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体育项目 满足大众需求 》【内容提要】简要概括了目前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状况,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引起我国大众体育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我国大众体育的迅速发展与整个国际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的改善是分不开的。【摘 要 题】体育研究【英文摘要】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大众体育(sport for all),也称为群众体育或社会体育,是构成整个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大众体育,自1995年以后的几年时间,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令人惊叹。究其原因,这与整个国际环境,以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正如《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的一句话:“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就着重对这些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1 目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概况我国的大众体育自1995年6月20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其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标志着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根据调查资料统计,现今我国有3亿多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占全国总人数的30%以上。10亿人次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民的体质有了较大的改善。人均寿命已从解放前的35岁上升至69岁,中华民族以健康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目前,大众体育已广泛深入到我国社会各阶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职工占全国职工总人数的40%,数以千万的城市居民长期参加社区体育锻炼,有60%的城市街道成立了社区体育组织,而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的建立,使得城市大众体育的开展进一步规范化。争创体育先进县的活动也有效推动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也得到了积极的扶持,其内容形式已挖掘整理出1000多项。大众体育在我国已经全面发展起来。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自1984年以来,全国用于体育基本建设的投资以每年56.7%的速度递增,场地的绝对数量大幅度增加。目前全国有55万个体育场馆,是解放前的103.3倍。平均2217人拥有一个体育场,1580人拥有一个体育馆。人均拥有的体育场地已从1949年的0.05m[2]增至0.65m[2]。当然,就我国大众体育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仍然没有满足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其发展程度和物质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的大众体育今后仍将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考验,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2 大众体育迅速发展的社会因素2.1 国际环境因素首先,国际上有关大众体育发展的理念和历程是开展我国大众体育的背景,它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借鉴的范本。最先提出大众体育理念的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但在1919年1月提出“一切体育为大众”(All Sports for All)的口号。顾拜旦提出的口号奠定了国际大众体育的理论基础。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章程中提出“健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权,而不论其种族、性别、宗教与政治信仰、经济或社会地位如何”。并且,世界卫生组织庄严承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推动人类身体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全面的健康”。至此国际大众体育运动成为国际大众健康运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国际健康,是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之后,作出的明智的选择,它也进一步奠定了国际大众体育运动的理论基础。19世纪的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极其伟大的变革,它在短短的100多年间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局面,大大加快了世界历史的进程。20世纪初,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重视对本国大众体育的开展,并加大了对大众体育的投入力度。各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拓展体育活动设施,尤其是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例如,1935~1941年,美国经济在处于西方经济大萧条时,美国政府却在这一期间投资15亿美元用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世界各发达国家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除旨在满足国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外,同时也是各国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投资能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许多产业的发展。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大众体育的重要性,各国政府把大众体育作为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工具。20世纪中叶,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是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新技术直接导致高技术产品进入消费家庭,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在发生改变。人们从繁忙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余暇时间多了,消费意识得到极大的改变,人们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作为休闲娱乐的大众体育蓬勃兴起。2.2 政治因素政治是开展大众体育的社会保证。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赖以指导和组织整个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的枢纽,对人类社会及其社会现象,包括体育现象,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人民服务。而党和国家也一直非常重视人民的体育活动。建国初,毛泽东就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邓小平同志在70年代也曾说过“中国的体育就是群众体育”。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纲要》颁布两个月后,紧接着全国人大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它明确规定: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这为推进全民健身和维护人们参与体育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保证。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全方位的深入,社会组织系统开始转型,使以行政隶属为主的纵向系统社会向以中介联盟为主的横向结构社会转型。这使得基层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也使区域性组织的重要性大大增强。同时,社会管理体制也在转型,以政府包办为主的管理方式向民间主办的形式转化。这样使得权利下放到地区,从而推动了社区组织的产生。现今,大量的城市职工进入社区,企事业的单位功能减弱,社区服务功能也随之加强。1986年,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服务工作正式启动。1987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社区工作会议把社区服务推向了整个社会。社区服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了以丰富人们余暇生活为目的的社区体育的产生。社区体育的产生,标志着大众体育翻开了新的篇章。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大众体育已初具规模。而我国政府也进一步加强对大众体育的推广。在1997年11月底的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伍绍祖同志提出,到2010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目标是:“人人享有体育权利,全民参与体育健身,提高国际体坛竞争能力,全面推进体育进步,为逐步实现体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这个目标提出了两个新思想,一是“人人享有体育权利”,二是“逐步实现体育现代化”。这两个新思想的出台,奠定了大众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也加大了政府对大众体育的扶持力度,必将推动我国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2.3 经济因素经济是大众体育迅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包括大众体育)的出现,都要在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开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作为精神文化的大众体育,它的发展是以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为基础的。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一直重视国民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在国际经济环境相对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的国民经济继续稳步增长。(如表1)表1 1996~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民收入(美元)1996 66850.5 670.661997 73142.7 730.301998 76967.2 761.811999 80579.4 790.812000 88189.6 855.00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和家庭消费支出逐年上涨。人们在满足了最低生活需求的同时,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人们的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如表2)表2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平均每人全年)元年份 消费总支出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所占总支出比例(%)1996 3919.47 374.95 9.571997 4185.64 448.38 10.711998 4331.61 499.39 11.531999 4615.91 567.05 12.282000 4998.00 627.82 12.56从表2中可以看出,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持续上升,这也意味着人们增加了对体育消费的投入。大众体育不能只靠国家的资金投入,人们一定比例的体育消费,有利于大众体育向高质量,高品位方向发展。2.4 文化因素文化对开展大众体育起着促进和指导作用。所谓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而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身体运动文化,它包含在文化的范畴之内。作为体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大众体育,文化对其影响也极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2.4.1 传统文化对大众体育的影响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它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向往着健康长寿。而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养生理论就已经初步形成。著名的养生学专著《黄帝内经》就产生于战国后期。这本书全面地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病理原因、疾病预防等有关生死寿夭的基本问题。而它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强调“防患于未然”,这种思想正是现今大多数中老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之一。《内经》中还提出“节阴阳调刚柔”的动静原则,要求机体必须保持一定的运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在理论上提出了以“中和”为动静平衡的“适度”,指出这种运动应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这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前就知晓了“生命在于运动”以及“运动适度”等重要的锻炼原则。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一直以来形成了春耕夏耘、秋获冬藏的生活节奏,许多民俗活动都受到这种生活节奏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全国性的节令活动。象“人日”(正月初七)郊外踏青;立春的拔河;端午龙舟竞渡;重阳登高等,至今为广大人民所喜欢。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一直影响着一些体育项目的产生和发展,例如深受人们喜欢的气功、太极等。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仍在潜移默化地指导和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2.4.2 现代文明对大众体育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着一场社会主义现代化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而且是现代文明的进步,是社会文化的巨大更新。人们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划、价值标准等,都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人们的社会心理、性格、行为和身体也受其影响。在这场变革中,现代文明推进了大众体育的发展。首先,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了大众体育的发展。由于生产劳动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使得人们的体力活动日趋减少,而余暇时间相应增多,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个体需求和社会需要达成了一致,推动着以健身、娱乐和自我完善为主的大众体育的发展。其次,人们的体育观念正在发生改变。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参加体育活动人口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其中追求生理健康的价值取向为38.99%,追求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的价值取向为36%。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是将体育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中,这更有利于大众体育的推广。综上所述,大众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也同样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以及国际大环境的推动。在这几个因素中,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是本国大众体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大众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上,而其发展水平也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大众体育之所以近几年发展迅猛,在一定原因上是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其次,大众体育的发展需要一个硬环境。这个硬环境包括了两方面:一是适宜大众体育开展的场馆设施,二是适宜大众体育开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个硬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大众体育的重视程度。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极其重视人民健身活动,大力推广大众体育。再次,大众体育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软环境,这个软环境是指适宜大众体育发展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则、价值标准以及思维方式等。而传统文化观念和现代文明方式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个软环境。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也正是大众健身的首选。而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也加速了我国现代文明的进程。上述因素都促进了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并开辟出我国大众体育广阔的前景。【参考文献】[1] 李建国.中国社区体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规律[A].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42~50[2] 戴文忠,等.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C].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42~50[3] 周西宽,等.体育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44~68,208~244[4] 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12~34,56~72[5] 孙葆丽,等.我国群众体育的历史回顾[J].体育科学,2000;(1):13~18[6] 邓玉.论大众体育及其文化导向[J].体育科技,2001;(3):1~3,7[7] 郭亦农,等.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因素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1~4[8] 田雨普.关于我国群众体育结构性完善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1997;(16):1~5
摘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体育界关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热点问题。但我国学校体育学术界对如何才能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化原点这一关键性的问题或许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基于此,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点问题——教育哲学观的必要性和形成的策略与路径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最大化的原点是教育哲学观的养成,它是决定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能否最大化的核心要素。其形成的策略与路径主要有:学校要鼓励体育教师追求个人的教育哲学观;体育教师个人要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究,自修、研读哲学著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哲学素养等。旨在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化提供哲学视角层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策略.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哲学观教育工作,教师为本,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是教师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正愈益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决策者和广大教师所关注的焦点[1]。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业已成为业内的时尚词汇。体育教师从“教书匠”转变成“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和“智慧型教师”也已成为了学校体育界关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关于体育教师的“新型号”似乎在有意无意间“提升”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地位。但是,关于体育教师类型的规定,对于众多体育教师意味着什么?体育教师转型的前提是否存在,或是否可能存在?每个体育教师都想成长为优秀体育教师,多数却成了普通的教书匠。优秀之路何在?如何才能实现体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最大化,其原点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学校体育学术界专家和体育教师或许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不能不说是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缺乏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对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旨在探寻促进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最大化的原点——教育哲学观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的策略与路径,这对于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无疑更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探究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涵义非常丰富的概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多种多样,但是经过细究可以发现,国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比如霍伊尔、佩里、富兰和哈格里夫斯、利伯曼等;第二类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比如利特尔、斯帕克斯和赫什等;第三类认为以上两者兼而有之,比如威迪恩等[2]。国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职业作为专业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另一种是指教师由非专业向专业的发展过程即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但是我国学者倾向于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3]。虽然大多数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不尽相同,观点也有差异,但一般都是在宽泛的、不严格的意义上使用这一词语。因此,所谓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4]。笔者赞同教师专业发展是指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 转变的过程,强调教师个体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基于此,本研究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体育教师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转变的过程,是体育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君子期刊论文网
大有大的写法,小有小的写法大的可以关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国外差异研究小的可以以某一单个的文化创意产业区或者地域为例,从传统的经济地理上的空间理论来研究也行,研究传播,扩散,分布。总结出发展模式。
研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啊、北京文化底蕴深厚、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现为中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全国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局部地区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它荟萃了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每年有超过1亿4700万的旅客。这些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很快的、比如说北京就推出很多百年老店、老字号来吸引消费者啊。
1. 数字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数字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应用发展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设计方面、影视动漫发展、电子游戏发展,以及城市文化创意产业。2. 数字媒体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优化提升了软件产业的发展,从而带来了各种文娱事业的春天。而且除了影视以及动漫产业中用到的数字化媒体艺术之外,在游戏产业之中数字媒体也起到了关键性的推进作用。 另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阶段已经逐步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列的优秀人才,人才通过相应的培养与教育就能够反作用到数字媒体发展之中,从而提升数字技术的发展水平。3. 文化创意产业有哪些特性?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有其自身具备的高知识性、高附加值,以及较强的融合性。4. 数字媒体技术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一 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二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构建了全方位立体的信息传播媒介,三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数字媒体技术的劣势:数字媒体技术为文化创意产业拓宽发展渠道与空间的同时,也为文化创业产业的成长道路埋下了陷阱,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5. 传统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有哪些内容无法用数字媒体化来表达? 传统文化创意产业中,还有一些手工艺品,它们传承的文化不仅仅只是物品本身,还有这样的技术,只能通过人传人的方式来传承,通过手工艺人的双手来表达。6. 请试着从数字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对六篇文章给出你的看法。 有言说:“艺术是创造者独特的表达,表达的过程充满着惊喜;文化是享受和吸取等过程。” 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并极具生命力。期望不断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这样数字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相信更能在社会生活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文章排序: 1.《数字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2.《数字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3.《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发展的关系》4.《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5.《论数字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6.《数字媒体艺术影响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第一章 导论作为本文研究的开端,本章的目的主要在于阐明选择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所在。在对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进行背景介绍和概念界定之后,将会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最后列明文章的基本结构。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自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水平都出现了显著地增长。不论是发展对外贸易还是吸引外商投资,沿海地区都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某些沿海城市和地区更是获得了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大量的投资者和制造商选择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建厂,许多互相关联的产业慢慢地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而中西部地区的某些产业则出现了一定的萎缩,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也随之不断扩大,沿海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就业程度都显著高出内陆地区。需求方面,持续扩充的集聚产业需要劳动力要素的支撑;供给方面,受到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的吸引,我国的劳动力大规模地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包括地区之间的流动和地区内部的流动,本文着重研究前者),给沿海地区的集聚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而促进了产业的进一步集聚。供需两方面的作用使得我国劳动力流动规模日益扩大,从1982年的657万上升至2009年的2.11亿人。这一时期,劳动力流动的流向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中西部人口密集的省份全部成为主要的净迁出省份,如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而沿海省份则成为主要的净迁入省份,如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劳动力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流动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地区集聚性流动;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和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导向的劳动力流动成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规模和特征的不断变化给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中国经济开放背景下,东、中西部的经济开放条件和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大量集聚,东部优越的地理区位、丰富又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在技术、资金上的优势,使化工、电子通信、机械等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发展相当快,在东部地区形成制造业集聚。东部沿海地区发生的产业集聚又使得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加大、地区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加大,而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则是中国东部产业集聚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中国的经济开放、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这三者之间是如何互相作用,形成了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本文旨在研究这三者互相影响的理论机制,特别关注经济开放因素在东部产业集聚过程中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处于封闭经济状态,整体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化程度也不高,但全国范围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均衡,各个区域也具备相对平衡的一定的工业化基础。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我国整体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工业化程度也逐步提高,然而经济开放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沿海和内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等等。在经济开放条件下,如何在保持全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工业化稳步提高的同时,实现全国范围不同区域经济相对平衡发展成为了目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清楚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的互动关系不仅仅提供了一个适宜分析中国特色情况解释实际现象的理论框架,更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经济开放条件下制定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发展地方经济政策、人口流动和对外贸易政策以达到整体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本文中的经济开放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政策含义,主要指一个国家对进出口贸易和资本国际间流动的限制程度,限制越少表明该国经济开放程度越大;另一层是现实含义,主要是指由于一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之后带来的经济开放现象,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自由化和跨国直接投资的自由流动。本文主要采用劳动力流动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进行研究,而新经济地理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在此作简单介绍。新经济地理学 (新地理经济学、空间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现象的一门学科,包括制造业带和农业带的差别、城市的存在以及产业集群的作用。从广义上来说,这些集中的形成和延续都源于某种形式的集聚经济。在这种集聚经济中,空间集中本身创造了有利的经济环境,从而支撑了进一步或持续的集中。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它们各自有三个来源:向心力来自关联效应、厚实的市场、知识溢出和其他外部经济;离心力来自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土地租金/运输成本、拥塞和其他外部不经济。本文关注的产业集聚现象的内涵比较宽泛。第一,产业不局限于制造业或工业,还涉及整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尽管新经济地理学的具体模型讨论的产业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制造业,甚至被赋予了种种脱离现实的苛刻特征,但这是模型进行数理分析所必需的抽象,根据模型理解、分析现实显然不必拘泥于模型的具体假设,第三产业,或者至少是第三产业的很多行业,其实也同样具有制造业的集聚特征,在某种意义上,第三产业或某些服务业可以被看作是整个制造业或工业、第二产业内部的部门。第二,在新经济地理学中,“产业集聚”的含义既包括产业通过跨区转移而在空间上集中,也包括产业在区域内部的集中和自生生长,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前者。“集聚”一词既可以表示产业在空间上集中或成长的过程,又可以表示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状态,其具体含义将由上下文的语境表明。第三,集聚必然涉及它的对立面,通常用“分散”一词来表示集聚过程的对立面,集聚和分散都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此外,集聚与分散具有辩证的统一性,不可孤立看待。例如,地球表面上分布着众多城市,每个城市都是产业的集聚体,但众多城市又是分散分布于地表的;再如,某些发达国家的产业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象,这对发达国家而言是产业分散,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却又是产业集聚;又如,在城市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些产业会从中心城区向郊区转移,导致城市形成多中心结构,对整个城市而言,我们显然很难绝对地用“集聚”还是“分散”来界定这一现象。因此,本文在提及“集聚”的标题中内在地包含了“分散”。人们流动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为了与外地的家人团聚,为了躲避家乡的天灾人祸等等,但劳动力流动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在其他地方寻求更好的工作获得更好的收益。从区域角度划分,劳动力流动又可以分为区域内流动和跨区域流动,比如我国省内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流动形式就属于区域内流动,而我国内陆地区劳动力向沿海地区的流动就属于跨区域流动,本文主要研究后者。因此,本文中的劳动力流动指人们以就业为目的跨越区域的移动行为。另外,在此说明,后文我们研究中的“人口迁移”、“移民”、“人口移动”、“人口转移”等等词语都代表这种定义下的劳动力流动。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中国的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这三者互相影响的理论机制,特别关注经济开放因素在东部产业集聚过程中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全文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适应于分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关系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由此建立经济开放、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互相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中剥离出产业集聚过程中中国经济开放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机制,并在数值模拟和实证分析中得到验证。第一步,为了给模型的假设和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事实依据,在建立理论模型之前,先回顾相关的劳动力流动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文献并对模型中的一些重要假设和主要机制提供经验事实;第二步,依据理论文献的重要结论和经验事实的主要结果对模型进行设定和构建,计算出模型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构建模型时,本文以Hu Dapeng(2002)为基础,丰富了迁移函数的部分。我们把劳动力流动分成近视迁移和远视迁移。在构建近视迁移函数的时候主要以标准CP模型中的迁移动态方程为基础,加入了劳动力流动的迁移成本;在构建远视迁移函数的时候主要借鉴Baldwin(2001)的做法,我们加入了一个由公共交通部门确定的迁移成本和由上一期和当期劳动力流动决定的拥塞成本,这样能够更好地贴近现实中的情况,改善模型的现实含义。第三步,对模型机理进行分析,包括对模型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产业集聚过程中经济开放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机制。第四步,依据中国的情况选取参数对构建的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的一般均衡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实施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核心结论。第五步,对理论模型和数据模拟的核心结论进行经验上的验证,并对理论模型无法说明的部分进行经验上的补充,比如FDI对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以及FDI通过何种机制影响劳动力流动。第六步,根据以上五步得出主要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建议。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第一,统计分析法。该方法主要运用于第三章对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经验事实的分析中,在整理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列表、绘图进行详尽的描述性分析。这种方法非常有利于刻画、比较不同区域的动态关系,能简明、直观地体现时间和空间对不同区域的不同影响,便于从动态上把握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的现实情况,揭示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第二,数学建模法。为了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的问题,研究在符合中国情况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用数学符号和语言,把实际现象抽象为数学式子,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模型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在本文的第四章我们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构建了一个适合于中国的一般均衡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并对方程式进行数学解析得到了模型的机理和产业集聚过程中经济开放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机制;第三,数值模拟法。在第四章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五章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使用Matlab等数学软件,通过设定合理参数对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实施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最终得到了经济开放促进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等重要结论;第四,计量回归法。该方法应用于第六章研究产业集聚过程中中国经济开放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具体来说本文采用的是工具变量的面板数据2SLS回归的方法。在搜集和筛选中国1990-2005面板数据之后,本文利用计量软件Eviews6.0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最终验证了上文提出的经济开放促进劳动力流动的机制并得到了各种机制的实际效果。第四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根据上一节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思路,设计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图1.1所示:图1.1 论文的基本结构图第二章 理论文献综述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发生产业集聚过程中,经济开放因素对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不论后面的理论模型部分,还是实证检验部分,都是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所以本章对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有关模型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在后面建立一个适合于中国分析核心问题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另外,我们比较关注整个产业过程中劳动力流动的问题,而且在后面的模型和实证中,我们主要对劳动力流动行为的相关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因此在理论文献综述部分,我们有必要整理和归纳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以便于更好地改进和分析理论模型中的迁移函数和实证检验的解释变量。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文献综述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文献跨越了相当长的时间,普遍认同的第一位研究劳动力流动的学者是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统计学家拉文斯坦,他对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劳动力流动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七大迁移律:劳动力的迁移与迁移距离负相关;劳动力流动具有阶段性和分级递进特征;人口迁移,主迁移流与流向相反的逆迁移流并存,后者是因主迁移流而产生的反向补偿性迁移;劳动力迁移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短距离人口流动中女性居多;技术和商业的发展使劳动力流动规模呈现增加的趋势;经济因素是人们迁移的最主要动机。经济学家在劳动力流动问题上的理论贡献是卓越的。在一个经济学的框架中,宏观方面,劳动力流动可以看作劳动力要素在地区间和产业间的流动;微观方面,劳动力流动被看作流动的个体(或者家庭)对较好机会的一种决定。一般认为,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收益和经济个体的个人效用。经济学家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迁出或迁入对迁出地或迁入地经济、社会的影响;(2)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要素市场的平衡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潜在的迁移者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变化作出的回应;(4)把劳动力流动看作是一种投资行为,衡量其给个人或家庭带来的收益和成本;(5)劳动力流动与其他经济现象或者活动之间的关系,比如贸易、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等等。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劳动力流动理论的主要文献,为后面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上的支持。2.1.1 发展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流动理论2.1.1.1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在较早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流动能够带来整个经济体收益的提高。所以,当时的经济学家比较关注如何加速劳动力流动的进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Lewis, 1954)。图2. 1 刘易斯模型该模型将乡—城劳动力的流动看作是一种劳动力市场的平衡机制,它能使劳动力由劳动力过剩的农业部门向劳动力不足的工业部门转移,从而在这两个部门中实现工资或收入的均等化。这个模型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二元经济:一个部门是存在大量劳动力边际生产率近于零的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部门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市工业部门。图 2.1反映了刘易斯模型的基本思想:D1, D2和D3代表不同物质资本积累K1, K2和K3下的不同劳动力需求;SS’代表劳动力供给;wu代表城市工业部门工资下限;wa代表农业中生存水平的工资。刘易斯模型有一个重要假定——无限劳动力供给:城市工业部门能够以一个不变水平的工资从农业部门中获得无限数量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在传统的农业部门,资本投资较少,土地资源有限,然而农村快速增加的人口使得劳动力资源日益丰富,而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降至很低的水平。可以说农业中存在着严重的隐性失业(Guillaumont, 1985) ,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工资水平wa很低,仅能保障基本的生活。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工业部门工资的下限wu。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初期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其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在现行的城市工业部门工资wu下,工业部门为了扩张总是能从农业部门中获得它所需要的劳动力。刘易斯认为无限劳动力供给也包括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劳动力,例如临时工、小商贩、家庭妇女等,但相对于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来说,这部分比重较少。可以看到,刘易斯模型是比较吻合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的,正因为此该理论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问题时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刘易斯理论也有不足之处,例如:(1)有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无限劳动力供给假设不合理。Schultz(1964)认为,虽然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但部门内部的资源分配是有效的,所以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者的情况是不存在的。(2)刘易斯过分关注工业部门的扩张,而不关心农业部门的发展。虽然传统农业中有一些劳动力生产率低下,但其生产率仍不可忽视。按照刘易斯的推断,农业劳动力属于无限供给的范畴。然而当劳动力完全转移到工业部门以后,在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农业的产出将会减少,而且最终会影响到工业部门的发展。(3)刘易斯模型隐含了一个假设:资本与劳动的比值始终保持不变。这个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对劳动力的边际需求呈递减趋势。拉尼斯和费景汉(Ranis和Fei, 1961)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他们仍然假设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他们的工作在于进一步明确了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得到了经济进入刘易斯模型的第二阶段的必要条件,即只有在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力流动速度超过人口增长的时候经济才会到达第二阶段。首先,拉尼斯和费景汉弥补了上述提到的刘易斯理论的第(2)点不足,他们强调工业部门的扩张不仅需要农业部门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而且还需要农业部门的剩余产品,也就是农业产出和农民自我消费量之间的差额。如果农业部门的剩余产品不能满足工业扩张的需要,劳动力的流动将会停滞。其次,拉尼斯和费景汉弥补了上述提到的刘易斯理论的第(3)点不足,刘易斯模型中忽视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即生产要素之间的比率是固定。而在现实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引进的是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对就业机会的贡献非常有限。拉尼斯和费景汉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时应该充分考虑本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再次,刘易斯认为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落后于资本的积累速度,所以人口增长并不会阻碍经济发展。拉尼斯和费景汉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明确指出,高速的人口增长会阻碍劳动力的流动。他们在扩展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也为发展中国家调控人口增长的速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便是顺应了拉尼斯和费景汉的理论。同样,拉尼斯和费景汉的模型也存在不足之处。拉尼斯和费景汉的模型中工资水平是固定的,他们认为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被制度性地固定了。由于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收入是根据农产品价格计算的,因此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也是固定的。实际情况是,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一直是上升的,尽管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失业人口。2.1.1.2 乔根森模型1961年乔根森(Jorgenson, 1961)建立了一个两部门的经济模型,这两个部门和刘易斯模型一样:农村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与前面模型不同的是:乔根森假定劳动力不是无限供给的(也就是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不为零),而且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由技术进步率和资本积累率决定。乔根森假设:农业部门只有劳动要素,土地数量不变,投入的劳动要素越多农业的产出越大;工业部门的生产函数是由资本和劳动两个要素决定的;随着技术的进步,两个部门的产出同时增加。乔根森认为人口的增长由粮食的供给决定,如果供给充足,人口增长率将会达到一个生理上的极大值。当粮食供给的增长率大于这个极大值时,就出现了农业剩余。农业剩余的不断增加使得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工业部门流动,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农业剩余越多,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就越大(Jorgenson, 1967)。在乔根森的模型中,农业剩余是劳动力流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农业剩余,所有劳动力不会流动到工业部门只会留在农业部门。
主任:齐勇锋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丁俊杰 王育济 尹欣 尹鸿 刘承萱 祁述裕 李炎 李怀亮 张晓明 张胜冰 张淼 李向民 陈少峰范周 范建华 金元浦 胡惠林胡智锋 贾磊磊 顾江 梅松 蒋祖煊 魏鹏举 傅才武 熊澄宇 欧阳友权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国定义不同,有称为文化产业、创意知识产业、内容产业等。世界大力推动创意产业的国家有英国、韩国、美国、日本、芬兰、法国、德国、中国、意大利、澳洲、新西兰、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和瑞士等。针对文化与创意面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最早是在1997年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工党内阁所推动的创意产业,同一时期,遭遇亚洲金融风暴的韩国,在总统金大中主导下也开始从电影与数位等产业开始发展“文化内容产业”,并成立文化内容振兴院与通过文化内容振兴法。类似作法者,也包括澳洲、新西兰、欧洲诸国等。 而中国近几年在文化艺术市场蓬勃、公共展演场地加大建设(如国家大剧院、798艺术区)等,除在既有制造业的优势下寻找出路外,也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影响论文
摘 要: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化创意产业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基础,能培养具有文化创意的人才,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改革。本文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创意设计的具体影响,在课程模式、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方面的改革,探寻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方向,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准。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
0引言
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来临,不断重视文化创意的发展,加强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才能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的是艺术产业、建筑行业、电影产业、音乐产业、广告设计产业、动漫产业及游戏产业等。艺术教学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设立众多的专业,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教育方面要引起十分的重视。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对教学课程、教学形式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才能不断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
1推动视觉传达教学课程模式的改革
1.1针对性的课程设置
我国的视觉传达人才的数量较少,要不断地提升人才的质量,则要重视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设置要合理,并结合社会实践的需要,主要是突出技术的培养和创意的锻炼,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开设手工课程,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社会的需求,设置摄影实践的课程,为未来的工作提供经验,提高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1.2全面性的基础课教学
视觉传达教学是艺术和创意的教学,需要有扎实的美术基础,视觉传送设计的基础课包括素描、色彩、构成、装饰画,及软件课程。要培养专业的视觉传达人才则要重视基础课程的训练,第一步就是要全面地掌握基础的设计绘画基础,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囊括全面的基础课程,包括素描、绘画等等,对基础的课程进行改革,将基础与创新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基础素描课程,改成设计素描课程,在素描基础教学之后增加素描设计的实践,为学生布置素描设计的任务,让学生天马行空发挥自身的想象达到创新的效果,同时也奠定了素描的绘画基础。加强基础课的'练习,并加大室外的写生训练,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加强基础训练,才能提高创新能力。
1.3实用性的专业课教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文化专业,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专业课程包括绘画基础的课程以及广告设计、摄影、标志设计等等设计类的课程,要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优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课程设计要以应用能力为主,将课程教学结合校园文化或者校园互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能力的实践,其次还可以将课程教学改革结合当地的经济,积极关注当地组织的各种大型的设计活动,如某品牌的包装设计比赛等,将比赛的具体设计内容作为课程的结业设计,也是增加社会实践的方式之一,同时将课堂作品转化为商品,提高学生的设计自信心。
2建设视觉传达教学基础设施
2.1开设校外实习基地
文化创意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了解市场的需求,满足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课堂任务,并建设校外的实习基地,也就是与校外的公司进行联系,专门为公司提供优秀的人才进行实习,采用社会历练和实践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在公司的社会环境下得到充足的锻炼,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从而不断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改善自己的不足,为未来的职场道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在与校外的公司联系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配套的工作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建设专业设计工作室
同时也能实现在实践中教学的目的,走出传统的口头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有全方位视觉、听觉、感官方面的感知,立体化地认知视觉传达设计。通过实践教学还能实现课程的社会化,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将重要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起到设计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化的人才。学生能在工作室中完成自身的课堂任务,也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
3促进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
3.1提升教师的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和意识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推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优化,还能促进教师的文化产业的意识和观念,加强教师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与教育水平,有利于教师抛开书本,走向生活,以实践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的市场行情和发展概况,随时更新教学课程的内容,这利于双方面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容易忽视教师的教育水平,易造成教学层面的断层。因此,通过文化创意的发展能促进教师提升创新的观念和意识,不断发展自身的素质,参加讲座、教授授课,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3.2促进师资力量的巧妙搭配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能不断完善学校教师资源的调整,能促进教师自身不断地增加自身的教学知识,从以往的死板教书的形式转化为实践性的教学,并且不断将以往的教书经验转化为实际的知识,促进师资力量的巧妙搭配,最大化地利用教师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知识。我国的教师大部分都缺乏实际的市场实践经验,也导致教学中容易泛泛而谈,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能让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践素质,让师资的搭配更加合理,让教师将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融入课堂的教学中,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传达新颖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结论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浪潮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使得改革的脚步也在不断地加速中。通过对课程的设计和安排的完善,完善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让学生能从全方面提高自身的技能,并且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能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更快地适应这个社会,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顺应时代的发展,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的改革方向,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又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不断培养大量的专业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夏炳梅.视觉传达设计教程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2:11-12.
[2]吴桂.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新思路[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4):153.
作者:李文婷 李书锐 赵起 单位:佳木斯大学
高雅艺术进校园(有场地,有需求)虽然这几年有一些进展,但蜓蜓点水,时有时无,节日有平时无。这既不利于艺术的普及和传承,也不利于艺术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切入,一定能写出一篇好论文。不过,需要你进行一些调查,用数据完善论点。
一、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意义:
由于自古以来划分地域不同受到交通的制约,所以各地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风格,但相同的是文化是孕育我们人类的土壤,我们的文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代代传承。它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航标,引领着我们不断发展进步。
二、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影响:
以“打动”为初衷,以更为细腻的情感体验为保证,以对民俗文化的系统化开发为方法之一,以理性、全面的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为途径,旅游产品与民俗文化的设计创新,将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并为世界了解中国和本土民众了解自己建构起结实的桥梁。
扩展资料
一、文化产业的转型分析:
文创产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它可以反映出消费者的心理意识。热衷于研究传统文化的人可能会选择传统手工艺品;爱好旅游的人也许会选择轻便小巧又富有寓意的产品。
对文创产品选择上的复杂性也会促使设计师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为文创产品的市场带来更广阔的局面。
二、人才培养影响分析: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文创产品设计是新型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创的设计教育影响着艺术设计教育,为文创产业培养专业对口人才,促进文创创业的系列化、规模化、绿色生态化、人文化方向转型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园品牌培育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论文
1 文化创意产业园组织人力方面的保障。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基础,也是企业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只有合适的人才,才可以更高效更优质的完成工作,实现企业的目标,完成品牌培育的相关工作。
怡安翰威特最佳雇主调研数据显示,企业拥有领先的雇主品牌,能创造比其他企业高四成的利润增长,员工敬业度高出两成,员工流动率则降低近三成,并能有效节约招聘成本。领英发布的《2015年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也显示,87%的中国招聘负责人认为:除了高薪外,雇主品牌对企业聘请顶尖人才的影响重大。
品牌与人在一个企业中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就没有企业,自然也没有了品牌,没有品牌文化,更无从谈起品牌培育。同时,品牌文化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企业所有人的文化,是企业领导者与所有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文化正是企业中每个员工在工作中所表达出的价值观的体现。因而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中才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价值,创造和丰富企业的文化。同时,企业的品牌文化也会反作用于企业中的所有人,为企业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也为每个人指明了未来发展的道路。
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品牌培育的过程中,合适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本文仅探讨了LY在品牌培育工作中的相关战略及做法,但品牌培育需要全园所有人的配合。不仅企划部门在品牌培育工作中需要认同并传播品牌文化,在面对商户以及园区每一位消费者时,任何一位员工的表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在LY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品牌以及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品牌培育相关的企划部门上有所侧重。
首先,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并结合园区品牌文化,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基于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面积不大,商户较少,氛围较为轻松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权利下放,较为轻松零散的参与式人力资源战略,关注团队建设与员工成长。在工作团队规模和岗位设计上,除与品牌文化最为相关的企划部需要足够的专业人才外,招商部、物管部等部门也需要做好人员规划工作,为每个商户、每个来LY的消费者带来较好的文化体验。
其次,依据规划,做好人员的招募、甄选和评估工作。为了能够适应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品牌文化,表达出“文化底蕴”的内核,在招募和评估中,应对此做出相应的评判,并选择价值观念及职业目标与LY的品牌价值最为契合的员工。
再次,做好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除相应的工作技能外,必要的文化艺术常识、企业文化及品牌文化的培训也必不可少。通过鼓励员工参与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文化活动,鼓励员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领域,鼓励员工进行互相学习和自我潜能挖掘等方式,用熏陶的方法使员工认识品牌中文化的价值,并主动约束自身,实现品牌愿景。
最后,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对于LY这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来说,较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是激励体系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趣的工作、多样化文化活动、与名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个人能力提升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内在报酬,要在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员工能够愉悦的完成工作。
2 文化创意产业园设施服务方面的保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然品牌是竞争中取胜的重要环节,但不是唯一条件。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服务对于以租金为主要收入的文化园区是非常重要的保障。众多企业在选择办公地点或店铺地址时,地理位置以及优质服务是重要前提。位于CBD的LY文化创意产业园想要吸引众多步调一致的文化企业及文化艺术店铺、文化类餐厅的加盟,对设施和服务也不能掉以轻心。因此,为了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更好发展,必须做好设施和服务方面的保障工作。
5.2.1 LY文化创意产业园设施方面的保障。
在一家企业或店铺选择选择营业地址时,除地点的品牌增值、人流量等隐性价值外,设施环境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之一,对于文化类企业尤其如此。舒适包容又自由的空间环境,才能吸引企业的长久驻足。在寸土寸金企业高密度增长的CBD园区,低密度、良好的园区环境、LOFT格局都是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同于其他写字楼的特点。
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前身是上世纪50-80年代的工业化遗址,是一片自身就有着一定优势的旧厂房。然而,旧的工业化厂区并不能直接作为新的办公室使用,在开放之前SBD对其进行了改造。在保留原貌和记忆的同时,对厂房进行了加固,以及装饰物的增添。而在厂房内部,则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增添了互联网、商管系统、办公室改建、卫生设施等先进的管理设施,满足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园区整体的改建中,SBD没有将所有建筑完全改建成为办公区和商铺区进行租赁,而是完成了作为时尚艺展中心的大面积秀场改建,为园区乃至辐射CBD所有企业提供文化展览、艺术走秀、电影开幕等大型活动的服务保障。
对租住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和店铺来说,选择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不仅仅是在选择所租赁的办公区域,更是选择了低密度自然的空间环境,幽静的办公氛围,以及需要时的接待、活动场地支持。
5.2.2 LY文化创意产业园服务方面的保障。
服务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在选择办公场地时,也同时选择了该场地所配套的服务。因而,LY文化创意产业园要想在企业中也形成口碑,优质的服务是前提。
LY文化创意产业园在物业上的合作商是JWL置业,是一家有着十几年经验,服务众多高档别墅、高级公寓、办公及商业等项目的物业公司。在服务过程中,JWL置业注重“竭尽所能”的服务理念,并使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商户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以提升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商务形象。
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未来的服务过程中,JLW置业需要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方式、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控制机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保障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4*365的第一时间接待、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跟踪回访的品质服务。接下来,JWL置业还会根据不同的商业形式设立专属的管家,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力争为选择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商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帮助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 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制度方面的保障。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需要与企业的实际状况以及企业文化相吻合。因此,LY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应该依据自身较为灵活、弹性的工作环境,以及以项目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特点的管理制度。
首先,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针对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文化特点,选择团队型的管理,制定较为弹性化的,以任务和团队为核心的管理制度。LY应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三大职能部门--企划部、招商部和服管部为依托,搭配服务型部门--财务部、办公室等部门,由经理统一管理。在具体的活动中,不同部门的员工可以依托项目,组成特定团队完成任务。同时,要将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不同岗位职责写入管理制度中,并针对日常工作管理以及活动团队的管理出台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具体化考核与奖惩制度,一并写入管理制度中。
其次,推行完整的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制定完成后,将其下发至每个员工的手中,并将重要条款做成海报挂在墙上。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所有员工需在总经理和办公室的组织下,针对管理制度进行学习,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确保每位员工明确制度内容,并给予一定的时间适应新规定。
再次,执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根本在于执行,没有执行或无法执行的制度就是一个空壳,企业必定陷入管理混乱中。在执行过程中,LY创意园区的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并落实到工作中去。在具体任务执行中,每个员工应该遵照管理制度,将制度与工作融合,在工作中体现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切实将制度落实到工作中去。在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鼓励员工对企业文化进行思考,提升企业认同感与工作执行力,并不断创新,做出更好的活动。
最后,做好考核与奖惩工作。一个好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落实,更能公开透明的做好考核和奖惩工作。虽然企业的管理制度需要自觉执行,但是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员工考核工作中,需要依据不同的岗位以及参与任务情况,多层面多角度的进行考核,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服管部等与企业商户接触密切的部门,在考核工作中,也需参考商户的意见,而对于招商部来说,不仅要评估新商户的招商结果,新商户与园区的匹配性也应作为考核指标一并纳入考核中去。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员工,可给予物质奖励,特别优秀者可进行提拔。而对于连续几次考核不合格或出现重大失误者,也需要进行警告、罚款乃至辞退的惩罚措施。
4 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经费方面的保障。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品牌培育以及整个园区的运营来说,投资经费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在该园区运营的初始时期,建设和改造是需要大量注资的环节,并且,在开始的招商中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运营进入平稳状态后,日常经费主要投入在园区改造、物业服务及人员管理中。但为使园区有一定的知名度,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在品牌培育上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管理公司SBD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初始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主要用于园区的前期改造及初期的运营资金。作为SC集团为数不多的文化符号,SC集团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资金投入上十分慷慨,同时也注入了优秀的工作人员。SBD作为SC集团的子公司,一定程度上拥有SC集团的客户人脉。因此,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前期,资源比较充足。
在发展过程中,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收入主要是商户的租金及物业费用,小部分收入来源于为企业提供活动场地的租金、服务费以及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费用等。地处CBD中心,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收入比价可观,足以承担目前涉及的人员成本、管理成本、外包物管公司的服务费用、文化活动的承办费用、品牌培育相关的广告公关公司的服务费用等。但作为子公司品牌,SBD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需保证股东SC集团的投资利润,并在决策上受到SC集团的约束,因而,在资金保障上,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需要SC集团的首肯。
在调整后的发展方案中,为了达成品牌培育的目标,需在品牌升级、活动推广、网络宣传等工作中增加投入。因此,初始投资不变的情况下,LY文化创意产业园需调整计划,增加对品牌培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将现有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品牌培育的专项资金进行使用。同时,财务部门需要保证现金流的充足合理,对于一些应收款项进行适当账期调整,以保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园区的品牌培育资金并非无回报的投入,在品牌培育有一定效果后,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人流量有所增加,知名度提升,则会吸引文化企业以及文化类商铺的加盟,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置率会有所下降,租金、物业管理收入增加;同时文化类活动举办时会选择LY文创园的秀场作为活动场地,秀场使用率提升,租金收入提高,总收入自然提升,可以进一步促进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资金流动,形成资金-品牌-资金的良性循环。在此循环的形成过程中,初始的资金投入是基础,也是必要条件。只有在初期保证品牌培育资金的合理使用,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向更高层次发展。
谈谈创新文化与创业精神“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生命线”,“创新是科技腾飞的翅膀”,“创新是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动力”。江西“十一五”规划,制定了推进“五化”、建设“三个江西”、实现“两个翻番”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呼唤在全社会导引一种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风尚,呼唤营造一个勇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因此,必须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创业精神。一、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创业精神,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文化动力,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的需要。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当今时代,国家和地区间综合实力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竞争,而且是蕴含在物质财富深层的精神文化的较量。创新文化的差异是区域间经济发展产生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发展就没有后劲,就会走向衰退。如果有了深厚的创新文化底蕴和昂扬的创业精神,就会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就会走向兴盛。人类发展史证明了这一点。文艺复兴的思想创新,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启蒙运动的文化创新,揭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这些思想文化观念的创新,成为推动这些国家走向兴盛的先导。工业化的历程告诉我们:越是创新活跃的地方,就越容易形成产业革命的广阔舞台;一旦创新活力丧失,就面临着竞争出局的危险。18世纪以来,世界的科学中心和工业重心从英国转到法国,法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强弱的转换,其中无不包含深厚的文化根由。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业精神,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经济和文化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关系密切。经济成就体现的就是文化的成果,特别是物质文化的成果,如制造出波音文化,制造出神舟五号、六号,没有强大的应用研究,没有先进的工业技术,就不可能生产出这样的产品,不可能飞到太空。没有先进的医学技术,就不可能治疗很多疾病。经济体现了文化,这种力量又称为经济力,而文化也促进经济,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称之为文化力。文化力的表现之一是文化生产力或文化经济力,是指文化作为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所蕴含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创造力,简言之是指文化在产品创意和产品生产流通领域中创造价值的能力。具体而言,它包括文化的创意(创造)力和文化的生产力两个层面或两大领域,这也是当今文化产业的主要内涵与实质,还是当代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最具影响力的方面。文化力还表现为对社会经济政治也包括文化自身发展的影响力。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上说,文化既是精神之父,同时又是“体制之母”。从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说,文化既是经济发展之根,又是经济发展之果。文化的影响力是由作为精神力和制度力基础的文化本质属性所产生的。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落后文化则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均已得到认可。此外,文化力还表现为传统文化力、知识文化力、行为文化力、人才文化力、文艺文化力、信息文化力等等。经济与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力与文化力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就形成了具有新功能的经济文化力。经济文化力构成了推动当今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起飞的强力驱动器。二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文化虽有不同的论述,但基本形成这样的共识:它包含关于创新的一般观念和相关制度设置两个层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作为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表现为对创业者的重视,要求尊重创业者的个性,尊重创业者的个人选择,在尊重人、关心人的基础上注意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在情感、行为、人生理想和生活价值上的个性培养,充分体现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需求的统一,为创业提供一个宽广的空间。同时,创业虽然包含着个人奋斗的成分,但创业的成功又决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一个新创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创业团队来共同努力。创业团队并不一定是某种固定的组织结构,与非正式群体也不完全相同,代表了一种人才聚集、共生与发挥作用的方式。通过大力培植和强化创业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念,可促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创业团队成为一个精诚合作、亲密无间的群体。2、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创造精神表现为不畏艰苦、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坚韧不拔、志在必得的拼搏精神,敢闯敢冒、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脚踏实地、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能干常人不肯干的活,能吃常人不肯吃的苦,能赚别人看不起眼的钱,经受住各种艰苦环境的磨练,经受住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考验。3、 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为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应该营造一个敢于冒险、理解冒险、支持冒险、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当创业者不顾一切进行创业时,他需要支持和理解。在宽容进取的文化氛围里,人们能容忍失败,欣赏一往无前的精神,但不原谅沮丧,唾弃偶遇失利就偃旗息鼓的懦夫。4、 团结互助、竞争合作的环境。在社会生活中,竞争与合作并存,是相互依赖的共生状态。合作是团结互助的表现形式之一,只有做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调节好人与人关系中的利益矛盾。企业之间和员工之间善于合作,不应把竞争对手视为敌人,而应当作促进产业发展进步的合作伙伴。我们江西的“资溪的面包”、“吉安菜帮”、“鹰潭的眼镜”、“临川的建筑队”、“高安的运输业”、“广昌的物流”以及安义的“塑钢产业”等,为什么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亲帮亲、邻帮邻,争富而不妒富,竞争而又合作。出去一人,脱贫一户;出去一批,带富一方。一人创业成功,就带动周围乡亲共同致富。正是这种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最终成就了他们的一番大事业。5、开放式的生产结构。开放式的生产结构可以为企业创新品牌和服务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有利于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新创企业应当借助于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和开放性的生产结构将自己企业生产经营的特色充分表现出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富于个性的形象。6、诚信立业、诚信兴业的意识。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社会无信不稳。在我国古代的商业文化中,一直有“童叟无欺”、“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的传统。明清时期,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并称中国各系商人之首,有“北晋南徽”之说。他们之所以称雄中国数百年,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诚信二字作为创基立业的根本。三文化是创新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无不回归于文化的创新。这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业精神。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思想观念和精神理念上的突破与创新。现实告诉我们,许多阻碍创新发展的无形而顽固的力量,更多地来自于观念。目前,影响创新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仍然是一些干部群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开展一系列解放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江西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与沿海省份相比,江西仍然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江西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主要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江西的落后,最根本的还是思想上的落后。没有思想上的创新突破,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的大胆探索,更不会有工作上的积极创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是要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法规制度、伦理道德等新的文化理念体系。尤其是要摒弃“农本位”、“官本位”、“书本位”、“我本位”的小生产者的那种狭隘保守、坐井观天、因循守旧等落后意识,倡导推动干部群众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开放、进取、变革、创新、竞争、效率等思想观念,以解放思想开辟前进的道路。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尊重人的自由探索,尊重人的首创精神,才能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事物。其次,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业精神,要实现创新文化本土化,创业精神物质化。创新文化本土化,一是要以创新文化为研究对象,把创新文化形成、传播、发展中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通过本土化提升为理论;二是要把创新文化理论和江西的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充分考虑本地区文化观念、行为和习惯在创新文化发展中的影响,也就是考虑观念、制度在创新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使创新文化与本地“土壤”相结合,体现“江西特色”。三是要为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现实服务。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当一个地区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时,创新文化问题就会凸现。江西省目前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创新文化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创业精神物质化,就是要让创业精神这种冲动转化为物质力量,把创业精神付诸于创业的行动和实践,使创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凝聚在物质产品中。赣文化内核也有创业经商的传统,“江右商帮”虽然不及徽商、晋商,但以其人数之多,操业之广,渗透力之强为世人瞩目;在源远流长的赣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创业的积极因素,江西先民也曾创下许多可以“称都定尊”的辉煌业绩:红都、瓷都、铜都、煤都、药都⋯ .这一串名称正是江西创业文化中的骄人篇章;当江西万年仙人洞的原始先人移植下第一棵水稻时,华夏原始的农耕文化——稻作文化从此开始。这表明稻作文化早已在江西扎根,这种稻作文化环境对江西特定的耕作方式乃至经济社会、生活方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表明,赣文化具有“敢为人先”的创业因子,具有“敢吃第一只螃蟹”的精神。水稻这种作物,是需要精耕细作、悉心照料的,从播种到收获,加上轮作,常年的劳作使这种稻作文化造就了江西人的勤劳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先进的理念付诸于伟大的实践,形成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形成体现共产党人钢铁般意志的革命精神,这些江西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八一精神、安源精神,本身就蕴含着“坚定信念、敢闯新路、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就是我们今天“科学发展、和谐创业”所需要的创业精神。发掘这些创业精神资源,让这些创业因子在新时期燃烧创业的激情,实现创新文化本土化,创业精神物质化,将为江西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后,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业精神,要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如果说,创造财富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营造环境的主体则是党和政府。改善和优化创业发展环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江西的邻省浙江之所以能大发展,就是他们始终坚持“发展以富民为先”,“富民以创业为先”,“创业以环境为先”。环境建设永无止境,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实践证明,好的环境对外是吸引力,对内是凝聚力;差的环境对外是排斥力,对内是破坏力。我们要牢固树立环境是最大的品牌、环境重于成本、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观念,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世界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充分证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都离不开精神动力的支撑。强烈的进取精神、高亢的创业激情、坚韧不拔的拼搏意志,可以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潜能,激发和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给社会发展注入生机盎然的活力。相反,一个社会、一个地区大多数成员萎靡不振,精神压抑,或人们的价值追求同时代发展潮流背道而驰的民族,是不可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取得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突出成就的。没有全社会昂扬向上的创业精神,就不会有社会经济的繁荣、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因此,发展创新文化,弘扬创业精神,是江西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富民兴赣的迫切要求,是江西省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与赣文化创业的积极因素相结合,实现创新文化本土化,创业精神现实化的重要体现。