗》专版创刊。1997年4月10日云南省解放思想大讨论座谈会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云南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文集》首发式在连云宾馆举行。1997年7月21日法国《欧洲时报·云南新闻》专版创刊。1997年9月5日报道云南日报社等11家新闻单位为19个县捐款扶贫,将建13座新闻扶贫希望小学、3个文化站、4座村级地面卫星收转站。1997年12月30~31日云南日报决定从1998年1月起正式改版扩版。扩版后的云南日报每天出12个版。12月30~31日,为云南日报改版扩版的试刊期。1998年7月1日云南日报社所属的云南报业发行有限公司举行挂牌仪式。1998年8月14日在长江抗洪抢险进入关键时刻,本报派出沈向兴、汪林正、王文瑾、彭波4位记者分赴江西九江、湖北监利采访,报道两地军民抗洪抢险斗争事迹。1998年10月1日云南日报主办、主管的《滇池晨报》正式创刊。1999年3月23日云南日报新闻影视中心与省委宣传部影视中心共同摄制的5集电视政论片《云海情》在云南卫视台首播。1999年4月22日报社主办的《大众消费报》创刊,彩封8开24版。1999年4月28日云南日报《大观周刊》创刊,彩面8开32页。1999年5月9日全社职工开展向在南联盟英勇献身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3烈士学习活动。1999年7月15日《云南日报》电子版零点在国际互联网上首发,成为全省首家拥有自己网站的新闻机构。1999年10月《云南日报》及其系列报《春城晚报》、《滇池晨报》组织强有力的编辑记者队伍报道世博会。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云南日报》获“特别贡献奖”。1999年12月5日报道结合实际抓重点,深入调查找问题,解放思想大讨论在云南省展开。2000年2月26日省委书记令狐安等到云南日报看望职工和指导工作。2000年2月27日在云南省省委宣传部召开的表彰大会上,云南日报、春城晚报分别获得第一届云南省文化精品宣传工作奖,云南日报发表的《伟大的转折与云南的历史性跨越》(系列文章,作者鲍捷)获第一届云南省文化精品工程(文章类)奖。云南日报社还被评为1999年度云南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先进单位。200年4月21日我社被昆明市五华区授予“文明单位”和“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7月1日春城晚报正式出彩报,每日有4个版上彩印,并在上午出版。2000年9月云南日报总编室被中共云南省委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9月7日云南省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云南日报·美国版》正式在美国出版。2000年9月10日由报社援建的云南日报希望小学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旺基独村落成。

1952年底,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报,作为中南局机关报的《长江日报》于1952年12月31日终刊,由武汉市委机关报《新武汉报》接用《长江日报》报名,于1953年元旦继续出版。中南《长江日报》一部分人员参加了武汉《长江日报》的工作。这时的《长江日报》主要担负武汉市委机关报的任务;同时,中共中央中南局和中南行政委员会有关政策法令及重要指示,仍通过《长江日报》发布,直至1954年大区撤销为止。武汉《长江日报》的前身是《新武汉报》。《新武汉报》是在民营《大刚报》的基础上逐步改造和建设成为党报的。武汉解放后,武汉市军管会批准《大刚报》继续出版,并派张若达任总编辑,通过这张报纸发布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和重要指示。1950年9月,《大刚报》实行公私合营,陆天虹任公方代表。1951年底。《大刚报》停刊。1952年元旦。《新武汉报》创刊,正式成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从1953年元月起,又接用《长江日报》报名继续出版。1960年12月,中共湖北省委决定《长江日报》与《湖北日报》合并,《长江日报》于1961年1月6日停刊,部分人员调湖北日报社,其余人员于1961年5月1日出版《武汉晚报》,为武汉市委机关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武汉晚报》于1966年底停刊。1967年1月21日,又以《长江日报》报名复刊。先后担任过武汉长江日报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的有黎智、陆天虹、萧松年、郭治澄、雷行、曾卓、吕梁、黎少岑、黄嘉、孙德华、杨振兴、王保畲、白索、翟玉勋、杨秉林、杨坤潮、张学知、堪根本、陈修诚、熊伟等。《长江日报》在80年代改革开放的形势,本着“立足武汉、服务全省、贯通长江、辐射华中、面向全国、对外开放”的编辑方针,报道国内外和湖北省、武汉市的重要新闻,介绍武汉市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经验,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具有一定特色;其各具特色的副刊、专刊,适应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1982年7月,长江日报社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合办《经济信息报》,后人民银行总行、湖北省分行和武汉市经委也参加合办。1981年5月创办《长江日报郊县版》,同年9月恢复出版《武汉晚报》。长江日报社还办有内部刊物《内部参考》、《长江日报通讯》、《来信摘编》、《评报》、《武汉新闻史料》、《学习与参考》和《长江报人》等。1984年,《长江日报》经批准向港澳和国外发行。中南《长江日报》日发行量创刊时为3万份,终刊时为9万份。武汉《长江日报》1985年日发行量为23万份。《长江日报》是中国中部发行量最大的城市综合性对开大报,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日报与时俱进,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机关报的性质、地位、功能、优势出发,明确提出“主流媒体、权威报道”的办报理念,办报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名版、名栏、名篇层出不穷。精心营造的《健康百事》、《读者之声》、《黄鹤楼》、《边鼓录》、《疑点探访》、《九州方圆》、《热线追踪》、《前程招聘》等蔚为大观,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显示机关报不可替代的作用。服务全省,辐射华中,影响武汉,湖北及至华中地区舆论走向。这是武汉市第一家经国家批准的报业集团和文化产业集团。从1980年评选全国好新闻以来,《长江日报》获中国新闻奖28件,在全国城市报纸中位居前列,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武汉地区开展的读者调查表明,读者眼中《长江日报》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一张新闻和信息较全的报纸和一张具有权威性的报纸,传阅率达5.5人。与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法国《欧洲时报》等合办《大武汉新闻》。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厦门、宜昌、等地分别设有记者站。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党委机关报中,《长江日报》发行量、广告额皆位列前五位,彩色报纸印刷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