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ant to be a journalist in the magazine
I want to be a journalist working for the magazine.
嘿、小姐还是少爷啊那个你心好黑哦怎么才这么点分让人家回答那么多问题啊
英语短语 English phrase与。。一起工作 work with ...给我他们的钱【两种说法】 give their money to me / give me their money从我这取钱 get money from my pocket穿白色制服 in white uniform在白天/夜晚 in the daytime/ at night与人谈话【两种说法】 talk to sb. / talk with sb.工作到很晚 work very late外出吃饭 go out for dinner有点危险 a little bit dangerous盗贼们不喜欢我 thieves don't like me会见 meet有份。。。的工作给你 offer you a job of ...写故事 write stories为一家杂志社工作 work for a magazine来为我们工作 come to work for us与其他年轻人一起工作 work with other young people参演学校剧 take part in a school play晚上工作和周末工作 work at night and weekends一家招收5-10岁儿童的国际学校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accepting children aged 5 to 10想招收一位教足球的教师 would like to recruit a football teacher
青年文摘》在线投稿注意事项一、投稿类别说明1、原创a.网站原创投稿只接受用户原创作品,旨在读者的作品展示和交流。(只投给杂志、不愿刊登在网上的原创作品请投至邮箱:)b.经编辑审核后通过的作品将显示的“原创”频道下的各级子栏目中,特别优秀的原创作品除在网站录用外,还有获得杂志选用的机会。c.发布在“青年文摘网”上的原创稿件一律没有稿费,获杂志选用后,将按照既定标准支付稿酬,请注意区别。d.原创投稿谢绝推荐非个人创作在稿件,如果推荐他人创作的稿件请选择“杂志荐稿”。2.杂志荐稿a.杂志荐稿只接受非原创的推荐稿件,获采用的稿件将发表在《青年文摘》、《青年文摘彩板》、《青年文摘手机报》上,并根据既定标准向原作者、出版单位支付使用费,向推荐人支付推荐费。b.在荐稿中请务必注明文章的原作者信息、原文出处(网络文章请写明网址)及日期。c.在投稿中务必注明推荐人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电话号码。Email)等,方便我们及时与您取得联系。d.荐稿人可在投稿中注明推荐给哪版杂志(红绿、彩或电子杂志),没有特别投向的稿件,由各版编辑酌情选用。e.稿件推荐费每篇30-50元。体裁、出处不限,形式不拘,举凡古今中外饱含真情至理的好文章、打动人心的好图片均可推荐,原件、复印、剪辑或提供线索的均可。来稿务请注明作者、出版日(刊)期、出版单位、并留下推荐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电子邮箱。原创稿件请在信封正面注明“原创”及联系人“付江”。电子邮件地址是@126.com,或登录《青年文摘》官网投稿。投稿具体地址:(100028)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路3号浩鸿园静园3H青年文摘杂志社电子信箱:电话传真:
《青年文摘》杂志目前包括红版、绿版、彩版和电子版四刊。《青年文摘》红版和绿版是同一刊号杂志的上、下半月刊,在栏目设置上有所不同,风格相似;彩版是红绿版的姐妹刊;电子版是基于网络平台的电子杂志。四个杂志的文字内容都是彼此独立的。都接受读者推荐稿件。最简单的推荐投稿方式是通过我们网的“在线投稿”进行递交。其中:关于在线投稿的详细说明,请点击==> 在线投稿及个人用户中心使用须知[[其他投稿方式的说明]](通过邮寄方式荐稿与投稿)社 址:北京朝阳区西坝河南路3号浩鸿园静园3H《青年文摘》编辑部邮 编: 100028电 话: (总机)(传真)(E-mail)(红、绿)(红版原创稿件专用)(彩版)(电子版)[[稿酬说明]](推荐稿件)体裁、出处不限,题材不拘,举凡古今中外饱含真情至理的好文章都可推荐,原件、复印、剪辑(没有错讹)均可。请注明原作者、发表日期、出版单位、责任编辑,并注明您(推荐者)的姓名和通讯地址。以方便我们支付作者稿酬、版权费用以及推荐费。推荐费,不论稿件字数多少,每篇一律50元。(红版原创地带稿件)请附上您的详细联系方式,以及身份证号码,以便我们与您联系,并支付稿酬。优稿优酬,原创稿件一经采用,每千字200元,进入读者短信评选前5位的稿件,每千字500元。首发翻译稿件,每千字150元。稿件处理程序详见红版博客“原创地带”中的相关介绍。欢迎您的热情赐稿!(彩版底栏)彩版版底栏需要经典格言、奇妙警句、机智短语,可以通过短信投稿:移动用户请直接发送至10669290711905,一经采用,推荐费每则10元。本刊一般不退稿,两个月内未见回复,即可视作未获采用。另外,本刊热诚欢迎读者朋友发送短信投稿、评刊,详见各版杂志内具体说明。希望能帮助你。。
1.投稿最保险的方法就是:word+正文直接黏贴,两样都要。两样的内容当然是一样的。2.QQ邮箱当然可以。但也不排除QQ邮箱发出的邮件被对方邮箱自动归为垃圾邮件处理。囧……所以,主要还是看对方是什么类型的邮箱吧。对方是QQ的,你也用QQ的,对方是网易的你也用网易。嫌麻烦的话,还是去申请个网易邮箱吧,不管投什么类型的邮箱都ok。3.个人资料,也就是作者信息附在文章末尾,一起发过去,不然要是过稿了编辑没法联系你了4.具体信息就是个人资料啦,一般包括:笔名、真实姓名、QQ、手机号码、邮箱、详细的住址和邮编。5.如果稿子过了的话,一般编辑都会邮箱通知你,或者加你QQ的。6.投稿对于字体统一的格式是:黑色宋体五号。这是所有杂志收稿的标准格式。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时尚杂志社工作是一件非常好的差事,因为自己随时跟时尚挨边,随时知道时尚的东西。
我觉得在哪里工作的人一定都是很了解时尚的吧,他们每天要关注时尚的话题,还要负责每天的时尚编辑,审美和视野应该会比普通人好很多。
在时尚杂志社里工作,十分容易接触到前沿的时尚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和对于时尚的独特见解。个人认为时尚不仅想表达的是流行,也更想表达的是要勇于做自己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在时尚杂志社的工作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自己能力的方式。时尚表达的是与众不同,人们通过自己外在形象的塑造来表达自己的性格,而在时尚圈里有很多特立独行的人们,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坚持做自己的勇气。时尚杂志社对于女性或者是喜欢时尚的人十分好的工作,在这个工作里领域,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时尚资源,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有更好的审美标准。在时尚杂志社工作也要有十分坚实的时尚专业基础,也要有自己对于时尚的独特见解。在时尚杂志社工作也可以让自己的外在形象变得更为优秀,能够接触到更更多的时尚设计理念,也有更多的方法去打扮自己,对于女生来说,这确实是一份比较好的工作。但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轻轻松松的获得的,而是需要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去完善自己,不断的让自己知道更多的时尚理念。时尚杂志社是连接时尚圈和普通人们之间很重要的一个连接点,杂志社通过写杂志而向大众传递一些更好的更多的设计理念。所以时尚杂志的工作也是十分繁重的,喜欢时尚的人们,可以去尝试一下。
在时尚杂志社工作并不是那么轻松和想象中那么体面的,因为杂志社的事物都很繁忙的,需要按时完成工作。
社长 总编辑 编辑(有美术编辑、插话编辑等职位) ,助理编辑、实习生等级别
杂志社的职位从高到低如下:
杂支的分类:
问题一:杂志社有什么职位??从高职位到低职位 杂志社也跟公司一样有各种职位。职位因杂志社的大小而定。 如果你只是想知道杂志社的主要定作职位。那基本上都是编辑记者类的。 实习生,实习记者,记者,编辑,高级记者,资深编辑,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副主编,主编,总编,总经理,发行部经理,广告部经理,财务部经理。一般就是这样了。其他的职位另外设定。 问题二:杂志社有哪些职位?? 社长。。副社长。。。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实习编辑。。。广告什么的。。有的还有记者 其他的不知道 问题三:杂志社一般有哪些职位 我就是在杂志社做广告推广的,日常不需要接触文字,跟普通的市场推广有点类似。只要善于和客户沟通,其他东四可以慢慢了解 其他职位有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发行等等 问题四:杂志社都有什么工作 满意答案燃烧吧!面包12级2010-12-20 江南杂志社现下设编辑部、市场部、办公室等部门,各部门职能分别为: 编辑部:负责征集、编选大学生原创投稿,并编辑、采写杂志其他文章和《江南》杂志美术编辑、排版设计等工作。 市场部:负责对外联系、交流,为企业与学生生活搭建联系平台,并负责《江南》杂志广告、大学生旅行和杂志印刷、发行、征订业务及杂志社经费运做。 办公室:负责杂志社与学校和校内其他学生组织的联系、交流,并负责杂志社常规活动与《江南》杂志发行中的宣传工作。 问题五:杂志社一般有哪些职位 社长、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编辑、发行员、广告员等。如果是报社,则还有采访部主任、记者、通联员等。 日报每天都要上班,白班一般地说从上午10时-下午6时,晚班下午4时-次日凌晨1时左右。 非日报或杂志的时间跨度会大一些,至少要提前4天定稿,2天定版。 问题六:一个编辑部有什么职位啊?? 编辑主任,编辑员,排版员、打字员、校验员 问题七:杂志社的职位从高到底有哪些? 一般杂志社,社长或总编是最高领导,他们下一级应该是执行总编辑,再往下应该分编辑、助理编辑、实习生等级别。其他还有美术编辑、发行经理等职位。发行经理与执行总编辑职位高低相当,美术编辑与编辑职位相当。 问题八:杂志社里的主编有什么工作要做? 杂志社里的主编,是杂志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是杂志社全体编辑人员的领导者。主要负责领导采写和编辑人员;对他们采写并发表的稿件负总责,负责对重要文章的最终审核;领导杂志社的日常工作。 问题九:杂志社有什么职位??从高职位到低职位 杂志社也跟公司一样有各种职位。职位因杂志社的大小而定。 如果你只是想知道杂志社的主要定作职位。那基本上都是编辑记者类的。 实习生,实习记者,记者,编辑,高级记者,资深编辑,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副主编,主编,总编,总经理,发行部经理,广告部经理,财务部经理。一般就是这样了。其他的职位另外设定。 问题十:杂志社一般有哪些职位 我就是在杂志社做广告推广的,日常不需要接触文字,跟普通的市场推广有点类似。只要善于和客户沟通,其他东四可以慢慢了解 其他职位有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发行等等
有时装编辑、美容编辑、写作编辑、摄影、摄像、助理等非常非常多的职位。在时尚杂志社工作岗位会常常调换的。不是说你一开始做什么就永远做什么。可能你起初做编辑助理,到后来提升到美容部做事。反正时尚这些东西都是相关联的,学的话什么都要涉及到。做编辑,至少需要文学、新闻等专业的本科文凭,发展得好有可能成为主编;做广告业务员的条件是能拉到业务给杂志社赚大钱;或者学好化妆技艺,去应聘做造型师;或者身材棒,经过模特培训,去杂志社做平面模特。
自1995年以来,先后在《广东劳动报》、《各界导报》、《现代农业装备》杂志社、《农资导报》等报刊任编辑、记者。已在全国60余家报刊发表消息、通讯、特写、时评、杂文、散文、随笔、书评、影评、诗歌、小说等1000余篇(首),共计300余万字,散见于《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新周报》、《文艺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读书时报》、《东方早报》、《新华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粤港信息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北京青年报》、《华商时报》、《大河报》、《汕头特区晚报》、《人物》、《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深圳风采周刊》、《杂文界》、《杂文月刊》、《西部大开发》、《新大陆》、《风流一代》、《沿海经济》、《喜剧世界》等报刊。多篇文章被《杂文选刊》、《青年博览》、《报刊文摘》、《大时代文摘》、《读书之旅》等报刊转载以及被《中国还是能说不》、《跨世纪彩虹》、《2006年中国杂文精选》等书籍选载。
秦兵马俑发现人的种种说法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我们是2005年 11月29日从延安回来以后看的。我十年前到这里看过,当时设备还很简单,现在修起楼房,建好了展出大厅。不愧为世界八大奇迹的气魄。秦兵马俑据《史记》记载曾动用七十多万人花了37年的时间建造。从这个数字看就非同小可。它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它的发现还有一个小故事:据我们的导游小吕说, 兵马俑的所在地西安临潼区西杨村有个农民叫杨志发。1974年当时还是生产队,当年天旱,他和几个社员负责打井抗旱,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地下有几个泥做的人头,他们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出于好奇而带回村里,村民看了,有的说挖出了鬼,有的说是挖出了当年的城隍庙,迷信的村民给城隍烧香膜拜,有的不知是凶是吉心中惶惶,有的人家里死了人埋怨杨志发触犯了了神灵,要杨志发充当孝子,披麻带孝乞求神灵赦免。这样搞了一阵子,杨志发害怕了,为了避免人们的责难,他跑到山上躲子起来。挖出泥人头的事后来传到一个记者的耳躲里,这位记者蹬着自行车到这条村里进行实地观看,并带走了两个陶俑。其实他也不懂这是什么东西,仅据他的知识找到了县文化馆的熟人研究。文化馆开始重视这一发现,从而逐级上报到北京。北京博场馆很重视这一发现,专门派人到现场,最后带走了几车陶俑进了京,经过多方考证证实这是秦俑,从而轰动了世界。有一年英国女皇访华,到西安时安排参观兵马俑,女皇提出接见兵马俑的发现者,有关部门找到了杨志发见了女皇,女皇请他签字留念,当时杨志发大字不懂一个,便在纸上按了个手印。后来当地领导找了有名的书法家教杨志发学签字,并任命杨志发为兵马俑展览馆名誉馆长。自此杨志发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练习写字给游人签名留念,为展览馆努力工作。现在人们在赞领杨志发的奉献精神。这个故事使我久久不能忘记,但对一些情节我半信半疑。 “新中国的农民连自已的名字也不会写吗?” “新中国的农村迷信到要迫逼一个偶然发现陶俑的人为死者作孝子吗?” “逼迫他的势力来自何方?”我百思不解。后来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是事出有因,还牵涉到《广州日报》、《杂文选刊》、《读者》三家媒体的一场官司:2002年1月4日,《广州日报》“每日闲情”版刊登了署名赵牧的杂文,题目为《三个画圈人》。该文以鲁迅小说中人物阿Q为陪衬和比照,指名道姓地对杨志发作了失实的报导。该文把杨志发说成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访华到西安参观兵马俑时,求见兵马俑发现者,在工作人员的劝导下,“杨志发哆哆嗦嗦在本子上画了三个小圆圈。”该文还为了论证“命运”、“喜剧”,更是编虚造假说,“上头指示安排当地最有名的书法家教杨志发练了几个月书法——专练签名”,“杨志发被任命为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据说月薪8000元人民币,据说如今年逾70的杨志发如果每月在馆内坐馆10天,为中外游客签名,还可另得5000元津贴……”2002年3月,《杂文选刊》第三期“人生解读”栏目全文转载了《三个画圈的人》,同时还特意配了一幅题图漫画,题图中一小人物张开双臂扎于巨人的牙齿之间,文尾对题图注释道:“有时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实在不是自己能掌握的,往往是被某些人的嘴在一张一合之间就定了乾坤。”…..2002年6月,《读者》第12期“社会”栏目也全文转载了《三个画圈的人》,同时也配以插图,将杨志发绘成同阿Q,一律衣衫褴褛、屈膝叩首,眼巴巴地看着正在转的钱币,其旁放有斩牌和锄头,并有一个挂“哨子”的人居中裁判。杨志发面对三家媒体对他的丑化和贬损。认为自己出生于1938年3月,小学文化程度,1958年参军,1964年退伍回乡务农,曾担任过大队民兵连长,多次担任生产队长,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同村民为生产队打井时,挖出了埋藏的秦兵马俑,1995年6月,被秦兵马俑博物馆旅游服务公司请去为游客签名,1998年6月,在会见来参观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时,曾将签好名的书送给了克林顿。给旅客签名留念是事实,但未担任秦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更无8000元月薪及5000元津贴这一说。三媒体刊登、转载及配有题图《三个画圈的人》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从而向法院起诉三家媒体。临潼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迅速组成了合议庭,并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开庭时,第一被告广州日报来人同原告杨志发达成和解协议,由《广州日报》在该报“每日闲情”版刊登致歉声明,为原告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原告人民币4000元,法庭予以准许。被告《杂文选刊》杂志社答辩称,《三个画圈的人》没有对原告构成侵权,该篇文章均选取于新闻媒体的报道,文章行文也看不出对原告的贬损和丑化,文章突出的是原告淳朴、敦厚的老实农民形象,任何读者阅读此文均会对原告产生敬意,而不会有什么讽刺与丑化之感。认为原告索要精神赔偿于法无据,是借诉讼之名行炒作之实。要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但未出庭。被告《读者》杂志社未答辩,亦未出庭参加诉讼。2002年11月8日,临潼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报刊、杂志对发表的用真人真实姓名的作品,负有核实事实的义务,反映的事情应当真实。《三个画圈的人》的作者,编造虚构事实等情节,《杂文选刊》、《读者》杂志社转载时又加配了明显贬低、丑化原告的插图,给原告的名誉造成一定侵害,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0条之规定,判令《杂文选刊》、《读者》杂志社为原告杨志发在各自刊物上发表恢复名誉、清除影响,并各赔偿原告名誉损失2万元及承担诉讼费用。宣判后,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诉,判决书已发生法律效力。”看了法院的判决,我对兵马俑的发现者有了一个较清楚的了解。但还有没有其他发现人呢?2003年10月10日《陕西日报》发表记者成全勃以《临潼出现4名“秦俑发现人”为题的文章说明了当时发现秦兵马俑的一些人员资料,谈到四个人:杨志发临潼农民杨志发是公认的当事人之一。据杨志发讲,秦俑是他和本村村民王普志、杨彦信3人挖井时发现的。那天,他同往常一样,从家中扛了把老镢头来到井下。当井挖到2米多深时,发现了红土层,这层红土很硬实,但又与生土层不太一样。里面有不少看上去很像火木灰之类的黑色东西。当他一镢头挖向井筒西壁时,一个大土块掉下来,土坑坑里露出一个圆圆瓦器,继续挖,挖出了一个真人大小的“黑瓦人”,再往下挖,又挖出了这个“黑瓦人”的头。第一个兵马俑就这样重见天日。当时,他们3个人将这个兵马俑搬运到井上。最初,谁也不认识这是个啥文物,只是觉得很像庙里的神像。再后来,他们和村中的几个人,用架子车把出土的七八个神像运到了临潼文化馆。王普志、杨彦信这两位“发现人”现均已离世。杨培彦据今年75岁的杨培彦老人讲,秦俑是他和杨志发等8人集体发现的。8人中,4个“发现人”都已去世,现在仅剩下了他和杨志发、杨新满、杨全义四人。老人回忆说,当时,他在村上当队长,下面有3个组。毛主席号召兴修水利,公社指示打井抗旱,他和副队长杨文学一人拿竿子、一人拿线绳,先画的井位。那井叫“大坑井”,直径4米。那年3月天气很冷,大家干累了就在井下“歇暖暖”。这口井是由他领导打的。打到快3米深,发现了红土。“淘井”淘到4米时,发现了一层“铅砖”,并挖出了七八个残缺不全的兵马俑。兵马俑大多数都是东边一条胳膊,西边一条腿,上边一个身子,下边一个头。大家轮流干活,因而是“集体发现的”。是他向公社领导做的汇报,并安排杨志发往临潼文化馆送的。送的时候,他还用纸将车上的文物给盖上。杨新满杨新满讲,县博物馆只承认自己和杨全义、杨志发、杨彦信4人是“秦俑发现人”。1995年5月时,县文化馆馆长赵康民给他和杨志发、杨全义3个人补发了“发现人”证书。而杨彦信在发现的第二年就去世了。赵康民今年68岁的赵康民曾任临潼县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据赵康民介绍,当时打井的农民有6个,分别是杨全义、杨志发、杨彦信、杨新满等。1974年3月25日,他们开始打井,27日碰上坚硬的红烧土和夯土层,29日杨志发在井壁西壁上挖出兵马俑之后,陆续挖出七八个兵马俑个体。他们都不认识这是重要的文物,更不知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因而被运上井的兵马俑残体被扔在地上无人问津,有的俑身蹲着,俑头被架到树上,一些善男信女还对着点香烧纸。挖出的“铜箭头”(即驽机箭头)还被当废铜烂铁卖进了废品收购站。直到兵马俑被挖出的第28天,也就是1974年的4月25日,才向公社书记付永仁作了汇报,付安排文书李淑芳打电话向县博物馆报告,“秦俑”的命运才出现了转机。当时,我在县博物馆任文博专职干事,接到李淑芳电话,立即和副馆长王进成、工作人员丁耀祖骑自行车赶赴现场,通知立即停工,进行发掘。发掘中,参与的村民就多了。根据这出土的“铅砖”与秦始皇陵出土的“铅砖”一对,以及“瓦人”服饰及“铜箭头”,我当时推断并命名其为“秦武士陶俑”,属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正式发掘后又发现了陶马俑,才有了“秦始皇兵马俑”这个统一的称谓。就是因为发现并命名,自己被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被评为全国文博战线先进工作者。赵康民说,根据《辞海》,“发现”一词的解释,“本有的事物或规律,经过探索、研究,才开始知道”叫作发现。由此判定,自己才是当之无愧的秦俑发现人”。为了更清楚一点了解这个“考古”的实况我还看了《三秦都市报》记者赵福生以《秦俑发现人杨志发昨来本报接听热线回忆当年难忘一幕》一文是这样写的:“昨日上午,68岁的秦俑发现人杨志发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友谊商店总经理张建军陪同下做客本报新闻热线室,与读者在电话中交流“发现秦俑”与“文物保护”等话题。杨志发在接听读者询问中,讲了当年发现秦俑的经过:1974年3月29日,他与村民王普志、杨彦信等人像往常一样,扛了把老镢头来到井下继续打井。当时井已挖到了两米多深,出现了红土层,里面有不少看上去很像火灰之类的东西。这个井叫方坑井,直径4米,大家轮流挖土、运土。当轮到他下到井底挖土时,一镢头挖向西边的井壁,挖到了一个硬东西上。土块落地,井壁露出一个黑东西,再挖,挖出了一个像真人一般高低大小的“黑瓦人”。这样,第一个兵马俑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后,重见天日。世界第八大奇迹就这样在他那把老镢头下震惊了世界。秦俑发现后,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对外正式开放后,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外国元首纷至沓来。众多游客要求与发现人见面、合影、请发现人签字留念、听发现人讲述发现奇迹的经过。由此,杨志发在他58岁那年,被秦俑博物馆友谊商店的张建军总经理聘进店内,“坐堂”签名售书,从此杨志发告别农业生产,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工资。”这就是秦兵马俑发现的大体过程。我相信杨志发的介绍。但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及具体人在当时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等等我无从考证,作为一个旅游者只是了解一下作为饭后茶余的议论话题而已。在我们生活中也往往遇到一些本来很简单的事,却被复什化了。
1974年,当喧闹的春天又一次来到骊山脚下的时候,西杨村一年一度的打井工程开始了。这天,生产队长杨培彦和副队长杨文学,来到村子西南边柿园一角的西崖畔上。他们一会儿望望骊山的峪口,一会儿又环顾周围的地形。用镢头在一块长满刺蓟的地面上,画了一个大圆圈,这是为了队上打井所确定的井口位置。第二天,以杨全义为组长的6个青壮年劳力,就在画圆圈的地点开挖了。工程一开始挺顺利的,可是想不到两天之后就遇到了坚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土层;当挖到约3米左右的时候,又出现了一层厚厚的红土。在3米深的土层下面突然出现红土,这简直不可思议。农民猜测说:“这莫不是先辈手里的一个砖瓦窑吧?”第5天,更奇异的景象出现了。正在抡着镢头的杨志发,忽然在靠井筒西壁的脚下,发现了一个圆口形的陶器。“啊,一个瓦罐!”他惊叫了一声。最后挖出来的根本不是一个瓦罐,而是一个“瓦盆爷”。用普通话说,就是挖出了一个陶制的神像。“西杨村挖出了神像”的消息,在方圆村子不胫而走,人们纷纷前来围观。年轻人打趣地说:“这可真应了1958年的那首民歌,挖到龙王爷的水晶殿上了。”老年人横看竖看说:“这一定是地下的十八罗汉!”……正在大家为这刚出土的“瓦盆爷”闹得满天神佛的时候,公社一个叫房树民的水保员前来检查打井。“怎么你们这口井打了这么多的日子,还没有打出水来?”水保员问。“你看,我们打出了这么个玩艺。”干部社员指着一个俑头给他看。“啊,这是什么?”水保员开始也愣住了。但他在仔细观察了一下打井的现场后,很快地叮嘱说:“这个井暂时不能再打了。”“你们看,这些方砖不是和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砖一模一样吗!”这个略具考古知识的水保员,第一次把这些陶俑和5里之外的秦始皇陵联系在一起了。“很可能是国宝”接到水保员的电话后,县文化馆的3位同志当即飞车赶来。有一个约40岁左右的,名叫赵康民,就是专管文物的。他仔细地查看了这些“瓦盆爷”后,果断地说:“什么瓦盆爷,很可能是国宝!”说着,他取出自己随身带来的一叠麻纸,细心地将比较完好的俑头、俑身和俑腿全部包扎了起来,放上车子。然后嘱咐干部、社员,要他们用萝筛将井口旁那堆混有陶俑碎片的红土,全部筛过一遍,以便将每一块碎片都收集起来,连同弩机箭镞随后一并送交县文化馆。始而好奇、继而高兴的社员们,在送赵康民回县的时候,禁不住纷纷问道:“这些玩艺是不是秦代的呢?”赵康民兴奋地说:“现在还很难说。如果是秦代的话,那就是千金难买!”第二天,装满6架子车的陶俑碎片,到了临潼县文化馆。于是,全世界所有博物馆都罕见的第一批特大陶俑的修复工作,就在著名的骊山华清池旁这个小小的文化馆陈列室的一角开始了。把一块块碎片找到一起,按照原来的茬口用树脂胶又将它粘合起来,即使是姑娘的绣花也不能比它更细致。这位年轻的考古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摸索着,细心地工作着,他要用自己的双手把文物修复,待弄清个究竟后,再具文上报。就这样,使得这个重大文物发现的消息,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还不为外间所知。记者的眼力就在这期间,一个在中国新闻社工作的、名叫蔺安稳的记者,回到家乡临潼县来探亲。这样,赵康民惨淡经营、不为外间所知的修复工作,进入了这个记者的视线。“啊,这么重大的发现,为什么不上报?”记者望着一个初步修理好了的铠甲俑和两个短褐俑问道。“连我自己还没有完全弄清它,该怎么上报?”年经的考古人员也不无道理。6月24日,蔺安稳探亲假满回京。第二天,这位记者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了一份情况反映,交给了《人民日报》编辑部。这就是关于这个惊人发现的第一次内部的文字报道,记者不像考古人员那么缜密、严谨,他根据自己直观的判断,径直地题为《秦始皇陵出现的一批秦代武士陶俑》。他写道:“陕西省临潼县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批武士陶俑。陶俑体高1.68米,身穿军服,手执武器,是按照秦代士兵的真实形象塑造的。“秦始皇陵周围以前曾出土过陶俑,但都是一些体积不大的跪俑,像这种真人一样的立俑,还是第一次发现。特别珍贵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批武士。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而秦代士兵的形象,史书上未有记载。这批武士陶俑是今年三四月间,当地公社社员打井时无意发现的。从出土情况推测,当时陶俑上面盖有房屋。后来被项羽焚烧,房屋倒塌,埋藏了两千多年。这批文物由临潼县文化馆负责清理发掘,至今只清理了一部分,因为夏收,发掘工作中途停止了。……”迅速采取措施这则内部情况一经印发,毛主席、周总理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很快地得知这一重大消息。仅仅几天工夫,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的亲笔批示就到了国家文物局:“建议请文化局与陕西省委一商,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好这一重点文物。”对这一重大发现还蒙在鼓里的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看到这个批示后,都仿佛有一种“失职感”。他们赶忙拿起电话筒和陕西省文管会进行联系,岂知陕西省文管会也是一片茫然!于是,7月6日,国家文物局文管处的处长陈志德等,便携带李先念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直飞西安。陈志德等到达西安后,席不暇暖,在和陕西省委的有关领导同志交谈后,第二天就由省文管会的同志陪同,来到了现场。经过小规模的开掘,又有一批武士俑屹立于土坑之中。专家们一到现场就惊异得不可名状。尽管他们经常天南海北的奔波,对文物的见识与阅历堪称广阔,但此刻当他们站在这些“陶俑巨人”面前的时候,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这次考察,正式确定了由陕西省委指派有发掘工作经验的同志,组成考古工作队,继续对现场进行认真的清理和发掘。根据这个决定,7月15日,由陕西省文管会、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秦俑考古队,来到了西杨村。就从这一天起,国际考古史上壮丽的一页揭开了。“第八奇迹”秦俑正式发掘,首先震动了国内。带着画板的美术家来了,他们庆幸秦俑的发现填补了秦代美术史的空白;年老的元帅和将军们来了,他们笑看吴钩,说秦俑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兵法、兵器和军阵,提供了最真实的资料和现场;经验丰富的冶金学家来了,他们手按秦剑,惊呼中国古代冶金术的绝对高超和无与伦比;一向崇拜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一些学者专家来了,一改往日的约定俗成之见,认为秦俑细致入微的造型艺术,堪称世界雕塑史上时间最早、成就最辉煌的一章……。风声很快地越过国界,传到一些友好国家。许多来西安的外宾便特意提出:希望看看秦俑,以不虚中国之行。许多外国朋友把参观秦俑称为自己访华的“高峰节目”。而有幸得以参观秦俑的外国朋友们,连声直呼:“中国伟大!”“中国伟大!”1978年9月,对历史有着深刻研究和造诣的法国前总理、巴黎市长希拉克先生,面对秦代兵马俑军阵,喜不自胜地说:“原来世界上公认有七大奇迹,今天看了秦俑,我要说这是第八奇迹。”他又打着手势,言犹未尽地做了个强有力的补充:“而且秦俑应该名列前茅!”7年来,围绕秦俑这个世界“第八奇迹”,国外朋友有拍照的,画画的,大写访问记和学术文章的,有要写历史文献纪录电影脚本的,有写以秦俑发掘为背景的故事片提纲的,有毛遂自荐要求前来参加发掘的,有请求送自己儿子前来发掘现场学习考古专业的,还有愿意为秦俑的复原贡献自己的先进科学技术的。……我们还不得不让秦代的兵俑和马俑同一些欧洲国家和那里的人民会见,以答谢这些国家人民对秦俑的向往之情。奇迹,奇迹,确实是个奇迹!单现在已经开掘着的第1号坑的面积,就有14260平方米。在这个座西面东的长方形坑内置放着6400多个完全和真人真马同样大小的兵马俑。其阵势是一个以210人为前锋、38路纵队为主体、以3个队列为侧翼和后卫的大型军阵。紧靠它北面的2号坑,经初步钻探和试掘,也有6000平方米的面积,其中预计有1000多兵马俑(包括弩兵、车兵、骑兵)组成的一支混合兵种。3号坑,经钻探和试掘,也发现有以军官俑为主体的68个兵马俑。从整个布局看来,3号坑无疑是这支地下御林军的指挥部。有趣的是,在这3个俑坑的北面,还有1个俑坑,经钻探,这个坑是空的。可能是因为正在建筑中发生了突然的祸变,刑徒们仓皇中撤离,未能按原计划把兵马俑放置在里边,而形成了一个“空城计”。站在西杨村畔,瞩望着一个个规模巨大的俑坑和气势森严的军阵,怎能不叫人“叹为观止”!同时也不能不叫人惊叹当时负责设计和施工这一伟大的地下土木工程的李斯和章邯,是有着怎样丰富的构思和宏伟的气魄!而整个7000多个武士俑,又服饰不一、神态各异、身着重彩(出土后颜色多脱落)、手执戈矛,使人想见古代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为它付出了多么艰巨的劳动和创造性的智慧啊!毫无疑问,等到所有兵马俑将来全部出土、修复、排列,我们就会看到两千多年前“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秦军阵容的一个侧面。试想一下,当我们在20世纪的时空,去检阅一支公元前二世纪整装待发的古代军队的时候,能说不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奇迹和奇观吗?人们应当记住这个奇迹被发现的时间:公元1974年3月29日。人们还应当感谢这个奇迹的发现者:普通的中国农民杨志发、杨彦信、杨全义、杨高健、杨学彦、杨新满、王普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